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0)
2023(6483)
2022(4993)
2021(4340)
2020(3370)
2019(7717)
2018(7804)
2017(14536)
2016(8080)
2015(8979)
2014(9169)
2013(8809)
2012(7610)
2011(6764)
2010(6827)
2009(6400)
2008(6165)
2007(5558)
2006(5188)
2005(4750)
作者
(24239)
(20146)
(20122)
(19223)
(12520)
(9796)
(9145)
(7959)
(7728)
(7160)
(6979)
(6792)
(6403)
(6372)
(6261)
(6213)
(5945)
(5927)
(5816)
(5696)
(5084)
(5018)
(4929)
(4555)
(4537)
(4502)
(4475)
(4332)
(4267)
(4031)
学科
(38986)
经济(38951)
管理(22899)
(20885)
(15570)
企业(15570)
方法(14234)
(13172)
数学(12514)
数学方法(12374)
地方(12274)
中国(11661)
环境(10512)
业经(9935)
农业(9173)
(7900)
(7694)
(7623)
(6339)
生态(6291)
发展(5953)
(5944)
(5933)
地方经济(5850)
(5767)
资源(5715)
产业(5371)
技术(5046)
(4774)
金融(4772)
机构
学院(117064)
大学(115510)
(48235)
经济(47252)
管理(44323)
研究(42414)
理学(38092)
理学院(37638)
管理学(36923)
管理学院(36748)
中国(30641)
科学(27510)
(25037)
(22038)
(21597)
(20133)
研究所(19968)
中心(19195)
业大(18930)
(18203)
(16982)
农业(16889)
师范(16840)
财经(16246)
(15634)
北京(15527)
经济学(14870)
(14684)
(14544)
师范大学(13552)
基金
项目(83780)
科学(66154)
研究(60968)
基金(59824)
(52828)
国家(52434)
科学基金(44598)
社会(40245)
社会科(38146)
社会科学(38130)
(33996)
基金项目(32141)
(28141)
自然(27523)
自然科(26739)
自然科学(26732)
教育(26470)
自然科学基金(26220)
编号(24161)
资助(22920)
(19941)
重点(19595)
成果(18571)
(17595)
国家社会(17146)
课题(17053)
(16969)
发展(16076)
创新(15995)
(15807)
期刊
(55996)
经济(55996)
研究(32718)
中国(23490)
(20997)
学报(18736)
科学(18215)
(14589)
管理(14454)
农业(14401)
大学(14052)
学学(13299)
教育(11351)
技术(10151)
业经(10065)
(8974)
金融(8974)
资源(8738)
经济研究(8114)
(7972)
问题(7757)
财经(7596)
(6607)
科技(6227)
技术经济(6166)
统计(6020)
(5915)
(5880)
现代(5535)
(5233)
共检索到170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帅  李彩红  胡巧  
文章以华东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构建城镇化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对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借用协调度模型揭示2009-2014年间华东城镇化和生态效率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状况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9-2014年间该区域大部分处于生态效率滞后的状态,且生态效率滞后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华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效率之间的耦合匹配度水平呈现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处于最高水平的江苏省现已接近濒临耦合失谐阶段,最低水平的江西省则目前处于极度耦合失谐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帅  李彩红  胡巧  
文章以华东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构建城镇化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对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借用协调度模型揭示2009-2014年间华东城镇化和生态效率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状况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9-2014年间该区域大部分处于生态效率滞后的状态,且生态效率滞后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华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效率之间的耦合匹配度水平呈现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处于最高水平的江苏省现已接近濒临耦合失谐阶段,最低水平的江西省则目前处于极度耦合失谐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帅  李彩红  胡巧  
文章以华东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构建城镇化系统和生态效率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对2009-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借用协调度模型揭示2009-2014年间华东城镇化和生态效率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状况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09-2014年间该区域大部分处于生态效率滞后的状态,且生态效率滞后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华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效率之间的耦合匹配度水平呈现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处于最高水平的江苏省现已接近濒临耦合失谐阶段,最低水平的江西省则目前处于极度耦合失谐阶段,各省的耦合类型跨度大,最后提出了促进华东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晓文  刘娟  
采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2003-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状况,利用面板Tobit模型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03-2016年期间,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波动不大,但区域间差距增大,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受城镇化的进一步拉动,对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增强;城镇化使得技术提升对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大于其反弹效应;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土地城镇化阻碍了生态效率的改善,三者的协调推进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广达   赵梦辰   蒋岩  
