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2)
- 2023(12670)
- 2022(10456)
- 2021(9900)
- 2020(8037)
- 2019(18079)
- 2018(17619)
- 2017(34088)
- 2016(18338)
- 2015(20757)
- 2014(20583)
- 2013(20199)
- 2012(19272)
- 2011(17575)
- 2010(17593)
- 2009(16835)
- 2008(16946)
- 2007(15239)
- 2006(13701)
- 2005(12786)
- 学科
- 济(77304)
- 经济(77189)
- 管理(59432)
- 业(53132)
- 企(43726)
- 企业(43726)
- 方法(32584)
- 数学(28930)
- 数学方法(28581)
- 中国(24595)
- 财(24286)
- 农(21293)
- 制(20967)
- 贸(18787)
- 贸易(18777)
- 易(18466)
- 业经(17001)
- 银(15283)
- 银行(15271)
- 行(14698)
- 融(14231)
- 金融(14229)
- 体(14085)
- 务(13635)
- 财务(13600)
- 财务管理(13567)
- 策(13508)
- 农业(13158)
- 学(13125)
- 企业财务(12902)
- 机构
- 大学(271591)
- 学院(268654)
- 济(124242)
- 经济(121961)
- 管理(100749)
- 研究(95958)
- 理学(85635)
- 理学院(84733)
- 管理学(83454)
- 管理学院(82933)
- 中国(77587)
- 财(62261)
- 京(57024)
- 科学(52143)
- 财经(48218)
- 所(47433)
- 经(44059)
- 中心(43673)
- 研究所(42214)
- 经济学(40798)
- 江(40274)
- 农(39008)
- 经济学院(36729)
- 北京(36722)
- 财经大学(35968)
- 院(34430)
- 范(33394)
- 业大(33355)
- 师范(33128)
- 州(31243)
- 基金
- 项目(170541)
- 科学(136858)
- 基金(128518)
- 研究(127402)
- 家(111024)
- 国家(110161)
- 科学基金(95042)
- 社会(85850)
- 社会科(81693)
- 社会科学(81680)
- 基金项目(65358)
- 省(61475)
- 教育(58721)
- 自然(58236)
- 自然科(56979)
- 自然科学(56967)
- 自然科学基金(56028)
- 资助(54327)
- 划(53008)
- 编号(49444)
- 成果(42245)
- 部(40894)
- 重点(38198)
- 国家社会(37439)
- 制(37372)
- 教育部(36053)
- 发(35846)
- 创(35069)
- 课题(34736)
- 人文(34062)
- 期刊
- 济(138477)
- 经济(138477)
- 研究(89627)
- 中国(56889)
- 财(48501)
- 管理(40412)
- 学报(37966)
- 农(36841)
- 科学(36142)
- 融(33545)
- 金融(33545)
- 大学(30470)
- 学学(28510)
- 教育(27552)
- 财经(25605)
- 农业(24755)
- 经济研究(23813)
- 经(22173)
- 技术(21786)
- 业经(19452)
- 贸(18757)
- 问题(18093)
- 国际(16967)
- 世界(15423)
- 业(13181)
- 技术经济(13067)
- 统计(13053)
- 理论(12779)
- 现代(11822)
- 策(11771)
共检索到423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鹰飞
当前中国正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寻求有效的政策工具驯服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升息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Patman效应"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成本渠道引入一个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并使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模拟,发现在数据支持的参数取值范围内,正利率冲击确实能够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基于中国季度和月度数据的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也发现,从数据中识别的正利率冲击同样会带来通货膨胀稳健的正初始响应。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将利率工具可能具有的Patman效应纳入考虑,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谨慎使用利率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罗瑜
本文利用样本内和样本外格兰杰因果检验说明了我国货币是内生于经济,不是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外生变量。此时,货币和通货膨胀是同时形成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找共同推动了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事件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确认了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是投资。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关键是保证投资的合理增速。
关键词:
M2 内生货币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预期管理 目标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邓创
利用新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对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条件下,Taylor规则在样本时期内是我国的一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名义利率的变动基本上能够与Taylor规则的利率调整要求相符合;同时,实际通货膨胀率围绕隐性通货膨胀率波动,通货膨胀率缺口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李爽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机理,肯定了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和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论证了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存在的困难。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央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刘晒珍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或者通货膨胀的现有研究文献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哪种价格指数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的通货膨胀信息。文章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基于泰勒规则,引入利率平滑、前瞻性等因素,构建了中国货币政策动态反应函数,并采用GMM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通货膨胀率指标所隐含的信息。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为货币政策提供的通胀信息要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同时RPI又略优于CPI;不管基于哪种指标计算通货膨胀率,我国利率均存在明显的平滑行为。在以CPI和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指标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大多数样本区间是稳健的,但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建
根据所承担的职能,本文将货币分为贮藏货币和交易货币,认为通货膨胀会通过费雪效应导致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一溢出又会通过交易方程式机制加剧通货膨胀,这就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机制。本文在设置了一个贮藏-交易货币转移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动态模型,考察了这一循环机制,发现如果货币溢出的通货膨胀弹性足够大,就会使得通货膨胀走向发散。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虽仍具有刚性的储蓄倾向,但是近期的通货膨胀已经造成了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种溢出如果不能被抑制,则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同时也提醒我们,如果存在经济衰退预期,交易货币会被贮藏货币吸收而造成通货紧...
关键词:
贮藏货币 交易货币 货币溢出 通货膨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宇 刘金全
本文在对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识别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及非对称调整机制。结果发现,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误差修正模型存在门限效应;并且我国名义利率存在非对称调整偏好;在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二元系统中,通货膨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外生性"。进而表明现阶段利率政策对于抑制目前的高通胀存在一定的难度,还应该辅以其他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价格干预。
关键词:
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 门限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凯威 马树才
文章利用VAR模型、方差分析研究了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各变量波动的程度及其时滞性。
关键词:
产出 通货膨胀 汇率 方差分析 脉冲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李颖
通过使用PVAR模型对11个发达国家1999~2009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1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但这种效应存在滞后;反之,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从长期看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通货膨胀 PVAR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相对于以货币供应量增加为主的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并带来更小的通货膨胀,从而有效解决了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性的难题。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由于中国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货币政策的特殊有效性,中国可以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综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