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4)
- 2023(12033)
- 2022(10201)
- 2021(9742)
- 2020(8333)
- 2019(19314)
- 2018(19238)
- 2017(37601)
- 2016(20088)
- 2015(22732)
- 2014(22830)
- 2013(22506)
- 2012(20756)
- 2011(18706)
- 2010(18756)
- 2009(17329)
- 2008(16919)
- 2007(15307)
- 2006(13123)
- 2005(11445)
- 学科
- 济(87209)
- 经济(87126)
- 业(62736)
- 管理(52342)
- 农(50822)
- 企(41022)
- 企业(41022)
- 方法(40206)
- 数学(36401)
- 数学方法(35962)
- 农业(33663)
- 业经(23127)
- 财(21004)
- 中国(20440)
- 地方(17323)
- 制(16660)
- 贸(15911)
- 贸易(15908)
- 易(15527)
- 学(15128)
- 银(12891)
- 银行(12867)
- 发(12837)
- 务(12724)
- 财务(12683)
- 财务管理(12647)
- 农业经济(12496)
- 行(12180)
- 融(12001)
- 金融(11998)
- 机构
- 学院(286456)
- 大学(281928)
- 济(119358)
- 经济(116990)
- 管理(114172)
- 理学(99275)
- 理学院(98318)
- 管理学(96615)
- 管理学院(96090)
- 研究(90168)
- 中国(72372)
- 农(65864)
- 京(57240)
- 科学(55290)
- 财(52338)
- 农业(50628)
- 业大(48490)
- 中心(46080)
- 所(44746)
- 江(43144)
- 财经(42196)
- 研究所(40624)
- 经(38425)
- 范(36094)
- 经济学(36077)
- 师范(35748)
- 北京(34847)
- 州(34191)
- 经济管理(33246)
- 经济学院(32851)
- 基金
- 项目(195176)
- 科学(154047)
- 研究(143683)
- 基金(142412)
- 家(123230)
- 国家(122122)
- 科学基金(105496)
- 社会(91883)
- 社会科(86741)
- 社会科学(86715)
- 省(77773)
- 基金项目(76101)
- 自然(67854)
- 自然科(66272)
- 自然科学(66253)
- 教育(65329)
- 自然科学基金(65063)
- 划(63951)
- 编号(60067)
- 资助(57444)
- 成果(47241)
- 部(43735)
- 重点(43202)
- 发(42602)
- 创(40590)
- 课题(39455)
- 国家社会(37995)
- 科研(37980)
- 创新(37882)
- 教育部(37287)
- 期刊
- 济(130161)
- 经济(130161)
- 研究(77004)
- 农(68773)
- 中国(52132)
- 农业(46297)
- 学报(44552)
- 科学(41187)
- 财(40478)
- 管理(35481)
- 大学(34907)
- 学学(33246)
- 融(31878)
- 金融(31878)
- 业经(28538)
- 技术(25226)
- 教育(24371)
- 业(21959)
- 财经(19978)
- 问题(18905)
- 经济研究(18302)
- 经(17032)
- 版(16348)
- 农村(15856)
- 村(15856)
- 农业经济(15101)
- 统计(14438)
- 技术经济(14381)
- 世界(14130)
- 理论(13761)
共检索到412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1929年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省无锡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的22个村庄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及1次小规模的经济调查,积累了南、北两地数千农户长达80余年的家庭经济数据。本文利用这一系列数据中有关农户借贷的材料,分析1930年到2010年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本文认为,80余年中,农户融资的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向私人借钱是农户借债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化高潮时,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户借钱的主渠道,向私人借贷所占的比例迅速式微;信用合作社、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能代替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保定为代表的华北农户没有走出主要依赖于私...
