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8)
2023(5899)
2022(5303)
2021(4785)
2020(4488)
2019(10564)
2018(10592)
2017(20035)
2016(11598)
2015(13406)
2014(13785)
2013(13844)
2012(13314)
2011(12008)
2010(12096)
2009(11214)
2008(11733)
2007(10832)
2006(9129)
2005(8061)
作者
(38030)
(31984)
(31950)
(30381)
(20107)
(15439)
(14793)
(12563)
(11871)
(11465)
(10851)
(10612)
(10508)
(10335)
(10209)
(10031)
(9861)
(9423)
(9297)
(9109)
(8333)
(7885)
(7860)
(7314)
(7281)
(7197)
(7157)
(7043)
(6632)
(6622)
学科
(46671)
经济(46627)
管理(32395)
(32007)
(25824)
企业(25824)
方法(24341)
数学(21694)
数学方法(21485)
(15380)
(13279)
(13211)
(10743)
财务(10725)
中国(10723)
财务管理(10697)
企业财务(10125)
(9149)
(9084)
贸易(9079)
(8794)
地方(8767)
农业(8638)
业经(8634)
(7888)
(7323)
银行(7277)
(6746)
环境(6663)
(6601)
机构
大学(173061)
学院(171991)
(65457)
经济(63938)
研究(61161)
管理(60966)
理学(52190)
理学院(51525)
管理学(50412)
管理学院(50114)
中国(46122)
科学(42711)
(41563)
(37888)
(34312)
农业(33394)
业大(32902)
研究所(31447)
(31211)
中心(28691)
(27183)
财经(24523)
北京(23827)
(22090)
农业大学(21765)
(21483)
(21350)
师范(21130)
(21101)
(20814)
基金
项目(114328)
科学(86796)
基金(81185)
研究(76238)
(73555)
国家(72982)
科学基金(59855)
(46035)
社会(44728)
基金项目(43531)
社会科(42229)
社会科学(42210)
自然(42020)
自然科(40974)
自然科学(40960)
自然科学基金(40199)
(39244)
教育(35378)
资助(34020)
编号(30656)
重点(26690)
成果(25445)
(24780)
计划(24431)
(24362)
科研(23207)
(22951)
科技(22286)
创新(21622)
课题(21528)
期刊
(69985)
经济(69985)
研究(44846)
学报(37999)
(37424)
中国(33042)
科学(30411)
(27506)
大学(26879)
学学(25764)
农业(24853)
管理(19906)
(14681)
金融(14681)
(14392)
教育(14341)
技术(14287)
财经(12224)
业经(11221)
经济研究(11100)
(11076)
业大(10516)
(10418)
问题(9866)
财会(8620)
技术经济(8614)
农业大学(8552)
理论(8321)
科技(8243)
统计(8202)
共检索到252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军  赵燕  黄丽华  汤宾  黄妤  张学文  
为探明十字花科不同物种PIN3基因的表达调控差异,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la)、红花荠菜(Capsella rubella)、白菜(Brassica rapa)、油菜(Brassica napus)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等17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十字花科物种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18个PIN3同源基因。对这18个同源基因编码序列上游1 500bp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及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光响应、多种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等相关元件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生长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宾  李玉军  赵燕  黄丽华  黄妤  张学文  
为了探明十字花科植物不同物种PIN3基因之间的进化差异,运用Brassica Database数据库及十字花科基因数据库在线平台,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la)、红花荠菜(Capsella rubella)、芜青(Brassica rapa)、油菜(Brassica napus)、甘蓝(Brassica oleracea)等17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十字花科物种的18个(油菜含有2个)PIN3同源性基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推导的编码蛋白(PIN3)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8个PIN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影  黄锐之  钟新民  侯喜林  吴学龙  王五宏  李必元  刘智宏  
采用PCR克隆技术,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的AtHSP22基因全长及其他物种同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在十字花科植物大白菜、普通白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花椰菜、芥菜、荠菜、萝卜3个属10个物种中成功克隆得到耐热相关基因HSP22的同源序列10条。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些同源序列的相似性达89.3%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2.1%以上。由进化树可直观地看出,芸薹属与荠属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为一类;其次与萝卜属、拟南芥属聚为一类。由氨基酸序列预测的高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无规则卷曲最多,α-螺旋均在30%以上,因而属于α结构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玉花  吴刚  肖玲  曹应龙  卢长明  
