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0)
- 2023(3175)
- 2022(2356)
- 2021(2483)
- 2020(1851)
- 2019(4606)
- 2018(4139)
- 2017(6567)
- 2016(3821)
- 2015(4566)
- 2014(4566)
- 2013(4585)
- 2012(4353)
- 2011(3652)
- 2010(3576)
- 2009(3484)
- 2008(3734)
- 2007(2687)
- 2006(2307)
- 2005(2177)
- 学科
- 财(19831)
- 管理(15173)
- 济(13572)
- 经济(13563)
- 业(12073)
- 财政(11579)
- 企(10781)
- 企业(10781)
- 政(9284)
- 务(7819)
- 财务(7819)
- 财务管理(7779)
- 企业财务(7450)
- 中国(7093)
- 制(5475)
- 方法(4590)
- 地方(4432)
- 度(4129)
- 制度(4127)
- 数学(4106)
- 数学方法(4087)
- 体(3960)
- 出(3892)
- 农(3844)
- 策(3636)
- 体制(3611)
- 业经(3413)
- 及其(3322)
- 政策(3125)
- 银(3035)
- 机构
- 大学(44218)
- 学院(44181)
- 济(20302)
- 经济(19984)
- 财(19437)
- 研究(18384)
- 中国(15817)
- 管理(15280)
- 理学(12630)
- 理学院(12473)
- 管理学(12366)
- 管理学院(12271)
- 财经(10645)
- 经(9645)
- 科学(9581)
- 京(9454)
- 所(9404)
- 中心(8363)
- 财政(8183)
- 研究所(7876)
- 财经大学(7603)
- 政(7219)
- 江(7054)
- 院(6628)
- 经济学(6493)
- 部(6270)
- 北京(6258)
- 省(5898)
- 经济学院(5777)
- 范(5768)
共检索到87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阿萨德·阿拉姆 马克·辛德博格 庞娟
研究过渡时期的文献一直将稳定性和企业改革作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跨国研究还是就一国的研究都试图集中于财政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高度地重视财政调整稳定性成果中的量的量度,而转型期财政调整中的质的量度一直被忽略。本文试图分析转型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初10年里所进行的政策调整程度,并且讨论这种财政改革的质和量的量度,并对引导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
财政转型 预算体系 政策经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国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山西省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十年。十年来,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致力转型跨越,取得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辉煌成就。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大关,达到11100亿元。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映经济。作为财政战线的一名老兵,我有幸亲历并见证了山西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进程中度过的不平凡岁月。回首往事,有以下三个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财政扶贫工作,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刚
十年改革中,我国持续地、大量地产生了财政赤字。所谓财政赤字,是指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分为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两种。预算赤字是指国家在年度预算安排时就出现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通常把这种预算安排称为赤字财政。决算赤字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在年度执行过程中财政赤字的实际数大于计划数。这两种情况统称财政赤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先后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和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财政间接调控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柏铭
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改革,选择从渐进到理性的路径是符合国情的。然而,财政支出改革侧重于编制流程、操作规程等技术性变革,缺乏与之相关的基础性制度的变革。深化财政支出改革的关键在于调整权力配置,即加大立法部门的权力,削弱行政部门的权力,维护社会公众的权力。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改革评判 权力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99年,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及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提出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一个从此影响新世纪我国西部发展面貌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出台。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整体实力全面提升。中央财政及西部各省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和工具,致力于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及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期专题介绍了中央财政及部分省区财政部门十年来助力西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以期为读者展现一幅绚丽的西部发展篇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多多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次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党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财政部部分司局长和地方厅局长,解析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期对新的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坚定信心,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年弹指一挥间。2001—2011年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攻坚破难、爬坡上坎,追赶跨越、高位求进的十年。十年来,四川财政围绕构建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深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严格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上,谋求财政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深入推进管理改革的基础上,谋求财政调控能力、保障水平、支出绩效的不断提升,浓墨重彩地书写了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福林
要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国家财力是重要保证.但是,现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财力不足和分散的问题相当突出,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实施.所以,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综合治理来振兴我国财政,不断壮大国家财力.以下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八五"时期的财政形势和面临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周国
建议提案凝聚着代表委员们的心血与智慧,体现着他们对财政工作的信任和期盼。为了办理好建议提案,增进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升财政工作质量和水平,青海省财政厅自2003年起建立了与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制度,同时不断创新建议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我们的财政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方面仍一直沿袭传统的做法,日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十年前,刚刚就任江苏省南通市财政局局长的施建中经过苦苦思索,下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十年来,围绕财源建设、支出管理、内部建设三条主线,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探索改革新路子,先后研究出台了80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振鹏 赵云旗
文章主要就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分灶吃饭型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及其转型,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
关键词:
新中国 经济 财政转型 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祝余
财政信息化是财政改革的产物,是随着财政改革与管理的逐步深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近三十年建设,信息技术成功融入财政业务,有效支持了财政改革,促进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信息化建设简要回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一
3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突破旧体制统得过死、集中过多的弊端,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1993~2002年)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转换财政运行机制阶段;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是创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时期。
关键词:
财政 财政改革 历程 成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