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3)
- 2023(11872)
- 2022(9864)
- 2021(8834)
- 2020(7142)
- 2019(15874)
- 2018(15630)
- 2017(28388)
- 2016(15872)
- 2015(17327)
- 2014(17199)
- 2013(16606)
- 2012(15690)
- 2011(14251)
- 2010(14209)
- 2009(12992)
- 2008(12595)
- 2007(11301)
- 2006(10079)
- 2005(9203)
- 学科
- 济(64190)
- 经济(64112)
- 管理(40823)
- 业(40100)
- 企(29417)
- 企业(29417)
- 中国(22205)
- 农(20913)
- 地方(20333)
- 方法(19858)
- 数学(16972)
- 数学方法(16828)
- 业经(15900)
- 学(15624)
- 农业(14404)
- 财(14121)
- 制(13295)
- 贸(12931)
- 贸易(12919)
- 银(12657)
- 银行(12603)
- 易(12463)
- 融(12417)
- 金融(12410)
- 行(12240)
- 环境(11377)
- 发(11257)
- 地方经济(11191)
- 技术(10959)
- 体(9988)
- 机构
- 学院(222607)
- 大学(219202)
- 济(88167)
- 经济(86279)
- 研究(85576)
- 管理(78277)
- 理学(66562)
- 理学院(65685)
- 管理学(64427)
- 管理学院(64037)
- 中国(63834)
- 科学(56212)
- 农(51876)
- 京(48213)
- 所(45767)
- 研究所(41883)
- 农业(41088)
- 业大(39865)
- 财(39387)
- 中心(38247)
- 江(35414)
- 院(31138)
- 北京(30429)
- 财经(30429)
- 范(30317)
- 师范(29785)
- 省(29570)
- 州(28227)
- 经(27605)
- 技术(27216)
- 基金
- 项目(151711)
- 科学(117118)
- 基金(106909)
- 研究(105867)
- 家(97072)
- 国家(96197)
- 科学基金(79713)
- 社会(66319)
- 社会科(62731)
- 社会科学(62717)
- 省(62313)
- 基金项目(56747)
- 划(52453)
- 自然(52232)
- 自然科(51003)
- 自然科学(50983)
- 自然科学基金(50058)
- 教育(47480)
- 资助(42321)
- 编号(41934)
- 发(38796)
- 重点(35085)
- 成果(33409)
- 创(32184)
- 部(31454)
- 课题(30973)
- 计划(30440)
- 创新(30165)
- 发展(29977)
- 展(29510)
共检索到346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军 毛胜勇 张红霞 朱伟云
利用来自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 ,以 0 .7g草粉和 0 .3g精料 (由 70 %玉米 +30 %豆粕组成 )为底物 ,在体外厌氧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 (10mg/L、5 0mg/L、10 0mg/L、2 0 0mg/L和 5 0 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 5 0mg/L时 ,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 5 .7% (P
关键词:
半胱胺 瘤胃微生物 体外发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张耿 朱伟云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4、7和10 mmol.L-1)延胡索酸二钠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高精料(玉米粉、豆粕粉及羊草粉,质量比为5∶2∶3)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延胡索酸二钠可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P
关键词:
延胡索酸二钠 瘤胃微生物 乳酸 体外发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吕木 胡良卫 刁欢 凌俊
为了测定体外培养条件下瘤胃微生物的赖氨酸消化率及赖氨酸降解过程中谷氨酸脱氢酶(G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尿素氮(UN)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经瘤胃瘘管取成年山羊瘤胃液混匀后分装至12个血清瓶中,每瓶40 mL,同时每瓶加入淀粉20 mg;血清瓶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一组每瓶再注入8 mL0.25 mmol/L的L-赖氨酸作为赖氨酸组,另一组每瓶再注入等体积的去离子水作为对照,一并放入39℃培养箱培养16 h,并于培养的0,8和16 h取培养液测定GDH、γ-GT、GOT、GPT、UN和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赖氨酸时,培养液中UN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德泳 朱伟云 毛胜勇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陈旭伟 王梦芝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
关键词:
茶皂素 丝兰皂苷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杭书 张永根 孟庆翔 Dirk E A 刘庆平
选用普通尿素、包被尿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氮源,以蒸汽压片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等氮日粮,利用人工瘤胃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包被尿素在基于蒸汽压片玉米日粮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消化率最高,普通尿素组最低(P=0.02),包被尿素组居中。普通尿素组的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最高(1.99 mg/dL),相比之下,包被尿素组的NH3-N质量浓度降低了30.2%(1.39 mg/dL),但仍然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组(1.04 mg/dL,P
关键词:
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蛋白 连续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代俊芳 孟庆翔 周振明 崔振亮 任丽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明日粮硝态氮含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配合硝态氮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24%和30%的处理日粮,进行双外流连续培养体外发酵,试验期144h。【结果】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值、总挥发酸浓度(P>0.05);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丙酸摩尔比例上升(Q,P<0.01),乙酸摩尔比例(Q,P<0.01)和NH3-N浓度(L,P<0.01)下降,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Q,P<0.01)和微生物合成效率(MOEEF)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Q,P<0.01)。【结论】硝态氮能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随日粮硝态氮添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智 朱伟云
