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5)
- 2023(6599)
- 2022(5616)
- 2021(5299)
- 2020(4429)
- 2019(9806)
- 2018(9729)
- 2017(17846)
- 2016(10315)
- 2015(11200)
- 2014(11398)
- 2013(10838)
- 2012(10170)
- 2011(9062)
- 2010(9081)
- 2009(7973)
- 2008(8007)
- 2007(7244)
- 2006(6139)
- 2005(5657)
- 学科
- 济(33569)
- 经济(33529)
- 管理(24907)
- 业(23073)
- 企(18720)
- 企业(18720)
- 方法(14676)
- 数学(12512)
- 数学方法(12292)
- 财(10853)
- 中国(10468)
- 学(10220)
- 农(8949)
- 制(7631)
- 地方(7597)
- 业经(7246)
- 理论(7073)
- 务(6921)
- 财务(6887)
- 财务管理(6860)
- 银(6583)
- 银行(6540)
- 企业财务(6535)
- 行(6200)
- 农业(6032)
- 融(5966)
- 金融(5965)
- 贸(5830)
- 贸易(5823)
- 易(5607)
- 机构
- 学院(136853)
- 大学(136215)
- 研究(50385)
- 济(47163)
- 经济(45789)
- 管理(43648)
- 中国(37360)
- 理学(36978)
- 理学院(36351)
- 科学(35682)
- 管理学(35225)
- 管理学院(34962)
- 京(30522)
- 农(28548)
- 所(27553)
- 研究所(25123)
- 财(24777)
- 业大(24551)
- 中心(23016)
- 江(22951)
- 农业(22418)
- 范(19688)
- 师范(19422)
- 院(19357)
- 北京(19140)
- 财经(19110)
- 省(18923)
- 州(18334)
- 技术(17643)
- 经(17372)
- 基金
- 项目(93831)
- 科学(71739)
- 基金(66733)
- 研究(63090)
- 家(61804)
- 国家(61337)
- 科学基金(50397)
- 省(37684)
- 社会(37378)
- 基金项目(35417)
- 社会科(35392)
- 社会科学(35380)
- 自然(35289)
- 自然科(34489)
- 自然科学(34478)
- 自然科学基金(33874)
- 划(32102)
- 教育(30143)
- 资助(27476)
- 编号(24632)
- 重点(22216)
- 成果(20352)
- 发(19608)
- 部(19491)
- 计划(19210)
- 创(19088)
- 科研(18796)
- 课题(18683)
- 创新(17932)
- 性(17557)
共检索到210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刚 马钦彦 潘向丽
对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累积叶面积、树干边材面积、树干边材透水率及透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引入树干边材面积与边材透水率的积可明显提高估测树冠叶面积垂直分布的精度,进而为精确估测林分的叶面积空间分布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解雅麟 雷相东 王海燕 秦倩倩 李翔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0株10~40年生长白落叶松的健康针叶为研究对象,建立叶面积回归模型并估计其比叶面积。[方法]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取长白落叶松50束共150针的针叶面积、长度、宽度以及周长,再分别烘干至恒质量获得叶片干质量。建立以叶长L、叶宽W、叶周长P和叶片干质量X为自变量,叶面积LA为因变量的一元、二元和三元线性、指数和幂函数回归模型,并用平均误差、总体相对误差、平均系统误差、平均预估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量来评价模型误差和拟合优度。采用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比叶面积,并对3种方法的方差进行比较,获取最优估算值。[结果]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均以指数函数最佳,模型分别为LA=5.929 e~(1.313W)(R~2=0.858),LA=6.194 e~((0.023L+0.637W))(R~2=0.936)和LA=6.445 e~((0.021L+0.598W+18.067X))(R~2=0.941)。[结论]算术平均法获取的比叶面积的精度最高,该方法得到的长白落叶松的比叶面积为8.026 m~2·kg~(-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鸿强 王玉杰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徐丽宏 周杨
在具有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固原六盘山区叠叠沟小流域,于2009年整个生长季内(5—10月)监测了典型阴坡坡面上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的7个样地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面积指数(LAI)的数量变化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不同样地的林冠层LAI随坡位升高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逐渐减小,从坡下部的1.52 2.95减少到坡顶部的0.15 0.27;林下灌木层LAI是先增加后减小,从坡下部的0.05 0.06增加到坡中上部的0.73 1.01后再减小到坡顶的0.19 0.30;草本层的LAI随坡位上升不断增加,从0.18 0.36增加到0.19 0.75。(2)林冠层和草本层的LA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佳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刘延惠 徐丽宏 王轶浩 张晓蓓
叶面积指数(LAI)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量和群体生长特征[1-4],对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循环、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诸多过程都有重要影响[5-6],广泛应用于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态水文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也可作为科学培育森林、评价林分质量的定量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宝军 胡靖扬 林宽 冯倩男 刘常富 于立忠
本研究基于辽东山区实测落叶松特征因子,通过枝条解析法获得了254组枝条的叶面积、枝条基径、枝条长度等属性数据,在枝条水平上采用一元非线性方程和二元及多元非线性方程建立以枝条属性因子为自变量的枝条叶面积模型。结果表明:枝条基部断面积(d2)与枝条叶面积有最高的相关性,最优一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8.967/(1+50.901e-0.084d),其R2达到0.719,测算精度为86.34%(α=0.05)。引入相对着枝深度(RdINC),使得二元及多元模型的决定系数显著提高,最优二元枝条叶面积模型为:y=0.002(d2)2.260e-1.701RdINC,其R2达到0.796,测算精度为88....
