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4)
- 2023(7768)
- 2022(6337)
- 2021(5978)
- 2020(4740)
- 2019(10403)
- 2018(10228)
- 2017(19642)
- 2016(10426)
- 2015(11383)
- 2014(10856)
- 2013(10916)
- 2012(10203)
- 2011(9351)
- 2010(9471)
- 2009(8865)
- 2008(8605)
- 2007(8140)
- 2006(7309)
- 2005(6285)
- 学科
- 济(52094)
- 经济(52061)
- 农(48997)
- 业(41967)
- 农业(32834)
- 管理(24791)
- 企(20316)
- 企业(20316)
- 业经(19525)
- 地方(16311)
- 技术(15078)
- 方法(13495)
- 中国(12998)
- 农业经济(12451)
- 数学(11590)
- 数学方法(11509)
- 发(10974)
- 产业(10405)
- 制(9774)
- 村(9500)
- 农村(9481)
- 技术管理(9199)
- 发展(9055)
- 展(9049)
- 土地(8223)
- 策(7599)
- 体(7493)
- 收入(7416)
- 贸(7347)
- 贸易(7342)
- 机构
- 学院(149470)
- 大学(140695)
- 济(69143)
- 经济(68029)
- 管理(60019)
- 理学(52095)
- 研究(51997)
- 理学院(51586)
- 管理学(50942)
- 管理学院(50656)
- 农(46252)
- 中国(40845)
- 农业(34642)
- 科学(29989)
- 业大(29036)
- 京(29007)
- 中心(25928)
- 财(25526)
- 所(25343)
- 江(23860)
- 研究所(22810)
- 农业大学(21247)
- 经济管理(20334)
- 经济学(19910)
- 财经(19857)
- 范(19483)
- 师范(19379)
- 州(19102)
- 省(18633)
- 发(18595)
- 基金
- 项目(102462)
- 科学(82231)
- 研究(80908)
- 基金(73185)
- 家(62850)
- 国家(62154)
- 社会(54322)
- 科学基金(53755)
- 社会科(51158)
- 社会科学(51148)
- 省(43481)
- 基金项目(39899)
- 编号(34016)
- 划(33642)
- 教育(33204)
- 自然(30576)
- 自然科(29798)
- 自然科学(29793)
- 自然科学基金(29273)
- 农(28398)
- 发(26499)
- 资助(26280)
- 成果(25856)
- 创(24786)
- 创新(23244)
- 国家社会(22876)
- 发展(22604)
- 课题(22586)
- 重点(22366)
- 部(22356)
- 期刊
- 济(86435)
- 经济(86435)
- 农(54380)
- 研究(42317)
- 农业(37092)
- 中国(35340)
- 业经(23007)
- 科学(22382)
- 学报(20596)
- 管理(18334)
- 大学(17219)
- 业(16759)
- 学学(16653)
- 融(16626)
- 金融(16626)
- 财(16352)
- 农业经济(14789)
- 农村(14199)
- 村(14199)
- 技术(13020)
- 问题(12829)
- 教育(12674)
- 经济研究(10621)
- 世界(10226)
- 经济问题(10024)
- 版(9594)
- 农村经济(9473)
- 科技(9384)
- 技术经济(9120)
- 财经(8926)
共检索到22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对此,国家已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用地政策,筑牢乡村振兴的"地"基。日前,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薇
我国农业经历几十年稳定增长之后,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进入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引导和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土地制度的支撑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的特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服务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覃淑杰 陈文宽 尹奇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也亟待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笔者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现状和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佩云
当今,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素养成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院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献身农业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作出贡献。调查显示,家庭的支持态度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力,创业行动力的提升需要教育引导,创业服务供需存在矛盾。为此,高等农业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家校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效果:实践育人,强化创业服务等途径开展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创业 需求 供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5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新业态 产业融合 新动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1.新产业、新业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低于预期,国内深层次矛盾叠加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持续。化解过剩产能已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推动一批市场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大型企业在产能布局、产量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也需作出相应调整,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科技研发、设备制造环节,促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锡根
农村城市化中住房用地情况调查研究陈锡根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闵行区旗中村把分散的农居改建成集中的别墅式的住宅群,向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农村的风貌,前往参观的络绎不绝,在城乡人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了郊区干部群众向往的楷模。最近,作者走访了郊区七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大兵 杨正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中,广东省承接来自亚洲四小龙转移出的低端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省得到良好发展。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广东省经济腾飞的基础。然而,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是劳资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东独特的产业结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广东省产业结构以来料加工、外向型产业居多,这些加工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为获取利润,压低工人工资和福利成为最主要手段。独特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劳动者"去商品化"的能力,增强了劳动者对企业的依附性,致使劳资双方地位进一步不对等,从而加剧了劳资矛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萍
学习和创新是影响动态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动态能力又是企业在越来越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学习、创新以及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我国华南地区271家企业为对象,对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以及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对动态能力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则需要通过以知识创新作为完全中介变量,才能增强动态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国企业如何运用组织学习、知识创新来增强动态能力和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知识创新 动态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对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尤其是工业企业用地成本作了专门部署,国土资源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此,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在广东、广西、海南的20个城市及有关企业开展了相关主题的调研,发现很多地方在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方面取得了实效,但还须进一步结合节约集约用地,同步抓好工业用地"降成本"和"增效率"工作,让踏实搞生产、有效率的企业可以便捷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对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尤其是工业企业用地成本作了专门部署,国土资源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此,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在广东、广西、海南的20个城市及有关企业开展了相关主题的调研,发现很多地方在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方面取得了实效,但还须进一步结合节约集约用地,同步抓好工业用地"降成本"和"增效率"工作,让踏实搞生产、有效率的企业可以便捷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