体外法研究了底物精粗比(m(干草)∶m(精料))分别为10∶0、7∶3、5∶5、3∶7时,向发酵液中添加大蒜油(0、30、300和3 000 mg.L-1)对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24 h的影响。结果显示:24 h产气量随着大蒜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30 mg.L-1和300 mg.L-1大蒜油降低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增加丙酸和丁酸比例(P
关键词:
大蒜油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喜 曹雨涵 吕东海 高健 郭孟娇 孙展英 孙晓妮 成艳芬 刘锁珠 刘艳丰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植物甾醇的组成和剂量在体外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组分(菜油甾醇、菜籽甾醇、谷甾醇和β -谷甾醇,编号为:A-D)和添加剂量(即0、0.03、0.10、0.20 μg·mL~(-1))的植物甾醇,添加到含60 mL瘤胃培养基和0.60 g全混合日粮的血清瓶中。血清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39 ℃培养24 h,培养过程中动态测定血清瓶中的总气体和甲烷产量,在发酵结束时分别收集剩余培养基和发酵底物,分析底物消失率和微生物代谢参数,包括乳酸、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结果)结果表明,在0.20 μg·mL~(-1)条件下的植物甾醇β-谷甾醇的产气量高于其它处理(P < 0.05),并且增加植物甾醇的剂量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 < 0.01),尤其提高了乙酸的摩尔比,其中β-谷甾醇的效果最好。针对各处理中植物甾醇组分及比例不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甾醇产品中的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而菜籽甾醇和豆甾醇对微生物活动有抑制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添加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可促进体外瘤胃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本试验中β-谷甾醇在0.20 μg·mL~(-1)时效果最好,且在本试验所用到的植物甾醇组分中,菜油甾醇和β -谷甾醇对瘤胃微生物体外活动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茂基 卢德勋 王洪荣 王岗 赵秀英 张海鹰 郭文华
在体外分别研究了 36 ,72 ,14 4 ,2 16 ,32 4 ,4 5 0mg·L-16个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3种来源肽处理的培养液中肽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 (P
关键词:
肽 氨基酸 瘤胃微生物 降解速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
关键词:
青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氮素循环 山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芝 王洪荣 曹恒春 李国祥 张洁
【目的】研究特定氨基酸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条件下如何影响瘤胃微生物群系特征及其发酵。【方法】研究中以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底物去除技术,底物设计分别为:全量必需氨基酸组(TEAA),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支链氨基酸(BCAA)的缺省组。【结果】底物对培养液pH均值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各组pH值随时间的变化模式有所不同;培养液氨氮浓度较高,在10.99~30.51mg/100ml范围变动,各组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式也有明显的不同;特定氨基酸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限制程度不同,以BCAA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的限制最大,相对于全量组混合微生物蛋白下降了44.52%。研究还发现底物对微生物区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敏慧 黄小乘 田怡豪 孙占微 李成云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添加剂处理柞树叶青贮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为(443.3±26.7) kg、装有永久性瘤胃屡管的延边黄牛公牛为瘤胃液供体。将青贮的柞树叶按照添加发酵添加剂的不同分为糖蜜组(M)、乳酸菌组(LAB)、EM菌组(一种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EM)、石灰水组(LW)、乳酸菌+糖蜜组(LAB-M)以及EM菌+糖蜜组(EM-M),每组3个重复。体外发酵48 h后,计算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干物质降解率以及粗蛋白质的降解率,并提取瘤胃液中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青贮柞树叶试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EM组和EM-M组降解率增加最显著。LW组的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质降解率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余的5个组(P <0.05)。不同发酵添加剂的青贮柞树叶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菌群无显著影响(P> 0.05)。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是反刍动物瘤胃内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在属水平上,不动杆菌属、普氏菌属、弓形杆菌属是主要微生物菌群。综上所述,不同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瘤胃降解环境,提高瘤胃降解率。其中,EM组和EM-M组效果较好,且各试验组对于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整体区系构成、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的丰度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常新耀 李军民
选择体重40 kg左右小尾寒羊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半胱胺的添加量分别为:1组1 g/头.d、2组2 g/头.d、3组3 g/头.d、对照组0 g/头.d,结果表明:①半胱胺能够激发瘤胃原虫的生长率和增长数量。②试验羊采食正常,各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3组的日增重达到0.234 kg,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3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试验3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
关键词:
小尾寒羊 半胱胺 瘤胃原虫 养分消化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