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5)
2023(7350)
2022(6092)
2021(5454)
2020(4172)
2019(9619)
2018(9305)
2017(17376)
2016(9623)
2015(10764)
2014(10656)
2013(10656)
2012(10574)
2011(9989)
2010(10284)
2009(9294)
2008(9362)
2007(8427)
2006(7881)
2005(7457)
作者
(31156)
(26170)
(26086)
(24314)
(16569)
(12396)
(11476)
(9947)
(9887)
(9438)
(9137)
(8680)
(8575)
(8487)
(8404)
(7965)
(7694)
(7526)
(7482)
(7455)
(6750)
(6568)
(6448)
(6075)
(5927)
(5890)
(5868)
(5738)
(5388)
(5294)
学科
(48911)
经济(48865)
(24458)
管理(22415)
地方(17838)
(16783)
中国(16682)
(15840)
企业(15840)
方法(13300)
业经(12345)
农业(11584)
数学(11119)
数学方法(10980)
(10208)
(10125)
地方经济(10114)
(8962)
金融(8960)
(8561)
银行(8541)
(8436)
环境(8433)
(8228)
贸易(8217)
(7841)
发展(7570)
(7546)
(7542)
技术(7308)
机构
学院(146550)
大学(144066)
(61756)
研究(60952)
经济(60497)
管理(50057)
中国(45735)
理学(41746)
理学院(41121)
管理学(40335)
管理学院(40072)
科学(38525)
(33339)
(33326)
(33080)
研究所(30055)
(26640)
中心(26135)
农业(26030)
(24492)
业大(23888)
(22638)
师范(22401)
北京(21530)
(21527)
财经(20312)
科学院(19875)
(19777)
(19544)
经济学(18576)
基金
项目(93612)
科学(73345)
研究(68488)
基金(65889)
(59378)
国家(58838)
科学基金(48318)
社会(43092)
社会科(40798)
社会科学(40788)
(37808)
基金项目(34168)
(32072)
自然(30144)
教育(30052)
自然科(29408)
自然科学(29399)
自然科学基金(28860)
编号(27615)
(27555)
资助(26513)
成果(22832)
重点(22191)
发展(22094)
(21699)
课题(20677)
(19917)
(19505)
创新(18383)
国家社会(17999)
期刊
(78733)
经济(78733)
研究(47679)
中国(36512)
(32923)
学报(25526)
科学(24154)
农业(23139)
管理(19678)
教育(19012)
大学(18822)
(17965)
学学(17672)
(16090)
金融(16090)
业经(14495)
技术(13221)
(12322)
经济研究(12211)
问题(10372)
财经(9747)
世界(8557)
(8523)
资源(8413)
技术经济(7777)
(7605)
(7483)
科技(7214)
业大(7101)
商业(7082)
共检索到240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书金,姜德华  
华北平原粮棉生产及其发展类型何书金,姜德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l华北平原粮棉生产的地位、特点与存在问题1.l粮棉生产的地位1.1.l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华北平原棉花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产量占全国的38.37%。粮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书金,姜德华  
本文在对华北平原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粮棉生产发展特点、粮棉生产波动原因,参照国内外粮棉生产市场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华北平原粮棉生产稳定发展的市场机制转换对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秋芳  
华北平原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10000年左右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在史前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以粟、黍为主,兼有稻,发展到中期的以粟为主,多品种出现;再到晚期的粟稻并重、五谷形成。总的趋势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键  唐忠  
华北平原地区探索出的小规模经营条件下的大马力机械化模式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华北平原地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机械化发展模式,是因为该地区出现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从生产要素角度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在华北平原出现的经济原因的分析表明,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与土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农民的机械需求,这是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出现的前提条件;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的匹配程度,将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农业机械化及其实现形式;华北平原地区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不相匹配,是推动社会分工、产生新的市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光龙  许尔琪  张红旗  
[目的]通过比较华北平原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形态和演变特征,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借助eCognition developer 8.9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解译获取1990年和2015年两期农村居民点空间数据;根据县域中各产业发展水平来划分乡村发展类型;比较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农村居民点的数量、规模、密度、形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1)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在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密度和面积占比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性。农业主导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具有数量多、密度高、单个斑块规模小、总规模大、面积占比大等特征;工业主导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则呈现出数量少、密度低、单个斑块规模大、形状不规则和总规模较小等特点;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小,面积占比最低。(2)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数量和总面积等方面。农业主导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主要特征为数量和面积的双高增长;工业主导型县域则呈现出数量增加较少、面积增加较多,并伴随形状更复杂的特征。第三产业主导型农村居民点的变化在各乡村发展类型中最小,并且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均略有减少趋势;均衡发展型县域内农村居民点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数量增加,在各乡村发展类型中数量增加最多。[结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的管控应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加强制度创新,使不具备区位优势和特殊资源禀赋的地区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分类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亮  
