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0)
2023(14698)
2022(13097)
2021(12226)
2020(10412)
2019(24087)
2018(23759)
2017(45831)
2016(24922)
2015(27927)
2014(27584)
2013(27002)
2012(24993)
2011(22122)
2010(21778)
2009(19581)
2008(18706)
2007(16000)
2006(13792)
2005(11674)
作者
(71490)
(59781)
(59172)
(56617)
(37846)
(28920)
(26854)
(23694)
(22854)
(21099)
(20497)
(20119)
(18828)
(18576)
(18381)
(18199)
(18053)
(17704)
(17063)
(16978)
(14853)
(14499)
(14395)
(13597)
(13353)
(13184)
(13068)
(13018)
(11973)
(11944)
学科
(98244)
经济(98139)
管理(70095)
(66684)
(54190)
企业(54190)
方法(47681)
数学(41829)
数学方法(41250)
(28236)
(23801)
中国(23517)
(23213)
地方(22228)
业经(21852)
农业(19516)
(16045)
(16036)
贸易(16025)
理论(15825)
(15520)
环境(15501)
(15320)
(15310)
财务(15242)
财务管理(15210)
技术(15169)
企业财务(14437)
(13369)
(13310)
机构
大学(344028)
学院(342462)
管理(138539)
(132230)
经济(129371)
理学(121459)
理学院(120078)
管理学(117708)
管理学院(117106)
研究(113935)
中国(83269)
科学(74512)
(72706)
(61409)
(57841)
(57001)
业大(56442)
中心(53534)
研究所(52749)
(49281)
农业(48020)
财经(47645)
(45708)
师范(45239)
北京(45003)
(43588)
(41583)
(40182)
经济学(39001)
师范大学(36785)
基金
项目(250452)
科学(196598)
基金(182383)
研究(178555)
(160795)
国家(159500)
科学基金(136905)
社会(111169)
社会科(105166)
社会科学(105137)
(98418)
基金项目(97943)
自然(92246)
自然科(90103)
自然科学(90076)
自然科学基金(88403)
(83161)
教育(81966)
资助(74767)
编号(72869)
成果(57066)
重点(56302)
(54557)
(52960)
(51716)
课题(49052)
科研(48676)
创新(48276)
计划(46593)
教育部(46392)
期刊
(136476)
经济(136476)
研究(94446)
中国(60652)
学报(60218)
(54854)
科学(54050)
管理(48159)
大学(45079)
(42938)
学学(42578)
农业(37801)
教育(35964)
技术(29630)
(26441)
金融(26441)
业经(23293)
财经(22309)
经济研究(21222)
(19625)
图书(19368)
(19001)
问题(17963)
资源(17585)
科技(17422)
(16995)
理论(16374)
业大(16030)
技术经济(15919)
实践(15129)
共检索到48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泽颖  逄学思  周晓雨  孙君茂  
为了解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Bivariate-Probit模型,对362个马铃薯种植户主动和被动适应气候变化两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户的年龄、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受到自然灾害、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促进了他们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而村庄距市场距离、所在地域起负向影响;影响种植户是否采取被动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转移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比、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获得农业贷款的可行性。就边际效应而言,农业贷款可获得性更能促进种植户适应气候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泽颖  孙君茂  郭燕枝  
[目的]种植户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主体,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认知程度关系病虫害是否能得到有效防控。在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背景下,研究我国马铃薯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与种植规模对病虫害发生规律认知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甘肃省马铃薯之乡——定西市3县24村的362位马铃薯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户都不了解病害和虫害发生规律、仅了解病害或虫害发生规律、都了解病害和虫害发生规律等3种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和种植规模均对种植户的病虫害发生规律认知产生正向显著的影响,与种植规模相比,受教育程度更明显地促进种植户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认知。[结论]提高种植户的教育文化水平以及推动马铃薯适度规模化种植可能是提高对病虫害发生规律认知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罗万云  胡雪  孙慧  
评估干旱地区农民幸福感与环境、家庭生计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地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甘肃省13个县(市)1317份农民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Lowess回归分析农民幸福感以及“幸福悖论”现象,运用Order Logit模型分析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干旱地区的农民幸福感总体处于“一般幸福”与“比较幸福”之间,均值为3.04(“非常幸福”为5),“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收入不稳定、生活水平较低、生态改善不明显等。(2)农民幸福感与家庭年人均收入存在12000元的转折拐点,即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农民幸福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环境退化感知影响因素中沙漠对绿洲侵蚀程度、极端灾害天气次数、自然植被破坏程度、水资源紧缺程度与农民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其剥夺效应分别为6.15%、4.57%、7.96%和6.08%。家庭禀赋中家庭总收入、生产资料、劳动力数量和耕地面积每上升1%,农民幸福感分别增加7.62%、5.96%、5.36%和5.18%。个体特征中教育、健康状况每提高改善1%,农民幸福感分别提高0.194%和18.6%;家庭人口数量对农民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农村“多子多福”思想具有显著的幸福效应。(4)平原村庄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山区村庄农民的幸福感,农业户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显然要多于非农业户。文章研究认为,一方面,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及时关注重点群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提供更多的生态建设参与机会,通过环境治理提高家庭生计水平;另一方面,农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反馈者”,其对幸福感的判断对未来环境行为决策及家庭生计期望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黄成秀  马旭洁  张淑芳  石登科  王琨  刘辉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楠楠  李同昇  于正松  芮旸  苗园园  李永胜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基于575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定西市马铃薯技术扩散过程中,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显著因素,探讨各个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结果表明:①农户采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主要受到农户自身变量、行为认知变量、生产经营变量、资源禀赋变量和环境特征变量五大类特征变量的影响;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专业化程度、组织程度、对科技园区的认知、对新技术的认知、农业收入、气候生产力、地形、公路级别和区位为农户采用马铃薯新技术时的显著影响因素;③ISM解释结构模型表明,定西市农户采用马铃薯种植新技术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专业化程度、农业收入、公路级别、气候生产力、地形和区位为表层因素,农户对科技园区的认知、对新技术的认知为中层间接因素,农户的文化程度、组织程度和家庭结构为深层根源因素。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应加大订单农业的发展力度,重构扩散模式,采用"企业牵头、政府扶持、农户参与"的环形扩散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对提高农业技术扩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仇焕广  霍学喜  
