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8)
2023(9715)
2022(8677)
2021(8363)
2020(6994)
2019(16208)
2018(16163)
2017(30998)
2016(17045)
2015(19208)
2014(19107)
2013(18914)
2012(17186)
2011(15477)
2010(15249)
2009(13837)
2008(13219)
2007(11324)
2006(9814)
2005(8343)
作者
(49666)
(40981)
(40771)
(39168)
(26216)
(19881)
(18414)
(16315)
(15856)
(14627)
(14350)
(13897)
(13026)
(12928)
(12658)
(12507)
(12337)
(12065)
(11792)
(11641)
(10382)
(10100)
(9838)
(9374)
(9168)
(9130)
(9103)
(9062)
(8244)
(8146)
学科
(65003)
经济(64939)
管理(47301)
(42920)
(35806)
企业(35806)
方法(30834)
数学(26418)
数学方法(26110)
(20929)
(17461)
中国(15509)
(14487)
地方(14462)
环境(14242)
业经(14234)
(12098)
理论(12023)
农业(11782)
(10319)
贸易(10314)
(10279)
技术(10221)
(9971)
教育(9797)
(9425)
(9383)
财务(9325)
财务管理(9311)
企业财务(8822)
机构
大学(239083)
学院(236493)
管理(96869)
(87295)
经济(85269)
理学(84551)
理学院(83573)
管理学(82077)
管理学院(81667)
研究(79160)
中国(55994)
科学(53438)
(51477)
(39935)
(39464)
业大(39218)
(37560)
研究所(37134)
中心(35284)
(32948)
(32859)
北京(32721)
师范(32551)
财经(30989)
农业(30716)
(29666)
(28211)
(27059)
师范大学(26524)
技术(25252)
基金
项目(171437)
科学(133098)
研究(123684)
基金(122754)
(107885)
国家(107025)
科学基金(91016)
社会(74880)
社会科(70727)
社会科学(70705)
(67846)
基金项目(66602)
自然(61207)
自然科(59594)
自然科学(59581)
自然科学基金(58484)
(57000)
教育(55940)
编号(50814)
资助(50308)
成果(40376)
重点(38462)
(36551)
(36251)
(35131)
课题(34547)
科研(33296)
创新(32681)
计划(31666)
大学(31494)
期刊
(93768)
经济(93768)
研究(65599)
学报(41783)
中国(39493)
科学(37623)
(34391)
管理(32814)
大学(30854)
学学(29000)
教育(26933)
(26377)
农业(24644)
技术(19430)
业经(16350)
(14995)
金融(14995)
图书(14875)
财经(13936)
林业(13921)
经济研究(13632)
科技(13390)
资源(12667)
理论(12400)
(12395)
问题(12234)
实践(11728)
(11728)
(11613)
(11256)
共检索到329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姜礼元  谢吉全  
根据千岛湖次生林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 ,采用极点排序将千岛湖次生林群落划分为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 4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群落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的分析比较 ,认为随着演替的发展 ,群落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 ,4种群落类型的均匀度值依次为 69 6,81 6,82 8和 89 6,多样性指数依次为2 33,2 82 ,2 67和 2 75 ;生态优势度下降 ,其值从 0 30 7下降到 0 1 5 8,但并不是演替的最高阶段物种多样性最大 ;通过对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成分的分析 ,认为封山育林是千岛湖区森林植被进展演替的有效途径 ,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钱新标  余树全  李生荣  姜维瑞  姜礼元  
为了解千岛湖地区天然次生林地枯落物积累及土壤基本状况, 1998 年春采用标准地方法对千岛湖3 个林场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林地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和总贮量均呈氮> 钙> 钾> 镁> 锰> 磷> 锌的排序, 林地枯落物中这些营养元素的总量依次为6703 kg·hm - 2 , 5264 kg·h m - 2 , 2328 kg·hm - 2 , 1210kg·hm - 2 , 357 kg·h m - 2 , 301 kg·h m - 2 和019 kg·h m - 2 。3 个林场土壤养分差异较大, 说明各林场间次生林立地类型和树种结构有很大不同。但从每个林场单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198 6~ 1993年连续 8a,设置三角量水堰 ,对千岛湖常绿阔叶林的水文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 :在年降水量 140 9.9mm与年蒸发量 90 7.8mm的气候条件下 ,以苦槠、石栎为建群树种组成的 10 .8hm2常绿阔叶林 ,小流域年均水流量平均每公顷达 4 0 79m3 ,折合降水量为4 0 7.9mm,占全年降水量的 2 8.9%。常绿阔叶林小流域 ,在多雨季节日水流量为 10 8~ 15 8m3 ,少雨季节为 6 8~ 86 m3 ,干旱季节少于 4 0 m3 ,最少的一天水流量为 7.9m3 。常绿阔叶林细水长流、终年不断 ,水源涵养功能显著 ,具有长期而稳定的水文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良良  
从分析千岛湖生态林现状着手,对千岛湖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国家扶持政策、森林生态补偿费、林相改造、经营方针和林业执法等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文珂  胡理乐  卢希  高燕  康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本智  傅懋毅  李正才  谢锦忠  Manuel Ruiz Perez  Brian Belcher  杨校生  吴明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王懿祥  刘刚  
本文对两类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从直径生长、胸高断面积生长、材积生长、林木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程,天然次生林直径生长、胸高断面生长和材积生长呈现下降趋势,林木死亡率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演替的早期阶段,速生喜光先锋种在林分中占据较高比例,进而林分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和较高的生长力,但是随着演替的进行,喜光先锋速生树种逐步被耐荫的顶级或亚顶级树种所取代,进而表现出低生长和低的死亡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欣  华超  张明如  张建国  柳丹  
