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6)
2023(10464)
2022(9379)
2021(8870)
2020(7483)
2019(17202)
2018(17148)
2017(32835)
2016(18300)
2015(20548)
2014(20340)
2013(20150)
2012(18334)
2011(16453)
2010(16089)
2009(14467)
2008(13791)
2007(11725)
2006(10024)
2005(8499)
作者
(54434)
(44939)
(44792)
(42306)
(28477)
(21635)
(20252)
(17886)
(17179)
(15867)
(15437)
(15026)
(14172)
(13996)
(13972)
(13847)
(13754)
(13395)
(12790)
(12701)
(11351)
(10914)
(10887)
(10072)
(10061)
(10013)
(9948)
(9829)
(9098)
(9089)
学科
(67463)
经济(67389)
管理(49557)
(47329)
(39428)
企业(39428)
方法(34239)
数学(29823)
数学方法(29464)
(18162)
(17519)
中国(16516)
(16150)
业经(15107)
地方(13628)
农业(12372)
理论(12145)
(11482)
贸易(11478)
(11349)
环境(11332)
技术(11144)
(11119)
(10733)
财务(10668)
财务管理(10651)
(10286)
企业财务(10108)
教育(9964)
(9746)
机构
大学(255944)
学院(253581)
管理(101714)
(92842)
经济(90734)
理学(89617)
理学院(88549)
管理学(86848)
管理学院(86427)
研究(84111)
中国(58717)
科学(57683)
(54341)
(47551)
业大(44958)
(43136)
研究所(40189)
(40021)
农业(37684)
中心(37294)
(35249)
北京(33741)
(33638)
财经(33265)
师范(33239)
(30864)
(30364)
(28784)
技术(28640)
师范大学(26948)
基金
项目(186120)
科学(144651)
基金(134056)
研究(131007)
(118824)
国家(117868)
科学基金(100273)
社会(79605)
社会科(75364)
社会科学(75342)
(74219)
基金项目(72710)
自然(68557)
自然科(66923)
自然科学(66901)
自然科学基金(65694)
(62622)
教育(60251)
资助(55063)
编号(53119)
成果(42379)
重点(41771)
(39748)
(39197)
(38825)
课题(36664)
科研(36418)
创新(36162)
计划(35854)
大学(34036)
期刊
(95074)
经济(95074)
研究(69203)
学报(48658)
中国(43408)
科学(42592)
(42374)
大学(35811)
管理(35194)
学学(33962)
农业(29887)
教育(28429)
(28139)
技术(21142)
业经(16066)
(16064)
金融(16064)
财经(15100)
(14921)
经济研究(14695)
图书(14501)
科技(14185)
业大(13819)
(13105)
林业(12833)
(12719)
理论(12644)
问题(12468)
实践(11883)
(11883)
共检索到347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瑞霞  陈辉  唐明  徐辉  李守萍  陈桂梅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纤维素酶的组分、条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细粘束孢可以分泌内切葡萄糖苷酶(CX)、外切葡萄糖苷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BG),具有完整的纤维素酶系;其中CX是秦岭细粘束孢分泌的主要纤维素酶组分,优化后CX酶的最大酶活为35.215U,分别是C1和BG最大酶活的13.662倍和8.780倍。正交试验表明:秦岭细粘束孢分泌CX,C1和BG的最适条件各不相同,产CX的最佳条件为29℃、6天、起始pH4.0、摇床转速150r.min-1。温度、转速、起始pH和时间4个因素对秦岭细粘束孢产3种酶的影响各不相同,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转速和时间,而起始pH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乐  陈辉  胡霞  马超  
漆酶(Laccase,EC1.10.3.2)属于蓝色氧化酶家族的一种多酚氧化酶,是重要的木质纤维(lingocellulose)降解酶之一(Bertrand et al.,2002)。漆酶能催化降解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酚类物质(Solomon et al.,1996)。由于漆酶具有430~790mV氧化还原电位(Shleev et al.,2003),能够将分子氧直接还原为水,在没有H2O2和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下,只要存在溶解氧,就可直接氧化底物(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唐明  朱长俊  胡景江  
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蛋白和酶类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均可分泌多种酶类 ,其中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具自身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 ,但不具分泌漆酶等木质素分解酶的能力 ,因此 ,其虽然可以直接利用寄主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组织内的纤维素、淀粉、多糖、酯类和蛋白等营养物质 ,但不能分解利用木质素类营养。而共生真菌除具有胞外分泌纤维素酶、酯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外 ,还能够在寄主华山松组织内木质素的诱导下分泌漆酶 ,以充分利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内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和脂类物质。此外 ,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共生真菌胞外分泌的纤维素酶、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唐明  叶宏谋  袁锋  
通过对秦岭林区海拔1600~2200m的中山地带华山松小蠹虫种类和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林区入侵危害寄主华山松的小蠹虫有19种,其中能构成竞争和共存的小蠹虫主要有11种。虽然,这11种小蠹虫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但各小蠹虫可依据其对寄主树木营养和空间需求的不同、种群密度的相互制约,以及入侵寄主树木时序的差异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系统的建立,首先是由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并通过携带蓝变真菌入侵寄主树木,迅速克服寄主树木抗性系统,使寄主树木树势衰弱;其次松六齿小蠹、暗额星坑小蠹和松十二齿小蠹,作为秦岭华山松的主要次期性小蠹,迅速入侵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晨  陈介南  王义强  詹鹏  张林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滤纸崩解法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不同区域采集的森林腐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B-5。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度达99%。滤纸崩解实验显示该菌72 h对滤纸具有明显崩解能力,失重率达37.9%。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28℃,180 r/min,培养5 d,初始酶活为FPA酶活(FPase)2.09 IU/mL,CMC酶活(CMCase)5.20 IU/mL。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稻草为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邱立友  
