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7)
- 2023(9345)
- 2022(8470)
- 2021(8013)
- 2020(6659)
- 2019(15577)
- 2018(15558)
- 2017(30073)
- 2016(16455)
- 2015(18629)
- 2014(18610)
- 2013(18349)
- 2012(16792)
- 2011(15036)
- 2010(14756)
- 2009(13184)
- 2008(12561)
- 2007(10654)
- 2006(9094)
- 2005(7703)
- 学科
- 济(63116)
- 经济(63049)
- 管理(45229)
- 业(42443)
- 企(35302)
- 企业(35302)
- 方法(30638)
- 数学(26536)
- 数学方法(26243)
- 农(16742)
- 学(15877)
- 地方(15131)
- 中国(15005)
- 财(14217)
- 业经(13781)
- 农业(11398)
- 贸(11309)
- 贸易(11302)
- 环境(11129)
- 和(10961)
- 易(10941)
- 理论(10620)
- 技术(10037)
- 制(9413)
- 务(9352)
- 财务(9295)
- 财务管理(9281)
- 划(9186)
- 企业财务(8785)
- 教育(8701)
- 机构
- 大学(230133)
- 学院(228723)
- 管理(93766)
- 济(84575)
- 经济(82609)
- 理学(82286)
- 理学院(81298)
- 管理学(79846)
- 管理学院(79447)
- 研究(77297)
- 中国(54709)
- 科学(52292)
- 京(49833)
- 所(39310)
- 农(39054)
- 业大(37775)
- 研究所(36553)
- 财(36081)
- 中心(34286)
- 北京(31445)
- 范(31278)
- 江(31185)
- 师范(30999)
- 农业(30797)
- 财经(29944)
- 院(28558)
- 经(27268)
- 州(26140)
- 师范大学(25416)
- 技术(24296)
- 基金
- 项目(167831)
- 科学(130998)
- 基金(121269)
- 研究(119784)
- 家(107108)
- 国家(106271)
- 科学基金(90631)
- 社会(72617)
- 社会科(68691)
- 社会科学(68672)
- 基金项目(66159)
- 省(65334)
- 自然(61941)
- 自然科(60400)
- 自然科学(60387)
- 自然科学基金(59253)
- 划(55991)
- 教育(53742)
- 资助(49332)
- 编号(49167)
- 成果(38551)
- 重点(37698)
- 部(35927)
- 发(35493)
- 创(34636)
- 课题(33323)
- 科研(32458)
- 创新(32276)
- 计划(31511)
- 大学(30633)
共检索到31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遆晋松 杨雨豪 张力 李文鑫 普亮亮 陈阜
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棉花需水量和水分生态适宜性时空变化特点,本研究利用华北棉区4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通过SIMETAW模型分析1986—2015年棉花生育期需水量(ETc)、有效降雨量(Pej)和灌溉需水量(ETaw)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来,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呈减小趋势,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呈增加趋势;6—8月棉花需水量最大,不同站点月均需水量在80~160mm;7月和8月是棉花灌溉需水量最小的月份,华北棉区平均灌溉需水量接近零,灌溉需水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为56.50mm;华北棉区地下水超采区与非超采区灌溉需水量分别为144.41和70.41mm,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华北棉区棉花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和灌溉需水量分别为560.19、467.32和98.75mm,棉花一年一熟制的灌溉需水量小于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模式,而经济收益大于春玉米一年一熟制,在华北地区超采区适当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关键词:
棉花 需水量 地下水超采区 华北棉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张立祯
利用中国三大棉区230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和103个农气观测站的棉花生育期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内1961—2012年棉花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并探讨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2年我国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需水量在开花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播种到开花、吐絮到成熟阶段基本无变化;缺水量在播种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吐絮到成熟期基本没有变化。比较三大棉区典型站点棉花水分盈亏情况,研究区域内棉花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均不能满足棉花的需水要求,其中西北棉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的...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需水量 水分亏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伟 苗红萍 刘卫东 戴俊生 姚娟
[目的]2014年起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工作,标志着新疆棉花价格正式由政府指导价时代进入市场主导时代。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属于国家调控政策范畴,研究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棉区棉花种植规模的调控效应,对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该研究选用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的多年时序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棉花价格敏感度系数,从定性与定量分析新疆棉花价格与种植规模之间关系入手,深入探讨目标价格对全疆棉区整体及各个地州棉花种植规模的调控效应。[结果]棉花价格对棉花种植规模具有滞后性影响,且对不同区域棉花种植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适度的目标价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调减新疆棉花种植规模、促进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优化棉花类型结构的目标。基于此,提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建议。[结论]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地方棉区棉花规模调控效应显著。
关键词:
棉花 目标价格 规模 调控效应 新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伟 苗红萍 刘卫东 戴俊生 姚娟
[目的]2014年起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工作,标志着新疆棉花价格正式由政府指导价时代进入市场主导时代。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属于国家调控政策范畴,研究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对新疆棉区棉花种植规模的调控效应,对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该研究选用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的多年时序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棉花价格敏感度系数,从定性与定量分析新疆棉花价格与种植规模之间关系入手,深入探讨目标价格对全疆棉区整体及各个地州棉花种植规
关键词:
棉花 目标价格 规模 调控效应 新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敏 欧阳竹 王淑芬
利用校正过的棉花模拟模型COTTON2K对华北平原和新疆的棉花生产和耗水进行了模拟,分析2个地区棉花的耗水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在水分充分供给条件下石河子的耗水量为655 mm,而禹城的耗水量为541 mm;石河子的平均产量几乎为禹城的2倍;同时分析了2个站点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生育期耗水规律和降雨的同期性,结果表明禹城的降雨能满足棉花80%的需水量,灌溉时期主要集中在苗期和蕾期;石河子的降雨仅能满足棉花需水的21%;另外,石河子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禹城,但是新疆的棉花生产基本依靠灌溉,成本较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辉 孔哲礼
文章通过相关计量方法,以郑棉期货价格与新疆棉花现货价格作为基础,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棉花期货对新疆棉花产业的保障作用。结果发现:郑棉期货价格与新疆棉花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关系,但期价对现价的引导作用相对较大;以月为套保周期,利用郑棉期货市场能分散新疆棉花现货市场中20.8%的非系统风险;棉花期货已经初步具备了保障棉花产业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
棉花期货 保障作用 价格引导 套保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琳 黄晶 陈阜 褚庆全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标准气象站点5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基于SIMETAW模型,分析了黄淮海各农作亚区夏玉米、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的时空变化趋势,主要气象因子时间变化趋势以及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该地区夏玉米、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平均值分别为321.70和456.70 mm且近50年均呈下降趋势,两者降水耦合度分别为0.780、.72;2)与夏玉米生育期灌溉需要量相比,春玉米生育期灌溉需要量地区差异大且下降更显著,但两者在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均呈上升趋势;3)夏玉米、春玉米需水量下降受太阳...
