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
2023(1279)
2022(1208)
2021(1098)
2020(1023)
2019(2363)
2018(2295)
2017(3896)
2016(2531)
2015(2825)
2014(2922)
2013(2932)
2012(2690)
2011(2497)
2010(2488)
2009(2358)
2008(2286)
2007(2098)
2006(1773)
2005(1498)
作者
(10014)
(8382)
(8292)
(7807)
(5155)
(4276)
(3816)
(3429)
(3222)
(3052)
(2889)
(2863)
(2803)
(2683)
(2679)
(2652)
(2570)
(2503)
(2438)
(2378)
(2324)
(2237)
(2223)
(2103)
(1958)
(1920)
(1901)
(1898)
(1881)
(1808)
学科
(9380)
经济(9375)
管理(5704)
方法(5173)
(4995)
数学(4712)
(4636)
企业(4636)
数学方法(4608)
(3608)
地方(2236)
环境(1984)
(1852)
(1792)
(1748)
中国(1655)
业经(1652)
生态(1471)
资源(1385)
(1354)
理论(1309)
技术(1296)
(1261)
财务(1256)
财务管理(1250)
农业(1241)
评价(1225)
(1169)
企业财务(1167)
经营(1151)
机构
大学(37129)
学院(37031)
研究(15325)
科学(13410)
(13324)
管理(12331)
农业(10855)
理学(10560)
理学院(10400)
业大(10256)
管理学(10095)
(10063)
管理学院(10057)
经济(9728)
中国(9604)
(9507)
研究所(9043)
(8591)
农业大学(7112)
(6840)
(6640)
中心(6476)
实验(6298)
实验室(6094)
(6054)
技术(5957)
(5881)
重点(5776)
科学院(5733)
(5572)
基金
项目(28862)
科学(20650)
基金(18688)
(18192)
国家(18053)
研究(16311)
科学基金(14051)
(13554)
(11176)
自然(10808)
自然科(10516)
自然科学(10505)
自然科学基金(10255)
基金项目(9881)
科技(8552)
社会(8468)
资助(8209)
计划(8069)
社会科(7985)
社会科学(7979)
教育(7402)
重点(7016)
(6231)
科研(5944)
专项(5829)
编号(5807)
(5756)
(5573)
创新(5510)
(5492)
期刊
学报(12501)
(11632)
(10222)
经济(10222)
科学(9023)
大学(8045)
农业(7905)
中国(7883)
学学(7788)
研究(7567)
(4799)
业大(4015)
管理(3585)
技术(3561)
农业大学(3429)
统计(3371)
(3332)
科技(3170)
(3094)
教育(3088)
(3053)
决策(2937)
林业(2790)
中国农业(2693)
资源(2688)
自然(2642)
自然科(2236)
自然科学(2236)
技术经济(2201)
科技大(1985)
共检索到5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曼筠  金晓玲  曾雯  蔡梦颖  余宗洋  
以华中冬青离体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8项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值和半致死温度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评价华中冬青的抗寒性生理指标,比较华中冬青雌雄株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华中冬青的Rec和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S"形曲线上升,SP含量、Pro含量和SOD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hl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Car随着温度的降低基本不变;对8个抗寒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筛选发现,低温胁迫与Rec和MD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P和Chl呈显著正相关;Rec、MDA、SP、SOD和Chl含量变化与华中冬青的抗寒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其抗寒性的指标;华中冬青雌雄株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544℃(雌株)和1.027℃(雄株),雌雄株的抗寒性差异不显著,雌株抗寒性略强于雄株,与综合分析结果一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柴弋霞  曾雯  金晓玲  蔡梦颖  
为了明确雌雄异株植物铁冬青的抗寒机理和雌雄株抗寒性差异,对5年生铁冬青雌雄株的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氧化酶活性各项指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_(50)),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铁冬青雌雄株REC和MDA含量上升,Pro、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OD活性则逐渐下降;雌雄株各生理指标在数值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雌株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桂英  王四清  陈卿然  许建新  王成聪  
以组培出瓶10个月的8个品种大花蕙兰植株为试材,观测在10℃/0℃(日温/夜温)低温胁迫、25℃/15℃(日温/夜温)适温恢复条件下寒害指数、初始荧光值(F_0)、PSⅡ系统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大花蕙兰的F_0、F_v/F_m、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随着抗寒性品种的不同其变化幅度和速度有所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杨阳  
【目的】建立板栗抗寒性的鉴定评价方法,筛选可用于板栗抗寒性鉴定的形态和生理指标。【方法】以源自8个省份的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和组织褐变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3种方法确定的LT50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板栗枝条各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与LT50的相关性。【结果】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相对电导率均呈近似"S"型变化趋势,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差异较大,其值为-26.64~-17.73℃。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TTC染色的总着色度随处理温度下降呈倒"S"型曲线变化,而枝条冻害指数和芽褐变率均随温度下降呈"S"型曲线变化,基于这3个指标拟合的LT50基本一致,且与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接近;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确定的16种板栗的LT50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枝条木栓层厚度与木栓层比率与LT50呈极显著负相关,-20℃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寒性鉴定的辅助形态和生理指标。【结论】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板栗树种的抗寒性鉴定,且以电导法测定的板栗抗寒性结果最为准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张明如  周泽福  
