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
- 2023(640)
- 2022(575)
- 2021(550)
- 2020(500)
- 2019(989)
- 2018(934)
- 2017(1363)
- 2016(1194)
- 2015(1311)
- 2014(1263)
- 2013(1269)
- 2012(1210)
- 2011(1177)
- 2010(1179)
- 2009(1028)
- 2008(1036)
- 2007(980)
- 2006(804)
- 2005(695)
- 学科
- 学(3087)
- 害(1683)
- 生物(1521)
- 水产(1519)
- 虫(1498)
- 虫害(1370)
- 病虫(1280)
- 病虫害(1280)
- 动物(1193)
- 防(1128)
- 及其(1077)
- 防治(1072)
- 治(1067)
- 微(988)
- 微生(983)
- 微生物(983)
- 生物学(947)
- 动物学(885)
- 其他(825)
- 物(822)
- 微生物学(761)
- 病害(755)
- 鱼(730)
- 植(650)
- 植物(616)
- 草(610)
- 类(584)
- 各种(580)
- 菌(559)
- 济(525)
- 机构
- 大学(17372)
- 学院(17092)
- 农(13042)
- 科学(11056)
- 农业(10748)
- 研究(10599)
- 业大(8650)
- 所(7803)
- 研究所(7581)
- 室(7177)
- 实验(7114)
- 农业大学(7086)
- 实验室(6854)
- 重点(6470)
- 省(6159)
- 业(5944)
- 中国(5889)
- 技术(4600)
- 生物(4240)
- 京(4207)
- 院(4069)
- 科学院(4003)
- 部(3879)
- 中心(3841)
- 科学研究(3778)
- 研究院(3772)
- 林业(3665)
- 江(3560)
- 林(3504)
- 水产(3274)
共检索到24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宵娟 邓光华 连芳青 邹娜 黄颖融 周树军
为进一步探究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无菌苗生长和试管开花诱导机制,在组培条件下,以带顶芽的千日红茎段为对象,研究培养基中蔗糖含量、外源激素种类(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及浓度、生长素运输抑制剂(TIBA和NPA)对氮诱导的千日红生长和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是千日红无菌苗生长和开花诱导最关键的因素,在不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开花率为0且生根较少;随蔗糖含量的增加开花率逐渐提高,并在80g·L(-1)时达最大(80.72%);而根系长度和数量及植株长势在蔗糖含量为2040g·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琛 王广东 吴震 郭维明 徐志刚 邸秀茹
为缩短大花蕙兰无菌苗的生长周期,提高种苗质量,以大花蕙兰无菌苗为材料,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高光照强度和高CO2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蕙兰无菌苗在光照强度为105μmol.m-2.s-1和1 000μmol.mol-1CO2环境条件下培养30 d后与普通培养条件下的无菌苗相比,其干重、根的鲜重、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b均有显著增加,分别增加32%、29%、63%、73%和6%;培养50 d后无菌苗净光合速率比普通培养条件下的无菌苗提高了近7倍。表明高光照强度和高CO2浓度可显著增强无菌苗光合自养能力,加快大花蕙兰无菌苗的生长,提高种苗质量。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光照强度 CO2浓度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开云 黄敏仁 王明庥
以大花蕙兰试管苗基部切块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培养诱导类原球茎(PLB),研究不同激素配比以及外植体来源基因型对PLB诱导的影响。低水平的2,4-D和较高水平的6-BA对于试管苗基部切块诱导PLB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2,4-D浓度高于0.60 mg.L-1时,PLB诱导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基因型有不同的最佳激素组合。NAA对特定基因型诱导PLB有效。以试管苗基部切块组织培养方式诱导大花蕙兰PLB是可行的,为转基因研究提供了植株再生技术基础。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原球茎 PLB 植株再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素萍 曹齐卫 孙敬强 刘波 徐坤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而化学诱变作为种质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组培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变效应,旨在为创新大蒜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山东‘苍山蒲棵’、四川‘正月早’和‘新疆紫皮’3个生态区域的大蒜品种,鳞茎经自然晾干通过休眠后,取鳞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解析,确定诱变大蒜四倍体的优化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幼叶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
关键词:
大蒜 试管苗 秋水仙素 四倍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王永宏 张强 冯俊涛 张兴
以大花金挖耳(C arp esium m acrocepha lum F ranch.et Sav)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消毒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大花金挖耳种子进行消毒的最佳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消毒5 m in后,再用50%的N aC lO3处理30 m in。在大花金挖耳无菌苗的根形成愈伤组织的正交试验中,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最大,NAA次之,6-BA影响最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较优组合是B5+NAA 3.0 m g/L+6-BA 0.2m g/L,诱导率为100%;在优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配比试验中,B5+NAA 2.0~3.0 m 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单志慧 韩粉霞 张孝龙 沙爱华 陈海峰 陈李淼 张婵娟 陈水莲 周新安
无菌苗的获得是大豆遗传转化中的第一个环节。不同产地的大豆种子可能因其生长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带菌率。通过比较不同消毒条件下大豆种子的污染率、发芽率,从而确定一种有效的种子消毒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污染率存在显著差异,次氯酸钠液体消毒法对带菌率低的种子消毒有效,经氯气消毒法和二次消毒法处理后的种子污染率明显低于次氯酸钠液体消毒,以二次消毒法对大豆种子的消毒最为彻底;次氯酸钠液体消毒对种子活力影响较大,经氯气消毒和二次消毒的种子活力显著高于次氯酸钠液体消毒。二次消毒法特别适用于带菌率高的种子消毒。
关键词:
大豆转化 种子消毒 二次消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宝德 赵美华
