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2)
- 2023(4608)
- 2022(3754)
- 2021(3518)
- 2020(2740)
- 2019(6382)
- 2018(6178)
- 2017(10947)
- 2016(5899)
- 2015(6607)
- 2014(6269)
- 2013(6116)
- 2012(5819)
- 2011(5104)
- 2010(5045)
- 2009(4374)
- 2008(4005)
- 2007(3395)
- 2006(3038)
- 2005(2492)
- 学科
- 济(23655)
- 经济(23620)
- 业(13618)
- 农(13358)
- 管理(11618)
- 农业(9560)
- 地方(9256)
- 企(8999)
- 企业(8999)
- 业经(7706)
- 中国(7264)
- 方法(5813)
- 财(5249)
- 农业经济(5222)
- 发(5045)
- 数学(4976)
- 数学方法(4921)
- 发展(4164)
- 展(4162)
- 学(4017)
- 收入(3725)
- 制(3695)
- 地方经济(3456)
- 工作(3446)
- 贸(3371)
- 贸易(3368)
- 建设(3306)
- 融(3269)
- 金融(3267)
- 环境(3248)
- 机构
- 学院(75466)
- 大学(74327)
- 济(27566)
- 管理(27419)
- 研究(26942)
- 经济(26820)
- 理学(23338)
- 理学院(22972)
- 管理学(22586)
- 管理学院(22425)
- 中国(19726)
- 科学(16742)
- 京(16383)
- 农(13788)
- 中心(13405)
- 范(12815)
- 师范(12750)
- 财(12704)
- 所(12602)
- 州(12601)
- 江(12600)
- 研究所(11487)
- 业大(11325)
- 师范大学(10368)
- 农业(10307)
- 院(9986)
- 北京(9953)
- 财经(9768)
- 省(8857)
- 经(8708)
- 基金
- 项目(54129)
- 研究(42460)
- 科学(42443)
- 基金(38044)
- 家(33558)
- 国家(32750)
- 科学基金(27589)
- 社会(26825)
- 社会科(25076)
- 社会科学(25068)
- 省(22241)
- 基金项目(20856)
- 教育(18337)
- 划(18161)
- 编号(17918)
- 自然(16645)
- 自然科(16179)
- 自然科学(16175)
- 自然科学基金(15862)
- 成果(14650)
- 资助(13888)
- 发(12868)
- 课题(12520)
- 重点(11919)
- 创(11235)
- 部(11232)
- 国家社会(10880)
- 年(10752)
- 发展(10476)
- 创新(10319)
共检索到117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燕
近代以来,在海外华侨的影响下,中国侨乡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侨乡民居变迁是其中重要方面。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本文在占有大量地方文献和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以全国著名侨乡——客都梅州为例,考察客家围屋的"洋化",探讨华侨影响下的侨乡民居变迁以及华侨在这一变迁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民居 客家 围龙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福寿
近来拜读肖文燕博士所著的《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窃以为此著是华侨史研究尤其是客家华侨研究的一部力作。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视角新颖。该著填补了华侨史尤其是客家华侨研究的一个空白。梅州是一个客家地区,又是一个山区侨乡,本研究以这个地区为个案来研究侨乡具有典型性。梅州社会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梅州是客家的大本营,是客家腹地的中心,被尊称为"客都"。不仅如此,作为客家民系,梅州又是向全世界扩展的集散地,素有"五洲客家半梅州"之谚,梅州堪称为"世界客都"。因而,学界对梅州的关注多从客家学角度来研究,成果颇多。然而,梅州又是全国著名侨乡,它是广东省三大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凤珍
华侨华人是特殊的资源,他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当华侨华人中的一些人毅然回故乡担任既不是"官",也不是"吏"的"村官"时,更是全方位快速推进了侨乡新农村建设,他们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华侨村官"。本文总结了浙南华侨华人回乡领导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真实动因和面临的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使其可持续性的建议。
关键词:
华侨村官 侨乡 新农村建设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胜
通过对中国著名侨乡福州地区的质性研究,力图探讨跨国移民家庭跨越国界的维系,并讨论这种家庭模式对中国主流家庭带来的挑战。侨汇是移民维系跨国家庭的最明显和最重要资源。除此之外,循环流动、现代信息通讯以及礼物交换是跨国家庭联系的主要纽带。跨国家庭产生了摆脱国界限制的社会空间。跨国家庭对妻子的角色、养老观念、子女抚养和夫妻的忠贞观等产生了挑战。
关键词:
侨乡 跨国家庭 国际移民 福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勇 邹永广 朱尧
侨乡是海外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揭示其旅游开发前后华侨主体性与地方性变化的过程对于促进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及祖籍地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福建省晋江市梧林侨乡为例,基于“制度-行动-地方”的分析框架,刻画了旅游产权实践下海外华侨主体性变迁与侨乡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与形成机制。1)旅游开发前后,海外华侨主体性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济投入的积极性、情感投入的主动性和文化联结的自觉性转变为经济参与意愿降低、身份自主意识消解和文化建设能力流失。2)侨宅产权对海外华侨主体性的发挥具有价值理性规制和情感隐性调节作用。旅游开发推动侨宅产权关系发生变革,在血缘伦理型流转转变为市场商业型流转的过程中,产权结构中的权力不均衡分布最终导致了差异性的地方主体实践,旅游产权变革是解释侨乡旅游实践中华侨主体性变迁的底层逻辑。3)旅游开发前后侨乡地方性重构是海外华侨与侨眷的互动实践转向不协调的多元主体实践的结果,导致地方性重构呈现“去地方化”趋势。该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移民空间实践与地方协商中人地关系动态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侨乡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莹 肖大威 王玉顺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在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几何结构与发生其上的社会文化活动之关联性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借鉴Bill和Julienne提出的空间图论的分析方法,对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进行拓扑空间划分,建立空间结构模型。以梅县南口镇侨乡村为例,通过空间领域、社会结构、活动与公共空间三方面的拓扑空间结构图论分析,以更直观、全面的方式发掘和解释空间建构的社会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建伟
