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57)
- 2022(369)
- 2021(375)
- 2020(303)
- 2019(693)
- 2018(708)
- 2017(1373)
- 2016(858)
- 2015(999)
- 2014(1024)
- 2013(1079)
- 2012(1084)
- 2011(1031)
- 2010(1241)
- 2009(875)
- 2008(923)
- 2007(733)
- 2006(704)
- 2005(637)
- 2004(586)
- 学科
- 济(3049)
- 经济(3048)
- 业(2227)
- 管理(1932)
- 企(1554)
- 企业(1554)
- 农(1406)
- 地方(1279)
- 农业(1003)
- 财(986)
- 方法(984)
- 制(917)
- 中国(865)
- 学(848)
- 数学(844)
- 数学方法(841)
- 银(750)
- 银行(747)
- 行(711)
- 融(701)
- 金融(701)
- 业经(627)
- 务(615)
- 财务(606)
- 财务管理(606)
- 企业财务(576)
- 贸(567)
- 贸易(567)
- 体(559)
- 易(532)
- 机构
- 大学(12257)
- 学院(12168)
- 研究(5224)
- 济(4560)
- 经济(4479)
- 管理(3830)
- 中国(3619)
- 科学(3409)
- 农(3274)
- 理学(3172)
- 所(3152)
- 理学院(3105)
- 管理学(3025)
- 管理学院(2989)
- 川(2821)
- 研究所(2765)
- 四(2712)
- 四川(2701)
- 省(2598)
- 农业(2536)
- 京(2465)
- 财(2295)
- 业大(2223)
- 中心(2155)
- 江(1971)
- 科学院(1827)
- 院(1807)
- 范(1792)
- 师范(1778)
- 财经(1719)
共检索到2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文章对导师制、午后茶和住宿学院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据此说明研究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关注有形的人才培养方式 ,更要关注蕴含在这些人才培养方式背后或之中的隐性力量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导师制 午后茶 住宿学院 人才培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龚志文 徐蕊
资源是约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瓶颈因素,资源拼凑成为新创企业突破资源限制和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构建基于资源拼凑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框架。以陶溪川为研究案例,结合Osterwalder提出的九要素商业模式模型,分析其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及具体表现,探究资源拼凑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通过物质拼凑、人力拼凑、市场拼凑、制度拼凑等资源拼凑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从而使企业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关键词:
资源拼凑 商业模式创新 陶溪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禹农 杜扬
自汶川"5.12"地震以来,四川省受灾地的重建工作已经进行了近5年,其中各乡镇的景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灾区精神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环境艺术景观建设的实地调研,就该乡针对灾后原有环境景观资源进行梳理、保留和改造,在艺术景观重建中融入地方特色,注入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分析,阐述该乡通过艺术景观建设提升蒿溪乡综合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并对灾后重建中的艺术景观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景观建设 地方特色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莫凡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经济学谚语。"免费午餐"据说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一些酒吧为了招徕顾客,打出"本店免费提供三明治"的广告,前提是顾客要掏钱买一杯啤酒。当然如果不花钱就想得到这份三明治是不可能的。虽然三明治的价格要高于一杯酒的价格,但顾客们往往会多次惠顾并买多杯酒,所以酒吧依然能收回成本。在商业史上,吉列剃须刀是利用免费模式营销的经典案例。该产品的创始人、美国人金·吉列用很便宜的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良才
陶愚川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为了实现写一部新的中国教育史的愿望于1950年毅然诀别父兄、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而由香港回国,先后在泰安转干速成中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余年。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孤僻的个性,使其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屡次成为被批斗的典型,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也造成了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交谈的习性,成了一名"怪教授"。他一生坎坷异常,孤身一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他先后写出了十部共四百余万字的教育史书稿,但只有《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三卷本)得以出版面世,以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见...
关键词:
陶愚川 教育史研究 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栋梁
在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的十年中,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认知从形成到固化直线发展,其优越型自我认知因"三国干涉还辽"一度受挫后,又经历了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之后的两次"提升"。基于上述"自他认知",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以庚子事变为界,前期以守为攻,表面上对华"示善",以巩固既得的在华权益,实际上与列强"协调",以共同蚕食中国主权;后期为了铲除其对华领土扩张的头号绊脚石,傍上英国,震慑中国,发动日俄战争并打败俄国,从而把中国东北南部纳入了其殖民统治范畴。
关键词:
日本 对华知行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霞
日本由前近代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历史意识勃然兴起,一部部以“万国史”冠名的教科书和历史书籍鱼贯而出,载述着知识分子对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甲午战争后,日本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这一政治观念支配了知识分子看待世界历史的眼光,他们亟需改写“万国史”,将日本史纳入世界历史,阐发日本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与“帝国日本”的崛起相伴而生的,是日本人愈加汹涌澎湃的“世界史”意识。他们将“国家”的历史与“世界史”连接起来,通过解释“世界史”来争夺历史的主导权和文明的话语权。
关键词:
万国史 世界史 历史意识 历史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