关键词:
玉米 需水量 气候变化 黄淮海农作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旭平
40多年来,新疆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从以小麦为主导地位的作物结构向棉花占主导地位的作物结构的转变过程,但在植棉比重越来越高的过程中,棉花连作对新疆棉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渐突出,导致棉区病虫害加剧、地膜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本文分析了土地质量、规模及土地承包制度、经济效益、非农产业、交易成本对棉花轮作的影响和替代农作物的选择空间,提出实施棉花轮作补贴,推进农业产化化进程,降低机动地比重,扩大棉花轮作替代作物选择空间的建议。
关键词:
新疆 棉花连作 棉花轮作 替代作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霜 薛泉宏 赵邑尘 曹书苗 同延安 王晓辉 徐万里
【目的】了解新疆棉区不同含盐量棉田健株与黄萎病病株根区土壤放线菌生态差异,并从中分离筛选对棉花黄萎、枯萎病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为棉花黄、枯萎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对新疆棉区3组不同含盐量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测数,采用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结果】①在不同含盐量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均高于健株,在高盐、中盐及低盐土壤中,棉花病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和可溶性总盐含量分别较健株高出5.7%,7.8%,20.1%和20.2%,15.0%,195.0%。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愈低,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愈大,棉花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pH无明显差异。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黎芳 王希 王香茹 杜明伟 周春江 尹晓芳 徐东永 卢怀玉 田晓莉 李召虎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应用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2—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和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共包括6个独立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国欣棉3号(GX3)、欣抗4号(XK4)、石抗126(S126)和欣试17(XS17)。dpc化学封顶技术分为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简称dpc)、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简称dpc+)相结合(简称dpc+dpc~+)两种方式,以在常规dpc化控基础上进行人工打顶(简称dpc+mt)为对照。【结果】2012...
关键词:
黄河流域北部棉区 棉花 缩节胺 化学封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惠杰 王猛 尹小刚 姜雨林 文新亚 陈阜
为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农作区大豆需水量变化特征,基于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SIMETAW)模型,利用东北农作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内有效降雨量、需水量(ETc)与缺水量(WD)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北农作区大豆花前有效降雨呈微弱增加的趋势,花后有效降雨呈下降趋势,大豆全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呈现暖干趋势;在大豆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长白山区的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雨林 尹小刚 王猛 文新亚 田家瑞 胡惠杰 陈阜
利用东北农作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基于Sim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SIMETAW)模型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农作区春小麦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c)和灌溉需要量(Evapotranspiration of applied water,ETaw),以及典型站点春小麦的灌溉需求指数(Irrigation demand index,ID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北农作区日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降水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平均太阳辐射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诗鹏 杨颖 张小燕 卢素锦 秦碧玉 张文 黄晖 陈娅玲
【目的】探讨1990—2020年黄河源区林地面积与林地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黄河源区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合理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实测资料,通过目视解译确定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通过计算得到林地面积和林地生态需水量数据;采用ArcGIS 10.8绘制林地面积与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图,分别运用Canoco 5.0和SPSS 27作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河源区1990—2020年的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林地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中东部,以灌木林地为主;林地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较小,总体上生态需水量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不同类型林地的生态需水量大小表现为灌木林地>有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影响源区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指标是斑块周长-面积比(mean perimeter-area ratio, PARA_MN),其次是斑块连通度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 COHESION)。影响黄河源区生态需水量的主要因素为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产业发展结构,自然环境因素的驱动力弱于社会环境因素。【结论】黄河源区1990—2020年林地面积呈小幅下降趋势,林地生态需水量变化不大;黄河源区景观水平多样性较低;黄河源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号宾 吴孔明 杨秀荣 徐遥 姚举 汪飞 马祁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和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动态 Bt棉花 新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春晓 李达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会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整其生产行为。通过对棉花政策变化、棉花价格波动中主产区棉农植棉意愿及棉农生产投资行为分析,发现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户主要通过调整其生产要素投入来应对不利条件。
关键词:
棉花政策 价格波动 生产投资 农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