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3)
2023(6229)
2022(4953)
2021(4619)
2020(3881)
2019(9019)
2018(8966)
2017(17324)
2016(9352)
2015(10497)
2014(10244)
2013(9906)
2012(8641)
2011(7966)
2010(8306)
2009(7489)
2008(7289)
2007(6337)
2006(5473)
2005(4778)
作者
(27818)
(23242)
(23201)
(22093)
(14832)
(11215)
(10269)
(9063)
(8755)
(8324)
(8037)
(7878)
(7541)
(7534)
(7246)
(7188)
(6914)
(6760)
(6682)
(6661)
(5880)
(5702)
(5672)
(5261)
(5258)
(5243)
(5124)
(5003)
(4868)
(4601)
学科
(39423)
经济(39395)
管理(27061)
(23101)
方法(21726)
数学(19816)
(19350)
企业(19350)
数学方法(19299)
环境(10568)
(9682)
(9660)
中国(8894)
业经(7947)
理论(7686)
(7172)
(6989)
地方(6892)
生态(6458)
农业(6377)
(6341)
(6149)
贸易(6145)
技术(6118)
(5976)
资源(5103)
(4976)
教学(4976)
(4906)
(4769)
机构
学院(133934)
大学(131697)
管理(51815)
(51321)
经济(50280)
理学(45767)
理学院(45280)
管理学(43943)
管理学院(43742)
研究(43377)
中国(31071)
科学(29946)
(27444)
(24031)
业大(22936)
(22380)
(21623)
研究所(20929)
中心(19620)
(19475)
农业(18810)
财经(18003)
北京(17085)
(16809)
师范(16603)
(16394)
(16258)
经济学(15984)
(15507)
技术(15274)
基金
项目(98263)
科学(77234)
基金(71201)
研究(67111)
(64071)
国家(63647)
科学基金(54575)
社会(42303)
社会科(40280)
社会科学(40267)
(39948)
自然(37318)
基金项目(37304)
自然科(36457)
自然科学(36449)
自然科学基金(35753)
(33506)
教育(31789)
资助(30298)
编号(25817)
重点(22668)
(20869)
(20723)
(20528)
计划(19374)
创新(19353)
成果(19149)
科研(19035)
课题(18483)
国家社会(17848)
期刊
(51277)
经济(51277)
研究(33241)
学报(24494)
中国(23519)
科学(21926)
(21010)
管理(18968)
大学(18323)
学学(17567)
(15411)
农业(14758)
教育(14490)
技术(13248)
业经(9272)
统计(9108)
经济研究(8677)
(8581)
(8555)
(8485)
金融(8485)
财经(8376)
决策(7548)
资源(7347)
科技(7301)
(7221)
业大(7006)
林业(6978)
技术经济(6815)
(6787)
共检索到182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段文军  王金叶  李海防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科学评价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综合效益也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点方向。对华南地区3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即自然恢复草坡、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进行了对比研究,以评价自然恢复与人工林恢复、针叶人工林与阔叶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与乡土树种人工林恢复模式的生态水文化效益。结果表明:人工林的保水、保湿效果好于自然恢复草坡;马尾松人工林的生态水文效益略好于马占相思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土壤结构和保水潜力略好于马尾松人工林。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利用人工林可加快生态恢复的速度,改善生境条件,恢复生态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淑华  
农村社区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本文基于美国自治型农村社区管理、新加坡行政主控型农村社区管理及日本政府与农村社区互动型管理3种模式的分析,比较了3种管理模式的共同之处与差异点,最后就国外的3种管理模式,提出了中国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鑫  许学工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该区严重的土地盐碱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渔业是东营市改造利用盐碱地、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该市近期高效生态渔业雏形的调查,提炼、设计、探求当地适用的5种生态渔业模式,分别是:海洋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模式、海参养殖及循环经济模式、大闸蟹池塘精养模式、贝类增养殖碳汇渔业模式和休闲渔业模式。自1992年至2012年,东营市水产品总产量、产值、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5倍、16.2倍、13.9倍,通过渔业改造利用盐碱地25 136 h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郝春旭  杨莉菲  温亚利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自然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湿地生态补偿是保护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依据湿地生态补偿相关理论,分析湿地生态补偿典型案例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确定湿地资源权属,出台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建立合理的湿地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静艳  韦玉春  黄丽英  刘春媚  施琼  
社区是生态旅游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取较具代表性的南部非洲自然保护区、中国云南哈玛谷社区、印度尼西亚哈里曼山国家公园和中国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比较分析,提出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非政府组织主导、社区自主、多主体共同开发和旅游企业主导4种社区参与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俊斌  
现今遥感探测技术之突飞猛进与分辨率日益提高,可更深入探索地表景观之变化。因此,对于地表上数字景观能迅速获得并做实时之分析以达监测与研究之目的,而水文现象则大都需现场量测或推估,是以若能建立景观变化与水文变化之关连性模式,则日后可透过易获得之景观型态而得知其水文生态。本研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基础,配合水文现象的变化,应用统计分析技术计算台湾西南部泥岩代表地区之各种景观(土地利用类别)生态指标,生态意涵在不同时期上之变异与能量循环上之改变及其生态代表意义,结果显示嵌块体的聚合大多由泥岩及竹林二种景观所造成,对于不同时期之景观生态变迁。在景观生态水文方面,景观嵌块体形状因子与水质之有机营养盐供给因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亓元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诸多经济活动开始与"生态建设"相适应,其中旅游业作为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路径,其秉承"可持续发展"核心理论、树立生态旅游发展思维十分必要。由陈玲玲、严伟和潘鸿雷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一书,集合了国内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对于我国当代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建设做出了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德  王俊峰  戚佳玲  钟文钰  
