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0)
- 2023(8587)
- 2022(7193)
- 2021(6384)
- 2020(4960)
- 2019(11286)
- 2018(11205)
- 2017(20991)
- 2016(10855)
- 2015(12125)
- 2014(12248)
- 2013(12524)
- 2012(12089)
- 2011(11602)
- 2010(12069)
- 2009(11138)
- 2008(10759)
- 2007(9719)
- 2006(9293)
- 2005(8825)
- 学科
- 济(73065)
- 经济(73011)
- 管理(28770)
- 业(24823)
- 地方(24529)
- 中国(20707)
- 企(17788)
- 企业(17788)
- 方法(17269)
- 地方经济(15583)
- 农(15306)
- 业经(15164)
- 数学(14584)
- 数学方法(14504)
- 学(13001)
- 发(12040)
- 农业(11069)
- 融(10831)
- 金融(10830)
- 环境(10603)
- 和(10100)
- 银(10021)
- 银行(10011)
- 行(9888)
- 制(9845)
- 贸(9711)
- 贸易(9699)
- 资源(9552)
- 易(9175)
- 产业(8683)
- 机构
- 学院(168078)
- 大学(166605)
- 济(80436)
- 经济(78854)
- 研究(68270)
- 管理(59183)
- 中国(52502)
- 理学(48566)
- 理学院(47937)
- 管理学(47318)
- 管理学院(46981)
- 科学(39579)
- 京(37014)
- 所(35784)
- 财(34280)
- 研究所(31985)
- 中心(29693)
- 江(27426)
- 农(26220)
- 财经(26060)
- 经济学(25553)
- 北京(24601)
- 范(24270)
- 院(24196)
- 师范(24047)
- 经(23434)
- 州(22483)
- 经济学院(22480)
- 科学院(21597)
- 省(20844)
- 基金
- 项目(101535)
- 科学(79272)
- 研究(77449)
- 基金(71055)
- 家(61353)
- 国家(60799)
- 科学基金(51084)
- 社会(50355)
- 社会科(47811)
- 社会科学(47801)
- 省(40454)
- 基金项目(36614)
- 教育(33277)
- 划(33128)
- 编号(31384)
- 发(29657)
- 自然(29526)
- 资助(29038)
- 自然科(28631)
- 自然科学(28623)
- 自然科学基金(28095)
- 成果(26312)
- 发展(24407)
- 展(24011)
- 重点(23361)
- 课题(22677)
- 部(21710)
- 国家社会(21251)
- 创(20627)
- 创新(19385)
共检索到28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臧金亮 张向前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动力变革是关键,本文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的思想,从战略视角探求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之间的关系,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初步建构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和不断分析,建立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互动模型,明晰了华侨华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中的战略定位,发现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在互动时面临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规划不足、华侨华人力量战略定位不明晰、海外合作交流平台搭建战略行为不连续等问题,提出战略模式上人才引进体系系统化、战略定位上重新评价华侨华人力量、双向合作平台的搭建上战略行为落地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林廷春 丁佳
本文探讨了台湾地区196 5 - 2 0 0 0年间高等教育学科对劳动力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以台湾高等教育四类学科为对象探究了学科结构的潜在影响。同时,产出被分为三个产业部门以考察不同学科对每个部门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总体上对台湾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工程和自然科学专业的作用最显著。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廖萌
华侨华人是中国实现海外利益的特殊载体,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运用经济融合理论,着重考察华侨华经济融入住在国的过程、方式、现状与实现途径,发生经济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以及住在国华侨华人政策变化的经济影响。指出华侨华人经济活动能否融入住在国,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对我国发展与住在国经济关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华侨华人经济 住在国 融合发展 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楷文 李桂玲 杜金祥 陈钰 张向前
新时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使得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途径愈发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产业转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华侨华人为祖国经济增长提供的支持现状,指出创新潜能释放不彻底、人才流动受到制度限制等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国际国内各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内外部两个动力机制系统联动发挥作用,就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提出了引导华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侨乡建设等优化建议,以吸引华侨华人高级人才回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华侨华人 高质量发展 动力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昕嫔 郝泽众 郭济彬 王琦芳 张向前
在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处于转型窗口期,如何高效利用二者的互动关系成为能否最大限度实现二者各自价值的必要条件。本文利用生物学和经济学交互的协同演化理论进行分析,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入一个极富解读力的框架中,用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式打破过去固化的低层次转型路径,构建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结构图,分析两个互动主体协同演化的双向因果、多层嵌套、非线性、特定路径依赖特征,判别其协同演化多层级、无主导、基于合作的特定类型,深度探讨二者协同演化作用的机械互动约束、政策灵活开拓、变异与选择过程机制,提出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路径建设的基石、规划的保障及发展指向标,实现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贡献及中国经济发展对华侨华人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反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禹亭
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机会,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沿线国家充分发挥人口与土地资源优势,帮助它们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推动全球范围内资源合理整合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凤峻
该文利用资源产业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总量的的贡献,纠正了以往研究中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对比,可能夸大自然资源贡献的错误。又利用资源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大小,表达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从总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定量的探讨研究了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最近15年来,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在30%左右,对增量的贡献虽然还没有准确结果,但提供的方法相信是可以利用的。
关键词:
资源 经济 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殷才 文建东
发展经济学的新贡献──读谭崇台主编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傅殷才,文建东武汉大学谭崇台教授主编、几位经济学博士参加撰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属1991-1995年国家重点图书。在我国,谭崇台教授对“发展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董怡漩 张向前
人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华侨华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支撑因素——技术与创新、教育与学术、贸易与投资、生产与管理、政策与文化来分析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以及华侨华人人才支持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不足。提出华侨华人人才的吸引保留政策需因地制宜、人才信息库的构建与完善、人才供应链的构建与完善、不同类型人才的分类管理、文化引导提升区域保留人才的引力等建议,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佳鸿 曹新蔓 程珊 颜语 张向前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促使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政策吸引力不足、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精神激励欠缺以及忽视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间相互作用的问题,注定着旧激励机制无法满足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中国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新时代华侨华人渴望回国发展、共享经济繁荣和参政议政的新诉求,以及阻碍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因素,才能构建一套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劲动力的"需求满足机制"和"阻力减小机制"并行运作的新激励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冠华
2000年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估计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张冠华一、现阶段台湾经济的发展特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岛内外一系列经济因素的急剧变化,促使台湾传统的经济发展型态以及产业结构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台湾当局也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大幅度经济调整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九元
长期以来,台湾的城市发展走的是一条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道路,这对于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与分配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使得台湾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稳定与富有活力的态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资源与人口向中心都市集中的现象日益显著,从而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台湾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历程的分析,力图揭示台湾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规律,并从中获得对大陆发展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都市化 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趋势与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作奎
本刊在1992年第10期首次刊登了一组台湾学者的文章,它对我国大陆读者了解台湾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促进海峡两岸学者交流学术观点起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本刊这一期再次推出一组台湾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台湾的农产品产品政策、产销制度及农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对正在走向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我国大陆农村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为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农经学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我们欢迎海峡两岸学者继续就90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撰稿投寄本刊我们将择优发表,以飨两岸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