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0)
2023(11674)
2022(10176)
2021(9737)
2020(7983)
2019(18648)
2018(18518)
2017(35588)
2016(19533)
2015(21840)
2014(21743)
2013(21362)
2012(19246)
2011(17215)
2010(17089)
2009(15611)
2008(14781)
2007(12636)
2006(10834)
2005(9239)
作者
(55796)
(46310)
(45946)
(43722)
(29341)
(22217)
(20756)
(18383)
(17513)
(16379)
(15943)
(15531)
(14624)
(14543)
(14231)
(14053)
(13868)
(13670)
(13129)
(12953)
(11592)
(11237)
(11181)
(10437)
(10379)
(10207)
(10195)
(10136)
(9262)
(9189)
学科
(76090)
经济(76015)
管理(53598)
(50417)
(42233)
企业(42233)
方法(38799)
数学(34100)
数学方法(33559)
(20248)
中国(18593)
(18006)
业经(16709)
(16673)
地方(15294)
农业(13826)
理论(13535)
(12428)
(12333)
贸易(12325)
环境(12224)
(11947)
技术(11793)
(11430)
(10929)
财务(10861)
财务管理(10843)
(10539)
教育(10373)
企业财务(10254)
机构
大学(270145)
学院(269778)
管理(110238)
(99799)
经济(97518)
理学(96837)
理学院(95760)
管理学(93733)
管理学院(93270)
研究(87259)
中国(62518)
科学(57918)
(57538)
(44163)
业大(43577)
(43532)
(43303)
研究所(40288)
中心(39101)
(37301)
(36466)
北京(36229)
师范(36146)
财经(35821)
农业(34576)
(32640)
(32356)
(31111)
技术(29232)
师范大学(29173)
基金
项目(195342)
科学(153204)
研究(141266)
基金(140851)
(123542)
国家(122516)
科学基金(105151)
社会(86402)
社会科(81777)
社会科学(81755)
(77165)
基金项目(75265)
自然(70524)
自然科(68864)
自然科学(68853)
自然科学基金(67550)
(65365)
教育(65344)
编号(58526)
资助(58333)
成果(46371)
重点(43755)
(41994)
(41327)
(40527)
课题(40152)
创新(37626)
科研(37467)
大学(36188)
项目编号(35906)
期刊
(104284)
经济(104284)
研究(74024)
中国(47220)
学报(45064)
科学(41629)
(39964)
管理(38544)
大学(33752)
教育(32016)
学学(31781)
(30480)
农业(28181)
技术(24015)
业经(18111)
(17901)
金融(17901)
经济研究(16207)
财经(15987)
图书(14751)
科技(14291)
(14099)
资源(13530)
问题(13517)
(13449)
理论(13180)
技术经济(12992)
(12750)
实践(12381)
(12381)
共检索到373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发东  宋献方  刘昌明  于静洁  杨聪  刘相超  胡堃  唐常源  
通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东台沟的华北山区典型坡面径流场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别讨论了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共3层的退水特征,三者比较结果表明,壤中流最早开始退水,其退水历时最长,流量最小;地表径流的退水一般受降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雨停后迅速消退;基岩风化带出流通常在地表径流退水的后半段开始.影响因子分析表明,降雨历时与地表径流的退水流量呈幂函数变化趋势;雨强与地表径流的退水流量呈对数变化趋势;雨强与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的退水流量之和呈线性变化趋势.雨强还影响退水流量在总径流量中的分配比例.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的退水流量分别占总流量的7.8%、1.7%和5.9%.当雨强<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代军臣  王根绪  宋春林  黄克威  朱美壮  
利用三江源区1960~2009年间的月径流数据,使用数字滤波法进行基流分割并使用Depuit-Boussinesq方程进行退水系数计算,同时对径流量、基流量、退水系数分别进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显示:(1)过去50 a间黄河与澜沧江年内径流量显著减少,而长江源区径流变化趋势不明显;(2)三江源区冬季枯水期径流量主要受基流控制,基流占冬季径流的比值最高可达100%,黄河源区与澜沧江源区过去50 a来基流在不断减少基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与径流呈现出高度一致;(3)在过去50 a,长江源区的年径流退水过程正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下,降雨是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量的增加会导致退水系数的减小,而温度对三江源区的退水过程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研究为揭示气候变化下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的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流域的退水规律可为径流分割、地表汇流单位线的推求等提供技术支持。选择滦河水系两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确定了流域的退水规律,并研究了降雨类型对退水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线性水库模型模拟的瀑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360,利用指数模型模拟的柳河流域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最优,损失函数值为0.00270,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参数不同。最后,利用两个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规律,对流域的洪水过程线进行了分割,分割结果符合水文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日昌  陈洪松  王克林  谢小立  
