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2)
- 2023(11258)
- 2022(9928)
- 2021(9357)
- 2020(7814)
- 2019(18010)
- 2018(18194)
- 2017(34729)
- 2016(19232)
- 2015(21631)
- 2014(21873)
- 2013(21195)
- 2012(19427)
- 2011(17433)
- 2010(17264)
- 2009(15631)
- 2008(14946)
- 2007(12869)
- 2006(11251)
- 2005(9583)
- 学科
- 济(70968)
- 经济(70882)
- 管理(52756)
- 业(48382)
- 企(40127)
- 企业(40127)
- 方法(32596)
- 数学(27930)
- 数学方法(27600)
- 农(19870)
- 学(19098)
- 中国(18460)
- 财(17508)
- 地方(15908)
- 业经(15626)
- 制(13886)
- 理论(13408)
- 农业(13121)
- 和(12155)
- 环境(11716)
- 贸(11474)
- 贸易(11470)
- 技术(11262)
- 易(11094)
- 教育(10987)
- 务(10985)
- 财务(10914)
- 财务管理(10895)
- 银(10669)
- 银行(10627)
- 机构
- 大学(265258)
- 学院(264423)
- 管理(105906)
- 济(96910)
- 经济(94525)
- 理学(91802)
- 理学院(90742)
- 研究(89694)
- 管理学(89087)
- 管理学院(88621)
- 中国(64961)
- 科学(59289)
- 京(57708)
- 农(46775)
- 所(45610)
- 财(43868)
- 业大(43777)
- 研究所(42088)
- 中心(40265)
- 江(37930)
- 农业(36800)
- 北京(36547)
- 范(36271)
- 师范(35876)
- 财经(35273)
- 院(33266)
- 经(32051)
- 州(31328)
- 技术(29757)
- 师范大学(28923)
- 基金
- 项目(189064)
- 科学(147242)
- 研究(137119)
- 基金(135100)
- 家(118984)
- 国家(118002)
- 科学基金(100344)
- 社会(82724)
- 社会科(78158)
- 社会科学(78136)
- 省(74881)
- 基金项目(72827)
- 自然(67281)
- 自然科(65653)
- 自然科学(65639)
- 自然科学基金(64399)
- 划(63340)
- 教育(62546)
- 编号(57034)
- 资助(55135)
- 成果(45909)
- 重点(42310)
- 部(40652)
- 发(39888)
- 课题(39416)
- 创(38909)
- 科研(36297)
- 创新(36255)
- 计划(35116)
- 大学(34615)
共检索到378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少先 王贤 郜长明 张克斌 寇焕更
本文以林草间作形式为主,研究其林内光照、土壤水分变化、林草间作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林草间作综合经济效益。认为林草间作是半湿润沿河沙地立体林业一种较好的配置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草肥林,以草改土、以草固土、综合利用,不仅综合效益高同时牧草抑制了杂草滋生,有利于林木保护。
关键词:
立体林业 林草间作 配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军涛,李哲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区划所采用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不同, 对它们之间的划分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争议。本文对我国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进行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划分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在指标的选取上应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试图为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半湿润 半干旱 指标 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万素梅 贾志宽 王勇 韩清芳
为掌握苜蓿连续种植多年土壤干层的形成规律及氮素的消耗规律,促进黄土高原地区苜蓿草地合理施肥及草田轮作,论文系统研究了3年、4年、6年、12年、14年、18年及26年生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及氮素的消耗。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层可分为轻度干层(9~11%)、中度干层(7~9%)、重度干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月 康嘉奇 谢怀南 戈晓宇
【目的】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方法】根据场地径流量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基于2014-2021年逐日实测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预测降雨数据,利用容积法测算年收集径流量,对比绿地完全用自来水灌溉成本和用收集径流与自来水共同灌溉成本,得到节约成本,并对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出建设效益。【结果】基于2014-2021年的实际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的预测降雨数据与建设成本测算,在汇水面积为155.37 hm~2、灌溉面积为151.410 hm~2时,以解决径流为目的,从长期效益出发,调蓄池规模最佳选择方案为3 000 m~3,年平均节约灌溉费用101 114.15元,年平均效益65 424.15元。【结论】半湿润地区径流收集灌溉利用具有一定效益,基于某个时间段内植物的灌溉需求量作为径流收集的标准,可明显减少建设成本,增加径流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德鹏 刘永兵 臧润国 王贤
选取北京市永定河沙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荒草地、河滩地)作为试验地,对不同下垫面的起沙风速、下垫粗糙度、输沙量、风沙流结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风蚀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类型起沙风速及粗糙度大小顺序为:林地>荒草地>耕地>稀疏荒草地>河滩地;2)不同下垫面在相同风速时的输沙量明显不同,近地面0~20cm随高度增加输沙率逐渐减少,不同下垫面的风沙流结构垂直分布明显不同;3)河滩地和稀疏荒草地的机械组成主要以细沙为主;耕地、林地、荒草地主要由细沙、极细沙以及粉沙组成。4)不同利用类型在相同时间内风蚀量与风积量不同;5)建议对区域风沙治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提高未利用地的植被...
