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6)
- 2023(8300)
- 2022(6993)
- 2021(6439)
- 2020(5184)
- 2019(12465)
- 2018(11697)
- 2017(21797)
- 2016(11248)
- 2015(12740)
- 2014(12798)
- 2013(12989)
- 2012(12551)
- 2011(11664)
- 2010(12133)
- 2009(11626)
- 2008(11346)
- 2007(10178)
- 2006(9585)
- 2005(9226)
- 学科
- 济(75243)
- 经济(75192)
- 管理(29209)
- 业(25367)
- 方法(24283)
- 数学(20645)
- 数学方法(20459)
- 企(20349)
- 企业(20349)
- 地方(17992)
- 中国(17731)
- 学(16592)
- 农(13289)
- 地方经济(12849)
- 业经(12742)
- 财(12296)
- 融(11125)
- 金融(11125)
- 制(10914)
- 贸(10380)
- 贸易(10366)
- 理论(10148)
- 易(9932)
- 银(9823)
- 银行(9790)
- 行(9499)
- 农业(8922)
- 和(8738)
- 经济学(8676)
- 体(8509)
- 机构
- 大学(178698)
- 学院(173730)
- 济(86905)
- 经济(85363)
- 研究(69319)
- 管理(61834)
- 中国(54532)
- 理学(51320)
- 理学院(50688)
- 管理学(49864)
- 管理学院(49504)
- 财(41165)
- 京(38413)
- 科学(37311)
- 所(35390)
- 财经(31502)
- 研究所(31310)
- 中心(30049)
- 经济学(29287)
- 经(28639)
- 江(27564)
- 农(26146)
- 经济学院(25893)
- 北京(25055)
- 范(24288)
- 院(24209)
- 师范(24093)
- 财经大学(23351)
- 州(21377)
- 业大(20727)
- 基金
- 项目(103338)
- 科学(81614)
- 基金(76816)
- 研究(76485)
- 家(66740)
- 国家(66234)
- 科学基金(56030)
- 社会(51761)
- 社会科(49146)
- 社会科学(49133)
- 基金项目(38762)
- 省(37557)
- 教育(34906)
- 自然(33415)
- 自然科(32638)
- 自然科学(32629)
- 资助(32235)
- 自然科学基金(32052)
- 划(31705)
- 编号(28898)
- 成果(25393)
- 重点(24069)
- 部(23958)
- 发(23448)
- 国家社会(22690)
- 教育部(21114)
- 课题(20868)
- 创(20348)
- 人文(19964)
- 中国(19961)
- 期刊
- 济(106993)
- 经济(106993)
- 研究(65573)
- 中国(39943)
- 财(32655)
- 学报(26840)
- 管理(26611)
- 科学(24629)
- 农(23457)
- 融(21990)
- 金融(21990)
- 大学(20609)
- 学学(18981)
- 教育(18899)
- 经济研究(18764)
- 财经(18131)
- 经(15903)
- 农业(15150)
- 技术(14961)
- 问题(13559)
- 业经(13089)
- 贸(12757)
- 国际(11545)
- 世界(10669)
- 技术经济(10447)
- 统计(9448)
- 理论(8943)
- 业(8526)
- 经济问题(8453)
- 经济管理(8355)
共检索到299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钦 陆铭
本文模拟了市场拓展、分工深化和经济增长的过程,市场的拓展可以利用不同要素的互补性,克服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单位交易成本的下降和要素互补性的增强会加快市场范围的拓展和经济增长。在引入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之后,随着市场的拓展,越来越需要规则型的合约来补偿市场拓展在事后变得无利可图时的损失。
关键词:
互补性 市场范围 经济增长 合约形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路萌 余东华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独立生产要素,是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纯数字资产与数据匹配性投入共同组成数据要素化投入的角度理解数据生产要素化,使用数据匹配性投入综合得分对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进行时空分析和生产率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数据要素化投入对经济产出的积极作用,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据匹配性投入价格持续下降会影响生产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数据生产要素的使用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数据生产要素化基于数据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融合,能够加快数据确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要么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要么侧重于健康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采用了教育和健康两个指标,但是尚未有研究给出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本文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组合生成。关于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另一种认为经济增长应该归功于人力资本存量。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在此模型中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和存量都会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中既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功劳,也有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我们以这个内生模型为理论依据设定计量模型,利用19...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内生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大豪
生产经济学的性质与范围E.O.Heady著郑大豪译安希校在被认为属于应用科学的农业经济学中,农业生产经济学是一个历史最长、流行最广的分支学科。农业经济科学本身就是起源于对农场生产经济的研究。这个学科不断发展,至今,从事这个领域的人员比其它分支学科都多...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亮 汪启富
本文首先阐述了范围经济可能会成为未来远程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这个判断,本文认为远程高等教育起码可以在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这三种产出上形成范围经济;最后本文对地域、质量、技术手段、组织方式等可能会影响远程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海欧