为治理大气污染我国已投入大量资源,然而所投入的资金是否收获治理成效这一问题亟须研究。文章借助三阶段DEA模型,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对华东地区2015—2019年大气污染项目治理的效率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环境变量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减少废气排放;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后第三阶段DEA综合效率低于第一阶段,差异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通过系统聚类法将华东地区各省按其治理效率高低进行了四类排序,发现华东地区各省份间治理效率差异较大,江浙沪地区实现治理相对有效而其余地区均是治理无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永丽  
文章侧重于从生态文明的视角,运用DEA模型对2010—2014年中国30省的生态城镇化的效率水平和各种要素的集约化程度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效率指数对研究期间内各地区城镇化效率的发展模式进行动态评价。通过静、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中国各省生态城镇化效率状况,试图找出影响生态城镇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改进和提升生态城镇化效率、促进其集约化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博  乔忠  
文章通过论述华东地区小城镇劳务服务业的整体状况,从劳务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方式、劳务中介机构的服务流程、劳务中介机构信息化以及劳务中介机构的运行效果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城镇劳务中介机构的服务模式,并给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文  
城镇化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空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挥聚集效应,卸载生态脆弱区剩余农业人口等,可以产生生态增殖效应,但不合理的城镇化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胁迫效应。必须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耦合,实现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春恋  陈秋华  陈黄亦锌  林嫩妹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从时序范围看,2011—2016年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的均值为1. 006,但从2015年起进入下滑态势,说明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率已经达到有效水平,但在扩大森林公园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空间差异角度看,只有浙江与安徽两省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分别为0. 851和0. 871),其余各省(市)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说明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制约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加大技术投入,促成交流合作机制,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等,对提高区域森林公园生态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龙  宋鹏鹏  王敏敏  
通过运用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东部地区10省市2005-2012年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城镇化的生态效率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城镇化进程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整体良好,呈现9.7%的增长,个别省市之间差距较大,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环境治理对于生态效率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良纲  梁永超  马同生  谭正喜  
土壤资源评价首先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本文着重阐述了华东地区水稻土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原则、数据输入方式及其数据库的管理等,为有效地利用华东地区水稻土调查资料和开展系统的资源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数据库结构合理,参数齐全,操作简便,应用灵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  
研究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和RS技术,以苏南地区常熟市辛庄镇为例,从景观类型、建设密度、生态价值、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等5个方面建立城镇扩展的阻力因子评价体系,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研究区城镇空间扩展过程需要克服的综合累积阻力,在此基础上基于阻力阈值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等级,最终形成辛庄镇城镇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而确定了辛庄未来空间增长的合理规模与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区未来的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兴杰  
为促进人口城镇化和跟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优化我国城镇化政策,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土地城镇化相对于人口城镇化的效率。结果表明:2006~2012年,全国平均土地城镇化效率为0.851;全国人口城镇化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全国城区总人口应增加14.9%,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才能达到最高。西部地区平均土地城镇化效率最高,东北第二,中部第三,东部最低。如果土地城镇化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全国可以节约19.217%的居住用地、19.510%的公共设施用地、21.733%的工业用地、24.490%的物流仓储用地、17.097%的道路交通用地、22.083%的市政公用用地和21.933%的绿地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建军  
本文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研究分析二者共生演进模式以促进二者协调发展。首先利用PSIR模型分别构建各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并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然后考虑环境容量限制,构建Logistic模型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并据此研判其共生演进模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省份的城镇化压力子系统得分在提高,生态环境影响子系统得分增减不一,绝大多数省份的环境容量在增大;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以寄生共生演进模式为主,共生演进模式不甚理想;安徽、福建等以寄生共生模式为主,江苏、贵州等以互惠共生模式为主,重庆、北京分别以偏利共生模式和反向偏利共生模式为主,广东、陕西和青海则是偏利共生模式和反向偏利共生模式交替出现,其余省份的共生演进模式较为分散。根据各省不同的共生演进模式,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