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6)
2023(4426)
2022(3602)
2021(3440)
2020(3118)
2019(6762)
2018(6749)
2017(12376)
2016(6983)
2015(7742)
2014(7717)
2013(7650)
2012(7234)
2011(6631)
2010(6793)
2009(6213)
2008(6522)
2007(5810)
2006(5130)
2005(4707)
作者
(22666)
(19127)
(19097)
(18116)
(12375)
(9212)
(8582)
(7425)
(7353)
(6846)
(6798)
(6674)
(6377)
(6335)
(6111)
(5978)
(5744)
(5639)
(5588)
(5583)
(4922)
(4809)
(4744)
(4435)
(4392)
(4376)
(4354)
(3993)
(3889)
(3845)
学科
(25042)
经济(25010)
(18149)
管理(15765)
(12927)
企业(12927)
方法(12564)
数学(11148)
数学方法(10961)
(10789)
保险(10695)
(8761)
中国(8548)
(7133)
银行(7097)
(7037)
(6731)
(6353)
(6037)
金融(6036)
(6017)
(4828)
财务(4818)
财务管理(4802)
各种(4648)
企业财务(4590)
(4582)
贸易(4580)
理论(4518)
业经(4471)
机构
大学(104742)
学院(101751)
研究(39296)
(37439)
经济(36554)
管理(35704)
中国(33348)
理学(30043)
理学院(29584)
管理学(28635)
管理学院(28457)
科学(27072)
(22899)
(21618)
(21484)
(21011)
研究所(20094)
中心(18032)
农业(17209)
业大(17038)
财经(16554)
(16241)
(15099)
(14702)
北京(14611)
(13703)
师范(13498)
财经大学(12620)
(12466)
(12378)
基金
项目(70784)
科学(55024)
基金(52868)
(48967)
国家(48645)
研究(45927)
科学基金(39924)
自然(28579)
社会(28258)
自然科(27912)
自然科学(27904)
基金项目(27526)
自然科学基金(27393)
社会科(26627)
社会科学(26618)
(25825)
(23809)
资助(22752)
教育(20555)
重点(16982)
编号(16795)
(15626)
计划(15105)
科研(14701)
成果(14226)
(14199)
(13682)
科技(13091)
创新(13017)
教育部(12680)
期刊
(38397)
经济(38397)
研究(32196)
学报(21842)
科学(19406)
中国(19240)
(18352)
大学(15487)
学学(14896)
(14850)
(14608)
金融(14608)
农业(12125)
管理(11775)
财经(7600)
教育(7387)
(6863)
技术(6403)
(6287)
统计(6126)
资源(6031)
经济研究(6024)
(6009)
业大(5813)
林业(5090)
(5021)
理论(4921)
决策(4774)
问题(4712)
农业大学(4590)
共检索到15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李刘冬  
根据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的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的监测数据,对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Cd、Cu、Pb、As、Hg和Zn的膳食暴露量,对牡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牡蛎样品中Cu、Zn、Cd的含量较高,其值分别为92.0、268、1.32 mg/kg(湿重,下同);Hg、As、Pb的含量低,其值分别为9.21、0.11、0.26 mg/kg。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季节的牡蛎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调查海域牡蛎产品中Cu、Zn、P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锋  贾晓平  蔡文贵  陈海刚  马胜伟  王增焕  
为评价广东沿海牡蛎体镉(Cd)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食用健康风险,实验根据2001—2010年广东17个海湾的牡蛎体Cd含量监测结果及1989—1999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广东沿海总体及粤东、珠江口、粤西3大海区牡蛎体镉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风险商法评价其健康风险。1989—2010年广东沿海累计268频次的监测结果表明:牡蛎体Cd含量变化范围为未检出~10.80 mg/kg(均值1.14 mg/kg,以湿重表示,下同),检出率97.01%;其中98.64%符合中国、美国牡蛎体或贝类的Cd含量限量标准(≤4 mg/kg)。珠江口海域达标率为三大海域最低(86.5%),是今后生物监测与海洋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李刘冬  
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牡蛎、文蛤和江珧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牡蛎样品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海域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差异进行了讨论。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海域、不同种类、不同养殖季节的贝类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Cu、Zn在牡蛎样品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文蛤、江珧等样品中的含量。采用粗略的点估计方法,计算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对贝类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对于成年人,正常食用牡蛎、文蛤等产品,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低于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而食用同量的江珧产品,Cd的摄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宋元红  李贵桐  赵小蓉  林启美  
