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4)
- 2023(6088)
- 2022(5236)
- 2021(4640)
- 2020(4014)
- 2019(9126)
- 2018(9227)
- 2017(18974)
- 2016(9715)
- 2015(11169)
- 2014(11419)
- 2013(11845)
- 2012(11608)
- 2011(10977)
- 2010(11557)
- 2009(11315)
- 2008(10974)
- 2007(10100)
- 2006(9602)
- 2005(9097)
- 学科
- 济(71368)
- 经济(71324)
- 管理(27854)
- 业(25455)
- 方法(23423)
- 数学(21195)
- 数学方法(21124)
- 企(19650)
- 企业(19650)
- 中国(17118)
- 地方(16790)
- 财(13275)
- 地方经济(12723)
- 制(11893)
- 农(11817)
- 业经(11122)
- 贸(10282)
- 融(10278)
- 金融(10278)
- 贸易(10274)
- 银(10270)
- 银行(10253)
- 学(10184)
- 行(9958)
- 易(9906)
- 体(8568)
- 环境(7870)
- 农业(7724)
- 和(7420)
- 务(7365)
- 机构
- 大学(163706)
- 学院(161553)
- 济(86260)
- 经济(84768)
- 研究(60394)
- 管理(58816)
- 理学(49158)
- 理学院(48586)
- 管理学(48098)
- 管理学院(47769)
- 中国(47564)
- 财(40479)
- 京(34183)
- 财经(31609)
- 所(30838)
- 科学(30208)
- 经济学(28658)
- 经(28425)
- 研究所(27056)
- 经济学院(25610)
- 中心(25385)
- 江(24045)
- 财经大学(23249)
- 北京(22973)
- 院(20985)
- 范(19534)
- 农(19528)
- 师范(19434)
- 州(19159)
- 商学(17487)
- 基金
- 项目(88561)
- 科学(69787)
- 研究(67621)
- 基金(65478)
- 家(55173)
- 国家(54756)
- 科学基金(46178)
- 社会(45966)
- 社会科(43760)
- 社会科学(43746)
- 基金项目(33578)
- 省(31876)
- 教育(29953)
- 资助(28099)
- 划(26801)
- 编号(26416)
- 自然(26247)
- 自然科(25564)
- 自然科学(25555)
- 自然科学基金(25099)
- 成果(23050)
- 部(21214)
- 发(20711)
- 重点(19702)
- 国家社会(19593)
- 教育部(18755)
- 课题(18579)
- 人文(18272)
- 性(17993)
- 社科(17881)
- 期刊
- 济(106990)
- 经济(106990)
- 研究(60067)
- 财(29857)
- 中国(28719)
- 管理(24975)
- 融(20967)
- 金融(20967)
- 经济研究(19081)
- 学报(18321)
- 科学(18221)
- 农(17674)
- 财经(17385)
- 经(15168)
- 大学(14716)
- 问题(14608)
- 业经(13952)
- 学学(13909)
- 贸(13653)
- 技术(13632)
- 国际(13075)
- 农业(11682)
- 教育(11171)
- 技术经济(10771)
- 世界(9730)
- 统计(9599)
- 商业(8885)
- 经济管理(8827)
- 理论(8822)
- 经济问题(8804)
共检索到26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将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对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研判趋势、分析投资机会,为相关部门和投资机构提供决策参考。2035年前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构成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3月23日,全世界已有1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病例。面对如此肆虐的疫情大流行,很多国家措施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没有应对预案,居民更是重视度不够,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德胜 李洪侠
未来几年,科技创新、主要经济体不均衡程度和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成为决定世界经济走势的关键。我国目前下行压力、政策掣肘、体制机制等新老问题交织,挑战经济动力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存在工业化、城镇化、产业革命、制度变革等有利条件。2020年前经济增速总体将呈现小幅回落态势,并仍有望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新常态 稳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福财
由"泛珠"9省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泛珠社会科学院发展论坛"不久前在南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就深化"泛珠"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4位专家发言集结成一组专栏文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陈建奇 杨业伟
全球经济虽在2010年较快苏复,然而随着各国刺激经济措施不同程度退出或力度减弱,最近两年全球经济呈现增速回落态势:美国经济方向感暂失;欧洲经济处于双重危机之下;日本经济稳态低增长趋势难改;资源出口国的增长受制于商品景气行情;中国经济目前虽然有较大选择能动性,但也面临减速调整。中国需要趁势调整,力推改革,培育自主性景气增长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一、对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研判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2010年我国贸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2023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红利释放完毕,需求不足和内生动力偏弱逐渐成为复苏的主要掣肘,经济增速呈边际放缓态势,物价则面临“类通缩”压力。6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下调OMO、SLF、MLF、LPR利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显示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开始发力。笔者认为,202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受到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扭转预期尚需时日,经济难以明显反弹,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尚民 袁永康
2月1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信息中心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社科院副院长刘国光和数量技术经济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综述如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周期、消费周期、信用周期、价格周期和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分析,本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高位,投资要求拉动作用在减弱,产能释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风险在增大,有可能导致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受供给面影响,通货膨胀仍会持续,但不表明经济出现过热。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10.5%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在5%~6%之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牛犁
2014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和国内经济较大下行压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全年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有望较好完成。展望2015年,我国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改革制度红利将继续释放,新型城镇化激发内需潜力,区域发展差距带来梯度转移效应,财政政策有力度、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会继续发挥积极支撑作用。我国经济将呈现出稳中缓降态势,预计2015年GDP将增长7%左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玮 李晶 张文军
以1960年以来的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货物出口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用VAR模型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得知新一轮的经济复苏期将会持续到2012年,然后从2013年又开始下降,因此2012年将会成为这一轮周期的波峰。文章还结合当前和今后的形势对经济复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二五”期间 经济增长率 经济预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牛犁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明显下滑到逐步企稳的过程,经过创新管理理念、出台系列"稳增长、保下限"政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调控目标。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7.5%左右的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一、2013年我国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1996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对今后的展望韩女原一1996年是我国近几年宏观调控最有效的一年,较好地实现了预定调控目标,达到了“九五”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反映了政府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今后经济的平衡增长提供了有利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杨白冰
201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良好,经济逐步回暖。一方面,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显著回升,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稳中有升、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另一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态势明显,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PMI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位于景气区间。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高,下半年将有所下降,全年将呈现出"前高后低"趋势。本文据此提出下半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宏观经济走势 宏观先导指标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小秋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正确研判经济形势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以及正确引导社会经济预期和行为的前提条件。在经济形势研判及其表述问题上和经济管理的其他方面,存在有失客观性和专业术语使用不当的问题,给部分经济主体与社会公众在判断经济形势、理解和掌握经济政策措施、确定其经济预期和行为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结合笔者从事相关专业期刊编辑工作实际,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基于媒体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编撰经济管理专业术语方案,加强媒体宣传引领作用,倡导社会各界正确使用经济管理专业术语,以推动经济管理专业术语使用的规范化与大众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的成效,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