采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红壤丘陵区防治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的重要措施。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红壤坡地7种覆被类型1998~2005年降水特征值和地表径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被类型地表径流系数差异显著,大小排序为农作区>茶园区>湿地松与甜柿园>柑橘园>退化区与恢复区;除茶园外,其他覆被类型径流系数不同水文年有明显差异,且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平均雨强、最大60 min雨强与径流量都无显著相关性,但农作区径流值与小雨呈显著相关,其他覆被类型径流值与中雨呈显著相关;10~30 cm土壤前期含水量与径流量有较明显正相关关系,40 cm以下土壤水对径流量影响很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兴昌,邵明安  
坡地土壤氮素径流损失表现为两种形式 ,溶解于径流中的矿质氮随径流液流失 ,吸附于泥沙颗粒表面以无机态和以有机质形式存在的氮素。坡地土壤氮素流失过程实际上是表层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土壤氮素流失的多少主要受相互作用的限制。从分析土壤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入手 ,分析了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 ,并对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法,对漓江流域典型森林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林降水特征及地表径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在雨季容易产生地表径流,但由于木荷林群落结构良好,地表径流系数仅为0.0167;木荷林地表径流平均滞后时间为70 min,最长滞后时间为330 min。地表径流的产生受前期降水和林地条件的影响,在前期降水较充分的情况下,4.3 mm的降水就能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呈显著线型相关;降水强度对径流系数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降水强度越大径流系数越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劲松  肖敏  方芳  刘京  付川  凌宏  
以三峡库区重庆忠县石宝镇新政村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坡地土壤营养物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种植模式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林地和旱地土壤TN和有机质显著低于水稻田,TP显著高于水稻田;林地和旱地土壤营养物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2)在小流域从坡上经果林到坡下水稻田顺坡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TN的含量依次增加;土壤TP含量曲折降低,且变化幅度较小。(3)与其它地区小流域研究结果相比,新政村小流域土壤TN、TP水平与三峡库区其它小流域情况相当,低于太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建才  李占斌  崔灵周  王民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规律,建立适宜于该地区的侵蚀产沙预报模型。【方法】根据岔巴沟流域32年实测的水沙资料,采用径流侵蚀功率、地貌分形信息维数的计算模型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岔巴沟流域的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规律。【结果】岔巴沟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模数Ms与径流侵蚀功率E、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i有很好的相关性,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适用性。【结论】基于流域径流侵蚀功率与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的岔巴沟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预报模型,能够近似反映不同尺度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及水沙传递的关系,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较高预报精度的黄土高原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天旭  王根绪  
利用1960~2009年三江源区枯季月径流数据,分析了退水过程中月径流和退水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利用逐月退水系数重建了枯季径流过程。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枯季月径流呈减少的趋势,长江源区呈微弱的增加趋势,枯季径流受控于夏季径流,二者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2)黄河和长江源区逐月退水系数的变化趋势在整个退水期是增加的,意味着地下水退水过程减缓,这可能是长期的气候变暖导致江河源区地下水库容增加的结果,在澜沧江源区退水系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3)可以利用多年平均退水系数和10月径流来重建冬季(11月到来年2月)月径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控制在8%以内,拟合精度较高。该研究对认识气候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峰  钱育蓉  李建龙  杨齐  杨智明  
