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7)
2023(13391)
2022(11386)
2021(10458)
2020(9156)
2019(20994)
2018(20739)
2017(40189)
2016(21675)
2015(24366)
2014(24397)
2013(24161)
2012(22421)
2011(20131)
2010(19726)
2009(18059)
2008(17842)
2007(15977)
2006(13382)
2005(11802)
作者
(65360)
(54948)
(54687)
(52036)
(34879)
(26658)
(24869)
(21555)
(20698)
(19549)
(18621)
(18529)
(17493)
(17323)
(17216)
(17215)
(16980)
(16397)
(15955)
(15748)
(13717)
(13611)
(13377)
(12561)
(12413)
(12282)
(12194)
(12042)
(11209)
(11058)
学科
(91642)
经济(91539)
管理(63432)
(63207)
(51727)
企业(51727)
方法(47130)
数学(42256)
数学方法(41723)
(24149)
(24038)
中国(21501)
(20116)
技术(18394)
业经(18122)
地方(17622)
(16717)
贸易(16714)
农业(16340)
(16254)
(15625)
财务(15575)
财务管理(15538)
(15505)
企业财务(14825)
理论(13447)
环境(13203)
(12967)
(12963)
(12960)
机构
大学(315426)
学院(314336)
(128542)
经济(126005)
管理(121231)
研究(106185)
理学(105876)
理学院(104695)
管理学(102628)
管理学院(102078)
中国(77849)
科学(68774)
(66031)
(60025)
(56764)
(55028)
业大(52393)
研究所(50643)
中心(49875)
农业(47926)
财经(46529)
(46138)
(42429)
北京(40546)
经济学(40249)
(39282)
师范(38725)
(38311)
经济学院(36716)
(36557)
基金
项目(221598)
科学(173857)
基金(162710)
研究(153360)
(145542)
国家(144426)
科学基金(122645)
社会(97425)
社会科(92511)
社会科学(92483)
(86391)
基金项目(86288)
自然(82956)
自然科(81102)
自然科学(81072)
自然科学基金(79634)
(73893)
教育(71508)
资助(67591)
编号(59536)
重点(50770)
(49473)
(47203)
成果(46770)
(46535)
科研(43978)
创新(43678)
计划(43067)
教育部(41856)
课题(41217)
期刊
(129200)
经济(129200)
研究(83893)
学报(57190)
中国(55986)
(52506)
科学(50883)
(45031)
管理(42722)
大学(42397)
学学(40488)
农业(35799)
技术(29636)
教育(28633)
(24723)
金融(24723)
财经(22982)
经济研究(21522)
业经(20527)
(19784)
(19704)
问题(17472)
技术经济(17064)
统计(16569)
(16345)
科技(15795)
(15064)
业大(14995)
理论(14234)
资源(13897)
共检索到443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杰  许朗  吴东立  
很多地区节水技术的应用并未带来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下降。通过应用中国华北平原地级(直辖)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LMDI指数进行分解,测算出节水技术带来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量和预期农业节水量。结果表明:中国华北平原节水技术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均值为15.02%,这表明华北平原整体并未完全达到节水技术应用带来的预期农业节水量。节水技术应用放松了水资源约束,农户会扩大灌溉面积或高耗水高收益作物的种植,从而削弱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黄河区的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程度最大,部分地区甚至会造成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的直接原因,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投资的增加和水权市场建设的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强  王哲  
农业节水技术被认为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一定会减少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么?通过构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模型,利用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进而估算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京津冀三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北京市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最低,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高。(2)三个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年际波动较为明显,大体呈现出下降趋势。(3)农业灌溉面积、耗水作物面积、农业用水管理是影响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关键因素。据此,政府应从加大节水宣传、完善农业水权水价市场、发展基层农业用水组织等方面降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强  王哲  
农业节水技术被认为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一定会减少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么?通过构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模型,利用2000—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率,进而估算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京津冀三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北京市农业用水反弹效应最低,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高。(2)三个地区农业用水反弹效应年际波动较为明显,大体呈现出下降趋势。(3)农业灌溉面积、耗水作物面积、农业用水管理是影响农业用水反弹效应的关键因素。据此,政府应从加大节水宣传、完善农业水权水价市场、发展基层农业用水组织等方面降低农业用水反弹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治君  林耀明  高迎春  唐青蔚  
华北平原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为43 1 % ,节水潜力较大。论文通过分区诊断与适应性农业节水技术评价计算 ,提出了2010年和2030年水平年分区适宜性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综合排序 ,并以现状为基点 ,计算与分析了两个水平年分区不同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规模和相应的节水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陈其勇  张万力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坤玉  吴健  
本文目标是定量评估农业灌溉水价对农户用水量的影响。以往研究只考虑灌溉水价对于农户某种节水行为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阶段,农户会在多种节水行为中进行选择,引起用水需求弹性变化,并改变用水量,从而更全面更真实地反应价格水平与农户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水价市场健全以及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本文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农户节水行为随着价格水平而发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价与节水量的关系。本文还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省境内某农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案例地区,当灌溉水价达到0.04元/m3的时候,水价具备了发挥作用的条件;水价在0.04-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 ,城市用水快速增长 ,用水结构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 ;第二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第三 ,城市用水结构存在明显 4种类型 ,即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生活用水比重低—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四类城市 ,各类城市的未来用水需求趋势存在差异 ;第四 ,未来本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建立更有效的城市用水机制和更广泛的区域供水网络将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扬  蒋书彬  
