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
2023(1886)
2022(1590)
2021(1415)
2020(1205)
2019(2766)
2018(2698)
2017(5054)
2016(2860)
2015(3271)
2014(3159)
2013(3301)
2012(3311)
2011(3155)
2010(2984)
2009(2755)
2008(2789)
2007(2445)
2006(2270)
2005(2103)
作者
(11035)
(9091)
(9030)
(8505)
(5900)
(4470)
(4011)
(3634)
(3606)
(3271)
(3208)
(3144)
(3126)
(3092)
(3012)
(2966)
(2829)
(2733)
(2720)
(2712)
(2418)
(2410)
(2271)
(2249)
(2170)
(2142)
(1998)
(1992)
(1951)
(1934)
学科
(11628)
经济(11588)
管理(6796)
(6099)
方法(5477)
(4880)
企业(4880)
数学(4817)
数学方法(4750)
(4455)
中国(3083)
(2914)
(2730)
(2265)
业经(2095)
(2081)
贸易(2080)
(2027)
农业(1893)
理论(1812)
(1776)
金融(1776)
地方(1719)
(1654)
银行(1631)
水产(1602)
(1601)
(1599)
及其(1587)
(1582)
机构
大学(45438)
学院(43416)
研究(20545)
(17011)
经济(16648)
中国(14916)
科学(14511)
(13536)
管理(13167)
(12035)
农业(11145)
研究所(11114)
理学(11070)
理学院(10901)
(10849)
管理学(10570)
管理学院(10522)
业大(9580)
中心(8579)
(7587)
(7522)
(7260)
(7218)
(7039)
北京(6954)
农业大学(6941)
科学院(6595)
(6524)
实验(6307)
实验室(6046)
基金
项目(30378)
科学(22828)
基金(22159)
(21865)
国家(21712)
研究(17695)
科学基金(16934)
自然(12876)
自然科(12574)
自然科学(12565)
自然科学基金(12363)
(11475)
基金项目(11099)
(10858)
社会(10528)
资助(10232)
社会科(9856)
社会科学(9851)
教育(8176)
计划(7715)
重点(7590)
科技(7048)
(6737)
(6590)
科研(6463)
(6109)
专项(5881)
编号(5874)
(5867)
(5796)
期刊
(19019)
经济(19019)
研究(13695)
学报(13017)
(11993)
中国(10848)
科学(10428)
大学(9068)
学学(8665)
农业(8143)
管理(5900)
(5617)
(4550)
(4384)
金融(4384)
教育(4244)
业大(4075)
经济研究(3500)
农业大学(3460)
财经(3231)
技术(2984)
(2951)
(2838)
林业(2678)
世界(2561)
中国农业(2505)
问题(2451)
国际(2330)
科技(2248)
自然(2228)
共检索到70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峰  
人民币升值可以从时间路径和空间路径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在多重的政策目标下,中国目前选择了渐进的升值方式,升值过程中名义汇率与物价水平共同调整。伴随有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升值方式会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改变社会的福利分配,这要求有相应的福利调整措施进行配套,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仲大军  
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国的货物和资产都显得相对廉价。外部世界不仅从我国大量进口可移动的贸易品,还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大量“进口”中国的土地和房地产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研究我国的房地产问题,必须从对外贸易角度来分析。实际上我国这几年来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纳到货币政策和汇率问题。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在于外部输入的货币量过多,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偏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保值升值,使这一稀缺资源充满了投机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帅  赵昕  王茂林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升值替代通货膨胀吗?如果可以,定量的替代关系如何?在综合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后,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抑制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但其效果决定了升值不能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工具。另外,通过模型我们还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国内物价的上涨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梓翔   车明   李雨佳  
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世界工厂和开放经济体,中国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系统分析输入型通胀的经济和政策影响。来自SVAR的证据显示,进口价格冲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负向供给冲击,推高通胀同时抑制经济活动。进口价格冲击对PPI的影响远强于对CPI的影响,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反事实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紧缩性响应主要源于进口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同时放大了进口价格冲击的负面影响。接着论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模型引入多种进口品和盯住进口通胀的货币政策。估计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加成冲击解释了大部分时期的PPI变化,但对CPI的解释效力有限。模型拟合脉冲响应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CPI和PPI的价格分化主要源于组成效应,而与整体进口占比的关系不大。输入型通胀向CPI的传导不畅主要源于衰退效应弱化了国内边际成本的上涨。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表明,当受到进口价格冲击影响时,放任输入型通胀、忽视稳增长和政策的持续性都会带来更低的福利水平,央行需要更加积极的应对输入型通胀,以此降低PPI和投资受到的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也说通胀和失业茅于轼前一阵我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厉以宁就通胀和失业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吴先生强调治理通胀,厉先生则认为失业是首要问题。吴、厉两位的意见显然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但经济学界认为这是一个争论,其前提是通胀有利于缓解失业。否则治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志刚  汤玉刚  
人民币升值与减税政策组合能够在保持宏观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国内产业间和产业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贸易-非贸易部门间资源配置,缓解出口部门恶性竞争,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同时,减税为升值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增强了货币政策防御和应对国内通胀的自主性。减税在当前具有可行性,以税收"购买"升值,平稳完成结构调整,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税收增长路径的跨期优化。"三率齐动"(税率-汇率-利率)的政策组合对于面临持续升值压力的经济体管理升值预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一般性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纯威  
实证研究发现,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通胀之间既不存在直接关系,也不存在间接关系,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无法起到抑制通胀作用。因此,目前针对汇率杠杆的政策操作思路不应是放任升值,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入,稳定有效汇率,弱化升值预期,以免人民币升值过速对出口以至国内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士贵  王伟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月度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胀环境对汇率传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且稳定的通胀环境对应着低汇率传递效应,高且不稳定的通胀环境下一般有着较高的汇率传递系数。因此,在汇率传递系数逐渐下降的趋势下,要谨慎对待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国内通胀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蓼筠  赵庆光  
本文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采用状态空间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主要结论为: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及产出缺口均是现实通胀的有效驱动因素。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明年上半年物价在相对高位运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晓鸥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经济结构分化及其他非结构性因素对国内结构性通胀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并通过FAVAR计量模型,使用2002—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一步验证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结构分化特征和其他非结构性因素对结构性通胀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路径不同。因此,应更加关注经济结构分化引发的结构性通胀风险防范,在治理结构性通胀方面,应重视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结构性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总量政策的协同配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姚一旻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通常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远高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因而"保增长"的重要性远高于"防通胀"。本文认为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情况,核心原因是当前家庭的财产积累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胀将通过财产再分配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经过计算发现:在各组参数设定下,5%的通胀和经济增速下滑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社会总福利成本(对消费的补偿比例)分别平均是1.8%和5.9%;通胀福利成本与增长放缓福利成本之比平均为32.9%,相比之下,在不考虑财产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中,该比例仅为约16%。这说明在中长期"保增长"和"防通胀"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意义,因此宏观调控应该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外贸研究所莎丁达尔·巴拉哈教授、L·沙胡副教授以及印度领事吴立民先生,1994年12月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介绍了当前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禾  
2010年7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持续扩大,3季度同比上涨3.7%,4季度达到4.7%,2011年1季度升至5.0%,创下9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稳定物价措施,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综合分析本轮价格上涨的特点和原因可以看到,价格上涨的微观基础和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价格上涨的动力已逐渐从需求拉动的周期性通胀向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并存的结构性通胀转移。从中长期看,在一定意义上成本推动因素强劲而持续,价格温和上涨有可能趋向常态化。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加强需求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应对通胀的供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