为探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选择2010年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的晴天,对浙江淳安千岛湖姥山林场6种类型的森林群落的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小气候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①千岛湖姥山林场空气负离子浓度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较低;②6种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年平均浓度均在1 000个.cm-3以上,天然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人工森林群落,常绿阔叶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针叶树群落;③不同季节空气质量评价系数变化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④天然森林群落冬季空气清洁度为B级,其他季节均为A级,人工森林群落夏季和秋季空气清洁度为A级,春季为B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兰  艾训儒  吕世安  冯广  刘峻城  黄永涛  
【目的】研究鄂西南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以期为进一步了解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变化规律、群落构建机制和植被恢复技术奠定基础。【方法】以鄂西南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建立48个20 m×20 m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FDP),运用聚类分析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并通过指示种分析辨识不同群落类型指示种,然后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星斗山森林样地分为3种群落类型:亮叶水青冈群落(分布在海拔1 460~1 670 m处)、灯台群落(分布在海拔1 230~1 500 m处)和川陕鹅耳枥群落(分布在海拔1 360~1 450 m处);非维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Joni Kujansuu  荆涛  马万里  罗菊春  王广发  孙波  
该文对长白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紫椴的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紫椴伐桩产生的萌条数量在 5 0a以后越来越多 ,萌生能力越来越强 .采伐时期对伐桩的萌生能力影响很大 .在春天发叶以前采伐 ,伐桩的萌生能力很大 ;春天发叶以后采伐 ,伐桩的萌生能力不佳 ;秋天落叶以前采伐 ,使第二年萌生能力降低 ;秋天落叶以后的采伐跟春天发叶以前的采伐效果相同 .紫椴萌生条和造林幼树极易分杈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原因是高生长速度与低温 ;另一方面 ,当椴树幼苗当年生枝干来不及很好地木质化时 ,一遇寒流 ,则很快干梢 ,这在空旷地人工更新情况下十分常见 .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盖建军  王丽卿  刘其根  陈马康  陈来生  任丽萍  洪荣华  
研究了浙江千岛湖2004年浮游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千岛湖浮游甲壳类主要由33种组成,其中桡足类14种,优势种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tumid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s)等;枝角类19种,优势种为透明溞(Daphnia hyaline)、象鼻溞(Bosminaspp)、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等。桡足类年平均密度为8.26±1.25 ind/L,年均生物量为0.13±0.09...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孝东  王力  
水库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健康的水库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部分水利职工和库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针对当前对水库渔业发展观念认识上的误区,从千岛湖渔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以鱼养水,鱼水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举措及产生影响为例证,提出了基于生态学视野下的水库生态系统"保水渔业"思路,为水库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路径和管理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益  田大伦  闫文德  方晰  沈燕  梁小翠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沅陵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檫木+锥栗群落、枫香+檫木群落、杉木+檫木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檫木+锥栗群落乔木层出现植物20种,隶属于11科19属,枫香+檫木群落出现13种,隶属于9科和11属,杉木+檫木群落出现植物18种,隶属12科18属。(2)檫木+锥栗群落多样性程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杉木+檫木群落。(3)杉木+檫木群落生态优势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檫木+锥栗群落。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次生林防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秀斌   徐玉华   刘敏   罗超   潘雯   李生  
[目的]马尾松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有利于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林下植被的更新和演替也有着重要影响。分析林分改造后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可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淳安县千岛湖林区马尾松不同改造林分(Ⅰ疏伐促新、Ⅱ疏伐补阔、Ⅲ皆伐促新、Ⅳ皆伐补阔)为对象,周边无改造措施林分(Ⅴ)为对照,进行植被调查、土壤采样与测定,分析了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与林地特征因子的关系,并探究了林下群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样地间的林下灌木层优势种的差异低于草本层,Ⅴ的林下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改造后林地(p <0.05),Ⅳ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其它林地(p <0.05)。林地特征因子能解释林下植物种变化的40%,且对草本层的影响程度高于灌木层,其中郁闭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马尾松林分改造初期,林下植物群落稳定性Ⅴ>Ⅰ>Ⅱ>Ⅲ>Ⅳ,林下灌木层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程度较低,而草本层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千岛湖区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初期,主要通过降低郁闭度显著提高了林下草本层多样性,但皆伐措施的林下植物群落稳定性较低。因此,综合考虑植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维持,对马尾松林采取适当间伐等抚育措施能促进其林下植被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