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7763)
- 2022(6883)
- 2021(6226)
- 2020(5554)
- 2019(13012)
- 2018(12822)
- 2017(24990)
- 2016(14068)
- 2015(15832)
- 2014(16192)
- 2013(16337)
- 2012(15365)
- 2011(13913)
- 2010(14069)
- 2009(13117)
- 2008(13325)
- 2007(12188)
- 2006(10236)
- 2005(9163)
- 学科
- 济(60589)
- 经济(60534)
- 业(38433)
- 管理(37779)
- 方法(32494)
- 企(30456)
- 企业(30456)
- 数学(29318)
- 数学方法(29017)
- 农(16515)
- 财(15444)
- 学(13851)
- 中国(13531)
- 业经(11418)
- 地方(11253)
- 农业(11046)
- 贸(10716)
- 贸易(10716)
- 易(10396)
- 制(10395)
- 务(9975)
- 财务(9953)
- 财务管理(9924)
- 企业财务(9422)
- 和(9132)
- 银(8664)
- 银行(8624)
- 技术(8575)
- 环境(8453)
- 理论(8413)
- 机构
- 大学(212025)
- 学院(210621)
- 济(84776)
- 经济(82884)
- 管理(78646)
- 研究(73922)
- 理学(68194)
- 理学院(67393)
- 管理学(66059)
- 管理学院(65682)
- 中国(53658)
- 科学(49586)
- 农(46805)
- 京(45342)
- 所(40170)
- 业大(38185)
- 财(37651)
- 农业(37576)
- 研究所(37026)
- 中心(33950)
- 江(31580)
- 财经(30541)
- 北京(28128)
- 经(27718)
- 范(26821)
- 师范(26466)
- 经济学(26277)
- 院(25870)
- 州(25018)
- 农业大学(24362)
- 基金
- 项目(144080)
- 科学(111190)
- 基金(103573)
- 研究(98459)
- 家(93469)
- 国家(92759)
- 科学基金(76786)
- 社会(61102)
- 社会科(57939)
- 社会科学(57915)
- 省(57509)
- 基金项目(54636)
- 自然(51799)
- 自然科(50580)
- 自然科学(50557)
- 自然科学基金(49652)
- 划(48995)
- 教育(45398)
- 资助(43673)
- 编号(38743)
- 重点(33305)
- 部(32043)
- 成果(31234)
- 发(30997)
- 创(29336)
- 计划(29312)
- 科研(28513)
- 创新(27625)
- 课题(27277)
- 教育部(26323)
共检索到298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武永祯 张斌 王霞 葛军勇 李云霞 左文博 董占红 田长叶
【目的】华北地区燕麦播种面积占全国85%以上,分析本地区燕麦主栽品种的生产性能及其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充分利用这些种质及制定下一步育种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本文对华北区20个燕麦主栽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裸燕麦品种有3种熟期类型,缺乏极早熟、极晚熟熟期类型的品种。早熟型品种"坝莜6号"等,中熟型"坝莜1号"等,晚熟型"坝莜3号"等较好满足了当前不同生态类型区对高产品种的需求,"坝燕4号"皮燕麦品种较好的满足了当前畜牧业对优质粗饲草料的需求。燕麦17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狭窄,旗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德明 张榕 武慧娟 耿小丽 刘乾
为筛选适宜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对35份燕麦种质资源在天祝县生产性能差异及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通过对14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35份燕麦材料的生产性能,旨在促进现有燕麦种质资源充分利用及培育适合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燕麦品种。结果表明:14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最高的是叶长,为1.87,其次是株高和茎粗;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蘖数,为25.12%,其次是分蘖数和穗长。主成分分析显示,10个数量性状转化成可以代表原有指标86.35%信息量的4个主成分,第1至第4主成分分别反映轮层数、分蘖数、根长和叶宽。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类,种质类群Ⅰ和类群Ⅱ未发现突出特点,以矮秆或分蘖多为育种目标的类群Ⅲ作为亲本材料,以高秆和长穗为育种目标的类群Ⅳ作为亲本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霞 雷海英 温日宇 郭耀东 王润梅 周凤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12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79个等位位点,其中,7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5%;S189、S151和STM001这3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12份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1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 2~0.626 9之间,平均值为0.421 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处,将1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有3个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冀张薯8号),同薯24和紫花白分别归为第Ⅲ类和第Ⅳ类,其余7个品种归为第Ⅱ类(其中全部为山西省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亲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铭霞 何卫 胡建军 王克秀 陈萍萍 牟文平 杨麟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省现有及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种)42份,利用已发表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占总扩增位点的89.2%。