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9)
2023(7482)
2022(6245)
2021(5667)
2020(4722)
2019(10160)
2018(9836)
2017(18460)
2016(10290)
2015(10942)
2014(10774)
2013(10316)
2012(9838)
2011(8863)
2010(8711)
2009(7857)
2008(7698)
2007(6865)
2006(5916)
2005(5480)
作者
(31896)
(27393)
(26899)
(25827)
(17075)
(13454)
(12184)
(10622)
(10126)
(9498)
(9339)
(9236)
(9010)
(8657)
(8538)
(8458)
(8354)
(7927)
(7821)
(7541)
(7093)
(6479)
(6478)
(6092)
(6024)
(5959)
(5900)
(5850)
(5570)
(5538)
学科
(40918)
经济(40891)
管理(26373)
(22973)
(17642)
企业(17642)
方法(15361)
地方(13609)
数学(13356)
(13225)
数学方法(13204)
环境(12590)
(10289)
中国(10241)
(8626)
地方经济(8399)
业经(7793)
(7697)
农业(7142)
资源(7004)
(6522)
(6327)
(6175)
金融(6173)
(5915)
贸易(5914)
技术(5884)
(5837)
银行(5823)
(5801)
机构
学院(145273)
大学(144472)
研究(56363)
(53568)
经济(52223)
管理(50204)
理学(43655)
理学院(42927)
管理学(41982)
管理学院(41728)
科学(40261)
中国(39674)
(32592)
(31608)
(30514)
研究所(28538)
业大(26419)
农业(26034)
中心(25305)
(23342)
(22064)
(21751)
师范(21454)
(20961)
北京(19237)
财经(19195)
科学院(18550)
(18426)
(17977)
师范大学(17532)
基金
项目(108874)
科学(85849)
基金(79747)
(73701)
国家(73169)
研究(72741)
科学基金(61174)
社会(46520)
社会科(44181)
社会科学(44172)
(43265)
基金项目(43158)
自然(42144)
自然科(41108)
自然科学(41095)
自然科学基金(40332)
(37722)
教育(32013)
资助(31005)
编号(27049)
重点(26011)
(24921)
(22887)
计划(22858)
(22722)
科研(21593)
创新(21493)
成果(20799)
科技(20413)
国家社会(20081)
期刊
(56534)
经济(56534)
研究(37148)
学报(31268)
中国(28542)
(28091)
科学(27971)
大学(21812)
学学(20994)
农业(19429)
(16910)
管理(16158)
教育(12895)
(11225)
(11037)
金融(11037)
资源(10918)
技术(9645)
财经(9093)
业经(9007)
经济研究(8905)
业大(8555)
(8529)
科技(8194)
(7816)
问题(7548)
林业(6935)
农业大学(6837)
图书(6432)
(6293)
共检索到205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鑫  杨磊  赵倩  张钦弟  
植物功能性状能够反映群落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并决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群落功能性状在小流域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环境驱动,对于植被资源管理以及植被恢复重建意义重大。以甘肃定西典型半干旱黄土小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解和冗余分析对7个功能性状的群落加权均值及其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辨析影响功能性状空间异质性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非生物因子对群落功能性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力大小为土壤物理属性>土壤化学属性>地形因子,而且三者间的相关性较强,表明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植物功能性状。2)土壤有效水分、全碳、速效氮、全氮、有机碳、pH、土壤容重7个因子对群落功能性状异质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有效水分是主导因子,表明土壤有效水分是半干旱区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的关键性驱动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丹  张克斌  王黎黎  杨晓晖  
选取宁夏盐池封育5、10、20年及未封育(对照)的沙化草地,采用样线和样方结合法进行野外植被调查,运用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封育年限沙化草地群落中种群生态位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围封年限研究区群落组成均以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为主,而未封育区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而生态位重叠最大值却均出现在低生态位宽度物种之间,说明研究区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封育5、10年区通过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而封育20年区群落数量特征值出现下降趋势,这与土壤结皮的影响密切相关。结皮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明斌  康绍忠  李玉山  
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小流域和自然草地小流域的水文效应,并利用实测资料和模型计算结果比较了两流域的水循环特点,结果发现在郁闭度相同的情况下,森林小流域较自然草地小流域有较小的径流量、较大的蒸散量和较低的3m土层平均含水量,也就是说森林的覆盖增强了水分小循环,削弱了水文大循环,并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同时也发现森林的上述水文效应仅当其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表现出来。通过比较两类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环境条件和水分利用率,认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在大力发展林业时应以沟谷为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周  赵雅洁  宋海燕  张静  陶建平  刘锦春  
喀斯特地区破碎陡峭的地形地貌和严重缺乏的土壤资源,使得该地区的土壤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异质性。土壤是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途径,土壤分布的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因此,选择重庆典型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015cm、1525cm和>25cm)草地的群落结构、物种分布和优势种生长状况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草地群落的优势种主要是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的草本植物,随生境土层厚度增加,群落的优势植物中逐渐有木本植物的出现,群落优势种的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鹏  付同刚  王克林  陈洪松  曾馥平  
为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基于规则网格取样(80m×80m),测定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木连喀斯特小流域163个表层(0cm~20cm)土壤样点基本养分全氮TN(total nitrogen)、全磷TP(total phosphorus)、全钾TK(totalpotassium)、有效氮AN(available nitrogen)、速效磷AP(available phosphorus)、速效钾AK(available potassium)、有机质SOM(soilorganic matter)含量和pH值,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亮  李奇  赵新全  
三江源区是地球第三极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物种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原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和重点区。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地是三江源的主要植被类型,由草地管理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其管理和治理不仅是牧区的问题,也是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流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三江源草地管理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对草地"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需求的多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框架,建立三江源区域草地进行多重目标管理的调控途径及技术支撑;以期对三江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琴  齐玉春  董云社  何亚婷  刘欣超  孙良杰  贾军强  金钊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或局部地区的降雨量及降雨时间分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收支中作用显著,对气候变化的反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草地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对降雨变化响应敏感,其碳源汇功能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反馈,有必要深入研究决定草地碳源汇功能的两大碳循环关键过程——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呼吸对降雨变化的响应特征及机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草地生产力和土壤呼吸如何对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和间隔时间进行响应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江文  韩国栋  李治国  王忠武  康萨如拉  任海燕  于丰源  
