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
2023(1734)
2022(1599)
2021(1756)
2020(1425)
2019(3617)
2018(3280)
2017(4966)
2016(2893)
2015(3479)
2014(3390)
2013(3427)
2012(3380)
2011(3110)
2010(2940)
2009(2906)
2008(2874)
2007(2105)
2006(1951)
2005(1967)
作者
(7869)
(6769)
(6576)
(6504)
(4433)
(3419)
(3170)
(2634)
(2581)
(2416)
(2374)
(2296)
(2261)
(2247)
(2116)
(2105)
(1970)
(1965)
(1909)
(1884)
(1705)
(1615)
(1612)
(1600)
(1584)
(1571)
(1506)
(1441)
(1341)
(1321)
学科
(11535)
经济(11530)
管理(6553)
(6500)
(5508)
企业(5508)
方法(5256)
数学(4847)
数学方法(4817)
(4676)
中国(4431)
(3130)
财务(3129)
(3124)
财务管理(3117)
银行(3116)
(3088)
金融(3088)
企业财务(3050)
(2929)
(2835)
(2758)
国家(2738)
(2680)
(2656)
(2636)
外债(2490)
债券(2456)
公债(2456)
地方(2372)
机构
大学(36730)
学院(35088)
研究(17160)
(16923)
经济(16657)
中国(15142)
管理(11824)
(9581)
理学(9549)
科学(9428)
理学院(9396)
(9250)
管理学(9244)
管理学院(9167)
研究所(8188)
中心(8018)
(7832)
(7020)
财经(6707)
(6327)
(5884)
农业(5542)
(5495)
经济学(5412)
北京(5388)
(5321)
(5316)
财经大学(5242)
金融(5225)
科学院(5202)
基金
项目(21902)
科学(16894)
基金(16313)
研究(15586)
(14658)
国家(14556)
科学基金(11886)
社会(9779)
社会科(9279)
社会科学(9277)
基金项目(8223)
(7866)
自然(7697)
自然科(7492)
自然科学(7491)
自然科学基金(7376)
教育(7222)
资助(7171)
(7080)
编号(5749)
重点(5624)
(5308)
成果(5280)
(4616)
中国(4575)
(4564)
教育部(4542)
(4365)
课题(4365)
科研(4332)
期刊
(18850)
经济(18850)
研究(15010)
中国(11226)
(8535)
(8275)
金融(8275)
学报(6674)
(6313)
科学(5868)
管理(4916)
大学(4724)
教育(4392)
学学(4243)
农业(3874)
财经(3720)
经济研究(3673)
国际(3455)
(3215)
(3094)
(2965)
技术(2707)
理论(2629)
世界(2563)
图书(2390)
会计(2376)
实践(2338)
(2338)
问题(1969)
书馆(1922)
共检索到6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对于今年第四季度的金融市场而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无疑是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债市自不必说,汇市、股市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一个国债品种的利率波动,何以具有如此大的能量,的确值得思考。我国发行十年期国债的历史不算很长,在各国债品种中,十年期国债也称不上是主力品种。但由于它的存续期相对比较长,在交易中一般较少受到市场上偶发性因素的影响,价格运行相对平稳,因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中长期利率走势。也因为如此,习惯上人们都把十年期国债利率视作社会上无风险收益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5年3月20日上午,伴随着响亮的开市锣声,十年期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继五年期国债期货之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又一重大创新品种,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十年期国债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承彦  
国债期货市场是管理债券利率风险的重要市场。本文从理论联系角度分析了国债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利率市场之间的关联,运用VAR模型对10年期国债期货、上证综指、大宗商品指数和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影响最大,股票市场次之,利率市场对国债期货的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俞越  岳银  
2018年8月1日,证监会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2年期国债期货交易,合约正式挂牌时间定为8月17日。这意味着被市场寄予厚望的2年期国债期货终于来临。从1995年证监会叫停国债期货,到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期货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重新上市,目前,综合国内外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敏  夏庆  张华华  
以银行间隔夜拆借平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利用2003年10月—2011年3月上交所国债数据估计出Nelson-Siegel模型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度时间序列,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不同货币政策周期下货币政策变化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转向紧缩周期时,水平因子变大,倾斜度变小。面对货币政策从紧的冲击,在货币政策的宽松期和紧缩期,水平因子的响应分别为正向和负向,而倾斜度的响应均为负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维刚  
完善国债利率机制的探讨陈维刚国债是国家财政信用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债在缓解财政困难、解决财政临时性周转需要、支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优化资金投向、支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金融活动的媒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国债利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启志  何建敏  
本文根据中国国债市场特点和国外利率期限结构估计方法,采用了一个估计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利用国债市场数据对该模型和其他模型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降低国债收益率预测误差,适合作为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利用该模型构建了我国国债市场从1996年以来具有代表意义的9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并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汉飞  
研究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国债期货价格的变动机制,有助于主动采取某些手段以更好发挥其在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基准作用。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国债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短两个角度考察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对短期即期利率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消费价格指数对中长期即期利率发挥主要的影响作用,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和国债成交量对中长期即期利率仅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讲,银行间国债7天回购利率是影响短期即期利率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工业生产增加值是影响中期即期利率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长期即期利率的短期波动只受到误差修正项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雯  陈浪南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对国内外的有关模型进行了评述 ,提出了以复利方式建立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并对此进行拟合。该复利模型不仅适用于零息国债 ,对附息国债也同样适用 ,而且比单利模型更能反映市场利率的走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志刚  庞乐乐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论证基于转换因子系统(CFS)和真实名义债券系统(TNBS)的国债期货交割价格确定机制的优劣。理论分析认为,相对于中国现行的转换因子系统而言,真实名义债券系统具有限制条件少、国债期货收益率明确、套期保值程序简单易行以及形成期货价格的现货基础稳定等优势;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实际收益率环境下,基于真实名义债券系统的交割价格确定机制可降低非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相对交割损失、提高国债期货价格发现效率,并有助于防范逼仓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1.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古典学派提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即应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其后,凯恩斯提出的货币供需量决定利率的利率理论虽然统治了学术界30多年,但是最终仍没有定论,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古典利率决定论从总体和原则上是科学的。并且,凯恩斯利率理论,最后由于希克斯和汉森的批评、改造,也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曙明  
关于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的思考吴曙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并由此来确定国债利率、同行业拆借利率等。这种做法存在许多缺陷。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基准利率重新定位显得日益重要。一、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的必然性利率是金融商品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义群  陈永清  周军民  
文章首先概括了1981年至2003年我国发行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情况,并分析了国债利率与债务关系的相关理论模型。然后在推导多马国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自1981年以来国债发行利率对债务稳定性的影响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当国债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呈现发散性;当国债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时,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将呈现收敛性。文章认为,近年来我国通过发行国债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必要性并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