本文利用陕西省8个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对专业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采取覆黑地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等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比例与程度不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位置专用性对苹果种植户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户主受教育年限、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和村内通公路里程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苹果种植规模仅正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村委会所在地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行为,村委会所在地到农资供应点的距离仅负向影响苹果种植户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性生产措施的程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豆新社  陈光荣  高世铭  郭天文  张国宏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正强  岳云  赵小文  陈炳东  葛玉冰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文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甘肃省下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是完善良繁体系,提高脱毒种薯和良种应用率;扶持脱毒种薯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对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实行补贴;支持马铃薯良种贮藏设施建设;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培育中介组织;创建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基于陕西和甘肃地区59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信息可获性、气候变化认知和地区特征等方面选取相关变量,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9.7%的农户面对气候变化都会采取适应性行为,且以投资较少的短期行为为主,被动适应性行为所占比重略高于主动适应性行为。耕地面积、对干旱的认知、地区地貌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被动适应性行为;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上网频率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仅选择主动适应性行为;农业收入占比等大多数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户同时选择两种适应性行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梅  韩晓燕  吕杰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标,当种植规模为2.67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生种植布局;加快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泽颖  郭燕枝  王小虎  
[目的]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掌握马铃薯主产区种植户获取马铃薯主粮化的市场信息渠道数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方法]基于362个定西市商品马铃薯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从不同教育文化水平对马铃薯种植户了解马铃薯主粮化及其市场信息渠道数量的影响因素、不同市场信息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种植户一般通过两个市场信息渠道获悉马铃薯主粮化,其中,政府宣传为主要渠道。教育文化水平对渠道数量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文化水平越高,农户掌握的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农户为村干部、加入产业组织、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了解程度高、所在村网络通讯良好有助于他们从更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结论]因此,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和功能的了解程度,加大支农投入,完善网络通讯设施,引导农户加入产业组织可能是促进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户增加市场信息渠道了解马铃薯主粮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立润  
电子商务对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参与行为模型,探究农产品电商农户参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的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风险承担感知四项要素,对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行为意愿对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农户的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风险承担感知以行为意愿为中介变量对参与行为产生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欣旺  李莹  陈伟维  陈丹梅  
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实力的农业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因而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角度对该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其蕴含的政策涵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含琳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主要贫困省份之一,全省现有财政补贴县63个,约占县份总数的3/4,其中“两西”贫困干旱县有18个,约占县份总数的1/4。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财政补贴县大部分分布在陇中和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带,其中属国家扶贫重点的“两西”贫困县也集中在以定西地区为核心的甘肃中部、东部地区,在概念上把这些地区统称为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区。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特殊政策,使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0年底,全省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农户由1982年的72%降到10%以下,实现了“七五”期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腾  赵佳佳  魏娟  刘天军  
基于甘肃省5市285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节水技术采用强度两阶段模型拟合农户动态、多阶段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采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采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有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89.82%的样本农户至少采用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但高效节水技术采用仅为5.26%,大部分农户采用中低效节水技术;(2)年龄与农户技术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性别、教育程度、村干部经历、农业种植结构、政府资金支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