关键词:
永定河沙地 土地利用 风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新宇 李军 王学春 任晶晶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发生规律与草粮轮作对干燥化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恢复效应。【方法】在甘肃镇原试验站实地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与不同类型草粮轮作粮田深层土壤湿度,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分布特征与草粮轮作对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结果】15—28年生苜蓿草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平均值为10.20%,土壤干燥化速率为34.2mm·a-1,土壤干层最大分布深度超过了1400cm;苜蓿草地翻耕并轮作3—25年粮食作物后土壤干层湿度能够逐步恢复,土壤干层恢复厚度为583cm,土壤湿度恢复速率为77.3mm·a-1,土壤湿度恢复度达到83.3%。通过草粮轮作方式使15年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钧 Inman-Bamber N G 陆鑫 Jackson P A 王靖 刘家勇 范源洪
【目的】本研究对APSIM-Sugar模型在云南半湿润半干旱蔗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方法】从研究地区2个代表站点甘蔗大田试验获取调参验证数据集,基于标准品种Q117模型参数,采用试错法对8个关键品种参数进行优化和模拟精度评价。【结果】确定了Q208和ROC22两个甘蔗新品种的模型参数优化值,评估了模型在云南蔗区的产量糖分模拟误差范围。结果显示蔗糖产量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显著相关,绝对误差小于2 t/hm~2,斜率在0. 8~1. 26,R~2大于0. 8。【结论】经过校验的APSIM-Sugar模型能较好模拟云南半湿润半干旱蔗区甘蔗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响应环境变化造成的产量和糖分差异,但是在多年宿根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模拟精度仍有待提高。模型品种参数和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是造成模型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刘卓玛姐 段而军 冯顺煜
【目的】了解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群落的现状,为该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延安)的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小叶杨、白桦、油松、油松+小叶杨、油松+白桦林地林下植物生活型谱均以高位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白榆、刺槐、沙棘、茶条槭和侧柏林地则以非高位芽植物为主。(2)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刺槐林(22.22%~22.65%)>油松+小叶杨林、白桦林、白榆林(9.78%~14.11%)>侧柏林、沙棘林、茶条槭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德鹏 刘永兵 徐伟 臧润国
通过对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三种人工植被 (梨园、林带、片林 )不同部位的风速、积沙量及其积沙形态特征进行观测与分析 ,比较了不同人工植被防风效益与阻沙效益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在迎风面 1~ 1 0H范围内片林的防风效能最大 ,为 2 2 % ;在林内距迎风面 1~ 7H范围内梨园防风效能最大 ,为 6 8.8% ;在背风面 1~ 2 0H范围内林带防风效能最大 ,为 32 % .植被阻沙量大小次序为 :梨园 >片林 >林带 .在植被的作用下 ,积沙形态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
关键词:
人工植被 防风效益 阻沙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恒卿 黄强 魏群
【目的】探求涌泉根灌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特性,为涌泉根灌理论研究及技术要素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在20L的灌水量和160~300min的灌水历时条件下,以滴头流量(4,6,8L/h)、滴头间距(30,50cm)为变量,通过变化其中的一个量进行双点源交汇入渗条件下的涌泉根灌试验,测定并分析湿润体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湿润锋运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涌泉根灌双点源交汇入渗不同布置方式对水平、垂直剖面湿润锋运移及水分分布有一定影响,不同流量(4,6,8L/h)入渗结束后24h,水平和垂直方向湿润锋分别相差1.5,4.0cm;4.2,2.8cm和6.7,6.8cm。不同滴头间距(30,50cm)入渗...
关键词:
涌泉根灌 湿润锋运移 湿润体 土壤含水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思 孙海燕 谢云 郑旭荣
滴头流量的变化对湿润体的大小和形状影响很大 ,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产量。但工程设计中滴头流量的选择缺少科学依据 ,使得设计湿润深度和湿润比不能同时保证。本研究通过对重壤土、中壤土、砂壤土进行不同流量的滴水试验发现 :滴头流量对湿润锋水平运移的影响比对垂直运移的影响大 ;滴灌设计中 ,设计湿润比或湿润宽度是选择滴头流量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滴灌设计 湿润体 滴头流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斌
本文以永定河沿岸沙地改造利用为例,从永定河沿岸沙地自然条件及改造利用可能性分析入手,进而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其改造利用方向,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利用途径,可供生产中采用。
关键词:
永定河 沿河沙地 改造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商彦蕊 黄定华 杨敬坡
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存在是干旱成灾的主要原因。文章明晰了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导致和影响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脆弱性诊断思路,建立了以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为基础的旱灾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型,并以河北省邢台县为例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降水波动是干旱致灾的自然压力;而人口食物需求导致的土地利用强度过高,农业需水总量持续严重超过水资源承载力是干旱致灾的根源,人均耕地资源限制、收入水平低和应对能力差强化了旱灾脆弱性,加剧了旱灾风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斌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永定河沙地农林生态系统技术开发及其推广项目几年来所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①主要推广及研究内容(包括永定河沿岸沙荒地综合开发利用配套技术,低产果园改造技术,沙地农林生态系统建立及立体林业,沙地大农业综合开发,沙地多种经营,优质苗木大规模快速繁育技术,节水农业在沙地开发中的应用,PP333对密植桃树早实丰产作用的研究,发枝素对国光苹果萌芽发枝效果的研究,河北省固安县梨黑星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抑枝素对缓和果树极性效益的研究,稀土多元复合液肥对沙地苹果增产效益的研究);②具体工作方法;③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文中所述内容可供同类型地区沙地综合开发借鉴。
关键词:
永定河 沙地 农林生态系统 推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琳 吉春容 李世清 李生秀
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及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群体特征的动态变化,旨在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合理施肥与栽培奠定基础。在黄土高原南部年降水量632 mm左右的半湿润区,以小偃22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施氮水平(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纯氮120 kg)及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栽培)对小麦群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栽培模式主要通过影响群体分蘖、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而影响小麦群体结构。施氮能够明显增加小麦群体的分蘖数,而垄播覆膜栽培模式有利于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数。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叶面积指数(LAI)先增后减;施氮处理LAI比不施氮处理显著增加20%(P<0.01);垄播覆膜栽培模...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 栽培模式 群体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