关键词:
落叶松 叶面积 枝水平 回归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理 毕连柱 宋国华 王全波 刘琪 金光泽
【目的】探讨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准确地获得局域、区域等大尺度上LAI的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 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首先通过LAI与胸高断面积间的经验模型得到阔叶红松林内红松、冷杉、紫椴、硕桦、裂叶榆和色木槭6种主要树种及林分水平上的LAI,然后采用半方差函数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地统计学方法分析LAI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以及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曲率)的相关关系。【结果】主要树种LAI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具有中等或强变异性,且变异程度表现为裂叶榆>硕桦>紫椴>红松>色木槭>冷杉。红松LAI的空间结构比(块金值(C0)/基台值(C0+C))为0.50,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而其他5个树种的比值均低于0.25,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主要树种LAI的变程范围为24 m(紫椴)~126 m(红松)。红松、裂叶榆和色木槭的空间异质性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构特点,且红松的LAI在240 m尺度范围内时,东西方向(0°)上的空间异质性明显大于南北方向(90°),240 m以后出现相反的结果。红松的LAI与海拔、坡度、坡向和曲率4个地形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他树种的LAI与地形因子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结论】LAI的空间异质性不仅与研究尺度相关,而且与方向相关;地形因子对LAI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但整体来看,4个地形因子均对LAI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赵茂盛 徐德应
对江西大岗山17年生杉木人工林树冠内不同年龄针叶面积(NA)、叶面积密度(NAD)的垂直、水平和二维空间分布以及当年生针叶面积及其密度分布的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和模拟。结果表明,生长盛期杉木单个树冠平均NA 为25.42 m 2,平均NAD为2.272 7 m 2·m - 3,其中2年生及其以上老叶(简称2年生)大于1年生,1年生大于当年生。NAD 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均可用β分布函数表达,而相对冠高和冠径的二次趋势面表达式可很好地描述NAD二维空间分布。树冠内NAD在冠中上部枝的中前部最大,但不同年龄NAD的分布不同,当年生针叶更接近于树冠顶部和最外层,1年生针叶最大NAD位于树冠中部枝的中前部,...
关键词:
杉木 针叶面积密度 空间分布 季节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军 国红 卢军 雷相东 唐守正
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基于河北木兰围场实测油松数据,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油松522个单个针叶的表面积LA、针叶长度L、针叶宽W、针叶周长P,分别建立了以针叶长、针叶宽、针叶周长等形状属性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和以针叶干质量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用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方根误差、预估精度5个统计量来检验模型的误差和拟合优度,经检验模型LA=-2.761+0.464 L+6.608 W和LA=1.345+0.501 X分别为这两种模型中最好,X为针叶干质量。通过对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最小二乘法3种方法的比较,...
