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7)
- 2023(17664)
- 2022(14986)
- 2021(14009)
- 2020(11492)
- 2019(25881)
- 2018(25499)
- 2017(48370)
- 2016(26627)
- 2015(29737)
- 2014(29237)
- 2013(28590)
- 2012(25961)
- 2011(23537)
- 2010(23612)
- 2009(21769)
- 2008(21307)
- 2007(19130)
- 2006(17093)
- 2005(14937)
- 学科
- 济(102689)
- 经济(102553)
- 业(82879)
- 管理(79371)
- 企(61559)
- 企业(61559)
- 农(49386)
- 方法(41597)
- 数学(35521)
- 数学方法(35043)
- 农业(32918)
- 中国(28911)
- 业经(28763)
- 财(27466)
- 制(24721)
- 地方(21859)
- 学(20948)
- 技术(20519)
- 贸(17796)
- 贸易(17780)
- 体(17409)
- 易(17310)
- 银(17278)
- 银行(17233)
- 理论(17177)
- 行(16456)
- 务(16444)
- 环境(16411)
- 财务(16367)
- 财务管理(16331)
- 机构
- 学院(369532)
- 大学(367025)
- 济(147531)
- 管理(146900)
- 经济(144305)
- 理学(127183)
- 理学院(125821)
- 管理学(123763)
- 研究(123372)
- 管理学院(123073)
- 中国(93667)
- 京(77877)
- 科学(75620)
- 农(73146)
- 财(68387)
- 所(61181)
- 业大(59412)
- 中心(56953)
- 农业(56076)
- 江(55693)
- 研究所(55293)
- 财经(53532)
- 范(48773)
- 北京(48674)
- 经(48669)
- 师范(48365)
- 院(44814)
- 州(44632)
- 经济学(42800)
- 经济管理(39726)
- 基金
- 项目(253531)
- 科学(199903)
- 研究(190267)
- 基金(182447)
- 家(158379)
- 国家(156956)
- 科学基金(135127)
- 社会(119989)
- 社会科(113410)
- 社会科学(113383)
- 省(100983)
- 基金项目(97052)
- 教育(86279)
- 自然(85756)
- 自然科(83696)
- 自然科学(83679)
- 划(83394)
- 自然科学基金(82169)
- 编号(79051)
- 资助(72879)
- 成果(64208)
- 重点(56572)
- 部(55645)
- 发(55140)
- 创(54400)
- 课题(54240)
- 创新(50753)
- 制(50356)
- 国家社会(49104)
- 教育部(47564)
- 期刊
- 济(168342)
- 经济(168342)
- 研究(109509)
- 中国(78215)
- 农(73314)
- 学报(57951)
- 科学(53612)
- 管理(53117)
- 财(51743)
- 农业(49578)
- 大学(45247)
- 教育(44759)
- 学学(42636)
- 融(34806)
- 金融(34806)
- 技术(32873)
- 业经(32130)
- 财经(25564)
- 经济研究(24488)
- 业(24486)
- 问题(22502)
- 经(21755)
- 科技(19225)
- 版(19110)
- 图书(18054)
- 技术经济(17938)
- 理论(17462)
- 现代(16990)
- 实践(15987)
- 践(15987)
共检索到550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佩
我国深化医改以来,新农合制度在覆盖范围、筹资水平、报销水平、保障范围、经办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面临着由"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本文认为,十二五时期新农合制度质量提升路径在于:全面实施门诊统筹,逐步拓宽保障项目,不断提高报销水平,改革创新支付方式,大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于1998年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改革。经过多年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如何正确把握公共财政领域的制度建设与深化改革,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财政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首先研讨和廓清的基本问题。本文对公共财政的制度建设作出概括的梳理,在回顾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十二五"时期的财政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的目标、框架和要点的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公共财政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唐广军
通过制度建设发挥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细化和落实质量保障措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长期的、常态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善且高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现代化和研究生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二五"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政府顶层设计"五位一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于2014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灵活运用了各种政策工具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时代"。本文对此期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小胜 宋马林
本文应用一种新的碳排放效率测量方法:“零和博弈”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十二五”时期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并按照效率大小对各个省份的碳排放额度进行重新分配。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发达省份,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地区以及江苏省和海南省,在“十二五”时期都是处在前沿面上,其他发达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也高于中西部省份,所有省份的碳排放效率都是逐年上升的,效率的趋同趋势明显。利用计算效率过程中得到的期望产出增加量和非期望产出调整量,重新分配各地区碳排放额度,发现发达地区重新分配后的碳排放额度都较实际排放的数据大,额度应该增加,效率低的地区额度应该减少,有的地区分配的额度甚至为负。为了达到有效,期望产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长湧
我国出口依存度似高实不高,且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不平衡。"十二五"时期,我国出口增长仍面临明显的机遇,出口仍有可能获得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对于我国而言,不应追求出口依存度数字上的下降,而应抓住我国外需扩大的机遇,顺应我国出口增长的趋势,加快出口部门的结构性调整和出口质量的提高。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提高一般贸易的发展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陈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但税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本文认为,"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需着力解决增税还是减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中央税和地方税、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方式等四个主要问题,并应着力做好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实施、资源税和房地产税的改革等四个主要税种的重整、以保证税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税制改革 税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本波
农民工就业服务短缺,融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制度制约,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难以共享,是当前农民工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需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其次,加快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当前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选择。同时,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水平,重点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义务教育体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阳红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韩文科 李际
"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世界范围的新能源产业和能源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大环境,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富裕对能源需求和服务质量的新要求,为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以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睿
在所有的能源类别中,石油一直是全球消费比例最高的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而与之相应,我国还需要在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构成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无碳能源和低碳非化石能源无疑是长期的战略方向,但由于我国在新能源及水电、风电、核电等方面发展还很有限,大幅度增加天然气在一次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成为必然。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走向影响着我国油气政策的制定,因此,对我国的油气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而建立准确有效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针对世界油气市场的变化,快速、准确地预测出油气需求,并对相关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则能更好地提高政府决策的预见性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星
"十二五"将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关键时期,要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显著增强的新形势,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实现由脱节走向互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切入点,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突破口。为此,要在系统把握城乡改革联动内涵的基础上,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着力打破农村改革对正式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合法权益和首创精神,稳步推进城乡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改革联动 统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张丽恒
"十一五"末期,伴随着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态将延续"十一五"时期的基本特点,继续处于风险与危机的拐点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以有效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龙隆
"十二五"的意义在于开启共和国的第三个30年。"十二五"的重点是城市化发展方式的转型,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关键路线。中国的城市化有四大特征:时空压缩、空间扭曲、户籍制+土地国有、内部人化。房价和住房问题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问题,只能有中国式的解。打压房价不能解决住房问题,住房保障的关键不是数量保障,而是公平保障。取消一切形式、对一切人的货币化实物分房,应该是中国新住房制度的基础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宏新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创新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跨越式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06—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