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4)
- 2023(13454)
- 2022(11733)
- 2021(10805)
- 2020(9008)
- 2019(20404)
- 2018(20296)
- 2017(39048)
- 2016(21108)
- 2015(23611)
- 2014(23549)
- 2013(23554)
- 2012(21668)
- 2011(19735)
- 2010(19891)
- 2009(18134)
- 2008(17295)
- 2007(15109)
- 2006(13470)
- 2005(11804)
- 学科
- 济(105875)
- 经济(105787)
- 管理(57083)
- 业(51487)
- 企(41712)
- 企业(41712)
- 方法(41378)
- 数学(35472)
- 数学方法(35133)
- 地方(26754)
- 学(23165)
- 农(23130)
- 中国(23010)
- 业经(20811)
- 财(18751)
- 农业(16336)
- 地方经济(16193)
- 环境(15564)
- 和(14739)
- 理论(14642)
- 贸(14093)
- 贸易(14085)
- 制(14079)
- 易(13489)
- 融(12268)
- 金融(12265)
- 划(12062)
- 技术(12007)
- 发(11683)
- 银(11634)
- 机构
- 大学(307860)
- 学院(307244)
- 济(127131)
- 经济(124443)
- 管理(120716)
- 研究(108535)
- 理学(104736)
- 理学院(103424)
- 管理学(101668)
- 管理学院(101109)
- 中国(78146)
- 科学(69164)
- 京(65779)
- 所(55048)
- 财(54336)
- 研究所(50615)
- 中心(47824)
- 农(47254)
- 业大(44814)
- 财经(44361)
- 江(44115)
- 范(43119)
- 师范(42746)
- 北京(41846)
- 经(40175)
- 院(39603)
- 经济学(38485)
- 农业(36844)
- 州(36104)
- 师范大学(35000)
- 基金
- 项目(213590)
- 科学(168084)
- 基金(155248)
- 研究(154469)
- 家(136003)
- 国家(134952)
- 科学基金(115347)
- 社会(97930)
- 社会科(92751)
- 社会科学(92726)
- 基金项目(83614)
- 省(82867)
- 自然(75346)
- 自然科(73501)
- 自然科学(73488)
- 自然科学基金(72159)
- 划(70127)
- 教育(69223)
- 资助(63487)
- 编号(62229)
- 成果(49537)
- 重点(48137)
- 发(47419)
- 部(46275)
- 创(43401)
- 课题(42759)
- 科研(40795)
- 创新(40539)
- 国家社会(40241)
- 教育部(39323)
- 期刊
- 济(144136)
- 经济(144136)
- 研究(91502)
- 中国(52089)
- 学报(48389)
- 科学(46778)
- 管理(43171)
- 农(42199)
- 财(37925)
- 大学(35889)
- 学学(34051)
- 教育(29823)
- 农业(29715)
- 技术(25583)
- 经济研究(23226)
- 融(22429)
- 金融(22429)
- 业经(21919)
- 财经(21350)
- 问题(18381)
- 经(18289)
- 资源(16237)
- 技术经济(15845)
- 图书(15047)
- 业(14718)
- 科技(14631)
- 理论(14522)
- 现代(13657)
- 商业(13470)
- 实践(13108)
共检索到444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君丽 陈恩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基础。文章以华东地区7省(市)国内旅游收入等为分析对象,采用标准差、泰尔指数等定量评价华东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及特征。结果显示:区域内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正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省际泰尔指数大于地带内和地带间泰尔指数,地带内泰尔指数是省际泰尔指数变化的主因;沿海南部地带间差异最为显著,超过沿海北部和内陆;江苏、上海、山东和福建在旅游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在分析产生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内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华东地区 旅游经济 差异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李小虎
以地带、市级、县级三个尺度地域为分析的基本空间单元,基于云南省1985—2012年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近3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锡尔系数的分解,探讨了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域构成。结果发现:1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呈现倒"U"型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经历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区域之间发展差异波动较大;2一阶段锡尔系数分解显示:滇中地区锡尔系数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滇中内部之间经济发展二元结构突出,是全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3二阶段锡尔系数分解表明:不同尺度地域单元下,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市内差异大于地市间差异、地市间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规律,地市内和地市间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现波浪式变化,波动较地带间大,地市内的差异主导着全省区域经济差异走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时空演变 差异构成 云南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应波; 熊宏涛; 张中旺; 易文芳;
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Theil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3种测度方法,分析了2003年~2012年10年间广东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特征.结果表明:(1)2003年~2012年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市际差异Tp、地带间差异Tbr、地带内差异Twr整体趋势是逐年下降,2012年地带内Twr略有上升,且地带间差异始终大于地带内差异;(2)地带间差异Tbr对总体差异Tp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3)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在不同城市中的吻合程度不同.