以天山北坡典型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点—线—面"的方法,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以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和农业为主要研究点,设置横竖样带分析典型荒漠草地19 a间的动态变化,进而从自然社会因子角度探讨荒漠草地退化成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研究区域荒漠草地面积急剧下降,而农业及其它用地面积增加。同时,荒漠草地覆盖度也明显下降,特别是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草地植被变化较大。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角度分析草地退化原因,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的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草地面积减少、覆盖度降低。因此,通过对天山北坡草地退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的研究,以期为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天然草地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揭毅  徐修远  唐培梅  王立雪  
坡面系统对坡面成土过程和搬运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土层厚度在坡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坡面过程.该文在区域线路调查的基础上,实地测制武汉市4座典型山地的8条典型坡面,布设36个采样点,并结合遥感影像,调查了其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坡面系统各要素,结果表明:1)各条坡面总体呈现土层厚度由坡底到坡顶递减的分布规律;2)母质岩性是坡面成土过程所形成土层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3)坡度和坡长是坡面搬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宇聪  邱慧  何严松  党慧馨  夏梦姿  
【目的】植草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关于植草沟的设计参数对其滞蓄效果影响的研究却较少,通过研究植草沟的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坡度和边坡比这4个典型构造因子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效果及其敏感性,为植草沟的建设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WMM模型模拟两种降雨事件中不同构造参数设置下植草沟所消减的径流和洪峰量,再通过修正了的Morris法检验植草沟各构造参数对于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并进行排序。【结果】1)植草沟对降雨径流和洪峰流量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在1 a重现期的降雨事件中具有较好的径流和洪峰消减效果,平均可以达到60%以上,但在2 a期降雨重现期条件下,径流和洪峰消减效果大大降低,只有30%左右。2)对于径流消减:1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和边坡比为敏感参数,坡度为中敏感参数;而在2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为敏感参数,植被覆盖率和坡度为中敏感参数,边坡比为不敏感参数。3)对于洪峰消减:1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和坡度均为敏感参数,边坡比为中敏感参数;而在2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覆盖率为敏感参数,护坡高度、坡度和边坡比为不敏感参数。【结论】植草沟设计中不能忽视构造因子对径流调控的影响。1)低降雨强度时植草沟调控水量功能明显,4个典型构造因子中,护坡高度与植被覆盖率与植草沟径流和洪峰流量消减呈正相关;而坡度和边坡比与之呈负相关。2)植草沟典型构建因子中植被覆盖率主要影响洪峰延迟,护坡高度、坡度和边坡比主要影响滞蓄效果。因此,在植草沟设计中,不能简单复制方案图集,避免规划设计与实际效果不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安国  尹炜  陈德强  叶闽  雷阿林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桂梅  刘宏斌  胡万里  付斌  翟丽梅  段宗颜  李文超  鲁耀  潘艳华  杜彩艳  
对凤羽河流域2013年3次典型降雨全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测定了径流量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N、P)的形态、浓度与通量变化。结果表明,N、P各形态浓度变化曲线与流量曲线趋势大致相同,总氮(TN)浓度随降雨量增减迅速,硝态氮(NN)浓度变化平稳,铵态氮(AN)浓度较低且峰值出现均晚于其它氮素形态峰值,颗粒态氮(PN)与颗粒态磷(PP)浓度在径流过程中迅速达到峰值后陡然下降。暴雨径流前期氮素迁移以PN为主,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受降雨强度影响;后期以NN为主,来源于土壤硝酸盐随壤中流淋失。磷素主要以地表径流迁移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云康  齐实  郭建超  吴俊林  黄媛  
为揭示重庆缙云山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过程,选取裸地、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楠竹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用放水冲刷径流试验方法,设计0.12、0.18、0.24、0.30、0.36 L/min 5种不同的流量,测定蓄满产流下的地表径流水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放水冲刷条件下,4种地类径流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说明地表枯落物、有机质和根系能有效增加坡面糙度和阻力;随着流量的增大,径流冲走枯落物和有机质并形成细沟,浅层根系对径流的阻力效果增强,而根系较深的地类其阻力系数逐渐趋近于裸地的;2)4种不同地类的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地表枯落物和植物根茎对流速有减缓作用,且在大流量情况下,楠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