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
- 2023(388)
- 2022(287)
- 2021(307)
- 2020(260)
- 2019(693)
- 2018(850)
- 2017(955)
- 2016(415)
- 2015(431)
- 2014(397)
- 2013(363)
- 2012(367)
- 2011(314)
- 2010(311)
- 2009(420)
- 2008(598)
- 2007(234)
- 2006(255)
- 2005(254)
- 学科
- 企(3699)
- 企业(3699)
- 业(3339)
- 管理(2658)
- 济(2264)
- 经济(2257)
- 财(1659)
- 务(1425)
- 财务(1425)
- 财务管理(1425)
- 企业财务(1403)
- 制(1130)
- 体(1025)
- 体制(957)
- 业经(938)
- 方法(735)
- 企业经济(703)
- 技术(666)
- 数学(559)
- 数学方法(559)
- 技术管理(532)
- 国有(504)
- 国有企业(501)
- 人事(443)
- 人事管理(443)
- 中国(413)
- 税(359)
- 策(357)
- 关系(349)
- 对外(346)
- 机构
- 学院(6345)
- 大学(6168)
- 济(3118)
- 经济(3083)
- 管理(2762)
- 理学(2295)
- 理学院(2284)
- 管理学(2267)
- 管理学院(2258)
- 研究(2208)
- 中国(1982)
- 财(1961)
- 财经(1412)
- 经(1315)
- 京(1244)
- 财经大学(1080)
- 所(1034)
- 科学(1022)
- 中心(1007)
- 商学(954)
- 商学院(951)
- 江(947)
- 经济学(900)
- 北京(899)
- 研究所(873)
- 院(844)
- 会计(810)
- 经济学院(805)
- 州(731)
- 社会(698)
共检索到10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维英 张文昌
本文对我国股市1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中国股市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股份公司上市不透明、运行不规范、退市无机制,从而造成股市今天这样的难堪局面。并指出搞活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只有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把国营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从根本上搞活国营企业,搞活债券市场。
关键词:
股市 国企 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可大致分为"放权让利,破冰探索""制度创新,脱困攻坚""国资监管,结构调整""分类推进,全面深化"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了不同形势下的改革任务,体现了不同时期改革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路径,构成了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实践的主线。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义奇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自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冬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安波
中国国企改革40年历程,奉行实用主义改革逻辑、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等原则,在没有现成模式和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五龙治水"到统一监管的转变,开始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国有企业在政企关系、规模与实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框架。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由于渐进式的国企改革路径保证了没有出现颠覆性失误,重视推进改革的动力机制,较好地兼顾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企业实践、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交互促进。但国资国企在提升效率和促进公平两个方面,仍亟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我们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十九大报告要求,适应新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和政策环境,适应竞争政策崛起与国际规则对国企公平参与竞争的要求,重启新一轮实质性、有力度的国企改革。这包括:提升改革目标,突出改革重点,聚焦主攻方向,坚持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构建重视可持续投资收益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促进混改的战略性展开与深入推进,推进改革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与匹配,改进国企改革推进方式、推动改革方案落地。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资管理体制 混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国有企业改革开启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带动了其他重要领域改革的推进,但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总结和反思。时至今日改革仍未完结,国有企业现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调整优化。未来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南,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以分类改革为前提,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与全局性突破;二是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保障;三是坚持正确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以有效推进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祝合良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大体上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三个阶段。但至今为止, 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摆脱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根本性问题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路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问题、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并辅之以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才能真正搞活国有企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直雄 余恩杰
国有企业如何发展,对深圳市的经济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战略重点。文章结合历年深圳市市属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地方税变动情况,阐述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税制改革问题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贤玲
"国企改革"实际上预示着市场公平与资源优化,并一次次成为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动力。但近十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国进民退"的十年,国有企业占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却没有创造出等价值的社会财富。全社会经济效益不能因为改革而得到提升,投资人的回报不达预期,国企改革的预期一次次落空,牛市也因此遭遇"夭折"。1.国有经营机制不完善,缺乏持续经营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洪伟
一、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缺陷 目前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所广泛认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国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既使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以盈利为目标去参与市场竞争,又使国家保持出资者的身份,并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显然,以上思路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即在确保国有制占主体地位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雪
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是保证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本文从企业对外投资权益受 侵害的案例分析出发,对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如何保护股东权益、防止资产流失,提出 看法。
关键词:
对外投资 股东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