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7)
- 2023(2895)
- 2022(2127)
- 2021(2108)
- 2020(1700)
- 2019(3965)
- 2018(4081)
- 2017(7746)
- 2016(4084)
- 2015(4865)
- 2014(4932)
- 2013(4879)
- 2012(4328)
- 2011(3753)
- 2010(4401)
- 2009(4617)
- 2008(3433)
- 2007(2815)
- 2006(2494)
- 2005(2186)
- 学科
- 济(11243)
- 经济(11231)
- 管理(11140)
- 业(10619)
- 企(9086)
- 企业(9086)
- 教学(4715)
- 理论(4361)
- 农(4220)
- 方法(3824)
- 中国(3707)
- 业经(3423)
- 融(3038)
- 金融(3037)
- 制(3033)
- 学法(3024)
- 教学法(3024)
- 数学(2890)
- 数学方法(2794)
- 财(2786)
- 技术(2690)
- 贸(2629)
- 贸易(2626)
- 农业(2607)
- 易(2570)
- 学理(2529)
- 学理论(2529)
- 银(2443)
- 银行(2437)
- 教育(2410)
- 机构
- 学院(58460)
- 大学(56067)
- 管理(20082)
- 济(18089)
- 研究(17604)
- 经济(17478)
- 理学(17010)
- 理学院(16837)
- 管理学(16371)
- 管理学院(16288)
- 中国(13578)
- 京(12021)
- 科学(11393)
- 农(9558)
- 技术(9259)
- 业大(9136)
- 江(9055)
- 所(8944)
- 财(8610)
- 中心(8320)
- 研究所(8087)
- 范(7774)
- 农业(7664)
- 师范(7583)
- 北京(7565)
- 州(7364)
- 工程(7164)
- 职业(7064)
- 财经(6708)
- 院(6572)
- 基金
- 项目(37599)
- 研究(27951)
- 科学(27651)
- 基金(24130)
- 家(21537)
- 国家(21320)
- 科学基金(17617)
- 省(16209)
- 社会(15123)
- 教育(14438)
- 社会科(14221)
- 社会科学(14215)
- 划(13268)
- 基金项目(12568)
- 编号(12488)
- 自然(11712)
- 自然科(11448)
- 自然科学(11443)
- 自然科学基金(11203)
- 资助(10447)
- 成果(10411)
- 课题(9369)
- 重点(8623)
- 创(8380)
- 发(7981)
- 年(7928)
- 创新(7746)
- 部(7606)
- 大学(7579)
- 项目编号(7531)
共检索到86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莲 胡志超 张延化 王伯凯
为满足花生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对中国现有花生摘果装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该机传动系统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源,具有2条传动系统分支,分别为夹持输送装置传动系统和摘果装置传动系统;摘果装置为叶片式双辊筒差相组配结构形式,倾斜配置安装;夹持输送装置采用单夹持链与输送导轨相夹紧的结构。通过摘果性能试验,测试摘果滚筒转速大小、夹持输送速度对花生荚果摘净率、破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摘果滚筒转速对摘净率及破碎率影响均极为显著,夹持输送速度对摘净率的影响为极显著,而对破损率影响不显著,设计的摘果机在作业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半喂入式摘果机具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花生摘果机 传动系统 结构参数 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莲 胡志超 彭宝良 王冰 于昭洋
对自行研制的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关键工作部件摘果辊的配置、摘果运动过程、摘果叶片结构参数等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摘果辊及摘果叶片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参数。以摘果过程中荚果破损率、摘不净率、含杂率、总损失率等为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摘果辊的配置方式、摘果叶片结构、摘果叶片参数等进行摘果试验。结果表明:摘果辊相交平行配置破损率、含杂率均最大,相切平行配置摘不净率最大,含杂率最小,相切平行配置和渐紧夹角配置破损率均较低;圆弧型叶片的摘不净率比直板型、折弯型叶片稍高,摘果转速增大使直板型叶片和圆弧型叶片的破碎率、含杂率均增大;叶片弧度对破损率、摘不净率影响均较大,弧度越小,摘果破损率越高,摘不净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瑞杰 戴飞 赵武云 张仕林 张锋伟 刘小龙
针对胡麻籽粒小、茎秆易缠绕、喂入流动性差等特点,采用垂直排列D型纹杆闭式脱粒滚筒和菱形棱角型栅栏式凹板组和的方式,设计一种全喂入式胡麻脱粒机。以陇亚14号胡麻为试验材料,对其茎秆进行生物力学特性试验,运用ANSYS Workbench和Fluent对脱粒机机架和风选系统分别做模态及流场模拟分析,并进行脱粒试验。结果表明:当陇亚14号胡麻中部茎杆含水率为9.43%时,抗拉强度为179.6 MPa,抗弯强度1.79 MPa,剪切强度0.19 MPa;机架前8阶固有频率范围为46.19~257.20 Hz,振幅范围7.53~115.63 mm,在第6阶频率190.46 Hz处出现最大振幅为115.63 mm,在第5阶固有频率190.01 Hz处出现第2大振幅114.99 mm;当脱粒滚筒主轴转速为1 500 r/min时,垂直悬浮筒进口风速达到了6.3~10 m/s,离心风扇径向边缘风速可达50 m/s,垂直悬浮筒进口到离心风扇之间的压强在-500~-1 000 Pa,离心分离筒内壁面压强4 000 Pa,排杂口压强4 799.27 Pa;脱粒时作业机脱净率为98.86%,含杂率2.15%,破碎率0%、夹带损失率0.8%、清选损失率0.27%、飞溅损失率1.8%、未脱净损失率0.09%,总损失率2.97%。该机整体设计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满足胡麻脱粒作业需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何海龙