【目的】发掘低芥酸野生种,并探明这些野生种的低芥酸遗传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序列法从野生种和甘蓝型油菜中分离FAE1序列。用酵母系统异源表达野生种的FAE1。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比较FAE1序列发现5个野生种的FAE1序列与甘蓝型油菜的FAE1同源性高于85%。分析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发现5个野生种在第282位氨基酸残基处都是丝氨酸,而且与酶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Cys223、His302、His387、His391和His420)都没有发生突变,这些特征与报道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相同,不同于低芥酸油菜。Western Blot分析发现野生种的FAE1都在酵母系统中获得了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幼平  蓝乐夫  罗鹏  
本文概述了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诸葛菜、蓝花子、海甘蓝和播娘蒿的开发和利用,并对上述资源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丹  祝洪波  石靖宇  马菡泽  陈亚丽  黄代红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春季开花植物是该保护区荒漠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草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优良牧草。西伯利亚离子芥(Chorispora sibirica)和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legans)是广泛同域分布在该区域砾质荒漠上的两种十字花科春季开花草本植物。为了比较这两种草本植物的花部特征与花气味的差异性,对两物种的花部性状进行野外观测和测量,同时收集并分析其花气味挥发物的组成。结果表明:1)两种草本植物的花均具有典型的虫媒花特征,如较大的花冠直径、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并且两物种的主要花部性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表现在花冠的颜色、直径、花瓣宽以及雌雄蕊长上。2)两种草本植物的花气味中共分离出41种挥发物,主要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西伯利亚离子芥花气味的主要成分为顺-β-罗勒烯,而扭果花旗杆的花气味中α-蒎烯和苯乙醛的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两物种花气味的化学组成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同域分布中的两种荒漠草本植物具有相似的花部特征和花气味,可吸引共享传粉者,促进两物种进行异交,从而增加开花植物的后代适合度;推测共享传粉者可以利用两草本植物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来区分出各物种,进而分别为其传粉,从而可以保障两草本植物的种间生殖隔离,维持了该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也对该区域野生动物的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蓉蓉  罗智捷  黄宇晴  覃丽谦  胡林  宋圆圆  曾任森  王杰  
以十字花科植物芥菜为供体,6种食用菌(金针菇、凤尾菇、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银耳)为受体,通过共培法,研究了芥菜及其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对食用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对杏鲍菇、黑木耳和银耳菌丝生长无明显促生作用,但可以显著促进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缩短菌株生长周期.进一步的试验发现不是因为芥菜幼苗产生的挥发物,而是其根系分泌物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将十字花科芥菜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黑芥子苷加入培养基用来培养食用菌,当浓度等于1 mg·mL~(-1)时对金针菇、凤尾菇和香菇菌丝生长促生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亭亭  杨佩文  李向东  杨子林  林兴华  毕云青  裴卫华  杨群辉  彭荣珍  杨明英  
【目的】研究有效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控措施,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通过q PCR检测方法,测定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结合田间发病株率综合分析4种化学农药及组合、3种土壤改良剂和4种作物轮作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控病效果。【结果】明迪和福帅得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较低,分别为73.33%和77.42%,明迪处理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为1.7×10~7copy number/g,显著低于对照;抗重茬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硅肥3种土壤改良剂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和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均比对照低;轮作大蒜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最低,为2.2×10~7copy number/g,与对照和轮作大麦、蚕豆、马铃薯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明迪、福帅得、微生物菌剂及轮作大蒜对根肿病有一定控病效果,在生产中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集成"轮作+土壤调理+清理病根+化学药剂防控"技术,达到持续控病的目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阿丽  朱发娣  王惟萍  石延霞  谢学文  李宝聚  
