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892)
2022(9444)
2021(9196)
2020(7558)
2019(17892)
2018(17294)
2017(32660)
2016(17963)
2015(20446)
2014(20397)
2013(20315)
2012(19364)
2011(17616)
2010(17722)
2009(16572)
2008(16665)
2007(14901)
2006(12929)
2005(11665)
作者
(52710)
(44733)
(44118)
(42305)
(27734)
(21751)
(20282)
(17519)
(16731)
(15770)
(15091)
(15025)
(14200)
(13911)
(13877)
(13804)
(13781)
(12890)
(12794)
(12658)
(11242)
(10972)
(10869)
(10292)
(10218)
(10080)
(9963)
(9750)
(9061)
(8978)
学科
(78668)
经济(78601)
(48712)
(47884)
管理(39817)
农业(31673)
方法(29810)
(26812)
企业(26812)
数学(26771)
数学方法(26526)
中国(20336)
地方(20264)
业经(19076)
(16671)
(16139)
(15291)
贸易(15285)
(14830)
(14700)
(11931)
环境(11187)
(11009)
银行(10971)
农业经济(10899)
(10788)
金融(10785)
(10508)
(10330)
(10186)
机构
学院(255537)
大学(250577)
(105099)
经济(102793)
研究(93911)
管理(92273)
理学(79111)
理学院(78047)
管理学(76624)
管理学院(76135)
中国(72393)
(66132)
科学(60213)
(53992)
农业(51055)
(49319)
业大(46115)
(45008)
研究所(44943)
中心(44306)
(40215)
(36311)
师范(36018)
财经(35095)
北京(33776)
(32921)
(31833)
(31700)
农业大学(31552)
经济学(30900)
基金
项目(170138)
科学(131828)
研究(124717)
基金(120520)
(106219)
国家(105231)
科学基金(87817)
社会(76953)
社会科(72269)
社会科学(72245)
(68431)
基金项目(65238)
(57264)
自然(56646)
教育(55330)
自然科(55089)
自然科学(55075)
自然科学基金(54050)
编号(52947)
资助(47486)
成果(42209)
(39200)
重点(38914)
(37083)
课题(36179)
(36124)
(34508)
科研(32735)
创新(32355)
计划(31522)
期刊
(124736)
经济(124736)
研究(74397)
(68086)
中国(53753)
农业(46047)
学报(44047)
科学(40421)
(34195)
大学(32766)
学学(30950)
管理(26865)
业经(26104)
(25999)
金融(25999)
教育(25818)
(23210)
技术(20899)
问题(18097)
经济研究(17724)
财经(16164)
资源(15908)
(15355)
农村(14684)
(14684)
农业经济(14355)
世界(14186)
(13919)
经济问题(12498)
(12412)
共检索到39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晖  张克斌  慈龙骏  
为了解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该文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该旗近20年来景观和景观要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整个景观正从单一的人为景观向多样化的近自然景观过渡,其中前期(1977—1987年)变化主要发生在梁滩相间区,后期(1987—1998年)变化则发生在整个区域内,整个景观趋于稳定.从土地利用结构上来看,前期乔木林地的变化以面积变化为主,而后期则以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为主.前期灌木的过度利用和后期灌木大面积种植则对整个景观的变化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治沙造林的观念正在由以往的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向灌木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艳春  贾卓  宋乃平  
从能值的角度出发,以伊金霍洛旗2006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种植业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由系统太阳能值转换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承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一些发达地区和同类地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伊金霍洛旗种植业系统地位比较高;能值投入率和产出率都比较低;环境承载率较高,对环境的压力很大;可持续性系数很低,属于消费性经济系统。基于伊金霍洛旗种植业系统能值分析特点,提出了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在半干旱区,气候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自然背景条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则加速了荒漠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伊金霍洛旗的荒漠化发展得非常严重。自1976年以来,通过生态退耕,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放牧为圈养,增加灌溉、化肥等农业投入等,抑制了荒漠化,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恢复以林草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半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而在人口超过农业所能够支撑的能力时,必须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使得农民可以离开土地谋生,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才可能实现生态退耕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伊金霍洛旗正是因为由煤炭开采带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行生态退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冬梅  宋豫秦  杨勇  
通过对内蒙古奈曼旗尧勒甸子村的微观研究,得出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小区域人地关系演变的模式及原因,并在近年来这一地区实施“多元系统”整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提出这一地带建设小区域高效经济生态系统的宏观发展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  孙保平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子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谈明洪  赵宇鸾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不再受食物需求的限制,在种植结构选择方面自由度更大。论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户作物选择机制:作物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农地地块的差别、农户资源禀赋与家庭特征。研究发现,在劳动力普遍非农务工的背景下,劳动力约束成为农户作物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农户倾向于在质量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这些作物。在农牧交错区,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养殖业的强烈影响,兼有饲料用途的莜麦得到普遍种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乃平  张凤荣  李保国  