为了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在200、300、500和700℃下裂解温度下,将干燥的市政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分析其主要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了解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裂解处理不仅影响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总量,而且还影响其形态。随着裂解温度提高,污泥生物质炭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低温(200℃)裂解处理导致汞损失殆尽,但提高了酸溶态As、Cd、Mn和Zn的含量;裂解温度超过300℃,重金属残渣态含量大幅度增加,比例占50%以上,可氧化态、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含量均随裂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结果显示,尽管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含量比干燥污泥高一些,但大部分转化为生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Pb含量水平的时空变化特点,1989-1997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对广东沿海12个地点牡蛎体Pb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Pb含量范围为 0.22 × 10-6~ 2.06 × 10-6(湿重),总平均值为0.77 × 10-6。牡蛎体Pb污染指数的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11~1.03和0.39,总体上属轻污染水平。牡蛎体Pb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粤西海区≥珠江口海区>粤东海区。广东沿海牡蛎Pb含量水平在1989-1993年间呈微弱下降趋势,1994年Pb含量明显升高,此后Pb含量基本持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兰英  涂杰峰  邱伟兴  陈卫伟  陈静  伍云卿  黄振才  薛德乾  
【目的】研究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稻米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以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种植的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Cd、Pb、Cr 3种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稻米中3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Monte-Carlo概率模型法评估稻米中3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并探讨了稻米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稻米存在不同程度的Cd、Pb、Cr含量超标现象,稻米中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大小顺序为Pb>Cd>Cr,稻米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89,研究区稻米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等级。食用研究区稻米有对人体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新  余颖  席英玉  王丽娟  杨妙峰  姜琳琳  叶玫  
牡蛎能富集栖息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可做为监测海域污染状况的指示生物。为评估牡蛎食用安全性,采用2015年对福建闽南沿海主要牡蛎产区养殖牡蛎监测数据,计算不同海区牡蛎中主要污染物:无机砷、甲基汞、铅、镉、铜、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六六六、DDT的暴露边界值(MOE)和总致癌风险指数(RTC),评估食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污染物的平均暴露边界值在1.00×10(-6)0.111之间,均小于1;平均总致癌风险指数在2.88×10(-5)3.16×10(-5)之间,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因此,闽南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喻子牛  闫喜武  
为了评估香港牡蛎(♀)×长牡蛎(♂)杂种在北方沿海养殖中期能否产生种间杂种优势,在分析了早期杂种优势的基础上,以9个香港牡蛎自繁家系、9个长牡蛎自繁家系作为对照,以45个种间杂交家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估了中期杂种存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杂种潜力及其优势。结果发现:1对于存活性状而言(360日龄),香港牡蛎存活率较低仅为9.09%,死亡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90~180日龄);长牡蛎存活率居中为51.26%,存活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繁殖后夏季高温致死(360日龄);而种间杂种的存活率相对较高为87.64%,表现出明显的存活优势,其杂种潜力hp=2.72,杂种优势H=189.88。2对于生长性状而言(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亚岩  柏育材  纪炜炜  阮雯  郑亮  王云龙  
通过对2008—2012年中国近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合风险评价的手段,研究了各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黄海次之,渤海和南海相对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粒径在不同海域呈现出不同相关性:在南海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含量与物源相关,人为影响相对较少;在东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含量除受物源影响外,很大程度受到外界输入人为影响;在黄海和渤海基本无相关性,说明其含量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重金属污染程度(C_d)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_(RI))均呈现出相似的结果:东海>南海>黄海、渤海,说明东海是潜在生态风险最高的海域。且C_d和E_(RI)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说明近岸潜在生态风险较外海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丰涛  祁建民  牛韶华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徐建堂  
分析闽中南4个地区的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在农田内12个采样点种植红麻福红952对重金属Cu、Cd、Zn、Cr、Ni和Pb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漳浦县前亭镇某村山地Cr和Ni平均含量达187.1和109.5 mg·kg-1,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的1.3倍和2.7倍,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5倍和7.6倍,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9倍和4.8倍.4个地区中,Cd全量较低,但有效态含量占全量的比重均>15%,且红麻对Cd的富集系数都>1.红麻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较强,当季对Cu最高累积量为251.6 g·hm-2;Pb最高累积量为263.4 g·hm-2;Zn...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锡永  赖子尼  赵元凤  王超  魏泰莉  蒋万祥  杨婉玲  庞世勋  