为了明确接种方法、环境和基质条件等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的影响。研究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肿根保存形式、光源及光周期、基质类型及基质p H值等对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以建立一套简便、稳定的大白菜根肿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体系。结果表明,大白菜种子在培养皿中催芽7 d后,采用浸根接种法,不仅节省菌源,而且操作简单,发病稳定;自然光照与稀土灯补光结合16 H光周期条件下,大白菜根肿病发生最严重,且发病均匀,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的最佳光照环境;草炭和蛭石基质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砂土和壤土对根肿病发生有抑制作用;根肿病在p H值5.0和p H值7.0时均可发病,但酸性环境有利于根肿病的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岑卫健  刘娇  付秋霞  杨丽超  朱平川  姜伯乐  
以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8004菌株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鉴定Hrc V控制的分泌蛋白质组。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均获得分辨率高且具有可重复性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经过图像软件分析找出差异点61个,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22个蛋白点上调,39个蛋白点下调。挖取下调蛋白质点39个做质谱分析,质谱成功鉴定出25蛋白质,主要包括各种酶类、转运蛋白、延伸因子、Dna K蛋白、分子伴侣及假定蛋白。推测这些蛋白质可能在Xcc 8004的致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Xcc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晓坤  吴毅歆  毛自朝  何月秋  
以感病的大白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漂浮育苗池水和人工接种不同菌量的芸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休眠孢子悬浮液,分析病菌在水和土壤环境中的致病性差异,观察病菌在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的传播距离、侵染程度和带菌水浇灌处理后的病情,并在水培育苗池中进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人工接种漂浮育苗有利于根肿病传播,且发病程度与接种的孢子悬浮液带菌量呈正相关,当以103、104、105、106、107个/g的菌量接种时,漂浮育苗植株的发病率分别为9.51%、19.88%、44.31%、63.65%、76.00%,传统旱育苗植株的发病率分别为5.33%、1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坤  李勇  李健强  
黑斑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前后在我国北方严重发生 ,目前在生产中仍有潜在风险。黑斑病病原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萝卜链格孢的鉴定主要借助病菌形态、病原变异、核酸序列、同工酶与酶联免疫分析 ,其中从核酸水平进行病原鉴定更为快捷 ;黑斑病菌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致病因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菌种的检测和鉴定。在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中 ,种子处理及施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是有效途径。今后应在分子水平上注重对病原种群构成、病害流行及种子健康检测方法的研究 ,同时加强该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和技术性探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东  孙道旺  曹继芬  符明联  李根泽  张忠武  杨明英  杨家鸾  严卫中  
通过不同方法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耐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根肿病菌接种,花油6号、花油8号均表现抗病(R),CR-千秋白菜表现高抗(HR),83-1白菜表现中抗(MR)。根肿病病田育苗移栽,星星在正反季均表现高抗(HR);83-1白菜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根肿病病田直播,星星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83-1正季表现中抗(MR),反季表现高感(HS);不同品种根肿病病田直播,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抗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均表现反季发病比正季严重,病情指数高低顺序为83-1白菜>花椰菜>青菜>西兰花>苤蓝>中甘1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芸  尤民生  
本文首次从产卵选择性和取食选择性两方面研究黄曲条跳甲对芥菜、萝卜、大白菜、山西白和芥蓝等5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产卵选择性与取食选择性基本一致,芥菜为其最嗜寄主,芥蓝为最不嗜寄主,两者差异显著(P<0.05).但该跳甲对不同寄主的子叶取食选择性与真叶取食选择性两者间表现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英  杨子林  马桂明  裴卫华  曹继芬  杨佩文  毕云青  林兴华  周丽凤  李向东  
采用根肿病菌和土壤混合法,在休眠孢子浓度1×108(个/g土)条件下,设置7个温度及6个土壤pH值梯度,进行根肿病菌对白菜致病性测定,90 d后拔根调查根肿病菌侵染发病情况。测定结果,在pH值6时,不同温度梯度间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病株率从高到低的温度为30℃>25℃>20℃>35℃>15℃>10℃>5℃。5和10℃条件下,其根肿病菌侵染力弱,不发病或发病株率较低;15~30℃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病率增加,但在35℃条件下,发病株率降低。温度25℃条件下,pH值为4、5、6、7、8、9的白菜发病株率分别为80.36%、100%、65%、10.77%、3.23%、0.0%。pH值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