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7)
2023(16450)
2022(14122)
2021(13080)
2020(10794)
2019(24693)
2018(24520)
2017(46989)
2016(25091)
2015(28166)
2014(28293)
2013(28232)
2012(26262)
2011(23947)
2010(24503)
2009(22907)
2008(21497)
2007(19088)
2006(17203)
2005(15776)
作者
(74331)
(61608)
(61194)
(58137)
(39206)
(29497)
(27904)
(24120)
(23572)
(22198)
(20949)
(20910)
(19747)
(19625)
(19039)
(19009)
(18156)
(17845)
(17596)
(17500)
(15608)
(15169)
(14912)
(14153)
(14008)
(13741)
(13701)
(13428)
(12584)
(12081)
学科
(120560)
经济(120446)
管理(70047)
(68352)
(55583)
企业(55583)
方法(44896)
数学(38616)
数学方法(38211)
中国(36273)
地方(32165)
(28968)
(28513)
金融(28511)
(27146)
银行(27099)
业经(26252)
(26236)
(25455)
(24247)
(22423)
农业(20260)
(18988)
贸易(18968)
(18240)
理论(17845)
地方经济(17674)
环境(17265)
(16801)
技术(16152)
机构
大学(362397)
学院(361505)
(153025)
经济(149671)
管理(139134)
研究(129569)
理学(119031)
理学院(117612)
管理学(115609)
管理学院(114975)
中国(101329)
(78757)
科学(78379)
(68931)
(66118)
研究所(59883)
中心(58428)
(57717)
财经(54477)
(53629)
业大(51465)
北京(50807)
(49294)
(48910)
师范(48463)
(46643)
经济学(46620)
农业(44677)
(44418)
经济学院(41644)
基金
项目(239331)
科学(187519)
研究(176444)
基金(172017)
(149601)
国家(148314)
科学基金(126667)
社会(111393)
社会科(105582)
社会科学(105554)
(93602)
基金项目(91215)
自然(80837)
教育(79842)
自然科(78916)
自然科学(78900)
(78464)
自然科学基金(77464)
编号(71871)
资助(71249)
成果(58753)
(55280)
重点(53809)
(52173)
课题(50354)
(49372)
创新(46053)
国家社会(45534)
科研(44964)
教育部(44812)
期刊
(178491)
经济(178491)
研究(114997)
中国(74595)
学报(55062)
管理(53480)
(53216)
科学(51939)
(50708)
(45123)
金融(45123)
大学(41726)
教育(40369)
学学(39259)
农业(36347)
技术(32102)
经济研究(28991)
业经(27878)
财经(27316)
(23467)
问题(22492)
技术经济(18914)
(18483)
图书(18419)
理论(18047)
现代(16883)
科技(16791)
(16612)
商业(16568)
世界(16330)
共检索到559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子嫄  何宜庆  毛华  
本文把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运用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通过构建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模型对2007-2011年华东地区6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山东)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上海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其他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并据此提出促进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林心  何宜庆  周小刚  
金融集聚、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率之间存在耦合关系,文章利用协同思想建立它们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15年我国省域金融集聚、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相邻省域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效果突出;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基本趋同,大致呈现同步稳定上升态势;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部省域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域的特征,并且与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确的空间对应关系;失调发展类、轻度失调类和濒临失调类所占比重分别为:42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王耀宇  周依仿  
本文应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将金融要素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联系起来,对2004-2011年沿海五省市的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关联度及其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华东沿海五省市的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关系及其协调度均较高,金融要素正在成为推动沿海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本文据此提出了促进更广泛地区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英  
文章利用图形化的形象分析方法,合同矩阵相关理论作为中介平台,将该地区的三次产业数据有序地引入到合同矩阵标准型模型中,对该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是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性分析与研究。从而为上述地区未来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洪国  
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引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力度,意在借助金融工具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扶贫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唯有加快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调整资金的引导方向、建设和完善农业配套产业链、构建基于农村扶贫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耦合,在加快脱贫速度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宜庆  廖文强  白彩全  周德才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基于此背景,文章构建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度函数与耦合匹配度函数,并划分出耦合系统匹配度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2年,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武汉、郑州、长沙等3个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耦合性较好,而合肥、南昌、太原等3个省会城市金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念  
本文以物理学中的耦合机理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从而引发对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思考,以期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原琳娜  李富佳  董锁成  刘鑫  马蓓蓓  
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3年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对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及耦合度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下降的演变趋势,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演变趋势;西安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二者协调性由低水平的经济滞后失调型发展为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滞后协调型,并存在工业废气排量增加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等问题,因此,需加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监管,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坚持绿色生活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2个角度出发,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研究目的:揭示耕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对全国1991年至2009年的耕地利用集约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是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2)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速度小于经济发展速度;(3)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经历了不协调发展阶段和极限发展阶段。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业政策,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农地投入,适度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汝龙  张盼盼  宓科娜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挖掘耦合协调背后的滞后因子。研究发现:①时序特征方面,受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支出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②空间格局方面,经济发展市际变动明显,大致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特征。社会保障首位特征明显,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③市际耦合方面,上海属于优质协调类型;江苏、浙江属于中级协调类型;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省属于初级协调类型,而云南属于轻度失调类型;④滞后因子方面,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而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则属于社会保障滞后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汤明  黄亮  洪欣  付剑茹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2003~2012年之间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人均GDP的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没有很好地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假说,认为山西省目前仍没有出现由于收入提高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典型特征现象;只有工业废水排放总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表现出先增长、正在开始下降趋势,已经具有拐点,在一定意义上形成倒"U"形的曲线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左停  周宁  
构建由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各子系统指标的权重以及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1990—2014年间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系统中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的权重高于经济结构;城镇化系统中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权重明显高于产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199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关系经历了从低度耦合到中度耦合再到高度耦合3个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汝龙  张盼盼  宓科娜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挖掘耦合协调背后的滞后因子。研究发现:①时序特征方面,受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支出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②空间格局方面,经济发展市际变动明显,大致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特征。社会保障首位特征明显,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③市际耦合方面,上海属于优质协调类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关系是指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这两个集群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非线性关系的总和。实证分析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优势将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必须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群耦合的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