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栽培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关键词:
马铃薯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启龙 多吉顿珠 土登群培 刘云飞 益西央宗
为了解在拉萨地区引种的18个燕麦(Avena satica)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8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458~2.054,平均为1.87,遗传多样性丰富,同一性状间差异化大,各性状变异系数大,其中较高的是干草产量(52.354%)、旗叶长(51.946%)。聚类分析将18个燕麦品种分为4类,类群Ⅰ包括11个品种,属于高秆类群。类群Ⅱ包括1个品种,属于高干草产量类群。类型Ⅲ包括2个品种,属高营养、多籽粒型类群。类群Ⅳ包括4个品种,此类群在各个指标中均有较好的表现,是适宜在拉萨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主成分分析共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92%,第一因子反映叶产量和种子产量,第二因子反映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第三因子反映粗灰分,第四因子反映茎叶比和粗蛋白。第五因子反映株高。通过构建5个主成分为参数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可以筛选出贝勒Ⅱ、牧王、海威为适宜在拉萨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
关键词:
燕麦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了 2 1个大白菜主栽品种。用 13个引物共扩增出 87个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 ,其中 39条带具有多态性 ,多态性条带的频率为 4 4 8%。OPE0 1是多态性频率最高的引物 ,它可区分 15个大白菜品种 ,再与引物OPH0 3和OPH12配合 ,即可将 2 1个大白菜品种区别开。
关键词:
大白菜 主栽品种 RAPD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匡猛 杨伟华 许红霞 王延琴 周大云 冯新爱
【目的】采用SSR标记构建2008年中国3大棉区8个棉花主产省份32份棉花主栽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从214对候选引物中筛选出36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图谱。【结果】36对SSR引物在32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2种多态性基因型,每对引物的基因型从2—11种不等,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4种基因型。9对引物在10个品种上具有特征带型。最少采用5对引物进行组合鉴定即可将32个棉花品种完全区分开。NTSYS-pc V 2.10软件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大,新疆棉区次之,黄河流域棉区最小。常规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子军 凌英会 任春环 程箫 郭晓飞 黄桠峰 陈家宏 赵有璋 章孝荣
【目的】研究甘肃主要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世界粮农组织和国际家畜联合会推荐的11对微卫星引物(CSRD0298、RM0509、URB0038、MCM0130、ILSTS004、MCMA008、MNS0094、CSSM0004、OarAE101、BM1329和OarFCB11),对5个肉用绵羊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11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肉用绵羊品种间均呈现高度多态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NJ聚类图将国内的3个肉用绵羊品种(蒙古羊、滩羊、小尾寒羊)与引进的2个肉用绵羊品种(波德代...
关键词:
肉用绵羊 微卫星标记 生产性能 关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兰杰 侯起岭 侯春雨 张婷 张小华 倪中福 梁荣奇
为了揭示小麦抗蚜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在田间蚜虫圃对150份小麦品种(系)孕穗期和灌浆期蚜量比值进行2年对比的基础上,选取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利用筛选的5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检测了43个不同抗蚜水平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54对SSR标记在这43份不同抗蚜水平小麦品种(系)中检测到36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2~18个等位变异,平均为6.7个;从每条谱带在所有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来看,变异范围为2.3%~97.7%;多态性信息量为0.05~0.91,平均为0.65;43个小麦品种间的相对遗传距离为0.30~0.90,平均为0.52;SSR标记聚类分析在相对遗传距离为0...