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棉"为核心的商品结构形态的影响。在暂不过多地纠结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既定前提时,其农产品的价格主导能力强于工业品更表明:随着农业整体性商业化的加剧,农业的部门结构及其商品流向、流量和价格变动能对整个商品市场价格结构变动产生主导性影响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若仅就商品市场变动中的价格结构变动而言,华北市场已经开始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振勇  田长彦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和国家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粮棉生产发展对国家粮食和棉花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粮棉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粮棉生产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新疆相对单一的粮棉作物种植结构,已影响到区域粮食供给和农户收益。基于国家及区域粮棉安全的角度,从种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产销经营,探讨了新疆粮棉生产发展的途径及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国艳  欧阳竹  李鹏  
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5%,豆科牧草为18%~24%,并且牧草中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适宜华北平原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华北平原牧草种植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宜华北平原的8种牧草和种植模式。并对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设想,即建设山前平原青绿饲草产业带,促进奶牛业发展;建立海河低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个饲草业出口基地,以大城市和亚洲市场为对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步庆  陶洪斌  王璞  Heike KNRZER  Wilhelm CLAUPEIN  
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在华北地区通过种植模式调整实现农业节水的潜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比较3种不同种植模式单季和周年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量平衡方程,获得如下结论:1)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常规模式(对照)具有显著产量优势,但水分利用率较低,对地下水消耗较大,不利于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对照相比,春玉米一熟模式可以实现最小灌溉或者零灌溉,充分利用自然降雨的同时,还有助于地下水的恢复,但周年产量降低较多(降低41%),考虑到粮食安全的需求,该模式不适宜在当前推广;3)与对照相比,两年三熟模式3年总灌溉量降低48%,产量降低11%,节水效果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该模式进一步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占彪  王猛  陈阜  
【目的】分析华北平原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华北平原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5个代表省(市)的47个市的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及作物生产投入等统计数据,利用农业领域碳足迹理论及生命周期评价法,估算作物生产的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CFs)、单位耕地面积碳足迹(CFc)、单位产量碳足迹(CFy)及单位产值碳足迹(CFv)。以2002年为节点,把1993—2012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分析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变化趋势以及华北平原47个市的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分布、构成情况。根据1993—2012年不同市的平均单产,取5个单产最高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力强  谢高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水足迹概念将水问题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是当前测度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理想指标。本文借助水足迹的概念,计算了华北平原地区(河北、北京、天津)小麦、玉米的虚拟水含量及其生长生产水足迹,并就绿水的重要性和灰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华北平原主要地区小麦虚拟水含量为1.054m3/㎏,生长用水以蓝水为主;玉米虚拟水含量为0.808m3/㎏,生长用水以绿水为主;小麦生产水足迹为172×108m3,其中绿水足迹30.85×108m3,蓝水足迹102.5×108m3,灰水足迹38.65×108m3;玉米生产水足迹为173.07×108m3,其中绿水足迹101.06×10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耀明  任鸿遵  于静洁  姚治君  
采用精确的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辅以田间观测资料 ,分析计算了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平衡问题。结果显示 :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 ,本区农田 (884.8万hm2)需水量为744.36亿m3,相应的作物亏水量为309.37亿m3,有效灌溉面积 (653.2万hm2)上的亏水量为228.73亿m3;而1995年水利工程提供的农业总用水量已达261.78亿m3,但仍有116.16亿m3的亏水量 ;文中同时对评价区内农田的有效降水量、灌溉水的田间利用量、毛管上升水量等进行估算。指出 ,虽然冬小麦的平均水分满足率为82 % ,但关键期的水分满足率 (64 % )仍然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 ,城市用水快速增长 ,用水结构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 ;第二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第三 ,城市用水结构存在明显 4种类型 ,即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生活用水比重低—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四类城市 ,各类城市的未来用水需求趋势存在差异 ;第四 ,未来本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建立更有效的城市用水机制和更广泛的区域供水网络将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季  田志武  
本文在参与、总结和分析农民技术协会的发展经历、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发展模式比较 ,给出了一些基本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