选用8个大白菜亲本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植物激素、品种、苗龄、取材部位及外植体放置方式对大白菜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子叶再生培养基为MS附加6-BA 2 mg/L,NAA 0.5 mg/L和AgNO3 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 0.2 mg/L。再生植株移栽时,最好在春季,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大白菜 子叶 组织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杜军志 薛泉宏 段春梅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薛磊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
关键词:
放线菌 促生作用 诱导抗性 甜瓜 枯萎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邸秀茹 徐志刚 王广东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 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 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
关键词:
驱蚊香草 光合环境 培养基组分 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刘英 尹光天
对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组培苗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A含量高低对丛芽苗的生根与否及根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蔗糖浓度不影响芽苗的生根与否,但影响出根快慢、出根条数和根系的生长。NAA也在单芽苗根的诱导中起主导作用,但再附加一定量的IBA有利于生根。丛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单芽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组合为:NAA1.0mg/L+IBA2.0mg/L+大量元素0.33Ms+蔗糖20.0g/L。在优化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一次60d,短叶省藤、黄藤和单叶省藤丛芽苗的生根率可分别达94.4%、96.7%、90.6%,单芽苗的生根...
关键词:
棕榈藤,组培苗,生根诱导,生根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寅峰 张春霞 丁雨龙
竹类植物是重要的禾本科经济植物。由于开花周期长且难以预测 ,大多数竹种终身一次开花并导致死亡 ,具有自然结实率低等独特的开花习性 ,使得竹子开花及相关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过竹子开化的人工诱导与逆转的研究 ,不仅可以人工获取难得的竹子种子 ,更为竹种分类鉴定、杂交遗传育种和开花机理等多方面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十分重大。迄今为止 ,印度和比利时等国研究人员已在至少 8个竹种中成功诱导了竹子的试管开花 ,成功诱导开花逆转的研究也有了报道。通过已建立的实验模式系统 ,对影响诱导试管开花及逆转的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并在开花生理和杂交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尝试。可以相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胡后祥 金玉峰 符成 常海龙 吴其卫 刘少谋
在不同夜间温度下,对7个甘蔗难开花品种进行光周期诱导处理,调查夜间温度对光周期诱导开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难开花品种经适当的夜间低温处理后,均能明显提高抽穗率,其始花期也明显提前。但是过低的夜间温度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效应,过低的夜间温度甚至使甘蔗不开花;另外一方面,少数品种对夜间低温不敏感,夜间低温处理对甘蔗正常开花无促进作用,甚至稍低的温度已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甘蔗 低温处理 光周期诱导 开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颖莹 黄明亮 单梅 胡家金
以当年生新鲜喜树种子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和10%NaClO分别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后,以0.1%HgCl2进行果实消毒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41.11%;在此基础上用10%NaClO将预培养种子浸泡3 min后,其萌发率和成苗率显著提高,分别达85.56%和55.56%,而且幼苗生长状态好,平均生成侧根6~7条,主根长约10 cm;对未经处理的种子苗做切根处理,并转移到新鲜的MS培养基,幼苗生长效果与经10%NaClO处理过的种子苗的生长效果相同,但将其转移到含1 mg/L6–BA的MS培养基后,种子苗的子叶变黄,无新根生成或...
关键词:
喜树 种子 萌发率 成苗率 切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文倩 王政 侯甲男 郑卫杰 何松林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为高品质的铁皮石斛试管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LED光源在植物组培中的应用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试管苗为试材,在LED光源的红光100%R(主波长640nm),蓝光100%B(主波长464nm),80%R+20%B,70%R+30%B,50%R+50%B 5种不同光质配比下培养,以普通荧光灯(PGFL)作为对照,比较经不同光质比处理90d后试管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结果】铁皮石斛试管苗株高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根长均在80%R+2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
关键词:
LED 红蓝光 铁皮石斛 试管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亮 董昕 徐小炜 刘丽威 刘晨旭 陈绍江
以不同玉米杂交种与单倍体诱导系为材料,对从杂交种中诱导双生苗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农大108、高油5598、郑单958与CAUHOI-1的杂交当代籽粒中,双生苗的平均频率为0.15%,显著低于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3.38%,而在自交籽粒中没有发现双生苗。利用45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母本分别与两个诱导率不同的诱导系(CAUHOI01和CAU79)进一步杂交,在杂交籽粒中发现26对双生苗,其中有23对来自于CAUHOI-1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生苗诱导与单倍体诱导一样,不仅与诱导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母本基因型影响,而二者诱导能力表现趋势不一致。对双生苗类型的观察结果表明,双生苗主要为...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双生苗 对称分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