以麸质饲料为培养基,培养黑曲霉F27(AspergillusnigerF27)和绿色木霉T1(TirichodermavirideT1)生产纤维素酶。两种真菌的CMC酶活力均低于在稻草粉营养盐培养基中的酶活力,麸质饲料的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表明饲用纤维素酶以外加酶法为佳。在猪和家禽消化系统环境条件下,黑曲霉F27的纤维素酶的作用适宜温度范围、热稳定性和对麸质饲料、肉鸡饲料及猪饲料的糖化率等方面,均优于绿色木霉T1。在作用适宜pH值范围和pH稳定性方面,此两种真菌的纤维素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晔  来航线  郑真  
为了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和确定其最优生产发酵工艺,采用比色法对供试的Z1、Z2、Z3、W2、W5、FG10、FG209、H8和A8等9株真菌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G10和FG20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FG1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豆粕0.3 g/kg,pH 4.8,35℃培养48 h;FG2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油渣0.2 g/kg,pH 4.4,35℃培养48 h;2株菌均属曲霉属,其中菌株FG10为烟曲霉,菌株FG20为米曲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君社  李雪  董秀芹  
利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解废弃物 (如农作物秸秆 )不仅可以减少污染 ,还可以节省能源 .该实验以康氏木霉TR为出发菌株 ,经过紫外线诱变 ,结合双层平板分离技术选育出 1株纤维素酶活力明显提高的菌株TR6 .并通过对康氏木霉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的研究 ,通过测定其所产纤维素酶的CMA和FPA酶活 ,找到了最佳的产酶条件 .即 :秸秆粉∶麸皮 =1∶1,固液比 =1∶3,添加硫酸铵为氮源 ,添加量为 2 % ,接种量5 % ,30℃培养 84h左右为宜 .CMC ,FPA酶活分别达到 4 6 8.2 7U g和 2 75 .31U g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刘开辉  陈文强  杨方玉  丁小维  邓百万  
【目的】对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的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嗜盐纤维素酶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该产酶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并研究该产酶菌株的NaCL耐受性。【结果】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玉米芯粉22.0g/L,蛋白胨6.0g/L,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文韬  吴雪莲  辜夕容  姚永红  
在重庆市缙云山马尾松林地里按海拔及坡向设置了6个样地,检测分析了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和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海拔高低显著影响马尾松林地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纤维素酶活性。海拔越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越高,低海拔下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是高、中两个海拔下的38和8.6倍,坡向对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无显著影响;而Cx酶活性与滤纸酶活性则是在中海拔时最高,且3种海拔下都是阴坡高于阳坡;6个样地的滤纸酶活性均在6天时最高,但Cx酶活性最高的培养时间因海拔和坡向而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黄小罗  洪玉枝  
通过CMC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从土样中筛选到1株能够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真菌,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瓶霉菌(Phialophora sp.)。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摇瓶培养72h,产生的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可达到2.95I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菌株所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的粗酶液最适pH值为6.0~7.0,且在此pH范围内具较高的稳定性;粗酶液的反应温度以40℃左右为宜,且在50℃以下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Mn2+、Fe3+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Hg2+、Pb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明  沈进军  吕春娥  张顺萍  赵剑锋  薛勇  程祖锌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哈茨木霉APS62,其滤纸酶活力(FPA)为4.981 IU.g-1,是对照里氏木霉模式菌株APS63的3.02倍.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以稻草粉为底物,APS62菌株产滤纸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 d,稻草粉与麸皮比5∶0,接种量6%,氮源为NH4NO3(总氮量0.4%),培养基起始pH为5.0,吐温80含量0.1%.此条件下的FPA为6.125 IU.g-1,比优化前提高8.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大明  赵钰  白炜琪  陈红漫  阚国仕  佡思涵  张聪  
为探究产纤维素酶放线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酶学性质,从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放线菌,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并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初筛,通过酶活测定复筛,筛得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的放线菌一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液体发酵中的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活分别为30.06,10.40,8.05和13.88U·m L~(-1);通过对该菌株基因组中编码16S r rNA的DNA序列测序,得到一段1401bp的碱基序列,通过进化树分析可确认该菌为链霉菌属;在酶学性质研究中,该菌所产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 Ophiostoma sp .和Leptographiu m sp .) 是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系统的先导和致死寄主树木的主要原因。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通过对寄主树木木质部树脂道泌脂细胞的分解和菌丝在寄主树木树脂道内的大量繁殖,堵塞寄主树木树脂道,使寄主华山松泌脂系统失去活性和抗性功能。同时,随共生真菌在寄主树木木质部内的发育,菌丝分解寄主木质部薄壁细胞,使寄主树木木质部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寄主华山松迅速死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陈辉  赵嘉平  朱长俊  
报道了与危害中国秦岭华山松的华山松大小蠹相关的真菌新种,描述了其有性阶段和无性阶 段的形态特征。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