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
2023(589)
2022(523)
2021(463)
2020(407)
2019(828)
2018(756)
2017(1437)
2016(871)
2015(908)
2014(683)
2013(690)
2012(577)
2011(489)
2010(483)
2009(484)
2008(485)
2007(405)
2006(390)
2005(384)
作者
(2116)
(1722)
(1565)
(1551)
(1057)
(851)
(829)
(685)
(650)
(637)
(610)
(567)
(557)
(554)
(522)
(503)
(482)
(477)
(466)
(461)
(455)
(425)
(404)
(397)
(391)
(379)
(360)
(338)
(337)
(336)
学科
人口(4198)
中国(3034)
(2453)
经济(2442)
国人(2026)
中国人(1941)
(1161)
管理(1146)
问题(1130)
(1000)
研究(947)
农业(815)
人口问题(813)
(770)
关系(741)
(724)
地方(679)
(584)
制度(583)
(561)
业经(528)
(522)
(513)
贸易(513)
(503)
发展(494)
方法(492)
(491)
(481)
银行(481)
机构
大学(10280)
学院(9308)
研究(5617)
(4406)
经济(4302)
中国(3957)
(3241)
研究所(2862)
管理(2842)
科学(2802)
(2622)
理学(2330)
理学院(2281)
管理学(2226)
中心(2211)
管理学院(2205)
(2007)
社会(1869)
北京(1864)
(1757)
人口(1741)
(1661)
师范(1657)
科学院(1632)
(1572)
经济学(1556)
财经(1535)
研究中心(1500)
发展(1429)
(1422)
基金
项目(5943)
科学(4707)
研究(4458)
基金(4443)
(4063)
国家(4019)
科学基金(3253)
社会(3194)
社会科(2968)
社会科学(2968)
基金项目(2137)
教育(1879)
(1796)
自然(1773)
(1771)
编号(1761)
自然科(1731)
自然科学(1731)
自然科学基金(1714)
资助(1665)
成果(1658)
国家社会(1479)
(1377)
中国(1360)
重点(1317)
课题(1312)
(1265)
重大(1251)
(1243)
发展(1180)
期刊
研究(4934)
(4868)
经济(4868)
中国(3297)
人口(2955)
科学(2233)
人口研究(1761)
(1349)
中国人(1279)
国人(1279)
学报(1252)
教育(1199)
(1188)
管理(1095)
大学(1075)
(1059)
金融(1059)
学学(981)
农业(914)
经济研究(831)
国际(721)
财经(653)
问题(641)
(634)
统计(594)
世界(593)
(577)
资源(557)
业经(546)
现代(519)
共检索到17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文章论述了我国的城镇化与全球三次城市化浪潮相比的自身特点;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主要面临的八个方面的挑战: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候鸟式的农民工规模大且流向分布失调,能源存量结构失衡且建筑能耗增长过快,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城镇化的推动力失衡,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再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以上挑战的若干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十三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导向。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实体经济也将孕育出更多新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复杂化的特征。这些变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五个方面的需求变化。一是区域发展金融需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国家战略将加速推进,东、中、西部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推算,预测今年7月11日这一天,人类的第50亿个成员将在世界某个角落呱呱坠地,这样,小小地球就负载着50亿人口,继续绕着太阳运行。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决定把1987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50亿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李震海  
人口红利曾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且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将给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文章,发挥好第二人口红利期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邹湘江  
我国城镇人口历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7%,但这一社会结构历史性转变的背后却存在城镇化水平虚高的问题。如果将城镇人口总数扣除被迫城镇化且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以及未享受市民待遇的流动人口,我国真实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1.6%。同时,城镇人口过半以后也面临诸多挑战:整个社会没有建立起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价值体系;对于城镇的作用以及应该怎样发展城市缺乏清醒认识;城市管理对城镇化发展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城市常住居民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任重而道远。因此,应对城镇化挑战,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城市化的作用和实质,遵循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积极探索建设顺应城市社会形态的文化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士年  李震海  
1.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支入不敷出。过去10多年来,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政府有能力更直接参与经济发展,并在基础建设与社会福利方面开支较大。当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会导致经济增速减缓,使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和竞争力下降,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迁往成本更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国家和地区。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红利的消失密切相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琳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正视外贸潜在增速下降的现实,挖掘新的外贸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永安  尚宇红  
2010年后,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尽管经济不能保持原有的高速增长,仍具有很大活力,并且仍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顺利完成经济转型和促进整个国际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不仅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载体,也是沿线国家联合起来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魅力的体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将使"16+1机制"落到实处,将有助于中东欧国家解决本国问题,并极大推进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存在不少障碍和风险,需要明确相关的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亦尧  
中国能够最终成功地加入了WTO,这不仅是一件在国际关系上的重要事件,更说明了深远而可喜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正因如此,笔者也想趁此机会与众位做有关的分析与探讨,说明应对股东负起不可懈怠财政责任的公司管理者如何来做些合乎时宜的决策以获取成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挑战与机遇本刊记者记者从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召开的1993年全国科技信息工作座谈会(12月1日至4日)上了解到,近一两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在江泽民同志要发展信息业,积极培育信息市场的号召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向与会者提供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已达到4亿左右。在这4亿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左右,高中文化占12%左右,初中文化占39%左右,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金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是百业之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我国农业中的新老矛盾、内外矛盾交织显现。尤其是生产成本的"地板"持续抬升,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加之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制约因素,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尽早谋划,积极应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锐  
目前,我国多层次中医医疗联合体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下沉效果明显,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有所提高,其运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各成员单位的诊疗能力持续提升,但在各地建设中还存在政府部门对中医医疗联合体的认知和规划弱化,中医医疗联合体有序转诊机制未有效建立,特色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联合体的功能定位和内涵建设,健全并完善其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从而有效推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