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
2023(1325)
2022(1227)
2021(1090)
2020(952)
2019(2285)
2018(2186)
2017(4629)
2016(2172)
2015(2533)
2014(2622)
2013(2477)
2012(2454)
2011(2221)
2010(2288)
2009(1979)
2008(2129)
2007(1832)
2006(1655)
2005(1503)
作者
(5713)
(4883)
(4744)
(4448)
(3050)
(2418)
(2286)
(1914)
(1670)
(1606)
(1590)
(1559)
(1492)
(1463)
(1456)
(1453)
(1444)
(1439)
(1422)
(1371)
(1181)
(1163)
(1133)
(1126)
(1077)
(1053)
(1008)
(965)
(964)
(956)
学科
(15640)
贸易(15633)
(15196)
(10472)
经济(10467)
方法(6568)
管理(5528)
数学(5489)
数学方法(5477)
(5435)
(5291)
出口(5261)
出口贸易(5261)
(5261)
关系(4988)
(4261)
企业(4261)
国际(3666)
(3543)
贸易关系(3534)
各国(3223)
概况(3211)
进出(3206)
进出口(3206)
进出口贸易(3206)
国贸(3054)
(2982)
财务(2980)
财务管理(2977)
国际贸易(2941)
机构
学院(33798)
大学(33372)
(20670)
经济(20473)
管理(11424)
研究(10941)
理学(9890)
理学院(9830)
管理学(9731)
管理学院(9691)
中国(8380)
(8255)
(7981)
经济学(7144)
财经(6756)
经济学院(6693)
(6191)
(5931)
国际(5824)
贸易(5405)
(5072)
财经大学(5070)
中心(4690)
研究所(4489)
商学(4479)
商学院(4436)
科学(4318)
(4296)
(4097)
(3833)
基金
项目(20242)
研究(15689)
科学(15570)
基金(15275)
(12712)
国家(12653)
社会(10664)
科学基金(10551)
社会科(10340)
社会科学(10340)
基金项目(7744)
资助(7079)
教育(7077)
(6762)
编号(6286)
自然(5996)
自然科(5856)
自然科学(5856)
自然科学基金(5768)
(5576)
(5357)
成果(4987)
教育部(4928)
中国(4925)
人文(4809)
社科(4790)
国家社会(4689)
(4566)
重点(4524)
大学(4507)
期刊
(19184)
经济(19184)
研究(11395)
(9940)
国际(9283)
(5822)
(5387)
贸易(5387)
经济研究(5035)
国际贸易(4682)
(4404)
金融(4404)
问题(4340)
世界(3816)
经贸(3696)
管理(3478)
学报(3370)
中国(3303)
业经(3226)
财经(3145)
商业(3023)
大学(2993)
学学(2922)
(2793)
(2758)
外经(2557)
对外(2557)
世界经济(2409)
科学(2401)
(2201)
共检索到51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浩仪  姜大伟  
汇率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效果会因相应的升值预期变化而抵消,所以在升值预期持续存在的条件下,单纯的升值并不能平衡贸易收支。汇率预期受升值压力影响,而中美贸易顺差的扩大是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从而形成一种经济循环:中美贸易顺差增加升值压力,升值压力加强升值预期,升值预期进一步扩大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浩仪  姜大伟  
笔者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将预期和工资调整的滞后性引入汇率传递的方程中,推导出实际汇率的一些基本性质:实际汇率服从随机游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汇率服从带漂移项的随机游走,实际汇率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汇率预期偏差的波动。这些结论很好地解释了Krugman提出的为什么实际汇率在浮动汇率制比固定汇率制下的波动大幅加剧。笔者又进一步分析了实际汇率影响贸易余额的方式,汇率预期偏差最终影响贸易余额,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自回归和中美贸易余额与预期偏差率的实证检验,证明了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立俊  龚雷豫  吴帆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改革,随后人民币持续贬值,但中美贸易余额不升反降。文章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引入汇率预期以及贸易商(或消费者)行为变化等因素,提出并验证"通缩效应",试图解释人民币贬值,但中美贸易余额没有增加的现象。文章结论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不能增加贸易余额,原因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可预期的连续下降,由此产生通缩效应,导致美国进口商推迟进口中国商品。政策当局在操作上应该加强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避免趋势性的小幅度贬值产生的"通缩效应",长期内应该通过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海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海外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获取收益。传统的贸易余额没有包含对外直接投资收入。本文指出与传统的贸易余额相比,加入对外直接投资净收入的贸易收入余额更能反映当今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及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用贸易收入余额衡量的美国贸易逆差和中国贸易顺差将大幅减少,中美贸易收入逆差将使中美贸易逆差小幅下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立俊  游桂芬  
