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2)
2023(13794)
2022(12133)
2021(11495)
2020(9507)
2019(21999)
2018(21763)
2017(42903)
2016(23393)
2015(26254)
2014(26528)
2013(25926)
2012(23874)
2011(21578)
2010(21697)
2009(20235)
2008(19864)
2007(17713)
2006(15772)
2005(14238)
作者
(66813)
(55413)
(54960)
(52492)
(35591)
(26515)
(25052)
(21489)
(21081)
(20067)
(18904)
(18622)
(17706)
(17594)
(17321)
(17063)
(16475)
(16412)
(15950)
(15875)
(13741)
(13651)
(13301)
(12676)
(12353)
(12353)
(12318)
(12303)
(11239)
(10746)
学科
(89926)
经济(89794)
管理(74009)
(68320)
(57960)
企业(57960)
方法(39781)
数学(34269)
数学方法(33837)
(27296)
(25143)
中国(24046)
(22627)
业经(20885)
(18538)
地方(17221)
(17134)
贸易(17124)
(16964)
财务(16890)
财务管理(16856)
(16648)
(16198)
银行(16160)
企业财务(16015)
农业(15886)
(15445)
金融(15442)
(15412)
理论(15284)
机构
大学(334435)
学院(332683)
(135330)
管理(134326)
经济(132225)
理学(115436)
理学院(114220)
管理学(112455)
管理学院(111832)
研究(111090)
中国(84925)
(71109)
(67248)
科学(65425)
(55000)
财经(52452)
中心(50304)
(49653)
(49613)
研究所(49348)
(47562)
业大(46647)
北京(45335)
(42865)
师范(42532)
(40437)
经济学(40221)
(39825)
财经大学(38903)
农业(38512)
基金
项目(221197)
科学(174683)
研究(165980)
基金(160908)
(138241)
国家(137070)
科学基金(118612)
社会(103990)
社会科(98547)
社会科学(98523)
(85258)
基金项目(84960)
自然(76551)
教育(76134)
自然科(74726)
自然科学(74711)
自然科学基金(73363)
(71669)
编号(68658)
资助(66766)
成果(57075)
(49732)
重点(48807)
课题(47065)
(46343)
(45900)
(44271)
教育部(43164)
创新(42776)
项目编号(42675)
期刊
(153585)
经济(153585)
研究(104349)
中国(64524)
(51779)
管理(51002)
学报(48024)
(45448)
科学(45418)
教育(37636)
大学(37256)
学学(34921)
(34606)
金融(34606)
农业(31006)
技术(28239)
财经(26215)
业经(24842)
经济研究(23622)
(22269)
问题(19629)
理论(17882)
图书(16541)
实践(16299)
(16299)
技术经济(15791)
现代(15689)
(15407)
科技(15364)
(15031)
共检索到50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常青  魏志华  吴世农  
本文将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与股利分配水平相挂钩的政策法规界定为"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以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研究背景,首次考察了中国特殊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决定》颁布期间资本市场整体呈倒U型走势,显示投资者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呈现出"预期—失望"的反应过程。进一步细分上市公司类型研究发现,计划再融资、高成长低自由现金流、高竞争低自由现金流的上市公司市场反应显著较差,显示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需求或潜在的再融资需求的成长型以及竞争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半强制分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艳  黄珺  
半强制分红政策作为监管部门改善上市公司分红现状的重要举措,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其影响以及合理性展开,但并未达成共识,这对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决策造成很大困扰。本文系统回顾半强制分红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在进行评述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世农  宋明珍  
股利政策迄今为止仍是个"谜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波三折,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背景。文章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这一新视角,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2000年至2013年期间,整体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若考虑证监会在2006年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即2006年实行定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前实行定性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以2006年为界进行分组研究表明:2006年之前即定性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006年之后即定量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该决定将30%的现金分红比率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这种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颁布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低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但是却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高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总体来看,那些未来有融资压力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都被迫提高现金分红水平以满足再融资要求,那些本身没有强大再融资压力的企业却降低了现金分红水平。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现金分红与否不适合作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志雄  杨有红  
以2013年中组部颁布的18号文件为契机,检验党政干部背景的独立董事强制性离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党政干部独立董事强制性更换并没有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而同期因非常规原因离职的企业的市场价值则有较大幅度的减损。研究结果表明:年轻化、市场化、关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更加受到市场肯定,国有企业尤其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佟锦霞  
本文以2011-2015沪深股市非金融类公司作为样本,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从政策维度、时间维度和综合维度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给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高成长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高行业竞争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估计,通过模型的测度发现,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时,半强制分红政策在短期内降低了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价值,长期来看该政策对受其影响的上市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有限,并没有达到提高现金分红,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初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佟锦霞  