对珠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Cd含量范围在0.022~0.047 1 mg/L,并且Cd含量在时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2月、5月、11月、8月,2月Cd含量显著高于5月、8月和11月(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谢天资  慕长龙  
为了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河岸防护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提出能有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植被配置模式。本文选择了成都市沙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中的乔灌草、乔草、灌草以及单层灌木林和草坪等5种典型植被配置模式林分,测定了Mn、Cr、Co、Ni、Cu、Zn、Cd和As等重金属和全N、全K和全P等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1 Mn、Zn、Cr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Pb>Ni>Cu>Co;As含量最低。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驰  陈伟  孙从建  杨洁  
【目的】探明黄土残垣沟壑区坝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进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方法】选取黄土残垣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西廒沟淤地坝坝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8月采集70个点位0~20 cm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Cd、Cu、Pb、Zn、Ni、As、Hg、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ArcGIS10.4进行插值分析土壤重金属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指数(P_(综))、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风险程度,并采用PMF模型解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①研究区土壤表层,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但是土壤表层Cd、Pb、Zn、As、Hg均值高于山西省土壤背景值,而Cd、Pb、Zn、Hg均值高于黄土的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Cd、Cu、Pb、As、Hg在坝内耕地及南北靠近村庄、交通干道处含量较高,土壤Zn的高值主要分布于北部,低值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土壤Ni、Cr含量呈现南北高、中部较低的规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条带状分布特点。②单因子指数法表明研究区Cd、Hg污染程度较高,为中度污染,而其他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轻。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表明西廒沟淤地坝整体上受到轻度污染。③单个指标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除Cd、Hg属于中风险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低风险,这表明Hg和Cd是西廒沟淤地坝土壤生态风险较高的土壤重金属。④通过PMF模型解析得出西廒沟淤地坝主要存在5个污染源,分别是农业源、畜禽养殖源、交通源、大气沉降源、自然源,各来源贡献分别为22.71%、24.22%、19.10%、16.63%、18.32%,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农业源和畜禽养殖源。【结论】人类活动已经对坝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未来应当密切关注Cd、Hg所造成的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会前  何腾兵  李阳  曾庆庆  谢朝  谷培科  向黎  
【目的】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以贵阳地区某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土壤样品45个,测定土壤Cd、Cr、Pb、Hg、As、Cu和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r、Pb、Hg、As、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0.30、34.22、68.43、25.47、0.29、40.23和184.93 mg/kg。重金属Cd、As、Hg、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As、Hg、Cu、Zn超过贵州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Cd>Hg>Zn>Cu>As>Pb>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土壤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As>Hg>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值为109.88。【结论】从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看,长期施用猪粪土壤为轻度污染,污染较突出的重金属是Cd、Hg和Zn;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看,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较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深文  倪朝辉  刘斌  颜雄  樊磊磊  刘杨  
为了解赤水河鱼体重金属富集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食品安全,测定了赤水河茅台江段和赤水江段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肌肉和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Zn、Pb、Cd、Fe、Cr和Mn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口鲇肌肉中Cu、Zn、Pb、Cd、Fe、Cr和Hg的含量高于黄颡鱼和蛇鮈,3种鱼类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