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5)
2023(2290)
2022(1947)
2021(1832)
2020(1646)
2019(3600)
2018(3519)
2017(6520)
2016(3756)
2015(4151)
2014(4064)
2013(4089)
2012(3722)
2011(3424)
2010(3414)
2009(3177)
2008(3199)
2007(2819)
2006(2488)
2005(2092)
作者
(12608)
(10752)
(10731)
(10217)
(6668)
(5247)
(4706)
(4387)
(3990)
(3762)
(3760)
(3605)
(3589)
(3565)
(3518)
(3166)
(3115)
(3102)
(3049)
(3031)
(2820)
(2779)
(2714)
(2470)
(2433)
(2313)
(2303)
(2254)
(2211)
(2197)
学科
(15010)
经济(14995)
(9102)
管理(8959)
(7603)
企业(7603)
方法(7401)
数学(6551)
数学方法(6488)
(6359)
(3626)
(3508)
中国(3392)
地方(3265)
(3069)
森林(3069)
(3059)
业经(3003)
(2825)
税收(2626)
(2593)
农业(2483)
生态(2351)
(2310)
贸易(2309)
(2287)
(2244)
(2175)
环境(2174)
(2109)
机构
大学(54978)
学院(53612)
研究(22112)
管理(19063)
(18810)
经济(18366)
理学(16670)
科学(16664)
理学院(16395)
中国(16353)
管理学(15929)
管理学院(15850)
(12821)
(12688)
(12655)
研究所(11970)
业大(11623)
农业(9508)
中心(9497)
(9242)
北京(8621)
(8537)
(8223)
(8216)
(7908)
师范(7814)
(7521)
林业(7520)
研究院(7439)
实验(7146)
基金
项目(40679)
科学(31497)
基金(29823)
(28766)
国家(28577)
研究(25211)
科学基金(22888)
自然(16991)
自然科(16569)
自然科学(16566)
自然科学基金(16295)
基金项目(16258)
(15232)
社会(15081)
社会科(14200)
社会科学(14194)
(14014)
资助(12123)
教育(11238)
重点(10023)
计划(9237)
编号(8974)
科技(8653)
科研(8633)
(8488)
(8387)
(7797)
创新(7327)
专项(7311)
大学(6814)
期刊
(20325)
经济(20325)
研究(14016)
学报(13831)
科学(12785)
大学(9993)
(9846)
学学(9736)
中国(9531)
林业(7921)
农业(6177)
管理(6135)
(5755)
资源(4321)
业经(4286)
教育(4247)
业大(3968)
科技(3768)
(3665)
技术(3219)
(3167)
问题(3134)
财经(3131)
(2983)
金融(2983)
经济研究(2971)
(2638)
自然(2559)
科技大(2461)
科技大学(2461)
共检索到7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鹤松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采用由热扩散树干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周期为2个主要生长季节(4—9月)杜仲人工林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以及冠层微气象数据,分析了华北石质山区10年生杜仲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旨在为该地区杜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分生态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杜仲人工林蒸腾量(TR)呈现出明显的日内变化和日际变化特征,在晴天条件下,杜仲人工林蒸腾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在多云及阴天条件下,呈现多峰变化趋势;阴天日蒸腾值明显低于晴天及多云日;杜仲蒸腾的日际变化表现为:4—5月逐渐升高,6月份左右达到高峰值,7月份逐渐降低,2005年及2006年4—9月蒸腾总量分别为268.5、212.0 mm,4—9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鹤松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贾长荣  
于2005年及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4—9月),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蒸腾速率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降雨量,分析华北石质山区15年生山茱萸人工林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结果表明:1)山茱萸人工林蒸腾量呈现出明显的日际变化或月变化特征。表现为4—5月逐渐升高、6月左右达到高峰值、7月以后逐渐降低。2005年及2006年4—9月蒸腾总量分别为265.3和194.9mm,4—9月各月蒸腾总量占蒸腾总量的比例在2005年分别为10.7%、22.3%、21.6%、21.2%、12.9%和11.2%,在2006年分别为16.2%、20.2%、20.3%、17.9%、13.6%和11.2%;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高峻  王鹤松  任庆福  贾长荣  
以华北山地杜仲人工林为例,利用热扩散液流法测算得到的蒸腾数据,采用相空间重建法,在延滞时间(τ)为30 min条件下,分析林木蒸腾时间演变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长,结果表明:林木蒸腾的时间演变过程具有分形和混沌特性,存在可预报性。2005年及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期间(4-9月),蒸腾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D)分别是1.673和1.525,二阶Renyi熵(K2)分别为0.00249和0.00253,此时嵌入维数(m)分别为9和10,平均可预报时长(T)分别约为401.0、394.8 min。尽管2005年和2006主要生长季节蒸腾的外表变化规律或数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相同τ条件下,D和K2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瑞友  黄志宏  周光益  邱治军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观测了南岭杉木人工林林冠层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1)处于林冠不同高度(林冠顶部、林冠中部和林冠下部,下同)的杉木叶光合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特征均存在差异,其日平均光合速率为(4.81±0.23)μmol.m-2s-1;(2)位于林冠不同高度的杉木叶的蒸腾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亦存在差异,其日平均蒸腾速率为(1.48±0.07)mmol.m-2s-1;(3)不同高度的杉木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日平均WUE为(3.41±0.19)μmol/mmol;林冠内不同高度光合有效辐射在该杉木人工林中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伟  王彦辉  徐德应  
应用热脉冲速度记录仪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地区研究了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 ,1 3a的单木液流量在生长季中后期 (7~ 1 0月份 )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节律 ,夜间液流活动微弱且时断时续 ,其值一般在 0 0 0 0 0 8m3·h- 1 以下 ;白天随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升高而持续上升 ,其最大值可达 0 0 0 1 0 79m3·h- 1 ,树干径向不同位点液流速度的变化由外向里呈现出低—高—低的态势。用日累积液流量作为单木日蒸腾量的估计值 ,并用“截干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说明两者的日变化曲线基本吻合 ,后者2 4h蒸腾量为 0 0 0 3 1 7m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文发  徐德应  刘世荣  韩景军  
对 3个林分 (密度A :16 6 7株·hm- 2 ;B :32 33株·hm- 2 ;C :976 7株·hm- 2 )的测定和分析表明 ,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 ;树冠同一层内 ,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a生叶、2a生叶递减。强光下 ,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 ,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 ,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 ,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0 0 0~ 190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很低 ,大致在 4 .780~ 30 .114 μmol·m- 2 s- 1 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粹  杜阿朋  赵知渊  谢耀坚  张婧  