采摘作为林果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作业,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成本日益增高,为此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枣果采摘机,提高采摘效率,以期实现枣果的机械化采摘。通过进行枣果采摘特性试验,测量枣果成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果柄分离力、重量、外形尺寸等主要参数,并建立振动式枣果采摘模型,分析枣果脱落的条件。研究表明,枣果脱落主要受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影响,频率越高或者振幅越大,振动效果越明显。由于枣果成熟度不一致,则根据枣果脱落条件设置振动频率和振幅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保留青果,使熟果脱落的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小莲 胡志超 张会娟 于向涛 刘敏基
【目的】选用自行设计开发的穴播轮进行花生田间成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气吸式花生膜上精量穴播轮的作业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作业速度(0.32,0.76和1.02m/s)下的膜孔尺寸、孔穴错位率、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穴距合格率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0.11,0.24,0.33m/s)、不同吸种负压(3.66,3.98,4.65kPa)条件下对花生种子播种质量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作业速度对穴播轮成穴及播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作业时成穴性能较好,膜孔尺寸、孔穴错位、膜下播种深度、穴距均较好;高速作业时孔穴错位率较大...
关键词:
花生播种 穴播轮 成穴性能 播种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贺飞 黄国庆 衣雪梅 闫锋欣
【目的】设计冲击式油茶果采摘机及冲击组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油茶果采摘过程,为油茶果采摘设备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油茶果和花苞的物理特征参数,利用Creo软件对冲击式油茶果采摘机进行整机及冲击组件设计,通过Abaqus软件分别建立油茶果-果柄-果枝和花苞-花枝动力学模型,以油茶果和花苞的应力与形变量作为试验指标,仿真分析有套筒和无套筒冲击组件在机械采摘过程中对油茶果和花苞损伤的影响。【结果】在采摘作业中,有套筒和无套筒冲击组件使油茶果脱落的最大临界转速分别为399和372 r/min,最大应力分别为36.87和51.34 MPa,最大形变量分别为0.73和1.04 mm;花苞所受最大应力分别为0.86和1.34 MPa,最大形变量分别为0.86和1.74 mm。增设套筒的冲击组件使油茶果最大应力与最大形变量分别减少了28.2%和29.8%,使花苞最大应力与最大形变量分别减少了35.8%和50.6%。【结论】所设计的冲击式油茶果采摘机可有效降低油茶果和花苞损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自成 李立君 刘浩
随着油茶品种的优化和种植的规范化,油茶果机械化采摘成为必然,研制油茶果采摘机成为林业机械的一个新领域。油茶果收集装置是油茶果采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验的基础上,对3种物料收集输送方式:螺旋输送、正压气力输送和负压气力输送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负压收集输送方式为油茶果采摘机的物料收集装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克传 李立和 李慧 高连兴
为优化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脱壳装置的有关参数,降低花生籽仁在脱壳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脱壳质量和生产率,以籽仁破损率、脱净率和生产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滚筒转速、喂入量和脱壳间隙为试验因素,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法对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花育23’花生品种,当一级脱壳滚筒和二级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300和375 r.min-1,喂入量为25 kg.min-1,脱壳间隙为20 mm时,脱壳机综合性能最优,其破损率为1.84%,脱净率为95.87%,生产率为885.25 kg.h-1。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花生的脱壳原理、优化脱壳系统结构、提高花生脱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明旭 解迎鑫 刘梦飞 宣秋泽 王慧心 田颖斌
