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1)
2023(6022)
2022(5151)
2021(4865)
2020(3923)
2019(8371)
2018(8118)
2017(15515)
2016(8018)
2015(8539)
2014(8074)
2013(7460)
2012(6436)
2011(5542)
2010(5462)
2009(5305)
2008(4700)
2007(3931)
2006(3331)
2005(2685)
作者
(18853)
(15786)
(15549)
(14651)
(9963)
(7603)
(7092)
(5872)
(5832)
(5494)
(5471)
(5081)
(4946)
(4912)
(4799)
(4698)
(4628)
(4614)
(4606)
(4441)
(3692)
(3647)
(3624)
(3618)
(3536)
(3440)
(3415)
(3403)
(3284)
(3141)
学科
(25749)
经济(25720)
管理(20412)
(18282)
(16243)
企业(16243)
方法(10873)
业经(8481)
(8206)
中国(7647)
理论(7437)
数学(6796)
数学方法(6689)
地方(6577)
(6380)
(5749)
贸易(5746)
农业(5720)
(5563)
(5038)
产业(4785)
(4538)
(4461)
教育(4378)
环境(4301)
经济理论(4174)
(4149)
财务(4140)
财务管理(4134)
文化(3966)
机构
学院(102462)
大学(97090)
管理(39120)
(35377)
经济(34487)
理学(33893)
理学院(33492)
管理学(32856)
管理学院(32638)
研究(29335)
中国(21371)
(18575)
科学(18118)
(17450)
(17222)
师范(17093)
(14380)
财经(14245)
中心(14081)
师范大学(13678)
(12959)
(12934)
(12300)
研究所(11687)
业大(11650)
(11282)
北京(11073)
商学(10906)
技术(10873)
(10839)
基金
项目(70771)
科学(56718)
研究(55399)
基金(50707)
(42886)
国家(42488)
科学基金(37539)
社会(36186)
社会科(34261)
社会科学(34254)
(28756)
基金项目(27368)
教育(25618)
编号(23709)
(23622)
自然(22954)
自然科(22415)
自然科学(22411)
自然科学基金(21990)
资助(19727)
成果(18281)
(16414)
课题(16044)
重点(15845)
(15515)
项目编号(14716)
(14595)
国家社会(14492)
(14471)
创新(14152)
期刊
(42739)
经济(42739)
研究(27386)
中国(16945)
管理(13809)
教育(13748)
科学(13073)
(12968)
学报(12283)
(11310)
业经(9955)
大学(9718)
学学(9102)
农业(8167)
(7645)
(7288)
金融(7288)
经济研究(7287)
技术(7271)
(6672)
旅游(6672)
(6672)
财经(6333)
商业(5975)
(5642)
图书(5573)
学刊(5369)
旅游学(5350)
游学(5350)
问题(5219)
共检索到14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沈雨婕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本文通过马蜂窝数据网站收集到本地居民游记211篇、外地游客360篇,运用Rost CM6.0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从文化记忆角度切入,探讨两类群体对个体角度的具体景点和整体角度的景观类型所产生的上海旅游形象感知差异,结果将旅游形象感知分为休闲娱乐记忆、自然生态记忆和历史人文记忆,发现两类游客对历史人文记忆都较为深刻,自然生态、休闲娱乐记忆则均存在差异。上海应利用热点效应,在重点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挖掘潜力景点的价值,以提升旅游形象,加深身份认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记忆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与我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近些年,记忆研究在旅游学中逐步得到关注,并成为旅游体验中的热点话题。文章梳理了旅游体验中记忆研究的基本概况和相关议题,从难忘的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因素、记忆的作用、记忆的建构机理与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展现旅游体验视角下记忆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丰富意义。英文文献研究以心理学领域为主,以记忆中的情感话题为核心,形成了“难忘的旅游体验”这一特定概念,研究注重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中文文献研究偏重于社会学领域,以社会文化领域的记忆研究理论为基础,以记忆的主客构建和外部环境因素为核心。文章通过中英文文献比较,归纳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总结差异形成共识,旨在反映旅游体验中记忆研究的基本态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思路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兴柱   苏云清   周玲   阳鹂   陈学平  
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对传承城市文脉、实施城市更新战略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Bourdieu的场域理论,建构旅游场域的概念模型,并以合柴1972工业记忆小镇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数理分析方法对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合柴旅游化经历旅游市场初构、旅游空间置换、复合空间生成3个发展阶段,在主体互动模式、资本累积、文化认同、价值理念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2)旅游资本和主体价值感知是关键的中介因素,通过有效衔接旅游惯习而形成3条推进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链式路径,且游客和居民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异质性;3)旅游惯习、旅游资本、主体价值感知是推动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核心条件,主要通过组态形式发挥作用,形成3种非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驱动类型——价值依存型、利益诉求型、惯习内化型。研究结论揭示了人的主体性影响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复杂因果关系及理论过程,为旅游地文化价值挖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克帅  
研究引入符号系统和社会记忆建构过程理论,在重新定义了红色旅游概念后,建立了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这一理论框架。红色旅游目的地记忆符号系统由信息(空间、地方和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形式)、指代对象(重大事件及其价值)、编码、媒介、发送者和接收者构成。符号的发送者依托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动态的红色符号选择、表述和重演机制(编码和媒介),向符号的接收者(游客)传达信息,推动其理解并内化信息所表征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游客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基于社会现实的神圣性体验形塑红色记忆,从而构建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梦君  乌恩  
以旅游凝视为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婺源的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政府凝视和游客凝视视角下,官方部门及游客对婺源旅游形象感知的异同。结果显示,婺源的旅游形象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活动、生态保护、旅游接待与服务5大主题。两种视角对婺源形象的解读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但政府更侧重对文化的宣传,而游客则更注重对资源与服务的感知。两者对婺源的情感形象评价都以正面为主,但政府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此外,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交通、餐饮、人流量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从宣传内容与途径、基础设施与服务、游客分流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婺源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杰  胡平  苑炳慧  
