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1)
2023(13420)
2022(11742)
2021(10937)
2020(8995)
2019(20766)
2018(20815)
2017(39784)
2016(21692)
2015(24373)
2014(24524)
2013(24382)
2012(22741)
2011(20558)
2010(20779)
2009(18923)
2008(18266)
2007(16043)
2006(14291)
2005(12800)
作者
(64780)
(53694)
(53374)
(50330)
(34124)
(25775)
(24169)
(21275)
(20555)
(19235)
(18351)
(18144)
(17130)
(17121)
(16530)
(16410)
(15932)
(15928)
(15341)
(15196)
(13458)
(13416)
(12975)
(12145)
(12017)
(11969)
(11967)
(11839)
(10969)
(10604)
学科
(91093)
经济(91001)
管理(62006)
(58323)
(47549)
企业(47549)
方法(37160)
数学(31557)
数学方法(31212)
中国(26552)
(24635)
地方(24627)
业经(20953)
(20741)
(19917)
环境(18423)
农业(16723)
(16305)
(15892)
贸易(15879)
(15281)
(15229)
理论(14752)
技术(14699)
(14194)
银行(14146)
(13947)
金融(13946)
(13692)
(13601)
机构
大学(310064)
学院(308714)
管理(121533)
(120106)
经济(117205)
研究(108792)
理学(104582)
理学院(103333)
管理学(101553)
管理学院(101014)
中国(79691)
科学(69007)
(68457)
(55817)
(53869)
(51415)
研究所(50868)
中心(48188)
业大(47468)
(46257)
北京(44092)
(43222)
师范(42830)
财经(42811)
(40297)
农业(39763)
(38831)
(38089)
师范大学(34634)
经济学(34561)
基金
项目(211120)
科学(164968)
研究(154629)
基金(150655)
(131863)
国家(130694)
科学基金(111264)
社会(95403)
社会科(90225)
社会科学(90202)
(83480)
基金项目(80631)
自然(72777)
自然科(70998)
自然科学(70978)
教育(70429)
(70234)
自然科学基金(69692)
编号(63546)
资助(61911)
成果(51707)
(48678)
重点(47431)
(45552)
课题(44740)
(43530)
创新(40471)
科研(40228)
项目编号(38766)
教育部(38655)
期刊
(139355)
经济(139355)
研究(93519)
中国(64517)
学报(50194)
科学(47121)
(46960)
管理(45067)
教育(38879)
(38703)
大学(37858)
学学(35417)
农业(32895)
技术(26761)
(26733)
金融(26733)
业经(23864)
经济研究(21272)
财经(20117)
图书(18241)
问题(17716)
(17041)
(16655)
科技(16159)
理论(15207)
技术经济(14711)
资源(14550)
现代(14159)
商业(14105)
实践(14043)
共检索到463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忠和  谢开立  曹葵光  
本文对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分级、蛹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以及发生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可分为4 级:正常木、初侵染木、近枯死木、枯死木。蛹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抽样部位以树干下部为最佳。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得出,在95 % 的可靠性下,影响华山松木蠹象种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林木生长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谢开立  曹葵光  
Study on the sampling techniqu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i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nducted in 222 Forest Farm,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sampling site is the middle east of the crown canopy. The best sampling numb...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松  谢开立  陈留山  孙天华  
在云南巧家县和东川区二二二林场华山松疱锈病发病高峰期,通过典型抽样调查,经数据处理后得出影响华山松疱锈病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在巧家县为:林木长势、林内卫生状况、样地内松树密度、郁闭度;在东川二二二林场为:林木长势、坡位、郁闭度。两地病害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有一定的差异,为两地采用有针对性的林业技术防治措施、可持续控制病害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彩凤  李悦  张榕  
探索华山松的离体培养技术,对发展该树种的遗传调控技术和建立相关快繁体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该试验以华山松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生长调节剂和蔗糖等因子对其再生体系建立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DCR+BA3.0~5.0mgL+蔗糖30gL+琼脂5.0gL,最高诱导率可达到67.57%;②在相同浓度下,BA诱导不定芽的效果好于KT;③继代培养时必须降低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生长调节剂含量;④添加0.1mgLIBA和2gL活性炭有利于丛生芽和茎段的伸长生长;⑤在附加4.0~5.0mgLIBA的12DCR培养基上,从诱导的愈伤组织内可以分化出较粗短的不定根,但植株移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唐明  叶宏谋  袁锋  
通过对秦岭林区海拔1600~2200m的中山地带华山松小蠹虫种类和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林区入侵危害寄主华山松的小蠹虫有19种,其中能构成竞争和共存的小蠹虫主要有11种。虽然,这11种小蠹虫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但各小蠹虫可依据其对寄主树木营养和空间需求的不同、种群密度的相互制约,以及入侵寄主树木时序的差异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系统的建立,首先是由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并通过携带蓝变真菌入侵寄主树木,迅速克服寄主树木抗性系统,使寄主树木树势衰弱;其次松六齿小蠹、暗额星坑小蠹和松十二齿小蠹,作为秦岭华山松的主要次期性小蠹,迅速入侵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晨  裴瑞华  郑梓瑶  吴鹏举  黄娜  李一帆  胡忠军  
为探讨广东东莞松木山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其结构特征在沉浮网间的差异性,在该水库设置3个采样点采用多网目刺网对鱼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17种,隶属4目6科,物种数以鲤形目为主(占58.8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优势种为海南似■(IRI占比29.66%)、■(18.98%)、尼罗非鲫(18.46%)、鲢(14.85%)和莫桑比克非鲫(11.36%),其中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数量(NPUE)以海南似■(45.72%)占优、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质量(BPUE)以尼罗非鲫(34.60%)为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物种组成在季节间无显著差异,物种数、NPUE和BPUE亦无季节变化。鱼类群落物种数、NPUE和BPUE沉浮网间无显著差异,但鱼类数量组成沉浮网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与海南似■有关,其NPUE浮网显著高于沉网,其他5种主要鱼类的NPUE沉浮网间无显著差异。透明度、pH和总磷是影响鱼类物种数量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松木山水库鱼类多样性低,可能与水面积较小、连通性低、外来种入侵及入库河道以人工排渠为主有关,为科学合理评估鱼类数量组成建议水库鱼类调查需要同时使用沉浮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晨  裴瑞华  郑梓瑶  吴鹏举  黄娜  李一帆  胡忠军  