该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气垫带式输送机性能测试平台,通过调节气室入口的风压、风速,气孔排布方式、孔径及孔间距,可探究气室气压、气膜边缘风速及气膜厚度的变化规律。平台基于可控文丘里装置的反馈系统控制气垫带式输送机的气流,实验平台可以反映输入气流参数与形成气膜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将抽象的相关知识具象化,加深学生对气垫式输送装备的理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舟 傅泽田 王秀 祁力钧
针对直接注入式喷药机结构复杂延时时间确定困难的问题,开发一套直注式施药延时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链传动方式和霍尔开关特性对喷洒的农药和水的混合液进行连续瞬间采样,由于混合液浓度间接地反映注入农药的流量,所以通过比较分析混合液浓度和注药流量变化的时间可得出延时时间。本研究利用该测试系统对已研制的直接注入式喷洒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注入式喷洒机各喷头均存在着明显的响应延时,延时时间为11.3~12.1s,并且农药的注入流量发生改变对延时时间影响不显著。实际应用时直接注入式喷雾机只要设定适当时间提前量,可以提高其喷洒的精确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中华 范博 李尚平
为改善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样机的作业效果,在三维设计软件UG中建立了甘蔗收割机切割及输送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分别在切割系统前方增加一级主动喂入辊,在螺旋提升机构外表面上包裹表面粗糙的橡胶,以及在随刀轴旋转的套筒上安装橡胶拨块等状态下,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的速度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可提高切断后甘蔗向后的输送速度,降低甘蔗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概率。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收获的甘蔗头部完好率由28.76%提高到54.51%,含杂率由4.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兴 王得伟 董华山 孔萍萍 李华 刘志侠
放铺晾晒是花生两段式收获的重要环节,有序放铺有利于花生起收后的晾晒和收获第二阶段的捡拾—摘果联合作业。为了实现花生起收机的有序放铺,在链杆式花生起收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翻转-滑栅式放铺方法,分析了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过程中的运动和姿态变化规律,依据我国花生种植的农艺特点和直立型花生的植株性状和收获期特点,设计了翻转轮装置、滑栅式植株聚拢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通过对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装置上的受力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装置上的运动方程,分析得出了翻转轮转速在68r·min~(-1)≤n≤87r·min~(-1)时放铺效果最佳,可达到"首尾相接"的有序放铺效果且损失率最小。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叶霜 李立君 高自成
介绍了油茶果采摘机的现状,以及对一种振动式油茶果采摘机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了利用Pro/E对各零部件的装配连接及驱动器的添加来构建机构运动学仿真模型,创建并运行运动分析,确定了执行机构运动过程和工作范围,得到了振动采摘头末端一点的运动位置和速度的曲线图,为后续振动式采摘机改进和完善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自成 李立君 王朋辉 祝强 罗玉坤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树种。随着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的增长,油茶果机械化与自动化采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油茶果采摘机器人采摘头的结构设计,并利用Inventor软件对采摘头进行了力学仿真和关键零件有限元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值随振幅和频率增大而增大;振动频率对采摘头关键零件最大应力值影响较大,短连杆和曲柄最大应力值最高,但仍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结合采摘头现场工作试验,验证了油茶果采摘机器人采摘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启轩 谭磊
雅鲁藏布江下游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具有高水头、大容量等特点,冲击式水轮机是优选机型。转轮是冲击式水轮机的核心过流部件和做功部件,水斗形状对转轮性能至关重要。该文将水斗三维几何形状的构造线划分为轮廓线、过流剖面线和引导线3类,给定若干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可控参数的冲击式水轮机水斗三维设计方法。选择水斗深度、宽度增量、出水边角度、分水刃角度和缺口圆直径等参数对冲击式水轮机水斗开展正交优化。由极差分析可知,宽度增量对转轮效率的影响最大,对出水边角度、缺口圆直径和水斗深度的影响较小,对分水刃角度的影响最小。优化后,冲击式水轮机的水力效率增加了6.71%。相比于原型水斗,优化水斗的总扭矩更大,在扭矩减少至0的过程中平缓过渡,有利于提高机组的水力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