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7)
- 2023(6945)
- 2022(5787)
- 2021(5139)
- 2020(4368)
- 2019(9514)
- 2018(9087)
- 2017(16715)
- 2016(9441)
- 2015(10087)
- 2014(9558)
- 2013(9433)
- 2012(8815)
- 2011(7856)
- 2010(7625)
- 2009(6959)
- 2008(6796)
- 2007(5923)
- 2006(5062)
- 2005(4423)
- 学科
- 济(34189)
- 经济(34139)
- 管理(26151)
- 业(25323)
- 企(19873)
- 企业(19873)
- 方法(16804)
- 数学(15012)
- 数学方法(14862)
- 学(10401)
- 财(10145)
- 农(9994)
- 中国(8751)
- 贸(8573)
- 贸易(8572)
- 易(8378)
- 业经(7783)
- 农业(7024)
- 务(6405)
- 财务(6403)
- 财务管理(6391)
- 制(6187)
- 企业财务(6088)
- 环境(5859)
- 技术(5826)
- 地方(5245)
- 银(5156)
- 银行(5087)
- 划(5070)
- 融(5022)
- 机构
- 大学(136525)
- 学院(134384)
- 研究(52418)
- 济(52171)
- 经济(51229)
- 管理(47431)
- 理学(42281)
- 理学院(41717)
- 管理学(40625)
- 管理学院(40435)
- 农(39743)
- 科学(38514)
- 中国(36938)
- 农业(32322)
- 业大(30941)
- 所(29498)
- 京(29320)
- 研究所(27712)
- 中心(22793)
- 财(21823)
- 农业大学(21557)
- 江(19496)
- 院(19070)
- 省(18561)
- 室(18275)
- 财经(17947)
- 北京(17931)
- 业(17306)
- 科学院(17306)
- 实验(17083)
- 基金
- 项目(102299)
- 科学(78466)
- 基金(75818)
- 家(72418)
- 国家(71859)
- 研究(60927)
- 科学基金(59046)
- 自然(43261)
- 自然科(42303)
- 自然科学(42284)
- 自然科学基金(41594)
- 基金项目(40452)
- 省(40253)
- 社会(39070)
- 社会科(37060)
- 社会科学(37047)
- 划(35082)
- 资助(30720)
- 教育(26964)
- 计划(23994)
- 重点(23878)
- 科技(22147)
- 创(21486)
- 部(21334)
- 发(21327)
- 科研(21249)
- 编号(20534)
- 业(20228)
- 创新(20228)
- 农(18280)
共检索到18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超 贺帆 徐成龙 王涛 石盼盼 宫长荣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晾黄时间(48、60、72 h)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及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烘烤)相比,晾制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提前12 h达到第1次高峰,适当延长了淀粉酶的有效活性时间;与对照相比,烘烤前期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有所降低,在烘烤后期下降不明显,其中,晾黄60 h后烘烤烟叶的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淀粉降解量均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各种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顺禹 杨焕文 王怀珠 毛建书
为探索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类酶的活性动态,为科学烘烤提供理论依据,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及烘烤温湿度环境对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2次高峰,分别在烘烤的36 h和72 h,烘烤结束时活性较低;在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过程的推进,至24 h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8 h时出现低谷,随后又于72 h达第2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环境,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关键词:
烤烟 淀粉酶 淀粉磷酸化酶 温湿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行 王玉胜 邱妙文 付献忠 张延军 王晓剑 袁建鹏
采用小型密集电烤房,研究了烤前晾置时间(0、24、48、72 h)对粤北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淀粉和总糖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相比,烟叶淀粉含量随晾置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总糖则呈上升趋势;各晾置处理进入烘烤阶段后,中部烟叶的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速度加快,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呈减少趋势;初烤烟,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有随晾置时间延长分解增多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晾置时间超过48 h,总糖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高,上部烟叶晾置超过48 h,碳化物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综合上述结果,在粤北烟区气候条件下,中上部烟叶最好收获当天上烤,烤前晾置时间超过4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淑芳 陈建军 周冀衡
为探讨烟叶成熟期间淀粉合成机理,分析了4个不同留叶数处理(分别留叶16,18,20,22片)的烟叶成熟期间中、上部叶淀粉积累动态及淀粉酶(AM)、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留叶数与成熟期间上部叶的AM活性、淀粉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0.101,P=0.441>0.05,r=0.221,P=0.089>0.05),与上部叶的SS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0*,P=0.0200.05),与中部叶的SS活性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02<0.01),与中部叶的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朝鹏 高远 武圣江 许自成 宫长荣 张卫建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定色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按照低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烘烤工艺,对比研究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含量变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烘烤过程推进逐渐降低,慢速升温烘烤(T1)类胡萝卜素各组分(β-胡萝卜素、叶黄素、新黄质、紫黄质)降解量相对较大,比快速升温烘烤(T2)分别高10%、2%、32%和32%,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烘烤条件对酶活性影响显著,并且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涛 贺帆 田斌强 宋朝鹏 史龙飞 徐成龙 詹军 宫长荣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调控上部烟叶淀粉含量、提高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烘烤过程中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酶解力与颗粒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主要在变黄期,淀粉酶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鲜烟叶中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凹槽内陷和层状结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大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层状结构,长圆柱状淀粉颗粒大量减少;烘烤结束,烤后烟叶中几乎没有长圆柱状淀粉颗粒。鲜烟叶颗粒长轴平均粒径为3.21μm;烘烤过程中...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烘烤 淀粉 颗粒结构 酶解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卫普 赵铭钦 李元实 孙国伟 韩富根