为创新世界记忆遗产文化传承,文章构建口述梅州侨批史料数字仓储系统方案,基于深层知识发现创新口述史料的标引加工、主题索引系统,实现非结构化数字记忆资源基于知识元的深度聚合,为用户的精准资源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并实证探究该系统在梅州侨批抢救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碧文
从分析客家文献与客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介绍梅州客家文献的概貌,论述客家文献对"文化梅州"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客家地区图书馆做好客家文献工作的举措,从而又好、又快地推动"文化梅州"建设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客家文献 客家文化 文化梅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晶 过伟敏
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批造型独特、工法精良的建筑。这批建筑遗存数量较多,并且由于体现出中西建筑文化双向流动的典型特征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南通地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遗产的考证和实地调研,从建筑的形态趋向总结了式样的四种基本类型:即洋门面式样、石库门式样、外廊式样及大屋顶式样,通过对建筑式样的典型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可以看到西方建筑文化在进入中国内陆中小城市过程中被吸收、被改造的本土化过程。
关键词:
中西合璧 建筑式样 特征 形成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南国侨乡─江门市汪门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珠江三角洲西沿,毗邻港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侨居海外的港、澳、台乡亲300万人,遍布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侨胞捐资达250亿港元。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1985年被列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的青田县,山青景秀,石多瑰宝,"青田石雕"的精美技艺享誉中外,但由于缺田多石的自然资源限制,青田发展起步晚。面对这一现实,近年来,青田县财政局以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为抓手,不断更新理念,改善管理,广开财源,保障民生,深化改革,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演绎了一个个精彩跨越。与此同时,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福建省泉州市。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8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关键词:
华侨大学 博士点 二级学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子昂 保继刚 贾文通
华侨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力量,旅游开发是侨乡振兴和侨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破解侨乡旅游地开发过程中侨产衍生的系列难题,对于探究侨乡旅游地特殊的人地关系和助力新时期的侨务工作,均具有重大意义。以开平市赤坎古镇为典型案例地,通过连续6个月的扎根田野调研,基于质性研究范式,深入剖析侨产资源对侨乡旅游地开发的影响过程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侨产尺度性概念能够作为诠释侨产复杂内涵和解构侨产特殊性的理论工具;侨产尺度性包含垂直尺度、水平尺度和关系尺度三个维度,分别表征侨产的时间(代际)结构特征、空间(区域)离散特征以及背后蕴藏着的跨国社会意义和影响;侨产尺度性的不同维度协调作用于不同涉事主体的行动和司法进程,致使旅游开发过程滞缓;在侨乡旅游地开发中,侨产尺度性越复杂,对政府和资本的威慑力越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度性机会主义的发生。
关键词:
旅游地开发 侨乡 侨产 尺度性 赤坎古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科研价值,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是梅州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使客家文化得以开发、传播和发展。促进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深度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客家文化的创新对旅游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文化 旅游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冰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引发了梅州市政府推动客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从3个层面分析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及开发现状,提出梅州市"一都三品"的开发构想及近期开发的切入点和从旅游者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来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从点、线、面上整合优势资源,突出梅州客家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特色。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