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4)
- 2023(8852)
- 2022(8030)
- 2021(7637)
- 2020(6395)
- 2019(15050)
- 2018(15166)
- 2017(29762)
- 2016(16180)
- 2015(18266)
- 2014(18320)
- 2013(18237)
- 2012(16565)
- 2011(14883)
- 2010(14543)
- 2009(13104)
- 2008(12663)
- 2007(10663)
- 2006(9185)
- 2005(7737)
- 学科
- 济(63575)
- 经济(63501)
- 管理(46654)
- 业(44196)
- 企(37549)
- 企业(37549)
- 方法(32490)
- 数学(28212)
- 数学方法(27917)
- 农(15946)
- 中国(15301)
- 财(15035)
- 学(14578)
- 业经(13739)
- 地方(12889)
- 理论(11210)
- 贸(11148)
- 贸易(11144)
- 和(10765)
- 农业(10763)
- 易(10761)
- 技术(10165)
- 环境(9981)
- 务(9871)
- 制(9816)
- 财务(9814)
- 财务管理(9799)
- 企业财务(9297)
- 教育(8996)
- 划(8924)
- 机构
- 大学(228800)
- 学院(225935)
- 管理(94695)
- 济(85713)
- 经济(83758)
- 理学(83298)
- 理学院(82370)
- 管理学(80943)
- 管理学院(80558)
- 研究(72862)
- 中国(51745)
- 京(48564)
- 科学(46999)
- 财(37593)
- 所(36239)
- 业大(35028)
- 农(34631)
- 研究所(33458)
- 中心(32362)
- 财经(31230)
- 江(30640)
- 北京(30606)
- 范(30300)
- 师范(30040)
- 经(28457)
- 农业(27235)
- 院(26517)
- 州(25699)
- 师范大学(24534)
- 经济学(24375)
- 基金
- 项目(162200)
- 科学(127143)
- 研究(118373)
- 基金(117574)
- 家(102041)
- 国家(101179)
- 科学基金(87178)
- 社会(72934)
- 社会科(68965)
- 社会科学(68946)
- 基金项目(63734)
- 省(63124)
- 自然(58164)
- 自然科(56789)
- 自然科学(56777)
- 自然科学基金(55743)
- 教育(54082)
- 划(53301)
- 编号(48758)
- 资助(48571)
- 成果(39035)
- 部(35590)
- 重点(35588)
- 创(33711)
- 发(33570)
- 课题(32843)
- 创新(31256)
- 科研(31142)
- 教育部(30534)
- 项目编号(30416)
共检索到312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帅 赵昕 王茂林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升值替代通货膨胀吗?如果可以,定量的替代关系如何?在综合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后,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抑制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但其效果决定了升值不能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工具。另外,通过模型我们还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国内物价的上涨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郭红兵 喻凯西
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和利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行为分析,基于1994Q1-2011Q3的季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估计系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是:由于通货膨胀仅在短期内对汇率升值具有微弱的替代作用,因此不宜采用通货膨胀政策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有着持续的逐渐增强的替代作用,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由于就反通胀而言,汇率升值比提高利率见效更快、作用更强,因此在反通胀的背景下可优先考虑采用汇率升值的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连发
当前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和通胀预期逐渐形成。在跨期转移购买力方面,人民币作为跨期价值储存载体的吸引力下降,而房产等有价资产的吸引力上升,这是推动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原因。行政性的局部的结构性政策可能仍然会有些效果,但有效性将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些措施可能难以缓解中长期通胀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确保我国经济中长期平稳发展是硬道理。建议2011年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短期内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回归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利率在管理通胀预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资产替代 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智洺 汤雯 刘涛
本文基于扩展的C-D函数,选取1997-2016年我国GDP、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投入的数据,构建天然气缺口下的产出损失模型。然后,在40%、45%和50%的天然气进口警戒值条件下,定量测算2017-2025年我国天然气缺口出现的年份,分别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并计算出对应的产出损失。最后,综合评估轻烃燃气和天然气的经济环保效益,分析国内轻烃燃气替代进口天然气的市场可行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海霞 汪应宏 王辉 彭山桂 杨奎奇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建设用地大量投入,然而在耕地红线和用地规划的约束下,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研究,采用要素边际利用量和技术进步率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本边际利用量对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②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减少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是由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所致,它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平阔 王志伟
从"新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看,为了解决能源部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主要矛盾,必然要求中国能源转型深度思考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否合理。为此,本文基于MES方法和LVC方法,构建了一个能源转型的内因判定模型,研究中国能源替代-互补关系;并通过利用2000-2017年中国能源部门的市场份额、能源价格和成本等数据,从价格弹性和技术扩散的角度,分析"电能替代"和"多能互补"等转型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化石能源和火力发电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清洁能源发电对能源替代-互补关系的互动和协调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对转型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有限。(2)在技术层面,电能对化石能源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且清洁能源发电的替代效果优于火力发电;在"电能内部替代"过程中,价格对能源转型具有显著的"信号"诱导作用。(3)"电能替代"无法满足现阶段中国能源转型的目标要求,在能源需求侧仍需要"多能互补"模式协同,以促进能源转型。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楚晖 刘鹏