为探讨广东东莞松木山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其结构特征在沉浮网间的差异性,在该水库设置3个采样点采用多网目刺网对鱼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17种,隶属4目、6科,物种数以鲤形目为主(占58.8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优势种为海南似鱎(IRI占比29.66%)、?(18.98%)、尼罗非鲫(18.46%)、鲢(14.85%)和莫桑比克非鲫(11.36%),其中单位努力捕捞数量(NPUE)以海南似鱎(45.72%)占优、单位努力捕捞重量(BPUE)以尼罗非鲫(34.60%)为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物种组成在季节间无显著差异,物种数、NPUE和BPUE亦无季节变化(P>0.05)。鱼类群落物种数、NPUE和BPUE沉浮网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鱼类数量组成沉浮网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海南似鱎有关,其NPUE浮网显著高于沉网(P0.05)。透明度、pH和总磷是影响鱼类物种数量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松木山水库鱼类多样性低,可能与水面积较小、连通性低、外来种入侵及入库河道以人工排渠为主有关,为科学合理评估鱼类数量组成建议水库鱼类调查需要同时使用沉浮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 Ophiostoma sp .和Leptographiu m sp .) 是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系统的先导和致死寄主树木的主要原因。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通过对寄主树木木质部树脂道泌脂细胞的分解和菌丝在寄主树木树脂道内的大量繁殖,堵塞寄主树木树脂道,使寄主华山松泌脂系统失去活性和抗性功能。同时,随共生真菌在寄主树木木质部内的发育,菌丝分解寄主木质部薄壁细胞,使寄主树木木质部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寄主华山松迅速死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艳龙  杨清培  温小遂  王丽娜  何小龙  余林  
对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湿地松林地的枯落物及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含水率和吸水率影响最小,即枯落物及腐殖质层越厚,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的林区,萧氏松茎象发生越重。单因素分析表明: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干质量和土壤质量湿度与有虫株率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火炬松和马尾松林发生林地明显低于湿地松发生林地。与不发生林地相比,发生林地的土壤更湿润,土壤的保水能力更好,孔隙度更高,石砾含量相对较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卜书海  陈辉  
通过光学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危害华山松的16种小蠹前胃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根据前胃板的结构特征可以将16种小蠹前胃分成3个类型,这些前胃形态结构的差异可以作为小蠹分类鉴定的辅助手段,且前胃类型与韧皮部小蠹虫在华山松树干上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华山松韧皮部小蠹前胃结构的特化是适应食物类型(营养的累积和质地)的结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争亮  刘云彩  胡光辉  刘永刚  孟梦  
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树木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思茅松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西南桦Betulaalnoides或高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思茅松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但林地的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并不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一致。思茅松主要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松实小卷蛾R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顺立  杜瑞卿  余培旺  范正章  
为探明萧氏松茎象的种群变化规律,于2005年4月—2007年9月,在武夷山风景区选择11块标准地进行定位观测,采用综合相关系数法分析该虫种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萧氏松茎象的种群动态有极显著影响(R=0.8619,P<0.05),其重要性依次为:平均湿度、总降雨量、平均温度、极端温差和气压。萧氏松茎象主要为害胸径为21~60cm区段的松树,松树胸径与虫口密度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环境因子对萧氏松茎象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的综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具有一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袁锋  
研究了秦岭林区华山松大小蠹( Dendroctonus armandi) 带菌部位及贮菌器结构,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具有前胸背板体壁凹陷和刺毛构成的贮菌器,用于携带和传播真菌,其所携带真菌种类以穿孔细帚霉Leptographium terebrantis 和小线嘴壳Ophiostoma minus 为主,以真菌孢子为唯一携带方式,并在成虫入侵健康寄主华山松时将携带真菌孢子接种于华山松木质部。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不具有含菌细胞和特化的带菌结构,消化道内存在的真菌也没有菌丝发育形成的附着孢或吸盘结构,使真菌不能被有效地贮存或携带于华山松大小蠹成虫消化道内,从而达到对真菌的有效传播和导致华山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晓娟  陈辉  
对秦岭林区遭受华山松大小蠹危害不同阶段的被害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初期,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 DA)含量明显增加;但随着华山松大小蠹种群数量的增加和蓝变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危害的加剧,韧皮部组织内的PAL、PPO和SOD活性逐渐降低,在枯立木阶段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华山松韧皮部内的水分及蛋白质、糖类、粗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含量,则随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的加剧而不断减少。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危害降低了华山松韧皮部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云南木蠹象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云南松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被害云南松树木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虫幼虫和蛹在树木上的危害与分布。研究表明,云南木蠹象蛹室主要分布在云南松树木主干的中上部,其蛹室数量占主干蛹室量的76 99%;同时,云南木蠹象蛹室集中于树木主干,主干上的蛹室数占全树蛹室数的70 26%。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轮枝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中上部轮枝,即第1~3轮轮枝。在这些轮枝上的蛹室数目是所有轮枝蛹室数目的87 69%。从生长年龄而言,蛹室主要分布在1~2年生的主干和侧枝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