本文以2011-2015沪深股市非金融类公司作为样本,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的分析方法,从政策维度、时间维度和综合维度对半强制分红政策给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高成长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高行业竞争性且每股自由现金流低的上市公司的价值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本文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估计,通过模型的测度发现,在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时,半强制分红政策在短期内降低了有直接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价值,长期来看该政策对受其影响的上市公司价值和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有限,并没有达到提高现金分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泓  曾利飞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CAPM和三因子模型实证研究现金股利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研究表明:有现金股利的投资组合相比无现金股利投资组合显著承担更低的系统风险;股利收益率越高的投资组合显著承担越低的系统性风险;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越稳定,投资组合承担系统性风险会越低,但该结论仅对中低股利组合显著;而有现金股利的投资组合alpha收益随着股利收益率提高而上升,但零现金股利组合也有较高的alpha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茂良  李常青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独特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半强制分红政策及其各个阶段都显著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但相比而言,明确了最低分红"门槛"的2006年和2008年政策反而比2001年和2004年的引导性政策具有更弱的约束效应。(2)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监管压力推动非竞争性行业、高盈利的公司提高了派现水平,但其规定的再融资资格也迫使那些高成长、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不得不进行派现。(3)半强制分红政策难以约束"铁公鸡"公司派现,也没有降低"铁公鸡"公司占比。(4)2006年和2008年政策实施后,发放"门槛"股利和"微股利"的公司明显增加,原因在于偏低的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良  李常青  魏志华  
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再融资的分红要求从20%提高到30%。本文以此次政策公告为研究背景,考察市场流动性在投资者评价现金股利相关性时扮演的角色,并首次从市场流动性视角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投资者财富的两条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越差,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2)政策颁布后,股票的市场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3)市场流动性水平提升越多的股票,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茂良  李常青  魏志华  
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再融资的分红要求从20%提高到30%。本文以此次政策公告为研究背景,考察市场流动性在投资者评价现金股利相关性时扮演的角色,并首次从市场流动性视角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投资者财富的两条路径。实证结果表明:(1)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越差,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2)政策颁布后,股票的市场流动性水平明显提升;(3)市场流动性水平提升越多的股票,其在政策颁布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越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文亮  罗宏  曾永良  
本文基于半强制分红的制度背景,以200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效应与具体效应两个层面对董事会治理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治理效率高能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意愿和分红水平,但董事会治理对具体股利政策("门槛"股利、"激进"股利政策等)的影响却十分复杂。半强制分红政策监管较强阶段的分红意愿与分红水平反而较弱,同时强监管也弱化了董事会的治理作用,半强制分红政策陷入"强监管"带来"弱分红"与"弱治理"的"一强两弱"困局。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董事会治理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提升董事会的治理水平。同时本文发现了非直接管控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机理,对提升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宇  
本文选取2004-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检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当期效应显著,在政策颁布当年显著提高了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但起初实施的"一刀切"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存在"监管悖论",实施的差异化分红政策则有效的弥补了"一刀切"模式的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文娟  刘君言  陈潇潇  周智一  
本文针对实施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后,再融资上市公司与非再融资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证监会的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与再融资资格挂钩后,相比非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更具有操控现金流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再融资上市公司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时期集中在半强制分红措施颁布实施后,这种现金流操控现象最终可导致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强国令  
本文基于2008年证监会出台的将再融资资格与股利支付水平挂钩的半强制分红政策背景,对公司"边大比例分红、边再融资"的异常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股比例越高、经营绩效越低,大比例分红倾向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大比例分红降低了未来绩效,监管部门对大比例分红公司的再融资审核失效。上述研究说明,公司大比例现金分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控股股东资金套现和融资圈钱的需要,股利本质是一种掏空行为。半强制分红政策导致大量虚假融资公司的进入,从而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监管部门应完善将再融资与分红挂钩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严格审核和监控超常派现的再融资行为,消除逆向选择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