本文通过建立总量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证明了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替代作用的存在性,进而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替代程度,通过计量模型对上述替代程度进行了具体度量。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存在替代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替代率还不大。文章最后对这一事实进行了解释,并对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中东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1978—2005年制造业中的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能源与资本之间存在很强的替代关系,能源与劳动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这种性质的替代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在保持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政府可以选择提高能源税收水平的政策,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资本对能源替代,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关键词:
能源 资本 劳动 替代弹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闯 卢江海
本文针对渠道权力理论研究限于"二元"分析范式的不足,重点考察了包含交换关系替代者的渠道网络中的权力结构及权力弱势成员平衡权力的策略。研究发现,由于渠道成员在规模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表面看上去结构简单的单边垄断网络中,权力结构可能处于非常复杂的复合状态;渠道成员占有资源的质与量不仅对替代关系的建立、维系与终止有重大影响,对其权力平衡策略的选择也同样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渠道 渠道权力 交换网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道明 王丽红 田志宏
为识别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及其程度的演变特征,本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5个小麦主产区1981—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估算主要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和化肥投入可以有效替代劳动力并提高小麦产量;2)相比化肥,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且持久;3)平原地区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以及小麦产出的促进效应始终强于非平原地区。鉴于此,一方面要打破推进机械化的制度约束,激励农户加快投入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引导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区域机械化平衡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经济学中的替代关系根源于微观经济生产理论,能源作为投入要素能否被其他要素替代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替代,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政策的选择。然而基于不同的样本和方法,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及其大小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能源与非能源替代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总结主流的弹性计算方法,梳理了国际相关经验研究,并剖析差异性结论的原因,以推进我国同类领域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能源 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宏 刘宝华
已有文献表明,经理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都会影响企业价值;但经理薪酬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外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它们在影响企业价值时存在什么关系,尽管已有文献在理论上提及,但缺乏实证方面的证据。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0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理薪酬与外部审计对企业价值都有正向影响,而且经理薪酬与外部审计在影响企业价值时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同时,这一关系受到经理人力资本密度和企业性质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经理薪酬 外部审计 公司治理 企业价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刘楹
目前,人民币汇率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来看,汇率的变动越来越不确定,这就需要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本文从政府行为、市场调节、金融运作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对冲人民币升值的机制和机理,以期能以灵活适度的政策措施配合汇率政策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可替代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峰
人民币升值可以从时间路径和空间路径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在多重的政策目标下,中国目前选择了渐进的升值方式,升值过程中名义汇率与物价水平共同调整。伴随有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升值方式会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改变社会的福利分配,这要求有相应的福利调整措施进行配套,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路径 福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鸿武
论文应用双变量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1995-2008年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变异性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间,中国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变异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并且这种替代关系是双向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变异性之间的替代关系的大小是非对称的。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条件方差 GARCH 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