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0)
2023(4584)
2022(3774)
2021(3205)
2020(2568)
2019(5456)
2018(5316)
2017(10000)
2016(4941)
2015(5444)
2014(5375)
2013(5441)
2012(5402)
2011(5211)
2010(5440)
2009(5235)
2008(4726)
2007(4347)
2006(4200)
2005(3916)
作者
(15090)
(12939)
(12863)
(12329)
(8323)
(6009)
(5782)
(4877)
(4873)
(4666)
(4546)
(4314)
(4181)
(4146)
(3953)
(3952)
(3774)
(3708)
(3646)
(3353)
(3343)
(3078)
(3030)
(3000)
(2985)
(2951)
(2641)
(2599)
(2585)
(2456)
学科
(49193)
经济(49173)
地方(14885)
管理(12663)
地方经济(11633)
方法(11279)
数学(10102)
数学方法(10060)
中国(8694)
(8692)
业经(7771)
(7685)
(6574)
(6314)
企业(6314)
经济学(6157)
环境(5759)
(5145)
(4996)
金融(4996)
产业(4904)
(4783)
农业(4686)
(4598)
(4388)
(4349)
贸易(4346)
资源(4286)
总论(4239)
(4178)
机构
学院(82941)
大学(81589)
(47501)
经济(46739)
研究(33445)
管理(27738)
中国(24460)
理学(23206)
理学院(22908)
管理学(22584)
管理学院(22422)
(18567)
科学(17442)
(16743)
(16674)
经济学(16269)
研究所(14949)
财经(14763)
经济学院(14259)
中心(13812)
(13237)
(12577)
(11822)
(11085)
师范(11038)
北京(10919)
财经大学(10646)
科学院(10488)
社会(10176)
(9795)
基金
项目(48507)
科学(38376)
研究(37158)
基金(34991)
(29659)
国家(29426)
社会(26145)
科学基金(25122)
社会科(24873)
社会科学(24867)
(18674)
基金项目(17867)
教育(16171)
(14861)
资助(14242)
编号(14180)
自然(13685)
自然科(13334)
自然科学(13331)
自然科学基金(13070)
(12617)
(12187)
经济(12079)
国家社会(11354)
成果(11322)
重点(11132)
发展(11037)
(10912)
(10498)
课题(10366)
期刊
(63362)
经济(63362)
研究(30981)
中国(14723)
(13313)
管理(12103)
经济研究(11678)
科学(9732)
(9442)
学报(9208)
财经(8478)
(8177)
金融(8177)
业经(8116)
技术(7748)
问题(7688)
(7553)
大学(7506)
学学(7301)
农业(6485)
技术经济(6027)
世界(5963)
(5804)
国际(5489)
教育(5481)
统计(5246)
经济问题(4971)
经济学(4682)
商业(4620)
改革(4534)
共检索到13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韦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现在没有卷入这一潮流的发展中国家已属少数。 华南经济圈是发展中国家(地区)诸多经济圈、经济合作组织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然而经济交往发展相当迅猛,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甚至不亚于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其他次区域合作关系。我们应对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掌握其发展轨迹,从而展望其前景,选择相应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忠伟  
“华南经济圈”的狭义概念是指中国广东与香港在金融、贸易、资本领域的有机结台。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约为经济大国日本的一半);人口6600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为泰国的1.3倍);人均GNP为1528美元,约为印尼(572美元)的3倍、并远远高下东盟平均水平918美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日本的“华南经济圈”研究热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金泓汎近来.“华南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华人经济圈”问题,在日本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尤其是1992年不少研究机构和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这个问题,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一个外国,如此热衷于研究其周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稻田晃久   曾繁香  
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ASEAN(东南亚联盟)各国结束了惯例的外交部长和外交部长扩大会议,迎来了十月的经济内阁会议和来年一月的首脑会议与“经济季节”.主要课题是作为核心的ASEAN应尽快决定是否着手区域经济合作.围绕这个问题,马来西亚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构想(EAEG构想),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各自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等构想. 对于广泛的太平洋地区的一角来说,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迟维韵  
一、华南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华南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华南三省耕地面积虽只有410.8万公顷,仅占全国耕地面积(9543万公顷)的4.3%,但养育着全国近9%的人口;其二,广东省的粮食、稻米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相邻六省之一的湖南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  
"华南经济圈"与"图们江开发区"的比较研究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金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并进的过程中,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由单一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不同,亚太地区由以"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德鸿  
北部湾与珠三角及粤西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经济与资源互补性等基础条件,因此,共同组成更大的"华南海湾经济圈"势在必行。这个构想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区域规划,又适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为此,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要以粤西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两大经济区的对接与融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锐  
试论局部经济圈的发展及特点赵光锐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主流。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开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展示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集团化趋势。在亚太经济合作发展进程的一波三折中,在中国周围正形成若干局部经济圈引起世人注目,预示着亚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圈——内地,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区与内地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加强联合和协作,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支援内地,从而对推动和加快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腾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渤海经济圈”的优势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由北到南合抱着渤海湾,扼守着京津的大门。环沿渤海湾约5,000公里的海岸线上,依次排列着一长串城市。这些城市历来相互间就有较广泛的经济联系,现在改革与开放更把这些城市联结一起。“渤海经济圈”早已客观存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戎殿新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的明智选择。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上唯一一个没有建立制度化经济合作的空白点。作为社会的智囊阶层,东北亚各国学者应深入开展工作,吸引高层政治家介入,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承男  
东北亚经济圈中吉林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韩]金中培正在形成中的东北亚经济圈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它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模式。在东北亚经济圈中,中国的吉林省与韩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乃肖  
当前国际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分工的深入和细化,推动水平型分工和垂直型分工向新的纵深方向发展,并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享受资源最佳配置提供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发挥中国在环太平洋经济圈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正确的应对方略和措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贸往来中掌握主动权和制胜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宏恩  
因为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层面上的功能区相比在影响力上存在很大差距。中原经济区要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快速提高影响力,可行的途径是突出特色和打造亮点,而建设"古都经济圈"是最好的战略。本文描述了古都经济圈的空间与特征,论证了建设古都经济圈的经济依据,最后明确提出了建设古都经济圈的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世俭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化、集团化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为:(1)区域化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例如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正在积极与墨西哥谈判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再如,1991年10月22日,欧洲两大经济集团——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卢森堡达成协议,决定于1993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区。届时,一个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地跨19国,人口达3.8亿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洲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佟福全  
北美经济圈与未来美洲经济圈的开放性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佟福全OnTheopennessofNorthAmeriicaEconomicCircle&FutureAmericaEconomicCircle¥DongFuquanAbstract:Whe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