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8)
- 2023(13357)
- 2022(11681)
- 2021(10688)
- 2020(8897)
- 2019(20259)
- 2018(20240)
- 2017(39546)
- 2016(20963)
- 2015(23365)
- 2014(23283)
- 2013(23433)
- 2012(21517)
- 2011(19540)
- 2010(19546)
- 2009(17978)
- 2008(16974)
- 2007(14840)
- 2006(13174)
- 2005(11706)
- 学科
- 济(105273)
- 经济(105186)
- 管理(58977)
- 业(54047)
- 企(44370)
- 企业(44370)
- 方法(43379)
- 数学(38162)
- 数学方法(37804)
- 地方(23440)
- 中国(22860)
- 农(22304)
- 学(20945)
- 财(20531)
- 业经(20397)
- 贸(15640)
- 贸易(15632)
- 农业(15488)
- 易(15086)
- 制(14730)
- 环境(14647)
- 理论(14604)
- 地方经济(14557)
- 和(14174)
- 融(13373)
- 金融(13372)
- 银(12779)
- 银行(12741)
- 技术(12476)
- 务(12411)
- 机构
- 大学(304233)
- 学院(302214)
- 济(132317)
- 经济(129683)
- 管理(120317)
- 理学(104543)
- 研究(103632)
- 理学院(103414)
- 管理学(101703)
- 管理学院(101173)
- 中国(77032)
- 京(63653)
- 科学(62230)
- 财(57544)
- 所(51517)
- 研究所(47055)
- 财经(46824)
- 中心(46152)
- 农(44145)
- 业大(43043)
- 经(42625)
- 江(42470)
- 经济学(41308)
- 北京(40195)
- 范(38875)
- 师范(38553)
- 院(37379)
- 经济学院(37110)
- 财经大学(34927)
- 州(34601)
- 基金
- 项目(206987)
- 科学(163092)
- 基金(151530)
- 研究(151231)
- 家(131386)
- 国家(130360)
- 科学基金(112461)
- 社会(97134)
- 社会科(92235)
- 社会科学(92209)
- 基金项目(80682)
- 省(79645)
- 自然(72528)
- 自然科(70833)
- 自然科学(70822)
- 自然科学基金(69528)
- 教育(68473)
- 划(66447)
- 资助(62916)
- 编号(60669)
- 成果(48330)
- 部(45877)
- 重点(45866)
- 发(44391)
- 创(42479)
- 课题(41234)
- 国家社会(40278)
- 教育部(39827)
- 创新(39665)
- 科研(39202)
- 期刊
- 济(146652)
- 经济(146652)
- 研究(94128)
- 中国(51694)
- 学报(45649)
- 管理(44579)
- 科学(42705)
- 财(41952)
- 农(39815)
- 大学(34742)
- 学学(32996)
- 融(28395)
- 金融(28395)
- 教育(28106)
- 农业(27975)
- 技术(25786)
- 经济研究(25305)
- 财经(23339)
- 业经(21724)
- 经(20034)
- 问题(18570)
- 技术经济(16360)
- 理论(15090)
- 图书(14305)
- 科技(13939)
- 现代(13728)
- 业(13652)
- 贸(13637)
- 商业(13593)
- 实践(13522)
共检索到44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锡泉 郭福春
本文运用Pesaran边限协整检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升值背景下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在样本期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增长均对FDI的流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与FDI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反馈机制并不存在,FDI流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表现出强烈的以"投机套利"为主要目的的"本土特征"模式。且同期的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同样表明,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能够有效促进FDI流入,而经济增长和FDI流入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反馈机制依然不存在。这意味着政府当局在保持经济适度规模增长的同时,尤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乐琴
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多方面的,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经济变化的不同阶段、估计区制之间的转换概率和度量各阶段的持续性,以此考察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变动的非对称性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不仅依赖其变动,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结合汇率政策和经济政策来判断区制转移和区制中的政策效果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叶瑶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受人民币名义汇率、通货膨胀、国际间贸易等因素综合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存在着显著波动,并且它的变动与产出的变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寻找出潜在于两者关系中的可能性因素:(1)产出到实际有效汇率的逆向因果关系;(2)涉及第三因素的伪相关;(3)存在于中国经济中的"扩张性贬值"——长期与短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具有紧缩性,但影响是短期的;长期,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效汇率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李标 冀志斌
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汇率变动对物价、出口和产出的传递效应,进而对最优汇率制度选择有重要影响。人民币计价结算为研究计价货币转换背景下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差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本。本文采用随机波动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讨论了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时变特征,发现人民币计价结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汇率变动对价格、出口和产出的冲击,人民币计价结算背景下实行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可行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乐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测度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从效率的内涵出发,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率,选取汇率制度弹性作为汇率制度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经几次改革后在长短期内对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浮动汇率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将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汇率制度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乐
近几年,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7.7%的速度稳步增长,在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个与多数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周期。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货币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不少国家纷纷要求中国调整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从货币本身价值规律入手,利用国际通用的PPP法和以此调整的货币汇率,从偏差系数K的大小来分析人民币币值的上涨空间;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在进出口贸易、金融货币政策领域给我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探讨了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升值问题,及解决弊端的方案。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明显,应适时调整汇率制度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
人民币 币值 偏差系数k 浮动汇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华强
次贷危机后,中美利差由负转正,人民币对美元实施小步快跑升值策略,实质形成了国外资金国内套利机制,外资跨国公司超额流入在1.6~2.8万亿美元之间。中国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低而成本高,美元走强致非美元储备资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美国经济日益强劲而中国经济逐步下行终结原有国外资金国内套利机制,前期超额流入进入回流周期,维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导致人民银行外汇储备快速枯竭,建议果断放弃紧盯美元。
关键词:
美元指数 人民币 汇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万谍 钱水土 金朝辉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各省(直辖市)主要贸易伙伴的动态变化,本文构建了省际进口加权有效汇率指数,基于汇率传递非对称性效应理论机制,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效应和省际异质性,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进口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各省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汇率传递效应越低,人民币升值较贬值对大部分省份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更大。(2)各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占比越大,则人民币贬值促使进口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3)"一带一路"倡议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在进口市场中的国际定价权,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中国的定价权大幅提高。论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是中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省际汇率传递效应存在的异质性;二是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轻对欧美市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天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徐迎军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等内部问题引起的结构性失衡。从长远看,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须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短期看,必须统筹兼顾汇率与利率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人民币汇率 经常项目 资本费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玉国 傅丽萍 何婷
产品内分工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对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经营运作等多方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受各界瞩目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研究该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汇率变动是如何通过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在收集了1981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后利用协整分析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否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来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最后,针对当前人民币的升值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宗平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资产价格与通货的双膨胀现象。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而汇率升值预期与通货膨胀预期在形成三者的关系中扮演了主角,作者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娟娟 段湘姬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无论是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还是因拥有大额外币货币性资产权益而产生汇兑损失,对汇率风险的防范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成 魏玲
文章应用基于MCMC模拟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间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汇率和国际收支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7年之后影响加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原因;其次,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受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明显,但是国际收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传统的理论结论并不一致;最后,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国际收支长期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成 魏玲
文章应用基于MCMC模拟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间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国汇率和国际收支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7年之后影响加大,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原因;其次,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受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明显,但是国际收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与传统的理论结论并不一致;最后,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可以解释样本时段内国际收支长期的"双顺差",而汇率冲击会使得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