关键词:
华北 农户 借贷渠道 无锡保定 农村调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是研究农户1929年到2010年经济变迁难得的样本。本文利用这一调查资料中有关无锡农户收入的数据,分析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本文认为,无锡农户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总趋势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上升,财产性收入占比先下降后上升,转移性收入在新世纪初期出现大的提升。农户收入结构的显著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无锡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本文从实证角度,印证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农
关键词:
无锡 农户 收入 城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隋福民 韩锋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分析了跨度近70年的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化。研究发现,保定11个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除1946年是降低外,其他时点(1930、1936、1957、1986、1997年)都是增长的,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结构的历史变化与全国农村居民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占比不断下降,工资性收入的占比不断提高。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展
利用1930年代中国北方49个村庄2072家农户的调查资料,讨论了民国时期农村社会资本在民间借贷中的作用。使用农户的礼金支出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发现社会资本越多的农户,能够借到的资金会越多,具体来说,礼金支出每增加1圆,农户能够获得的贷款将增加7.9圆,但社会资本对借款利率却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礼金支出的分析发现,平均来说,发生了借贷的农户家庭比没有发生借贷的家庭礼金支出要多2.3圆,相当于比没有发生借贷家庭礼金支出多76%。因此,以往认为农户礼金支出是铺张浪费的观点可能忽略了礼金支出对维护社会资本的作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这些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礼金支出 民国农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是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实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是可供观察中国近现代农村和农户经济发展演变历史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就这一系列调查的历史及相关调查资料的现存状况,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农村调查 无锡 保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明 何宗干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在农户借贷中占有绝对比重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农户借贷用途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传统农区 民间借贷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允迪 王俊芹
本文通过河北省唐山、石家庄、承德、沧州四个市57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与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特征相关性,探索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年龄、收入、家庭支出、家庭劳动力人数等是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对河北省保定市120个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现有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普遍较低;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倾向性明显,需求结构优化;村干部与普通农民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基本一致。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实现农民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 需求偏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文浩
利用1998年和2011年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数据,对无锡、保定4个村的农户家庭纯收入变化做了详细考察,认为两地农户纯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高。保定的收入差距比无锡大,两极分化的情况比无锡明显。两地农民的工资性纯收入是主要来源,经营性纯收入是增收的稳定基础,转移性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财产性纯收入是增长的新动力。结合南北两地国家级发展战略,对提高两地农户家庭收入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 人均纯收入 来源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忠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是走兼业化之路,还是走专业之路,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农户兼业化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必然会在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走上农户兼业经营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兼业化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专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1992年冬在无锡县的调查,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成 周津宇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东北农村地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分位数回归(QR)模型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模型,在考虑异质性与内生性的前提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运用借贷资金实现增收的效果。结果表明,借贷资金对高收入水平农户和低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效应均不显著,而对中等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效应明显。因此,未来在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利用合适的政策手段引导更多的借贷资金向中等收入农户倾斜,真正实现以金融促增收的政策目标,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活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贵 李一秀
农村借贷市场中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事实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借贷行为博弈模型,对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制约条件下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同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户 借贷行为 博弈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朱可亮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央"不得调地"政策是否得到农民支持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1999~2010年5次17省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农户态度的时序变化、地区差异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对中央"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是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面对土地调整和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考量,并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均GDP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社保功能的依赖,从而提高农户对中央政策的支持率;进行过土地或副业投资的农户更倾向于支持中央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群 张爱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成功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户的资金需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农村金融体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本文从农户借贷行为变化来分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并提出按照哈耶克局部知识范式来引导农村金融改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 借贷行为 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曲小刚 池建宇 罗剑朝
笔者利用2006年~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但正规借贷对农户消费具有负向效应。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不具有地区差别性。民间借贷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正规借贷对农户消费的影响不具有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正规借贷 民间借贷 农户 生产 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农村203个农户的调查为例
Logistic模型下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户借贷需求状况调查
基于商业利益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分析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农户借贷渠道偏好研究——以全国六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
从农牧户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基于内蒙古、甘肃等地236户农牧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信任、内疚与农户借贷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河南、陕西三省的问卷调查
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
放宽市场准入下农户借贷渠道选择及信贷可得性分析
借贷需求视角下的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基于四川省宜宾市364个农户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