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
- 2023(30)
- 2022(14)
- 2021(36)
- 2020(13)
- 2019(51)
- 2018(51)
- 2017(20)
- 2016(21)
- 2015(23)
- 2014(32)
- 2013(14)
- 2012(20)
- 2011(21)
- 2010(11)
- 2009(32)
- 2008(27)
- 2007(3)
- 2006(6)
- 2005(8)
- 学科
- 中国(96)
- 教学(56)
- 济(45)
- 经济(45)
- 学法(43)
- 教学法(43)
- 理论(40)
- 教育(36)
- 学理(34)
- 学理论(34)
- 业(21)
- 研究(20)
- 农(17)
- 革(17)
- 制(15)
- 和(15)
- 学(15)
- 管理(15)
- 企(14)
- 企业(14)
- 发(14)
- 发展(13)
- 展(13)
- 改革(13)
- 农业(12)
- 体(11)
- 及其(10)
- 地方(10)
- 机化(10)
- 策(10)
- 机构
- 大学(255)
- 学院(230)
- 研究(161)
- 教育(130)
- 师范(86)
- 范(86)
- 济(83)
- 经济(81)
- 中国(75)
- 师范大学(75)
- 所(73)
- 科学(73)
- 职业(70)
- 研究所(63)
- 院(63)
- 中心(62)
- 技术(62)
- 研究院(58)
- 职业技术(57)
- 京(56)
- 管理(56)
- 教育学(53)
- 北京(45)
- 发(44)
- 理学(43)
- 管理学(43)
- 理学院(42)
- 管理学院(42)
- 发展(41)
- 展(41)
共检索到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瀛 张利华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和实训装备水平,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材工作委员会、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迟少卿
2011年6月25-26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承办的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览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此次职业教育教材展览会共有32个出版基地上万种各类中、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参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张天保,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克松 吴娜梅 席小灵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对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对近十年1100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中的高职教学成果进行梳理,分别对研究主题、完成主体、地区分布三个维度在三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定中的“变”与“不变”进行描述性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国家立场、内涵建设、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坚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未来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多元主体协同研究、追求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实现实践创新。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2014年9月9日,重庆艳阳高照,丹桂飘香,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好似淋浴在别样的春天里,全校近千名教师和2万多名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为学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而欢呼!他们为学校10年改革取得的伟大成绩而自豪!此时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雷动、暖意融融,来自该校的龚小勇教授作为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获奖代表一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韦吉飞
2014年1月10日至12日,中国教育经济学2013年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1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长王善迈教授、副事理长范先佐教授、杜育红教授以及30余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本届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和西南大学统筹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建林 王德广
三峡大学合并十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发展,科学定位,精心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办学特色,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对外交流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走上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辉煌之路。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三峡大学将继续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走人才强校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之路。
关键词:
三峡大学 高校合并 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冯亚萌
职业教育专业博士是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面向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特需项目”十年实践为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提供了“先行先试”范例。该项目致力于职业教育工科“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实施“交叉课程—企业实践—教育实践—技术研修”课程教学,组建“教育学—工学—职业院校—企业”四师协同导师组,开展“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职业院校”校企校深度学术训练以及构建“校企校—校院—院院”多际协同组织保障体系,十年实践形成了“教育学+工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因陷入项目终止与质量标准缺失的内外部困境,建议独立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并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支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辟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新赛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兴旺 李亚慧
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主办、内蒙古财经学院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30~31日在颇具民族特色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界和出版界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的回顾与反思"为主题,首都经济贸易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祝智庭 卢琳萌 王馨怡 顾小清
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引领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是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主题。经过中国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多年的探索,我国的智慧教育研究历经十年发展,积攒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已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乃至在国际智慧教育研究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梳理我国智慧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轨迹,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法总结了我国学者和教育实践者的智慧教育经验。本文致力于从“高意识学习、技能本位教育、人机协同教育、数字教材开发与应用、教育元宇宙构建、教育智慧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七大方面为智慧教育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以期为促进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向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静
在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到来之际,"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2009年11月29—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期间,会议还开设了"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法制建设"4个分论坛。其中,"教学改革"分论坛发言以中德两国相关职业教育教学借鉴与交流中的实际经验为依据,涉及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职业教育办学与教学模式的迁移等,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和有益启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严继昌 杨瑞东
十年实践结硕果校地携手育英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回顾严继昌杨瑞东清华大学于1987年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列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作为一项新时期学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措施,十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社会各方面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琼 丁梅娟
研究以北京市3619名超过十年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为样本,从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观、教学效能感、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反思与研究、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特色及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八个方面,考察了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路径。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以为四类:消极应付型;经验重复型;发展教学风格型;发展教育思想型;(2)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性;(3)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分布在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后的各个教龄段之中。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专业生涯发展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古燕莹
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检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分析,作品反映出教师改革彰显高度、教材改革彰显深度、教法改革彰显力度的亮点与特色。对作品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深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教师改革以师德师风为“根”,在提升双师素质、建设创新团队上下功夫;教材改革以岗课赛证为“基”,在优化课程内容、开发类型教材上下功夫;教法改革以因材施教为“要”,在创新教学模式、融合信息技术上下功夫。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强 郝雅立
《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颁布至今,其间发生的应急管理案例体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情景性缺失导致应急预案权力被放大、应急法治的"在场负责"原则与应急现实的"场位错置"的矛盾、公民应急法治文化土壤难以养育应急法律制度等问题。本文梳理了突发事件频发而应急困境增加的原因,在法制建设层面提出理顺应急预案与法制建设关系,清晰公众资源产权,重构政府应急组织的职权体系、问责制度的预防功能、社会应急文化建设等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强 郝雅立
《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颁布至今,其间发生的应急管理案例体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情景性缺失导致应急预案权力被放大、应急法治的"在场负责"原则与应急现实的"场位错置"的矛盾、公民应急法治文化土壤难以养育应急法律制度等问题。本文梳理了突发事件频发而应急困境增加的原因,在法制建设层面提出理顺应急预案与法制建设关系,清晰公众资源产权,重构政府应急组织的职权体系、问责制度的预防功能、社会应急文化建设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