以烤烟品种JY-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使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其中以注水处理最高;灌水处理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较对照不灌水处理有很大提高,其中也以注水处理最高;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叶中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各处理化学成分含量比值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烟草栽培中可以采取注水的灌溉方法,以提高烟叶的质量。
关键词:
烤烟 灌溉方法 质体色素 降解产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军 宋朝鹏 刘建军 刘冲 王涛 宫长荣
以四川会理、重庆武隆、湖北保康、河南汝阳、山东诸城5个烤烟产地的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中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占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烟叶中致香物质总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均随产地纬度的增高而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四川会理和重庆武隆的含量最高,以山东诸城的含量最低;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β–大马酮、植醇、β–紫罗兰酮含量在致香物质中所占比例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和在致香物质中所占比例与评吸指标呈正相关,但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B含量与评吸指标呈负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魏硕 刘相甫 汪代斌 徐宸 李常军 江厚龙 汪伯军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开片度上部烟叶的失水干燥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K326不同开片度(0.35,0.31和0.25)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析鲜烟叶的组织结构以及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形态的变化。【结果】(1)鲜烟叶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紧密度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海绵组织厚度、疏松度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鲜烟叶中叶片水分质量所占比例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主脉水分质量所占比例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2)烘烤
关键词:
烟草 上部叶 开片度 水分 形态收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红刚 董维杰 窦玉青 毛新新 张继旭 杨凯 张鑫 张忠锋
【目的】烤烟感官质量是衡量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淀粉是烟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幅较大的成分。本文研究了烤烟烟叶淀粉含量与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0份福建烟区云烟87(C3F等级)初烤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先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类,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研究烤烟烟叶淀粉含量与感官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淀粉主要影响刺激性与余味,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淀粉含量在4.65%以下时,对感官质量基本无影响;当淀粉含量在4.65%7.60%,随着淀粉含量的升高刺激性有增加趋势,余味变差;当淀
关键词:
烤烟 淀粉 感官质量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铭钦 王付锋 张志逢 李元实 孙国伟 周聪利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增施不同有机物质(芝麻、小磨油、豆糁、豆浆)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提高烟叶中新植二烯的含量,对烟叶品质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效应。不同处理相比,以增施芝麻处理最好,其次为增施发酵后的豆浆处理,增施豆糁和小磨油效果稍差。与对照相比,增施芝麻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低29.68%,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22.98%,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增加43.60%,新植二烯含量增加57.4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华杰 周冀衡 徐文军 许明忠 张一扬 李强 张浩然
采取上部6片烟叶一次采收调制技术,分析了成熟期间连续灌溉对云烟97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经连续灌溉后,上部烟叶开片度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更加显著;组织结构的疏松度得到改善,叶密度明显减小;4种成熟度的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总N和烟碱含量均低于同一成熟度自然排灌状态下的烟叶,K含量提高0.115%,烟碱含量降低0.104%,内在品质趋于协调;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性状得到提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邹凯 周清明 于庆涛 李海林 罗伟 戴勇强 雷天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运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邵阳烟区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摘除叶片数和时期对上部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下部叶片数量主要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开片度、叶片厚度、平衡含水率、叶质重;摘除下部叶片数和摘除时期以及摘除顶叶片数主要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和含梗率。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1片烟叶为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宏志 顾少龙 段卫东 王建安 钱华 刘清华 苏菲 刘国顺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质体色素 降解量 降解产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烘烤 装烟方式 品质 安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