关键词:
油松 叶面积 回归模型 比叶面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至 张冬燕 张志东 黄选瑞
如何实现林分水平和单木水平预测林分断面积的兼容性,并提高不同水平断面积模型的预估精度,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华北暖温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105块连续观测的固定样地数据,首先采用Gauss-Newton算法建立林分水平和单木水平断面积生长模型;其次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逻辑斯蒂方程对单木生存概率方程进行拟合;最后将不同水平最优预测模型进行组合并建立组合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组合方程参数,以提高对不同水平断面积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在约束参数法中,林分密度模型、林分断面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信谱 凌远云 张鲜艳 陈敬诗
用国营大老岭林场日本落叶松的20块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探讨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中胸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以95%的可靠性进行X2检验,有13块遵从正态分布,有15块遵从Weibull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家霖 王传宽 张全智
将一块15 m×20 m的4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全部收获,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林木分化等级划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并采用解析木法量化分析不同分化等级林木心材和边材的周向和轴向变异及其与林木特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分化等级、方位和圆盘高度对树干心材半径(heartwood radius,HR)、边材宽度(sapwood width,SW)的变异影响显著(P<0.001)。胸高处HR和SW及其绝对变异量均随林木分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林木心材与边材比在周向变化不一,其最大值以北向频率最高(17.65%),最小值则以南向频率最高(17.68%),反映了微生境的差异。随相对高度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博 吕振刚 黄选瑞 张志东
准确预测森林立地生产力是进行高效森林经营的关键。立地指数是森林生产力可靠的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地形、气候和土壤因子以及220块样地解析木数据,采用回归克里格(RK)模型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立地指数(SI)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并分析了不同半变异函数对RK模型精度的影响。拟合结果表明:基于高斯半变异函数的RK模型精度优于球状和指数RK模型,且具有较小的残差(RMSE=0.82 m,MAE=0.66 m),表明高斯RK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SI能力;高斯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SI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724.89 m变程内差异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立地指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pH、夏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立地生产力较高区域一般分布在春季降水适中、夏季降水较多、土壤为中性及偏酸性且全氮含量较高的东南部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00%,而在春、夏季降水量少或者春季降水量过多、土壤全氮含量过低且偏碱性的北部边缘地区立地生产力较低,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0%。研究区土壤、气候因子与树木生长习性共同决定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分布格局。通过降低土壤酸碱度和适当施加氮肥等措施,可以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
关键词:
立地指数 环境因子 地统计学 华北落叶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文 韩海荣 程小琴 李雪梅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设置30 m×30 m样地10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并对华北落叶松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幼苗、幼树的后备资源储备量大;取样尺度为5 m×5 m时,华北落叶松种群属于随机分布,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种群为集群分布,取样尺度为25 m×25 m时,聚集强度较大;在低海拔(1 950~2 050 m)及阳坡,集群分布为华北落叶松种群分布的主要特征,聚集强度较大;而在中高海拔(2 050~2 250 m)及阴坡,华北落叶松种群趋向随机分布,聚集强度减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宏忠 张劲松 李卫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3株柠条主根部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对试验期间典型晴天日(30 d)液流速率的分析表明:柠条根部液流传输受大气蒸发力、冠层输出、边材面积的共同影响;1、2、3号样株边材面积分别为6.61、7.17、5.06 cm2,日平均液流总量分别为457.92、1 014.66、292.12 g.d-1,日平均液流总量随边材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各样株间日平均液流总量的差异显著,而单位叶面积的液流量无显著差异;2号柠条样株的液流速率日变化动态与潜在蒸发散的相关性最强,叶面积/边材面积为0.62 m2.cm-2,可以作为评定柠条单株是否具有与当地水文条件相适应的根冠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试验期间样株...
关键词:
柠条 根部 液流速率 热扩散技术 叶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包广道 刘婷 张忠辉 任志彬 翟畅 丁铭铭 姜雪菲
【目的】研究快速、准确、宏观获取不同森林类型有效叶面积指数(LAI_e)的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中小尺度森林LAI_e遥感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为林业精细化监测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模拟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方法】以长白山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运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研究区4种针叶林型(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松和红皮云杉)的空间分布;采用区分林型和全样本2种方案,分析样地实测LAI_e与7种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反红边叶绿素指数、改进简单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简单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利用各林型对应的最优植被指数,构建区分林型和全样本LAI_e与植被指数的回归模型,并基于验证样本数据对比区分林型模型、全样本模型和PROSAIL模型在LAI_e反演中的精度表现;结合地理因子分析4种针叶林型LAI_e空间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所有样本组中7种植被指数与相对的LAI_e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除增强植被指数(EVI)与红松LAI_e、简单植被指数(SR)与红皮云杉LAI_e外,相关系数均大于0.6,但组间LAI_e与不同植被指数相关性具有较大差异;红松、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LAI_e与反红边叶绿素指数(IRECI)相关性最高,红皮云杉、红松LAI_e分别与EVI、改进简单植被指数(MSR)相关性最高;4种不同林型模型比全样本模型的R2提高12.7%以上,RMSE降低34.5%;研究区内4种林型LAI_e范围在0.37~5.86之间,平均LAI_e由高至低依次为红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红松对海拔、坡度、坡向的变化最为敏感,红皮云杉、樟子松次之,长白落叶松最小。【结论】不同林型LAI_e与遥感植被指数的相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区分林型构建回归模型能够提高LAI_e反演精度;区分林型后拟合的线性模型精度整体较PROSAIL模型和全样本模型更高,但LAI_e高值区域没有PROSAIL模型表现稳定;4种针叶林型LAI_e对地理因子变化的反应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精细区分森林类型的中小尺度针叶林LAI_e遥感反演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