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5)
2023(11197)
2022(9725)
2021(9284)
2020(8083)
2019(18740)
2018(18461)
2017(35851)
2016(19600)
2015(22376)
2014(22412)
2013(21967)
2012(20254)
2011(18177)
2010(18138)
2009(16670)
2008(16711)
2007(14777)
2006(12488)
2005(10940)
作者
(55996)
(47061)
(47051)
(44628)
(30071)
(22754)
(21520)
(18426)
(17800)
(16724)
(16037)
(15919)
(14849)
(14742)
(14706)
(14651)
(14602)
(13951)
(13698)
(13567)
(11594)
(11590)
(11473)
(10907)
(10656)
(10589)
(10536)
(10262)
(9525)
(9443)
学科
(80438)
经济(80350)
管理(60869)
(59459)
(50643)
企业(50643)
方法(43185)
数学(38493)
数学方法(38010)
(25634)
(21231)
(18374)
财务(18324)
财务管理(18283)
中国(18271)
企业财务(17496)
业经(16376)
(16367)
(15099)
(14373)
贸易(14370)
(13953)
农业(13851)
地方(13668)
(12220)
理论(12152)
技术(11403)
环境(11400)
(11357)
银行(11319)
机构
大学(284595)
学院(282568)
(113904)
管理(112500)
经济(111670)
理学(98359)
理学院(97302)
管理学(95531)
管理学院(94990)
研究(89343)
中国(67104)
(58342)
科学(55509)
(53485)
(47193)
(44731)
财经(43576)
业大(42992)
中心(42461)
(41097)
研究所(40921)
(39679)
农业(37350)
(35995)
师范(35600)
北京(35596)
经济学(35280)
财经大学(32735)
(32306)
经济学院(32144)
基金
项目(193568)
科学(153112)
基金(142861)
研究(138254)
(124728)
国家(123718)
科学基金(106758)
社会(88245)
社会科(83608)
社会科学(83582)
基金项目(76145)
(74910)
自然(70926)
自然科(69319)
自然科学(69293)
自然科学基金(68078)
教育(65041)
(63831)
资助(58657)
编号(55294)
成果(44864)
(44076)
重点(43801)
(40179)
(40087)
科研(38260)
教育部(37993)
创新(37644)
课题(37466)
人文(36624)
期刊
(116466)
经济(116466)
研究(74799)
中国(46898)
学报(45841)
(44804)
科学(41868)
(41476)
管理(39138)
大学(34951)
学学(33184)
农业(28086)
教育(25191)
技术(24410)
(22730)
金融(22730)
财经(21668)
业经(18746)
(18459)
经济研究(18263)
问题(16037)
(15223)
(14945)
财会(14169)
统计(14014)
技术经济(13835)
理论(13214)
(12670)
(12500)
商业(12251)
共检索到394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黄宗智的"集权的简约治理"高度概括了中华帝国晚期以来的行政和治理实践的本质特征,即实行一种"简约治理",进而高度肯定这种半正式治理在乡村社会的有效性。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持续性治理危机的出现,并没有佐证这样的一种判断。相反,简约的半正式治理引发了乡村社会的一系列危机。通过对村庄内部纠纷调节及拆迁公司进村的半正式治理实践的深度分析,发现这种治理实践引发了村庄结构的混乱、村庄秩序的灰色化及村庄治理的内卷化等问题。半正式治理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半正式治理的结果也呈现出差异。因此,国家基层的常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安军  吴华  郑荣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重点建设项目增多,地方征地拆迁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热点、难点。从2010年开始,泸州市江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健宇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纠纷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社会矛盾。从我国政治、文化传统来看,行政调解作为环境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有着接受度高、程序简化、专业优势强等优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立法使之制度化、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加强人员配置、完善调解程序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鲜活的社会科学,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基本特性,为我们昭示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固有规律与变化趋势。从狭义的角度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差别,它与生俱来就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除了作为一小部分人"休身养性"的"艺术品"之外,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担负着"经世致用"的使命。经济学的细分和日益规范化表明,经济学有没有充实完善的方法论,不仅是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它能否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再也不可能回到古典的老路上去了,它的进步是一种方法论的进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本文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将网络效应和企业平台战略融入其中,对已有理论做了拓展。研究发现,当产品的网络效应可以通过企业平台内部化,即平台战略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时,产品的网络效应越大,企业的产品定位就将越会偏离最大差异化原则。这时,企业之间的寡头竞争非但不能实现寡头利润,而且网络效应即市场效应越大,价格竞争就越激烈,产品的价格甚至可以为负,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便成为了产业发展新常态。互联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挺  饶富液  
由于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产能过剩的警钟已经敲响,产业链整合成为多晶硅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09-2010年两次并购事件为例,研究保利协鑫并购产生的财富效应,在总结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出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并购实现规模化的经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秋菊  
关于征地拆迁,法律关系主体是作为征地拆迁方的国家和作为被征地拆迁方的土地相关权利人,二者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征地拆迁中常涉及三类主体:农户、开发商和政府,由于开发商介入征地,征地拆迁中的补偿标准逐渐由政府规定标准转变为农户与开发商的协商标准。通过对开发商介入的征地拆迁模式的发生机制和实践后果展开分析,发现该模式训练了农民的谈判能力,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正在成为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者,而调整措施的缺失将会导致这部分群体转化为土地食利者阶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武  
行政诉讼调解虽然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禁止,但却在实践中大量隐性存在,应当予以正视。本文以涉农纠纷解决机制为视角,探讨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正当性及对行政诉讼调解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形成正确认识,为完善我国涉农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选择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刚  王芳  
本文通过对—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例的调查分析以及一些乡村调研的经历,认为乡村公共权力缺失是当下农地纠纷频发的基础性宏观体制根源。因此,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应该把出发点放在重构乡村公共权力与权威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不断出现的农地纠纷,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民锦  
一、行政调解在化解政府采购纠纷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将行政调解引入政府采购领域,有助于完善政府采购矛盾解决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主持的,以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以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为主要对象,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矛盾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化的要求,但现有的政府采购矛盾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寅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公民环境意识与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民事纠纷也不断增加。人们在进行诉讼的同时,特别关注行政调解的作用。但由于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本身也存在着客观缺陷,从而阻却着纠纷的顺利解决。因此,进一步探寻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机制法哲学根基,在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成为当前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话题。为此,本文从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必要性与可能性法哲学视角,进一步阐释了在处理环境纠纷过程中正视行政调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姜芳蕊  
目前,我国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程序之间没有直接的衔接关系,但就纠纷事实的认定上,可能存在间接矛盾,导致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制度成为"空调",不仅浪费行政资源、效力低下,也难以保障权利的实现,其优势丝毫得不到体现。对此,以司法确认机制作为化解专利纠纷行政调解现实困境的对策,从立法和制度设计上提出了重构方案,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以期对《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姚尚建   陶青青  
基于城市理论的乡村建设正在改变城市郊区的村庄面貌。在严格的耕地保护与城市扩张的一组张力中,一些地方形成了村庄对于中心城市的依附地位,从而形成“半乡村化”的治理结构。半乡村化治理结构瓦解了熟人社会秩序,这一治理结构承认中心城市对于乡村的资源供给是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而以城市“盆景”的空间造型扭曲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多维可能,并割断了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村人之间的治理联结。城市村庄的“盆景”化损害了乡村自身的特质,是城市公园在乡村的空间蔓延;村庄治理主体日益从城市任务下的基层承担者演化为城市“盆景”的营造者和展示者。“盆景”村庄的空心化趋向要求我们重新反思城乡功能分布的正当性,重新赋予城市村庄以产业与空间之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