本文总结了耕地生态化的现实困境,梳理归纳出“政府主导的耕地生态化整治与垦造模式”和“经营主体自组织的耕地生态化治理模式”的双向治理思路,并基于耕地生命周期,提出了耕地生态化建设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文英  滕怀凯  
建立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范围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以及优良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按照无形生态产品、有形生态产品、权益性生态产品来梳理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类型,科学确定生态产品及价值核算,公平公正配置权益生态产品市场配额,因地制宜拟定生态产业化项目,合理确定生态产品供给者,构建基于"产品—价值—交易"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市场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市场,在生态保护补偿的组织协商、标准技术、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监管、舆论宣传教育方面加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配套政策支持,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丽宏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通过对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持水能力及渗透性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南坡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持水性能和渗透能力。结果表明,六盘山典型植被的最大贮水能力486.5 604.8 mm,有效贮水能力61.0 292.1 mm,砾石体积含量的大小是影响土壤有效贮水能力的关键因素。典型植被土壤表层(0 10 cm)的初始入渗速率4.0024.99 mm.min-1,稳定渗透速率1.18 15.17 mm.min-1。利用Kostiakov方程、Horton方程和Philip方程模拟了土壤渗透过程,表明Horton方程是较好的模拟形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水分渗透起到关键作用,而砾石含量是通过影响土壤非毛管...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彬  
祁连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是黑河发源地,也是黑河流域主要产流区和水量供应区之一,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青海云杉林(Picea crassifolia forest)作为当地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类型,其森林结构和生长变化对祁连山甚至整个黑河流域十分重要。然而森林与水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西北半干旱地区林水矛盾严重,水作为主要载体参与并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决定着森林的存在、恢复、经营、稳定和发展;坡面不仅是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吴兆娟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宗国  赵倩倩  
通过对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案例解析,发现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创新政策系统引导、营商环境系统共享、企业研发创新系统驱动、创新型人才系统驱动、文化系统培育五种发展模式;在演化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某一子系统起主导作用,其他子系统起辅助作用,共同促进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升级;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创新人才的驱动作用、创新环境的基础作用是园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借鉴国际典型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高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应完善园区顶层规划,制定"和而不同"的园区创新政策;打造特色鲜明的园区高端主导创新群落,优化宜居宜业的园区生态环境;实施园区创新人才系统"强磁场"战略,创新园区人才"引、留、用"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秋香  谢瑞芝  章建新  李少昆  高世菊  李晓君  林涛  谭海珍  刘国庆  金亚征  牛兴奎  
【目的】明确中国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主体模式及农户采用情况,并揭示影响农户采用的因子。【方法】在典型生态类型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西北绿洲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通过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获取原始数据,统计分析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子。【结果】研究发现,华北平原和成都平原农户保护性耕作采用率较高,东北平原和西北绿洲区相对较低;不同区域均有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其中东北平原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及破茬合垄耕作模式、华北平原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小麦和小麦秸秆还田免耕直播玉米、成都平原稻草覆盖地免耕种植小麦或油菜或马铃薯等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娟  昝国盛  葛建平  
该文通过研究现有土地覆盖下水文分布的空间格局,及不同植被类型集水区内降雨与径流间的关系,来揭示森林生态系统与水文动态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评价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构建岷江流域植被水文模型.模型以水文子模块TOPMODEL为中心,由山地小气候模型MTCLIM和林冠截留模型为其提供水文学参数,研究中水文循环过程涉及植被截留、(实际)蒸散发、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动态等.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岷江上游典型支流——杂古脑流域,对其1995年7—9月的径流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7—9月日径流量总体趋势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