2012年4-12月,应用热扩散技术对雷州半岛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与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相似,在晴天呈现单峰型,阴雨天多峰型;树干液流变化拐点均滞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1h左右;在白天,尾叶桉单株的液流通量与大气温度、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夜间,则仅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在观测期内,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平均日耗水量为28.03L/d,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量总共为963.3mm,占同期总降水量的58.6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4a生人工杜仲林叶片的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1)在晴朗和晴 -多云天气日 ,叶片蒸腾强度日变化呈双峰型 ,在阴天天气日 ,则呈单峰型 ;(2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蒸腾强度基本一致 ;(3)蒸腾强度与光量子密度、饱和水汽压差、水面蒸发等气象因子之间 ,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4)鉴于水面蒸发的测定比较方便、简单 ,因此 ,利用日水面蒸发测定值和叶面积指数去估算杜仲蒸腾耗水量 ,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建社  符军  刘永红  陈竹君  
测定了经氮磷肥配施处理和对照的杜仲Eucommiaulmoide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杜仲光合最佳温度为28℃。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前后,次峰出现在12:00左右。③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④处理N1P2(mN∶mP2O5=1 0∶1 2)的日平均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74 3%,是试验中最优的氮磷配比,建议推广应用该配方。表1参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云  欧阳志云  黄志刚  郑华  王效科  
本文对南方红壤区常见林地类型-杜仲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林下降雨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杜仲林对降雨的再分配受到降雨特征影响,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随着雨量或雨强的增加,穿透雨率升高,截留率降低,并且两者在高的雨量和雨强下逐渐趋于恒定。在测定期间,杜仲林穿透雨率为72.7±7.8%,树干流率为7.7±1.8%,截留率为19.6±9.9%。杜仲林下穿透雨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随着与树主干距离的增加,穿透雨率逐渐提高,靠近树干的林冠内部穿透雨率显著低于林冠边缘,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王鹤松  高峻  任庆福  贾长荣  任迎丰  
2006年1—12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及湿度,分析华北石质山区35年生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内变化特征不明显,但日际及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且与土壤温度的日际及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1—3月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日际变化略有波动,从4月开始逐渐上升,直至7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11月约降低至1—3月时的水平,并保持到12月。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为2.50μmol·m-2s-1,主要生长季(4—10月)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政贤  谢双喜  
对贵州遵义、湖南慈利26~27年生杜仲人工林进行2a的生物量研究,调查标准地20块,测定样木80株,叶面积71组。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好的大于立地条件差的生物量;相同立地条件下,干、枝生物量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叶、根生物量下降,而皮的生物量却保持较为恒定的比例,其中根皮量可占总皮量30%左右,采伐更新时应加以利用;同一林分中,生物量最大的为优势木,其次为中级木,最小的为被压木。通过林分密度调控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以提高叶面积指数,是提高杜仲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建立的杜仲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可供生产中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攀  李荣伟  覃志刚  全美景  曹军  
对四川西部和北部丘陵、低山地区的杜仲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在93.6%以上,具参考价值。文中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四川杜仲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64.390t/hm2,净生产量为9198.57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56.111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87.14%,净生产量为8015.83t/hm2,占林分净生产量的87.57%;林分中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占林分生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杨新兵  鲁绍伟  孙庆艳  肖洋  王宇  
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耗水主要包括3个方面:林冠截留蒸发、植物蒸腾耗水和土壤物理蒸发耗水。油松林地总耗水为516.52mm,其中林冠截留占总耗水量的25.63%,土壤蒸发占22.15%,植物蒸腾耗水占52.22%,三者比例为1:0.86:2.04。油松平均林冠截留率为25.4%,平均透流率为64.4%,平均干流率为0.55%,干流雨、林内降雨和林外降雨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油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mm、枯落物年截水量为48.7mm,占总降雨的10.42%。油松林林内土壤水分蒸发为114.41mm,林外蒸发为197.70mm。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贾黎明  富丰珍  
为探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水分特征及其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关系,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烘干法、压力平衡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林叶片蒸腾速率、含水量、水势、水容等水分特征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叶片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日变化,与之相反,其叶片绝对含水量(CLAW)、相对含水量(CLRW)、水势(Ψ)、水容(C)等呈"V"型。Tr与CLAW、CLRW、Ψ、C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时段其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不同。由于树体水容充、放水特性,CLAW、CLRW、Ψ、C与Tr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和影响树木蒸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