文章重点讨论了政策干预下的汇率走势,以及预期因素作用下进口商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在假定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完全传递给贸易品价格的条件下,研究了汇率变动和贸易余额的关系。认为在政策干预和汇率走势形成稳定预期的条件下,汇率升值不但不能减少贸易逆差,反而扩大贸易逆差,反之反是。文章通过一系列实证检验和对比研究,发现上述作用机制在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中美贸易中能够较好地成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茵  万广华  
本文对HoffmaisterandRold幃s( 1 999,2 0 0 1 )与Prasad ( 1 999)两文中的模型进行了扩展 ,构造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SVAR) ,用以探讨在 1 985— 2 0 0 0年间影响中国贸易余额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国外供给冲击、国内供给冲击、相对需求冲击及名义冲击等四类因素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并注意区分了结构性和短期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冲击 ① 是影响中国贸易余额的主要因素 ;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但汇率变动对贸易余额影响不大。因此 ,货币性手段将不足以解决所谓的中国“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勇  
通过选取2003~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贸易项下的非法资金流动规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和国外市场需求变动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非法资金流入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动可以解释我国的贸易差额;在剔除贸易项下非法资金流动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Full-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与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首次提出将贸易利益作为分配因子,对中国与各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一直显著高于消费侧碳排放,且对多数国家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呈现顺差,中国实际为全球消费承担了碳排放,并非仅为发达国家;中国90.41%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来自制造业,行业碳排放强度较高是造成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以贸易利益为分配因子的共担责任原则下,中国2009年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比生产责任原则下低6.7%,比消费责任原则下高12.9%,按共担责任原则计量中国的碳排放责任更加合理和折衷,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柯胜挥  林根兴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柯胜挥  林根兴  
1950年代Harberger-Laursen-Metzler提出贸易条件的不利冲击将降低实质所得并造成经常帐的恶化。文章依循HLM效应理论架构,建立台湾纺织业贸易条件、实质所得及该产业贸易余额的实证模型。利用单根检定、共整合检定、结构式向量自我回归、冲击反应函数及预测误差变异分解等实证步骤,进行动态效果评估。实证结果发现台湾纺织业贸易条件的非预期正向冲击,对台湾实质国民所得有立即且正向的影响,但对纺织业贸易余额则有立即且负向的影响,不符合HLM效应。而台湾纺织业贸易条件变动对贸易余额的影响不大,变量间亦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陆洋  葛加国  钱东平  
文章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Blanchard&Quah提出的对结构冲击影响进行长期约束的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收支弹性理论在我国基本成立;(2)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差额有明显的修正J曲线效应,且随着我国汇率波动弹性的增加汇率对中美贸易差额的调整作用逐步增强;(3)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一  
文章通过局部均衡模型及MS-VAR模型分别从理论及实证角度对汇率及相关变量与贸易差额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处在不同状态区制下,汇率相关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及中美贸易差额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人民币被低估”。面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及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的新形势,随着汇率弹性增强,人民币汇率处于高波动区间的概率及持续期均增加,因此充分考虑相应区制下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汇率波动及预期冲击对各冲击效应的抵消或增强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汇率升值-高波动状态区制,更应充分考虑预期对汇率冲击影响造成的增强或削弱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瑜  
人民币汇改是一次制度性的变革,在作实证分析时,不能用跨不同制度的数据来解释汇改后的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和进口作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改善中美贸易收支平衡状况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