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
- 2023(2093)
- 2022(2034)
- 2021(1829)
- 2020(1757)
- 2019(4119)
- 2018(4201)
- 2017(7883)
- 2016(4640)
- 2015(5257)
- 2014(5522)
- 2013(5658)
- 2012(5347)
- 2011(5037)
- 2010(5290)
- 2009(5010)
- 2008(5082)
- 2007(4544)
- 2006(4185)
- 2005(4061)
- 学科
- 济(18893)
- 经济(18863)
- 管理(14615)
- 业(13355)
- 企(12121)
- 企业(12121)
- 方法(8022)
- 数学(6390)
- 数学方法(6259)
- 中国(5909)
- 财(5534)
- 学(5431)
- 制(4955)
- 农(4526)
- 理论(4432)
- 地方(4261)
- 业经(4005)
- 银(3906)
- 银行(3891)
- 和(3801)
- 行(3756)
- 融(3519)
- 金融(3518)
- 教育(3423)
- 务(3209)
- 财务(3194)
- 财务管理(3186)
- 策(3155)
- 体(3118)
- 企业财务(3066)
- 机构
- 大学(68670)
- 学院(65170)
- 济(24985)
- 管理(24817)
- 经济(24288)
- 研究(22882)
- 理学(20940)
- 理学院(20652)
- 管理学(20211)
- 管理学院(20097)
- 中国(18570)
- 京(14900)
- 财(13877)
- 科学(13441)
- 江(11920)
- 所(11861)
- 中心(10881)
- 范(10762)
- 师范(10697)
- 研究所(10468)
- 财经(10406)
- 北京(9888)
- 农(9583)
- 州(9430)
- 经(9321)
- 师范大学(8774)
- 省(8069)
- 业大(8050)
- 院(7908)
- 财经大学(7618)
- 基金
- 项目(37678)
- 科学(29711)
- 研究(28090)
- 基金(27298)
- 家(23322)
- 国家(23063)
- 科学基金(19808)
- 社会(17426)
- 社会科(16406)
- 社会科学(16402)
- 基金项目(14326)
- 教育(14113)
- 省(13633)
- 自然(13077)
- 自然科(12798)
- 自然科学(12794)
- 自然科学基金(12595)
- 划(12116)
- 编号(11854)
- 资助(11597)
- 成果(11350)
- 部(8825)
- 重点(8310)
- 课题(8200)
- 教育部(7846)
- 项目编号(7544)
- 人文(7518)
- 性(7503)
- 大学(7492)
- 创(7476)
共检索到113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净净
千顷堂藏书是黄居中和黄虞稷两代人收藏之图书。本文从黄氏父子的治学和交游情况分析黄氏收书及藏书,进而探讨黄氏千顷堂藏书的内容。并通过黄氏父子印章、千顷堂印章和相关史料记载辑得明确为千顷堂藏书之图书,将其与《千顷堂书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考证千顷堂藏书与《千顷堂书目》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千顷堂书目》依托于千顷堂藏书,但仅选取了部分著录,选取的标准主要是著作的年代,即时间标准。另一方面,《千顷堂书目》又不局限于千顷堂藏书,还参考、抄录了其他书目和史料记载的图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欣
《千顷堂书目》、《经义考》是著录元代经学著述的重要文献,但是两种目录文献都有错讹,就元代春秋类著述而言,《千顷堂书目》错讹6条,《经义考》存误6条,本文对两书中上述错讹进行勘正,并且新补诸书目不载的元人春秋学著述4种。
关键词:
千顷堂书目 经义考 元代 春秋类 补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全有
万木草堂藏书的来源大约可分为两类:康有为及其学生的捐书、社会捐赠。草堂藏书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轮流值班;作为培育人才的强力支撑,藏书得到了较充分利用。藏书的流向,一部分流入广雅书院,一部分于戊戌后被焚。
关键词:
万木草堂 藏书史 康有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九十九道弯上,九十九只船,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九十九个那艄公来把船来扳。"这首熟悉的歌谣唱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当她浩浩荡荡,东流万里,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坝头的时候,拐过了九十九道弯的最后一道,倏然北上,奔流入海。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兰考恰好就处在
关键词:
民族乐器 兰考县 焦裕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小燕
本文回顾了嘉业堂藏书楼藏书的聚积和散失过程,说明近代私人藏书积聚的不易和散失的无奈,同时也说明了嘉业堂主人刘承干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
嘉业堂 刘承干 藏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曾国藩从读书时代就开始攒钱藏书,在政务、军务中不忘藏书,广泛搜求各种珍典古籍,不断扩大藏书规模,富厚堂藏书充分体现了其读书、藏书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
富厚堂 搜集藏书 读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向文钦
李鸿章幼子李经迈,家富藏书,室名望云草堂。李经迈去世后,其子李国超将大部分藏书捐给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由震旦大学图书馆代为管理流通,并成立"李氏文库"。20世纪50年代,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李氏文库"入藏复旦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振聚
《四槐堂藏书录》一书作者姓氏、字号、生卒年未知。《山东藏书家史略》未载,《文献家通考》虽然记载但未能指明作者为谁。经考证可知其为清末山东藏书家赵嘉肇,其经历和著作因此而可知。
关键词:
四槐堂藏书录 赵嘉肇 倔道人秋厓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富厚堂藏书目录有很多特点,书楼第一代主人曾国藩著录的《京师书目》与《利见斋书目》信息详细;《求缺斋书目》与《公记书目》反映出其馆藏特色;《归朴斋书目》与《艺芳馆书目》则突出其藏为实用的特点。这些书目虽没有完全反映出富厚堂的馆藏,但为后人了解富厚堂馆藏及其藏书背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富厚堂书目 著录 特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绍军
一历代的私家藏书,都以购买和抄写为其来源之大宗,对豪门富绅来说,千金散尽聚万卷本非难事,而广大的贫儒寒士,其藏书却只能更多地依赖抄写的途径了,但即使是挥金如土的有钱之家。其藏书的很大一部分仍是由抄写所得。资产实力并非影响抄本产生的唯一因素,而无抄不成楼则是中国古代藏书楼恒久和普遍的共性。印刷术发明以前,藏书都为抄本,这不言自明。那时,许多人的藏书都来源于他们自己辛勤抄写。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姚伯岳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荇 李芳 李性忠
1951年4月间,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的王重民先生给嘉兴图书馆副馆长汪大铁写了两封信,讨论近代著名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的接管与整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王重民 嘉业堂藏书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晓东
蒋光焴是晚清浙江海宁藏书家,其衍芬草堂藏书楼多旧钞佳椠。学术界关于蒋光焴及衍芬草堂藏书的研究一直因面世文献有限而难以深入。本文在利用海宁蒋氏家传未刊文献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对蒋光焴藏书内容、藏书来源、交游与藏书、护书史实、藏书结局五点做新的探究,进而获得对蒋光焴及其藏书的进一步认识并总结研究经验。
关键词:
蒋光焴 藏书 来源 交游 护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