火炬树(Rhus typhina Linn.)是漆树科盐肤木属树种,雌雄异株,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种。火炬树除了能够进行种子繁殖还具有根蘖繁殖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兼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双重特性的植物,其扩散能力和有效定居能力一般较强,尤其外来植物往往会自然逃逸成为入侵力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双明  李琼芳  李庆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为叶用银杏资源的优选及银杏的合理栽培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延霞  骆有庆  宗世祥  王荣  罗红梅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媚  任惠  刘业强  苏伟强  方位宽  
选取3年树龄的4个杨桃品种(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及土种酸杨桃)的当年生营养枝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这些杨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个杨桃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POD活性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且这4个生理指标较不做低温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杨桃的品种及低温胁迫处理温度对这4个抗寒指标的影响也呈现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予璐  李建东  孙备  王国骄  申晓慧  冉卓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处理下,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8℃处理下,4个供试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根系:F=7.683,p<0.05)3个低温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兰涛  陈双林  李迎春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左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  于晓南  
以金叶女贞、紫叶桃和紫叶小檗的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测定其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等8个指标在0至-36℃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个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彩叶树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金叶女贞、紫叶桃、紫叶小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086、0.106和0.979,即紫叶小檗的抗寒能力最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善华  李劲松  
沙冬青叶片上的表皮毛密集,角质层很厚,表皮细胞连接紧密,栅栏组织特别发达,海绵组织很少。在栅栏组织细胞中,液泡膜大量内陷,在液泡中形成各种膜状结构,有的还与附近的细胞质,乃至小泡和内质网一起内陷,形成细胞质突起,进而形成细胞质带,不断分割液泡,使液泡体积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分数度大大提高。在这些小液泡中,颗粒状和纤维状物质十分丰富,但一般很少有大量的膜状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晓建  王白坡  郑炳松  方群  陈金明  
综述了银杏雌雄株特性及性别鉴别方面的研究 ,将其概括为形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学、同工酶及化学药剂处理等几个方面。通过形态特征来鉴别银杏雌雄株性别 ,相对比较简单易行 ;生理生化指标在已知性别的成年植株之间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用化学药剂处理 ,结果也有区别 ,但上述方法均欠准确可靠。染色体形态特征是进行银杏雌雄性别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最直接的遗传学证据 ;用同工酶谱进行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定研究 ,同样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这 2种方法要求较高 ,比较烦琐。特异蛋白质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别植物雌雄株性别的新技术新方法 ,具有相对准确可靠的特点 ,在银杏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飞飞  孙振元  
雌雄异株的性系统在木本植物中普遍存在,关于雌雄差异已有很多研究,且一直是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对木本植物雌雄株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化学防御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雌株、雄株在生产实践中的选择性运用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在形态解剖学方面,多年生植物雄株株型高、叶片和生物量大,逆境条件下细胞器受损较轻,适应不良环境的结构特征明显,其生长优势;而结一次果或生命较短、结多次果的植物则是雌株占生长优势,如叶生物量比及叶面积比大、叶片旱生结构特征明显、生态可塑性大等。在生理学方面,虽然正常条件下一些植物的雌雄株无显著差异,但是逆境条件下差异显著。大多数植物雄株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保护酶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丹  周秦  殳燕  曾燕如  喻卫武  
为了解决榧树Torreya grandis苗期雌雄株鉴别的问题,利用已建立的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FLP)体系及T-A克隆测序,就榧树的雌雄株开展了研究。结果从15对引物中用引物对E-AGC/M-CAT得到了一条雌性榧树特异的条带。这条榧树雌性性别特异条带,仅在雌株、雌雄同株的个体中有,雄株中没有,推测榧树雌雄同株由雌性榧树变异而来。GenBank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数据库没有与此特异条带相匹配的序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