瓦利斯和诺思(1986)对美国交易费用总量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引人关注的结论。随后诺思和瓦利斯等人对这个测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但是无论是这个测算结果本身还是他们所提出的观点都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把诺思和瓦利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得出的实证结论、理论解释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结论和思想观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不仅瓦利斯和诺思(1986)的测算结果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对交易费用变化趋势的预测是吻合的,而且两位作者在解释这一测算结果成因时所提出的核心观点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背后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发现一方面支持了诺思和瓦利斯的观察结果和理论解释,同时也表明新兴古典经济学事实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祥振 王文平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厂商,西方学者认为银行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技术进步具有密切关系。它们对银行的效率和成本都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差异性。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守一
在前几年思考的基础上,1996年我对理论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假说,这就是经济对策论、非均衡论、非线性论、经济周期论,表面上各研究各的问题,本质上存在一致性.经济对策是因,非均衡是果,非线性与经济周期是两种表现形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春玉 丁涛
国内一些学者一直致力于流通理论或流通经济学的构建,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仍未能摆脱流通理论的贫困状态。对于如何构建流通理论,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尤其对于流通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依然存在争论。文章主要沿着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探寻流通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踪迹,以期对诸如流通理论的存在性、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或核心范畴、流通理论与新兴经济学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流通 交易 流通理论 流通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要素在产业与空间上的错配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并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本文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2004—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层面、四大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城市规模以及考虑空间关联性等角度对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理论机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来源于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城市规模与产业结构、市场规模与产业选择的三个匹配机制。要素结构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在劳均资本相对占优时才会发生,城市规模则通过相对最优城市规模"门槛效应"影响了与产业关联的正效应,市场规模与产业结构"服务业化"正相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大城市提高经济比重的关键,中小城市则应重点构建符合本地优势的工业体系。本文从要素空间匹配的视角为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空间优化和城市产业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也为地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卫兴华一、中国经济的落后与跨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处于领先地位的辉煌历史。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和火器、建筑等行业的成就,都曾为世界各国望尘莫及。中国有过灿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经济学中的“新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的“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专门研究经济学中最难以理解,但又是极其重要的课题──增长的根本原因。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仅仅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但岁默认为,在信息时代,科技也是组成生产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仇娟东 曹钢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及其结合框架下对地区差距及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研究的回顾发现:经济增长理论能够反映地区差距形成的动态性特征但缺乏空间维度,传统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缺乏动态性,二者结合框架下的研究能同时体现动态性和空间维度但缺乏实证检验。基于此分析,今后的研究中应将动态性与空间维度同时纳入地区差距问题研究框架,重视技术进步、知识溢出等"知识关联"因素的作用,对地区差距的发展方向做进一步分析,并拓展创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结合框架下的实证研究方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霍玉洁
宏观经济学其实"很窄",它不"是大的"、"无所不包的"经济学,而只是从一个特定角度对经济的研究。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其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是治标经济学",它没有解"决深层次矛盾"和提"供治本之策"的任务,不能期望宏观经济学家去解决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这类长期性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总量 短期 波动 治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