选取1998~2012年面板数据,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各地区农业劳动投入、农业灌溉用水、土地耕种面积、农业灌溉设施投入、农业中间投入作为投入指标,各地区农业总产出作为产出指标。通过DEA效率和MAlMquist指数评价分析,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各地区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其中西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最高,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最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尚谦  张勃  张佳琦  潘志华  吴乾慧  黄浩  杨梅  
[目的]明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研究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能够为区域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5年华北平原气象观测资料,使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化降水蒸散量指数(SPEI),从数理统计、土壤湿度、农作物受灾面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SPEI在华北平原地区的适用性和对干旱的评价能力。[结果](1)华北平原地区SPEI与10~20cm土壤相对湿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SPEI值越大,气候越湿润,土壤湿度越大。(2)同一时间尺度下,不同地区SPEI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由弱到强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而各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少到多依次为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灌溉对潜在蒸散量计算结果干扰较大,SPEI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历史干旱识别不灵敏;(3)文章计算的SPEI能够与历史同时期发生的、厄尔尼诺引发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华北平原地区整体呈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各年代差异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了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的SPEI,年尺度和季节尺度能够与典型站点典型年份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与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和农作物灾情数据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反映干旱严重程度,经过数理统计检验的SPEI适用于华北平原地区干湿变化的研究,但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农业区的特殊水热状况,做出合理的分析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西琴  张馨月  周嫚  刘子刚  
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资源极为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本文依据2019年河北省地下水灌区620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以电折水"方法计算现状水价,应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灌溉水价对灌溉用水量的门限效应,并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建立两阶段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函数。研究表明:(1)2019年河北省地下水灌区现状灌溉水价偏低,为0.35元/m~3,现状灌溉用水量比灌溉定额高61.01 m~3/亩,说明水价有提升空间;(2)灌溉用水需求价格曲线拐点对应的水价门限值为0.33元/m~3,低于拐点时弹性系数为-0.21,高于拐点时弹性系数为-0.69,说明第一阶段水价提高对节水的作用较弱,第二阶段水价提高对灌溉节水的激励效果显著;(3)灌溉定额对应的水价为0.67元/m~3,当现状水价提升到定额水价时,与现状灌溉用水量相比,节水率为27.60%。本文建议采用灌溉定额管理制度,推行定额水价,以发挥灌溉水价对农业节水的杠杆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地下水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慧  陈阜  
为了揭示农田景观作物种植多样性特征,从景观异质性角度,基于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具有14类景观类型的农田景观格局图,明确了研究区作物和半自然生境分布特点;进一步对6个梯度作物面积比例为1km2农田景观样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了农田景观作物面积比例对景观组分异质性、破碎度和配置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全域1km2农田景观样方作物面积比例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3.09%和21.55%,呈现高作物面积比例、低半自然生境比例的特点;研究区农田景观作物面积比例提升导致农田景观组分异质性、破碎度和配置异质性显著降低(P<0.05);麦玉两熟斑块面积显著上升和斑块数量减少对华北平原农田景观异质性起决定性作用。综上,在华北平原,降低作物面积比例和缩小田块面积有利于提升农田景观异质性,而机械化和规模化作物生产降低了农田景观异质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延芳  迟道才  王殿武  吴萍  张瑞  
灌溉用水量的预测对于灌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灌溉用水量。介绍了BP网络的算法步骤,并且以铁甲灌区为例,使用软件MATLAB7对所设计的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隐含层单元数的选取采用实验法,最终以隐单元数为13的网络预测性能最好,误差也达到精度要求。所建模型可以预测铁甲灌区的灌溉用水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辉  
技术创新是流通业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抓手和重要着力点,然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反弹效应可能部分甚至全部抵消碳减排的努力。为此,本文利用2004-2021年我国省级流通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技术创新对流通业碳排放的影响并判断是否存在反弹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渝  张俊飚  杜江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2个省份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灌溉用水量与农田灌溉水利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亩均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投资之间有较大的替代弹性,存在着很强的替代关系,这说明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政府部门可调动多种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灌溉投资水平,达到对灌溉用水的替代,实现节约农田灌溉用水的目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玉贝  陆迁  郭格  
积极推广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农户的实地调查资料,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的技术采用效应,探讨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有80.9%的农户已采用节水灌溉技术,19.1%的农户尚未采用;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中,有67.8%的农户选择使用低压管灌,21.1%的农户采用滴灌技术,喷灌、微灌、渗灌技术的采用率相对较少。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