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6)
- 2023(6003)
- 2022(5387)
- 2021(4882)
- 2020(4510)
- 2019(10601)
- 2018(10418)
- 2017(20200)
- 2016(11592)
- 2015(13394)
- 2014(13608)
- 2013(13793)
- 2012(13275)
- 2011(12226)
- 2010(12311)
- 2009(11646)
- 2008(11764)
- 2007(10938)
- 2006(9413)
- 2005(8471)
- 学科
- 济(48379)
- 经济(48327)
- 管理(28966)
- 业(28734)
- 方法(25174)
- 数学(22525)
- 企(22418)
- 企业(22418)
- 数学方法(22315)
- 学(14227)
- 农(13510)
- 财(12266)
- 中国(11662)
- 贸(9530)
- 贸易(9529)
- 易(9237)
- 地方(9190)
- 农业(8842)
- 业经(8753)
- 制(8727)
- 和(7596)
- 务(7342)
- 财务(7328)
- 财务管理(7301)
- 银(7013)
- 银行(6968)
- 企业财务(6876)
- 融(6830)
- 金融(6827)
- 理论(6781)
- 机构
- 大学(179251)
- 学院(176132)
- 济(68351)
- 经济(66800)
- 研究(66376)
- 管理(60980)
- 理学(52315)
- 理学院(51607)
- 管理学(50444)
- 管理学院(50150)
- 中国(48004)
- 科学(46691)
- 农(44729)
- 京(39340)
- 所(37614)
- 农业(36122)
- 业大(35223)
- 研究所(34691)
- 财(30460)
- 中心(29733)
- 江(28068)
- 北京(24715)
- 财经(24200)
- 院(23590)
- 农业大学(23583)
- 省(22878)
- 范(22268)
- 经(21881)
- 师范(21841)
- 州(21614)
- 基金
- 项目(118513)
- 科学(89211)
- 基金(83797)
- 研究(77449)
- 家(77209)
- 国家(76609)
- 科学基金(61742)
- 省(47508)
- 社会(45645)
- 基金项目(44379)
- 自然(43528)
- 社会科(43036)
- 社会科学(43017)
- 自然科(42440)
- 自然科学(42411)
- 自然科学基金(41647)
- 划(41025)
- 资助(36073)
- 教育(36050)
- 编号(30526)
- 重点(27968)
- 计划(26022)
- 发(25811)
- 部(25707)
- 成果(25390)
- 科研(24226)
- 科技(24186)
- 创(23813)
- 创新(22437)
- 课题(22315)
共检索到258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唐明 朱长俊 胡景江
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蛋白和酶类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均可分泌多种酶类 ,其中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具自身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 ,但不具分泌漆酶等木质素分解酶的能力 ,因此 ,其虽然可以直接利用寄主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组织内的纤维素、淀粉、多糖、酯类和蛋白等营养物质 ,但不能分解利用木质素类营养。而共生真菌除具有胞外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外 ,还能够在寄主华山松组织内木质素的诱导下分泌漆酶 ,以充分利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内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和脂类物质。此外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分泌的纤维素酶、酯...
关键词:
华山松大小蠹 共生真菌 消化道 胞外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 Ophiostoma sp .和Leptographiu m sp .) 是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系统的先导和致死寄主树木的主要原因。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通过对寄主树木木质部树脂道泌脂细胞的分解和菌丝在寄主树木树脂道内的大量繁殖,堵塞寄主树木树脂道,使寄主华山松泌脂系统失去活性和抗性功能。同时,随共生真菌在寄主树木木质部内的发育,菌丝分解寄主木质部薄壁细胞,使寄主树木木质部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寄主华山松迅速死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陈辉 赵嘉平 朱长俊
报道了与危害中国秦岭华山松的华山松大小蠹相关的真菌新种,描述了其有性阶段和无性阶 段的形态特征。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秦岭细粘束孢 华山松大小蠹 华山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瑞霞 陈辉 唐明 徐辉 李守萍 陈桂梅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纤维素酶的组分、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细粘束孢可以分泌内切葡萄糖苷酶(CX)、外切葡萄糖苷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BG),具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CX是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的主要纤维素酶组分,优化后CX酶的最大酶活为35.215U,分别是C1和BG最大酶活的13.662倍和8.780倍。正交试验表明:秦岭细粘束孢分泌CX,C1和BG的最适条件各不相同,产CX的最佳条件为29℃、6天、起始pH4.0、摇床转速150r.min-1。温度、转速、起始pH和时间4个因素对秦岭细粘束孢产3种酶的影响各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转速和时间,而起始pH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严东辉 杨宝君
将表面消毒的松材线虫,在Tris-HCl缓冲液中振荡培养,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的干样,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松材线虫能向体外分泌多种可溶性蛋白,对其中酶组成分析发现有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同样条件下未能检出β-半乳糖酶、β-木糖酶、β-葡聚糖酶、漆酶等
关键词:
松材线虫,分泌物,蛋白,体外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晓娟 陈辉
对秦岭林区遭受华山松大小蠹危害不同阶段的被害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初期,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 DA)含量明显增加;但随着华山松大小蠹种群数量的增加和蓝变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危害的加剧,韧皮部组织内的PAL、PPO和SOD活性逐渐降低,在枯立木阶段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华山松韧皮部内的水分及蛋白质、糖类、粗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含量,则随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的加剧而不断减少。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危害降低了华山松韧皮部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袁锋
研究了秦岭林区华山松大小蠹( Dendroctonus armandi) 带菌部位及贮菌器结构,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具有前胸背板体壁凹陷和刺毛构成的贮菌器,用于携带和传播真菌,其所携带真菌种类以穿孔细帚霉Leptographium terebrantis 和小线嘴壳Ophiostoma minus 为主,以真菌孢子为唯一携带方式,并在成虫入侵健康寄主华山松时将携带真菌孢子接种于华山松木质部。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不具有含菌细胞和特化的带菌结构,消化道内存在的真菌也没有菌丝发育形成的附着孢或吸盘结构,使真菌不能被有效地贮存或携带于华山松大小蠹成虫消化道内,从而达到对真菌的有效传播和导致华山松...