植物个体受放牧干扰影响,通过自身权衡不同功能性状,对不同放牧强度干扰做出差异性适应。为研究长期放牧条件下,植物个体各性状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差异性响应,本研究以荒漠草原优势种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个体功能性状对放牧的响应变化、地上生物量与各功能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各功能性状对个体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增加,叶片各性状指标、个体生物量、植株高度、冠(丛)幅均有明显变小、变矮的趋势;除茎基部直径和平均叶长外,无芒隐子草个体地上生物量、茎重、叶重与植株茎、叶各表型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植物个体地上生物量组分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变异性较小的表型性状指标与地上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系数相对偏低;影响无芒隐子草地上生物量的表型性状中,总叶面积、叶片数和平均叶长的VIP(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值大于1,其对植物个体地上生物量的贡献率达到61.01%。放牧导致无芒隐子草各功能性状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并未改变其作为优势种的地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淼  林琳  周俊  果晓玉  张宇飞  
半干旱坡地利用过程中,受政策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形成不同特点的利用组合类型,进而产生形态各异的景观格局。坡地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因素较为复杂,土地利用类型不能完全反映土壤动物局地生境差异,这使得区域景观格局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变得尤为必要。为了探究辽西半干旱区典型小流域坡地景观格局的生态效益,以辽宁省建平县白山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7类坡地景观类型组合,对不同景观类型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用陷阱法采集近地表土壤动物,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近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与景观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地表土壤动物隶属于57科18目,优势种群包括步甲科和蚁科,常见种群有山蛩科、蚰蜒科、蝗科等。近地表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坡地景观指数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如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J)与AREA_MN显著正相关,与LPI、PAFRAC呈现负相关;丰富度指数(E)与AREA_MN显著负相关,与PD、LPI和PRD呈现正相关。土壤动物生物量、物种数与不同景观指数之间同样存在相关性,个体数与LPI显著正相关;物种数与AREA_MN显著负相关,与PD、LPI、PAFRAC和PRD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坡地景观指数对近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指标具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小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发展草牧业是西部半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论述该区应大力推进粮改饲、发展栽培草地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区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限制性约束,提出应大力发展旱作栽培草地的建议,并建议应多方联动,加强旱作栽培草地的理论和技术的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超  赵军  李传华  魏伟  王建邦  康重阳  
草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研究草地覆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和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2000年以来草地覆盖变化以及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等服务功能,并探讨了草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小;草地产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土壤保持与固碳服务呈减少趋势;除草地覆盖与流域中游产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与下游土壤保持呈显著(P<0.001)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余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均呈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上游草地植被显著减小,引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改善上游的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对于提高全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瑜  欧阳志云  肖燚  郑华  徐卫华  白杨  江波  
草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畜产品和生命支持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但人们常关注产品提供功能而忽视生命支持功能。研究采用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了海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05年为基准年,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等多种方法对海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进行经济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海河流域草地面积为6.67×1010 m2,提供产品、固碳、保持土壤、净化环境等8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 216.28×108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32元/(m2.a)。其中,提供产品的价值量最大,占总价值的31.3%,其次是固碳和营养物质保持功能的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6.8%、22.2%。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周运超  黄先飞  田潇  
论文为阐明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 755个详细调查的剖面样地,共计23536个土壤样品,定量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并利用典范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后寨河流域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最大值为12.47 kg/m2,最小值为0.11 kg/m2,100 cm土壤深度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2.11 kg/m2,高于全国100 cm土壤深度有机碳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春梅  廖超英  李培玉  孙长忠  许喜明  
【目的】研究放牧强度对林草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方法】通过放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西偏关县草地和柠条林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畜种条件下表层土(0~10cm)的物理性状。【结果】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草地和柠条林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牲畜对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增加,含水量和孔隙度下降。从畜牧羊种选择来看,绵羊相对于山羊来说对放牧地践踏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则较高。【结论】林草地土壤表层(0~10cm)的物理性状对放牧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航  朱济友  Catherine Mhae B.Jandug  赵凯  徐程扬  
【目的】分析持续干旱胁迫环境中不同产地黄栌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差异,并探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模拟试验方法,选取来自5个产地的黄栌1年生幼苗作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CK,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80%)、中度胁迫(M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5%~65%)和重度胁迫(SS,土壤田间持水量的35%~45%)3个土壤水分含量梯度,分析干旱胁迫、产地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分别研究产地分布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产地地理-气候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TVD)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对幼苗叶功能性状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SS环境中,叶绿素含量(LChl)、叶相对含水量(RW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面积比例(LAR)分别比对照低17.61%(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