关键词:
小麦 麦蚜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兰芬 BALFOURIERF 郝晨阳 EXBRAYAT-VINSONF 董玉琛 盖红梅 张学勇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回答欧洲和东亚小麦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差异;同时对Genomic-SSR(gSSR)和EST-SSR(eSSR)多态性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38个Genomic-SSR引物对和44对EST-SSR引物对分析371份欧洲小麦品种和363份东亚品种。【结果】共检测到86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对的等位变异数为1~50,平均为10.4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91,平均为0.53;欧洲和东亚品种分别检测到730、716个等位变异,特有等位变异分别为150、135,平均遗传丰富度分别为8.80和8.61,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6和0.52。欧洲和东亚小麦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周国雁 方艺瑾 李晓华 乔玲 刘琨 伍少云 李绍祥 郑军 杨木军
【目的】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优异资源,进而为云南省的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1对SSR标记对云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成的15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91对SSR引物扫描159个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共有360个等位变异被检测到,单个SSR标记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3.96个等位变异;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低为0,最高为0.8408,所有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677;云南省80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高(0.461)。②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可将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划分为14个类群,类群分类主要与选育年代、栽培类型及种植区域有关。③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连锁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随着其育成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长,但穗粒数性状相比千粒重性状改良效果更强。【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较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系),且不同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改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孙道杰 冯毅 王辉 宋喜悦
【目的】揭示我国主要麦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分布于小麦各染色体臂上的42对SSR引物,对我国10个麦区81个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16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扩增的等位变异为1~17个,平均为7.5个。参试小麦地方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0.90,平均为0.63。平均等位变异数A基因组>D基因组>B基因组,平均PIC值各基因组间差异不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生态区的全部材料没有完全聚在一起,但冬麦区和春麦区材料间差异较明显。【结论】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不同麦区间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任繁 王益奎 李文嘉 黎炎 吴永官
为了明确我国茄子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对主要来自广西及全国部分地区的54份茄子栽培种进行表形标记和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37个表形性状中,表现为多态性有33个,占89.18%;从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8条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扩增出68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5条带,多态性带58条,占85.29%;品种间两类型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04~1.00之间,总体平均数分别为0.51、0.60,表明个别品种间遗传差异很大,但群体整体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两类标记均能在欧氏距离14~15间将54个栽培种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表形标记类群的划分与...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形态标记 ISSR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长叶 苑鹤 赵世峰 王俊英
为鉴定张家口地区燕麦主栽品种与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1个四倍体野燕麦及9个裸燕麦品种进行AFLP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燕麦个体间遗传一致度分布在0.526 8~0.869 6,各裸燕麦品种与野燕麦的遗传一致度分布在0.526 8~0.801 8,其中6号栽培品种与野燕麦间的遗传一致度最高,7号次之,2号最低。根据遗传一致度进行聚类分析同样显示1,3,4,5,7号样本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0.314处,又可分为2组,即1号和6号样本聚为一组,其他样本聚为一组。这些结果表明6号品种与野燕麦亲缘关系最近,较大程度上继承了野燕麦的遗传信息,推测其父本或母本可能是4倍体野燕麦或与野燕麦的杂交品系。
关键词:
AFLP 燕麦栽培种 遗传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应杰政 施勇烽 庄杰云 薛庆中
【目的】为正确评估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已筛选的24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组合(每条染色体2个),分析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亲本(2002年推广面积达6.67×104ha(100万亩))的遗传变异。【结果】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5.6个;多态性频率(frequency of polymorphisms,FP)变动范围为0.486~0.840,平均0.682。水稻恢复系比保持系/不育系遗传差异大;与常规籼稻品种相比,常规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