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7)
2023(3613)
2022(3158)
2021(2862)
2020(2385)
2019(5578)
2018(5440)
2017(9749)
2016(5340)
2015(5893)
2014(5954)
2013(6016)
2012(5502)
2011(5104)
2010(5029)
2009(4839)
2008(4759)
2007(4255)
2006(3904)
2005(3422)
作者
(17164)
(14438)
(14354)
(13506)
(8883)
(7170)
(6626)
(5803)
(5399)
(5187)
(5087)
(4960)
(4575)
(4434)
(4389)
(4387)
(4250)
(4181)
(4101)
(4032)
(3655)
(3590)
(3462)
(3258)
(3216)
(3198)
(3140)
(3129)
(3038)
(2838)
学科
(26846)
经济(26832)
管理(18215)
(16669)
(12878)
企业(12878)
方法(11870)
数学(10882)
数学方法(10740)
地方(8549)
(7528)
中国(6726)
资源(6298)
技术(6175)
农业(5889)
环境(5681)
(5565)
(5188)
业经(5029)
地方经济(4623)
(4606)
(4116)
(3731)
(3618)
(3467)
财务(3454)
财务管理(3448)
企业财务(3297)
生态(3252)
(3214)
机构
大学(80975)
学院(80510)
管理(33738)
(32627)
经济(31893)
研究(29003)
理学(28969)
理学院(28644)
管理学(28173)
管理学院(28036)
中国(21629)
科学(19874)
(18123)
(15170)
(14806)
研究所(14052)
中心(13695)
业大(13375)
(13215)
(11817)
农业(11542)
北京(11503)
(11158)
师范(11079)
财经(10799)
(10647)
(10025)
(9748)
科学院(9552)
(9332)
基金
项目(59391)
科学(46595)
研究(42598)
基金(41766)
(37169)
国家(36912)
科学基金(31215)
社会(26750)
社会科(25458)
社会科学(25444)
(24105)
基金项目(22615)
(20145)
自然(20040)
自然科(19410)
自然科学(19404)
自然科学基金(19033)
教育(18047)
编号(16842)
资助(16729)
(13929)
重点(13509)
成果(12906)
(12762)
(12513)
创新(11823)
科技(11817)
计划(11615)
课题(11392)
国家社会(11331)
期刊
(34106)
经济(34106)
研究(20833)
中国(18849)
学报(13224)
科学(13189)
(12270)
管理(11146)
(9689)
大学(9193)
农业(8749)
资源(8440)
学学(8414)
技术(7864)
教育(6905)
科技(6874)
图书(6082)
业经(5523)
(5340)
技术经济(5279)
(5159)
统计(5005)
(4963)
金融(4963)
财经(4955)
(4872)
论坛(4872)
经济研究(4653)
问题(4443)
决策(4368)
共检索到11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月秋  陈业华  
文章从结构角度对华北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评价,运用2000~2008年的数据对华北地区科技资源的投入及产出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区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得出结论,以期对该地区科技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立志  邱君  魏赛  
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从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承载力可持续性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该地区农用水资源投入产出状况、配置效果、提高利用率的潜力以及农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偶合效应,阐明了华北地区提高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用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性的路径和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兵  曾建丽  梁林  李嫄  李青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人才资源配置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在高低交错中呈递增趋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而东北与东部的差距增大;根据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将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分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向同步型、反向同步型、领先型、落后型4种发展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蓝天立  杨志江  罗掌华  
通过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构造出反映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求出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值,并综合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苗玉宁  杨冬英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背景下,运用大区域间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2005—2018年14年间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求解中部地区主要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对发展水平,进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指导下,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配置效率水平呈现出持续提高的发展态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整合与优化存量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R&D人员、R&D经费是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由市场决定配置科技资源的要素指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状态。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省份或领域,反映出较高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山西省科技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落后状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本文研究结论反映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政策和制度效应的区域差异,也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创新政策发展空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利军  庞雅倩  陈梦冬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珠三角地区9个省市2010—2018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测算,发现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运行效率较高,技术效率较低,技术进步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促进作用更大,珠三角地区中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城市为中山市。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珠三角资源配置一体化平台,提高珠三角科技创新能力以构建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曹琳俐  黄波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7年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然后从全国、西部、直辖市三个层面分析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于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位于直辖市末位;而且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下跌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重庆市技术进步改善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彪  汪小平  季红梅  
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科技活动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常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DEA的交叉评价方法,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其1990年~2009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斌  温涛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十五"期间全国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两个层面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玲利  
针对以往DEA方法在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中存在的不足,文章首先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要素的相对权重进行了设定;进而采用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1991~2005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T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配置效率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况,其中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配置效率的提高,而改革开放、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则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明杰  罗其友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除了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之外,调整种植结构也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论文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节水高效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局限性。并应用该模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华北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该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定量分析运算,提出了该区2010年和2030年的节水高效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方案,该方案重点压缩了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扩大了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种植业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勤俭  邵波  倪波  
文中首先对CERNET华北地区网络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着重介绍了该网络建设的特色信息资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彦春,于静洁,刘昌明  
本文选择海河南系为华北地区的代表性区域,建立了该区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SD),对供需平衡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的正常运行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速度带来一定影响,但在本文假设的气候变化幅度范围,即(T≤1.8℃,ΔP≥-0.24%,气候变化不会改变水资源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和管理水平提高是水资源系统运行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决定着水资源系统及其供需平衡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预测结果可作为研究区需水管理和节水水平提高的定量参照指标,同时也为其经济规划、水资源调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刘孟雨  贾绍凤  宋献方  罗毅  张士峰  
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的研究工作,论述华北地区紧迫的水安全问题与反思,展望国际水科学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介绍中国科学院在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农业节水和水资源安全研究的阶段成果和近期研究行动计划,提出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几点建议。目的是研讨未来中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国家需求中的长远发展的前沿性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夏军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