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差异; 广东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李达 石岩璞 郭明第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各单元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熵权法连续测算了京津冀13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发展实力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将指数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相结合,全面探究了京津冀13个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过10几年的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基本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李达 石岩璞 郭明第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各单元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熵权法连续测算了京津冀13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发展实力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将指数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相结合,全面探究了京津冀13个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过10几年的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基本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促进京津冀区域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英 谷国锋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ESDA等方法对2007—2015年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略有缩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2)县域经济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两极分化明显。高水平县域零散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东南部和辽中南地区,呈现"T"型空间分布格局,且格局相对稳定;低水平县域在黑龙江中部地区和内蒙古兴安盟地区连片分布,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3)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劳动力投入对县域经济差异具有负面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张洪香
文章选取山东17个地市2005-2014年国内旅游平均消费水平,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等方法,对山东省旅游消费水平时序差异和位序变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消费差异化明显,沿海地区旅游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区,各城市旅游消费处于不均衡状态。为进一步分析旅游消费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借助空间关联指数,利用Arc GIS10.0空间统计模块以及冷热点分析工具对山东省旅游消费冷热点变化区域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东省旅游消费呈现明显的集聚特点和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地市及沿海地区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山东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张洪香
文章选取山东17个地市2005-2014年国内旅游平均消费水平,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等方法,对山东省旅游消费水平时序差异和位序变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消费差异化明显,沿海地区旅游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区,各城市旅游消费处于不均衡状态。为进一步分析旅游消费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借助空间关联指数,利用Arc GIS10.0空间统计模块以及冷热点分析工具对山东省旅游消费冷热点变化区域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东省旅游消费呈现明显的集聚特点和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地市及沿海地区旅游消费水平较高,而中西部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且这种格局在近10年保持着演化的稳定性。最后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等方面分析影响山东省国内旅游消费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山东省旅游消费增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山东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张洪香
文章选取山东17个地市2005-2014年国内旅游平均消费水平,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等方法,对山东省旅游消费水平时序差异和位序变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旅游消费差异化明显,沿海地区旅游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内陆地区,各城市旅游消费处于不均衡状态。为进一步分析旅游消费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借助空间关联指数,利用Arc GIS10.0空间统计模块以及冷热点分析工具对山东省旅游消费冷热点变化区域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东省旅游消费呈现明显的集聚特点和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地市及沿海地区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山东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成 肖雁 毕剑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西省2001—2011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缩小态势,旅游经济总体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中部地带内城市旅游差异显著,是地带内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地带内差异又是造成全省旅游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强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关键词:
地市旅游经济 空间极化 时空演变 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维 陈云 王晓伟 文春生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区域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冷热点分析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进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先增大后缩小;社会建设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社会建设差距先缩小后增大;环境保护水平空间格局为上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区域环境保护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为下游地区高于中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先增大后缩小;区域发展水平高值区和热点区域集聚在下游地区,呈现向中游地区扩大之势;低值区和冷点区域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呈现向上游地区收缩趋势。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环境 发展差异 时空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