关键词:
华山松大小蠹 贮菌器 真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臻 陈辉 王胜军
对健康和蓝变真菌侵染的华山松韧皮部以及华山松大小蠹排泄物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游离态氨基酸和Na,K,Ca,Mg,Fe,Cu,Mn,Zn等8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依次为:还原性糖>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粗纤维>淀粉>粗蛋白。华山松韧皮部的17种游离态氨基酸中含有华山松大小蠹必需的9种氨基酸;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的Na,K,Ca,Mg,Fe,Cu,Mn,Zn等8种矿物元素需求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K元素的需求量最大,而对Cu,Mn,Zn3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同时,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能够加速华山松木质部和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琼 吴绍平 陈辉
【目的】揭示华山松大小蠹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树木的识别机制和行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及幼虫全身的感受器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头部是感受器分布集中的部位,成虫的前足、鞘翅和膜翅也有化学感受器的分布,主要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hm氏鬃毛、钟形感器和芽形感器7种类型;幼虫全身分布Bhm氏鬃毛、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触角毛形感器是单层壁孔感器,孔状结构连接内腔神经;触角刺形感器是3~4层壁无孔感器;锯齿形毛状结构内部无神经等结构。【结论】位于触角的毛形感器是华山松大小蠹识别寄主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兰 葛刚 龚世杰 万金保
通过提取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体细菌总DNA,构建细菌16SrRNA基因文库和序列测定等手段,以期揭示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并探讨细菌多样性与湖泊水体理化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来自老爷庙水域的2006年10月(PN06-10)和2007年5月(PN07-5)的细菌文库中的180个阳性克隆产生了66个细菌分类操作单位(OTUs),这些细菌主要分属于:变形菌Alpha-纲,Beta-纲,Gamma-纲,Epsilon-纲,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和OP10等9大类型。2006年10月老爷庙水域的优势菌群为Beta-变形菌;2007年5月优势菌群为Gamma-变形菌和拟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菅琳 孙明 张启翔
【目的】对神农香菊花、叶、茎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为研究和利用神农香菊独特的芳香性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静态顶空吸附结合直接热脱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DTD-GC/MS)技术,对神农香菊花、叶、茎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保留指数辅助定性及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及比对分析。【结果】神农香菊花朵中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最多,共72种,其中同时存在于花、叶、茎香气中的挥发物有55种。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在花、茎、叶香气中均占到总挥发物成分的80%以上,其中侧柏酮含量最高(>50%),其他含量大于1%的重要成分有樟脑、桉树脑、β-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等。神农香菊花朵释放的香...
关键词:
神农香菊 静态顶空 GC/MS 香气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么宗利 周凯 罗璋 来琦芳 王慧 徐赟霞 应成琦 冯守明
对天津地区盐碱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的细菌种类和垂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塘中细菌总数维持在2.4×103~8.5×105cfu/mL之间,弧菌总数维持在1.75×102~2.3×105cfu/mL之间,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分别在8月份和9月份达到高峰。反硝化细菌总数维持在3.4×104~2.8×105cfu/mL之间,硫酸盐还原菌总数维持在2.9×102~7.5×104cfu/mL之间,氨化细菌总数维持在1.2×102~7.0×104cfu/mL之间。养殖水体中共检测到13种细菌,养殖前期弧菌属、产碱菌属、棒杆菌属为优势菌群;养殖中期产碱菌属...
关键词:
盐碱地 养虾池塘 细菌组成 变化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志鸿 牟海津
利用不同血清型的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菌株液体发酵,制备胞外多糖,并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菌株K26产胞外多糖的能力最高,培养48h和72h的产量分别为3.11mg/ml和3.89mg/ml;各实验菌株的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血清型 胞外多糖 组成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阮瑞 吴金平 李营 岳华梅 李创举 乔新美 熊伟 陈细华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73个OTUs隶属于7个门,其绝对优势菌群在门、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分别为厚壁菌门(98.253%)、梭菌目(98.216%)、梭菌科(98.137%)、狭义梭菌属(92.892%)。序列注释发现,梭菌属中绝大部分为具有降解糖类为短链脂肪酸功能的Clostridium colicanis。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分节丝状菌(3.99%)、鲸杆菌属(1.22%)等菌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尧 李力 李俊 关大伟 姜昕 沈德龙 杜秉海
【目的】选育在常温(22℃)下对玉米秸秆具有高效稳定腐解功能的微生物复合菌系,明确其菌群组成,以促进选育的复合菌系在中国北方原位还田玉米秸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限制性培养与温度梯度诱导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山东、北京等省(市)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的土壤样品为菌源,以秸秆失重率、C/N及CMC酶活为筛选指标,获得高效稳定的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比较复合菌系不同继代腐解秸秆的失重率、CMC酶活、木聚糖酶活和PCR-DGGE的菌群监测动态变化,评价CSS-1的功能及其组成稳定性;采用克隆文库法,解析复合菌系CSS-1的主要菌群组成。【结果】CSS-1处理玉米秸秆的CMC平均酶活和最高酶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