潜在游客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开始,而旅游形象的感知又来源于对该旅游地的认识,也就是通过各种信息"熟悉"该旅游目的地。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熟悉度作为前因变量,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为中介变量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本文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中,对于旅游意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熟悉度,它通过4条路径对旅游意向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其总影响效果达到了0.591;其次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它们对旅游意向的总影响效果分别为0.546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唐文跃  沈苏彦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文章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呈现相似性递减特征,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以及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都是其主导因素。但是,对非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存在层级差异,而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以及街巷生活环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承云  戴添乐  蒋世敏  涂明程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其红色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携程网、马蜂窝网两大OTA中上海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在线评论,使用词云词频统计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及扎根理论分析法,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与情感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上海红色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中,以上海为主体,以名人形象与历史建筑形象为代表,而快速城市化是形象感知变化的主要推动力。(2)旅游者对上海的红色旅游形象感知呈现出“上海-历史-教育”的“单核心-过渡-边缘”层次模式,并且以上海为空间主体、历史为时间动力,拓展出信念教育的功能。(3)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情感评价,传承红色精神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最重要因素,优良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管理能力及交通通达性和安全性是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基础,而不合理的红色景点游览结构和旅游者的非自主性是影响旅游者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丽军  王淑华  
构建旅游照片的质量和数量、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借助SPSS 22.0和AMOS 22.0软件分析旅游照片、旅游体验记忆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照片质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照片质量越高越能够唤醒游客旅游体验记忆;旅游照片数量对游客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并不显著;旅游体验记忆对游客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回忆旅游体验记忆越详细,对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的影响就越高;个人的重游意向正向影响推荐意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婷婷  
网络游记在表达和反映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关于西藏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对80篇游记样本进行质性分析,探讨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均以积极感知为主,但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力  
文章综合影视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形象两个研究领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之中,深入分析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以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目的地形象的认知维度显著影响情感维度,两者共同决定了目的地整体形象,但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要大于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②影视剧不仅能显著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还能显著影响情感形象,但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要大于对情感形象的影响;③潜在游客目的地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他们的旅游意向,影视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澜  林璧属  王昆欣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带来,旅游体验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而在旅游结束后,如何让游客对这种体验有深刻和生动的记忆则是尚未被重视的问题,这种关于体验的记忆将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以及未来旅游地的选择决策。文章对在中国旅游情景下影响旅游体验记忆的因素进行探索,尝试去填补有关旅游体验记忆两要素再现性和生动性之间关系研究的空白。通过对国内5大旅游城市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48份,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愉悦感、新奇感和参与感对旅游体验记忆的再现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愉悦感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英之  
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目的地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引起了旅游研究者和营销者的广泛注意。文章研究了国外学者对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旅游感知形象类型、行为模式、市场营销管理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学者旅游形象及策划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中外旅游感知形象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了总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主题化展示为凝视确立了具体的视觉焦点,文化凝视又以获取文化记忆为旨归。继而,在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张力下,本文从主人与客人、实践与表征、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考察了乡村遗产的主体、性质和构成。本文并以鲁西南3个典型村落为例,从记忆符号梳理、展示主题定位和凝视目标强化等方面,构建起乡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玮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