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表明,近50年来伊金霍洛旗农牧户生活用薪炭结构经历了以沙蒿等生物质薪炭为主向煤炭与树枝树条的矿物质和生物质多元薪炭结构的变化;某种薪炭在整个薪炭结构中的比重越大,其变异系数越小,表明农牧户之间薪炭结构的同构性强。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沙漠化强烈发展时期,30%~70%的新增沙漠化土地是由樵采沙蒿等生物质薪炭引起,随着薪炭结构多元化,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引起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也大幅度下降。薪炭结构的变化对土地沙漠化逆转的作用显著。如果农民收入不增加,随着煤炭等矿物质燃料价格的上升,樵采生物质薪炭导致沙漠化的威胁就会加大;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非生物质的风能、太阳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  徐艳  
基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利用科左后旗农牧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农牧交错区农牧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农业依旧是当地最主要的生计来源,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水土条件差、蒙族聚集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养结合为主,土地利用的投入集约度偏低;而土壤条件好,降雨充沛的区域,农户生计以种植为主,土地利用投入集约度明显较高。2)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家庭生计策略选择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趋同,表现为农户的土地投入集约度随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升高有明显变大的趋势。3)农户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开垦行为,这种行为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表现的更加显著。基于以上分析,以减少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林林  马良  宋芙蓉  左登华  
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东北部的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采用1987、1995和2003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各时期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及1987-1995、1995-2003两个时间段内的农田与其它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转移过程。结果表明:1987~2003年间,农田面积增加,斑块数量减少,斑块形状规则,分布趋向于均匀,并由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发展;农田主要是与草甸、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居民地等类型之间进行转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月明  王心源  沙俊英  
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农业区和半干旱、干旱牧业区接壤的过渡地带,是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其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和过渡性,波动性大,极易受到干扰,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是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文章讨论了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部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自然环境本身的不稳定性、人类生产活动的波动性和不合理性与气候要素、地理环境的恶劣性相叠加,是导致该区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龙  林海英  匡文慧  
通过系统研究农牧户适应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等影响的适应行为分异过程、适应结果状态、适应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定量辨析农牧户适应能力、适应行为、适应结果的逻辑关系,总结了农牧户适应演化机制,得出基本结论:①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导致达茂旗农牧业生产功能衰退,是农牧户发生适应的起因与动力。②农牧户在理性选择的内在动因下,适应行为由传统农牧业生产向非传统农牧业生产转变,现阶段形成了纯农户、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五种适应行为主体。③适应能力差异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发生分异的根本原因,对农牧户适应结果影响显著,其中,适应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参与型、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纯农户。④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前六位障碍因素是: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少、耕地或草地面积不足、社会网络不发达、牲畜数量少;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首要障碍因素不同,纯农户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纯牧户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农牧兼型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务工主导型是受教育程度低和人均耕地面积短缺影响;旅游参与型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受教育程度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晨光  张凤荣  张佰林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2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大;3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红  张德强  
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一颗璀璨明珠,隶属于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厚重,是全国百强县。2016年以来,为实现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伊金霍洛旗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构建了"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第一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第二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环保型转型,第三产业向高层次、高效益、宽领域发展的战略。通过加快制造业升级,因地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远堂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简称伊旗)抓住机遇,依托资源、区位、人文、交通四大优势,按照"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立足破解城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晓飞  陈焕伟  彭晋福  
研究目的: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解决土地利用中生态效益的量化问题,从空间上显示生态效益变化的趋势。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方法、USLE模型、风蚀流失量统计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伊金霍洛旗1990年与2000年相比生态价值减少约2.1亿元,与经济增长呈相反方向,但是空间分析表明该地区大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局部地区减少严重。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更有助于把握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有效辅助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